2021年7月9日,正值建黨百年華誕,吉祥戲院歷經28年重建之後閃亮回歸。她在兩個百年故事的浸潤和輝煌歷史中仍滿腔熱情,正續寫新時代下傳統文化藝術的新篇章。
2022年7月偉大的中國共産黨迎來了101華誕,吉祥大戲院也將迎來重張開業後的第一個生日。開業以來,在落實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總體規劃下,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市文旅局及北京國資公司的指導和支援下,吉祥大戲院立足“小而精、雅而美”的定位,以京、昆戲曲演出為特色,其他類型演出為輔,匯集名團名家名角,打造“廳堂級”的戲院,履行傳承國粹和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
古今交融 “空中戲院”
新的吉祥大戲院坐落於王府井銀泰in88大廈七層,地處“故宮-隆福寺-王府井”文化金三角中心地帶,是一座兼具傳統與現代風格的“空中劇院”。戲院前廳清新雅致,透過大面積落地窗,故宮、景山等古都美景盡收眼底。劇場內部有意恢復明清風格,裝飾傳統藻井彩繪,雕梁畫棟,古香古色;坐席330余座,分茶座和樓座,舞臺運用國際先進的聲光設備,為觀眾帶來廳堂般的視聽體驗。一年來戲院着力打造“國粹吉祥”“吉祥雅韻”“吉祥綻放”“舞韻吉祥”等多樣化的系列品牌演出和各項文化體驗活動,積極開展戲曲文化的普及教育,受到廣大觀眾和網友的喜愛,被評為2021年北京文化網紅打卡地,成為北京文旅體驗基地。
傳承國粹 梨園錦繡
吉祥戲院以京劇演出為核心,涵蓋京昆、越劇、曲藝、舞劇、民樂音樂會在內的多門類、多劇種的演出相繼上演。在疫情反覆影響下,一年來演出仍達到110余場。吉祥戲院聯合北京京劇院推出多個經典劇目系列,既有《紅鬃烈馬》《龍鳳呈祥》《四郎探母》等傳統名劇華麗登臺;又有深受戲迷青睞的骨子老戲《遇皇后·打龍袍》《大·探·二》輪番上演;新編小劇場京劇《惜·嬌》,京劇古箏音樂會《箏戲雅樂》,梅派專場《梅花香韻》等豐富的劇目絡繹不絕,你方唱罷我登場。多部北方崑曲劇院的經典劇目《牡丹亭》《西廂記》等常演常新;觀其復系列《墻頭馬上》《金雀記》《憐香伴》重現古典意境,意蘊悠長……河北梆子《金玲記》《牙痕記》《王春娥》《清風亭》琳瑯滿目;越劇《紅樓夢》《梁祝》《紅絲措》唯美典雅;還有美侖美奐的國風舞劇《三更雨·願》,新樂府民樂音樂夜,紅色經典音樂會等等,都在百年吉祥的舞臺上盡情演繹,一展風采。
吉祥戲院以一座“空中劇院”的起飛之勢,在王府井金街助力彰顯古都風采,弘揚傳統文化藝術,為優秀戲曲藝術的傳承與發展,不遺餘力。
文商旅融合 交相輝映
圍繞演齣劇目與傳統節慶,吉祥戲院精心策劃內容豐富的文化體驗活動,積極開展戲曲藝術和傳統文化的普及教育,一年來共舉辦各種類型的活動30余場。包括“吉祥雅韻”崑曲文化展(服飾展)、“梅韻蘭質永留芳”梅派藝術展(畫展),為青少年戲曲普及提供舞臺的“吉祥藝術課堂”,長期舉辦的經典劇目演前導賞等活動,獲得了觀眾的廣泛好評。戲院還吸引到了央視戲曲頻道“2022年元宵戲曲晚會”和“2022年五四晚會”等節目錄製;“北京市網紅打卡地”榜單發佈晚會、“故宮以東之文創設計大賽”頒獎晚會、“劉德華線上粉絲會”直播活動、話劇《德齡與慈禧》主創見面會等等特色活動慕名而來,活動內容多樣,形式不拘一格,真正實現了文化與商業的創新融合。
百年吉祥踏上新征程
如火七月,吉祥大戲院轉眼迎來首個周年慶,7月8日、7月10日北方崑曲劇院經典大戲《奇雙會》,北京京劇院傳統大戲《龍鳳呈祥》,及院慶當晚9日,“戲韻合音慶吉祥”戲曲名家名段演唱會均將以豪華的演出陣容亮相,吉祥的舞臺上又將熱鬧地迎來群英薈萃、梨園錦繡、百花齊放的盛況。
歷經28年的重建,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與北京市國有資産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資,北京京劇院與北京市演出有限責任公司共同運營,嶄新的吉祥大戲院在響應“大戲看北京”號召下,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回歸。戲院匯名角,推特色,打造傳統戲曲藝術殿堂,傳承國粹文化的使命;精心策劃各類文化演出和商業活動,為王府井金街注入文化內容,助力王府井打造商業、文化與旅游相互輝映的新格局;緊抓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機遇,完善劇場功能,豐富文化消費內容,打造網紅文化消費場所。未來的吉祥戲院,將乘風破浪,凝聚力量,進入成長發展的新軌道,踏上百年吉祥品牌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