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科普體驗課開進校園

日期:2021-10-21 09:26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 中草藥科普體驗課開進校園
  • 中草藥科普體驗課開進校園

孩子們在專家的指導下,學習中草藥知識。(孫雲柯 攝)

孩子們在專家的指導下,學習中草藥知識。(孫雲柯 攝

  秋日,在北京小學通州分校的半畝園裏,六年級二班的學生上了一節別開生面的中草藥種植科普體驗課。由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引入校園的黃芩、板藍根、牛蒡等中草藥已經進入成熟期,橘紅、明黃、紫藍的植物吸引孩子們靠近體驗,為學生們心裏種下中醫藥文化的種子。

  黃燦燦的菊花、清新的薄荷、黃白相雜的金銀花……北京小學通州分校綜合樓西側的半畝園內,各類中草藥生長正旺。丁零零,隨着下課鈴打響,六年級二班的同學們走出教室,來到這片大自然的課堂。“板藍根的根莖洗凈烘乾,可以加工成我們感冒時喝的板藍根顆粒,桔梗又叫‘土人參’,有止咳祛痰、空肺排膿等功效。”眼前的每一種中草藥都有其特殊的用途,專家一一講解,學生們一邊聽講,一邊興趣盎然地觀察、撫摸這些“神奇植物”,有的還湊上去聞上一聞。

  調皮的李達一同學不小心劃傷了手指,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專家李琳趕緊摘下一片蒲公英的葉子,擠出汁水擦在傷口表面,“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以加速傷口癒合。”另一邊,語文課代表馬睿謙則指着牛蒡介紹起來,“爸爸曾經給我講過牛蒡,還做成營養品送給爺爺奶奶吃,他説經常吃牛蒡對身體健康有益。”

  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高級農藝師石顏通介紹,2021年4月,站裏的技術人員與北京小學通州分校合力在校園內建立中草藥科普園,共種植藥用植物28種,包括蒲公英、薄荷、藿香等全草類,板藍根、射幹、牛蒡等根莖類,菊花、金銀花等花果類共16種傳統中草藥,以及12種芳香類藥用植物。幾個月來,在學生們的悉心照料下,各類草藥茁壯成長,也豐富了孩子們的課外生活。

  北京小學通州分校總務副主任胡東浩介紹,學校開設中醫文化課堂已經有超過3年的時間,邀請了很多中醫藥名師走進課堂,為四、五、六年級的學生每週上課,目前已覆蓋近3000名學生。不僅如此,學校在操場東側還開闢了一處3畝多的菜園,應季種植紅薯、西芹、彩椒、大豆,帶領孩子們播種、澆水、松土、采收,讓學生體驗農事樂趣,親近田野自然。

  近年來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結合自身技術優勢,結合中小學社會實踐大課堂在通州漷縣軍屯村、懷柔月亮湖園區、海淀百旺農業園區、房山草根堂等地打造中草藥科普園7個,科普示範種植中草藥共計178種,為市民和學生了解、接觸中醫藥文化知識提供了豐富的選擇。(孫雲柯)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