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映耀百年征程——2021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北京市系列活動獻禮建黨百年

日期:2021-06-10 16:04    來源:北京市文物局

分享:
字號:        

文化遺産是傳承一個國家歷史文化,維繫民族精神的不可再生的珍貴資源。保護文化遺産、保持民族文化的傳承,是增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社會和諧的重要文化基礎,更是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和創造性、促進人類共同發展的前提。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産是一張金名片,傳承保護好這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産是首都的職責。”

2021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以下簡稱“遺産日”)期間,北京市文物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和對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落實中辦、國辦《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關於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等文件精神,聚焦“文物映耀百年征程”主題,着力反映文物見證百年風華、賡續文明薪火、惠澤美好生活、啟航嶄新征程的豐富內涵,推出2021年北京市系列活動,旨在以遺産日為契機,展現首都文物事業發展成就,講述文物凝結中國共産黨光榮歷史、傳承中華文明、助力建設文化強國的百年故事,共慶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

2021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北京市系列活動獻禮建黨百年2.jpg

北京市系列活動獻禮建黨百年

2021年適逢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北京不僅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遺産資源,也具有悠久的革命傳統,京畿的山山水水流淌着光照史冊的紅色印記。2021年遺産日北京市主場活動於2021年6月10日在周口店遺址舉辦。活動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考古學會、北京市文物局、房山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北京市文物局宣傳教育中心、房山區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管理處承辦,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緊圍繞“文物映耀百年征程”,現場發佈北京世界文化遺産保護管理狀況報告(2018-2020)和北京地區革命文物保護成果總體情況,推出周口店遺址三維數字保護成果展示,宣佈《萬里走單騎——遺産裏的中國》第二季正式啟動,舉辦致敬中國考古百年——遺産裏的中國專題研討會。活動旨在營造保護文化遺産的良好氛圍,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遺産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文化遺産。

遺産日期間,北京市文物局還組織16區圍繞自身資源特色,開展系列文化活動64項,覆蓋各區及各世界文化遺産地,包括展覽、活動、講座及其他宣傳活動。值得一提的是,各區還紛紛借助新媒體技術開展線上推廣活動,推出多項雲展覽、雲直播、雲推介等活動。此外,遺産日當天,北京還將推出“紅色文博密碼”系列直播。直播採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應用新媒體技術,通過北京市文物局官網和官博、光明網、新華網等多個直播平臺,帶領公眾先後走進香山革命紀念館、首都博物館、北京汽車博物館、平西人民抗日鬥爭紀念館及平北抗日烈士紀念園5家博物館及革命舊址,透過文物,追憶中國共産黨百年光輝歷史,重溫紅色記憶,營造保護文物珍愛文物的良好氛圍。遺産日當天,“了不起的中軸線,讓我們一起來守護”小游戲也將正式上線,科普文物保護知識,展現鮮活、立體、多元的中軸線文化品牌。

2021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北京市系列活動獻禮建黨百年1.jpg

北京地區革命文物保護成果豐碩

近年來,北京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關於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系列文件精神,通過加快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革命文物工作呈現出向上向前的良好態勢。一是加強頂層設計,社會協同局面日益向好。《北京市關於推進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實施方案》《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中長期規劃(2019年-2035年)》等重要文件相繼出臺,為北京革命文物保護工作提供了導向明確、點面結合、綜合施策、利於實施的科學引領,市級各部門密切合作,社會各方積極參與,協調機制初步形成,為革命文物保護順利推進保駕護航;二是摸清資源家底,集中連片保護提質增效。結合革命文物資源分佈特點,緊密圍繞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等重大時間節點,有序推進抗戰文物主題修繕、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天安門城樓及城臺修繕、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産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保護傳承利用工程等一批革命文物的保護工程,革命文物保護狀況得到明顯改善。以重大時間節點為坐標,突出北京在不同歷史階段的革命活動軌跡,相繼推出中國共産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進京趕考”建立新中國、抗日戰爭三大主題片區,推動革命文物片區式、主題化打造,革命文物集中連片、整體統籌、聯動發展,連片保護、整體展示的革命文物工作新態勢初步形成;三是堅持守正創新,保護傳承方式亮點紛呈。積極推進“革命文物+網際網路”模式,通過主題直播、展板展示、現場採訪等形式,打造矩陣傳播,推動革命傳統教育大眾化、常態化,同時推進文旅融合,探索紅色旅游線路,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緬懷先烈、感黨恩、跟黨走;四是推進一處一策,合理利用途徑逐步拓寬。在堅持保護優先的前提下,更加強調傳承利用,探索革命文物保護與利用相結合的途徑和方式,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保、對社會開放”原則,推動革命文物對社會開放。將北京大學紅樓、原中法大學、長辛店二七大罷工舊址等原作為辦公用途的場所,經過騰退後修繕,改造為對公眾開放的紅色場館,並利用文物建築進行展陳,將文物建築與其所承載的重大歷史活動一併向社會展示。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用好用活紅色資源,充分發揮紅色教育基地和館藏革命文物作用,廣泛開展 “用文物講黨史”活動,為全市黨史學習教育順利推進提供有力保障和“生動教材”。

集中推介一批建黨百年精品展覽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發揮好革命文物在黨史學習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央宣傳部、國家文物局向社會推介一批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覽,以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100年奮鬥歷程為主線,集中展示了中國共産黨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其中包括中國共産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紀念館、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光輝偉業 紅色序章——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産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主題展”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中流砥柱——中國共産黨抗戰文物展”,香山革命紀念館“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佈電報手稿專題展覽”,北京市古代錢幣展覽館“見證——紀念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4項北京市屬博物館精品展覽。展覽多角度展現了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100年奮鬥歷程,體現了中國共産黨北京革命活動的光輝歷史、獨特貢獻和時代價值。

此外,北京市還策劃推出了一批主題突出、導向鮮明、內涵豐富的革命文物展覽展示精品,如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推出“偉大開端——中國共産黨創建歷史圖片展”,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推出“慶祝中國共産黨建黨100周年華僑主題展”,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推出“革命石刻文物公益講座”,豐台區委宣傳部推出“長辛店與中國工人運動專題展”,石景山文化和旅游局推出“獻禮建黨百年 傳承紅色基因”系列文化活動,講述中國共産黨的光輝歷程。

發佈北京世界文化遺産保護管理狀況

北京擁有7處世界文化遺産,是國內世界文化遺産數量最多的城市。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援下,經過多年不懈努力,北京在世界文化遺産的遺産本體保護、科學和技術研究、展示和闡釋教育、社會和公眾宣傳、保護管理機構和能力建設、保障財政投入等方面,開展了持續有效的工作,始終保證各項工作向有利於遺産突出普遍價值延續的方向發展,全市世界文化遺産保護狀況總體良好。在全國率先制定首個關於世界文化遺産保護管理的專項規章——《北京市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保護管理辦法》、首個關於長城保護的省級規章——《北京市長城保護管理辦法》;周口店和天壇兩處世界文化遺産榮獲2019年度中國世界文化遺産優秀監測年度報告;在近期發佈的第44屆世界遺産大會“決議草案”中,包括八達嶺長城遺産影響評估工作在內的中國長城保護管理工作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度評價;經費投入保障有力,中央、市、區三級政府和相關部門持續加大投入;長城保護工程、“平安故宮”工程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示範項目;周口店遺址第1地點(“猿人洞”)保護建築分別榮獲2019年亞洲建築師協會保護類建築唯一金獎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産保護獎”創新獎,逐漸建立以“故宮學”為代表的遺産研究體系;價值闡釋和遺産展示推陳出新,故宮等世界文化遺産已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年輕人的網紅打卡地,實現了國際先進理念與首都遺産保護實際緊密結合,形成了具有北京特色的文化遺産保護體系。

2021年,北京市文物局基於2018年-2020年監測數據,對北京世界文化遺産保護管理狀況進行評估分析,並對部分重點內容自1987年以來的相關工作進行了回顧, 首次向社會發佈《北京世界文化遺産保護管理狀況報告》,全面評估北京世界文化遺産保護管理狀況,科學把握世界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總體趨勢,明確北京世界文化遺産事業下一步方向。下一步,將本着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繼續在保護規劃公佈、專業隊伍建設、游客承載壓力、監測預警能力、展示闡釋手段、社區共用互動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切實把北京的世界文化遺産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

三維數字保護賦能世界文化遺産

2021年適逢中國現代考古事業誕生100周年、周口店遺址試發掘100周年。1987年,周口店遺址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成為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産。“北京人”及其文化遺物、遺跡的發現,填補了從猿到人這一完整發展序列中最為重要的中間環節,是認識人類起源和發展過程中的突破性貢獻。近年來,通過綜合利用測繪、虛擬現實等高新技術,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整體三維數字化測繪工作已完成,同時建立起數字化周口店遺址,構建遺址整體數字模型、化石地點三維數據庫、館藏標本三維數據庫、檔案數據庫等,對遺址進行雲數據保護、管理、展示,實現在遺址基礎資訊、遺産監測、遺址保護、展示利用等方面的全面提升。遺産日期間,周口店遺址三維數字保護成果沉浸式體驗展示也正式啟動,將帶領公眾感受三維數字化與AI還原技術,穿越50萬年,傾聽自然、觸摸歷史、對話遠古,沉浸體驗,為文化遺産展現與利用創造無限可能。此外,遺産日當天周口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還將免費開放,同時緊扣“‘北京人’的科技之旅”主題,在科普體驗館展示尋寶龍骨山、畫中周口店、火與我們等10個全新展項。

《萬里走單騎——遺産裏的中國》全新出發

2021年遺産日期間,由中國文物學會發起並指導,浙江衛視和國聞文化傳媒公司聯合製作的電視片《萬里走單騎——遺産裏的中國》第二季正式啟動拍攝。作為中國首檔世遺揭秘互動紀實節目,回顧第一季,由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帶領的“布鞋男團”團隊,帶領觀眾探訪了10處世界文化遺産及2處正在衝刺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的文化地標。“布鞋男團”裏有守望大叔、文藝青年、好奇小子、曲藝通才,通過一路行走、一路體驗、一路交流、一路守望,傳播文化遺産價值,記錄文物工作者的守望擔當,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文化遺産保護,接地氣、暖人心、動心弦。第二季,節目將從周口店全新出發,向觀眾講述陳列在廣袤大地上的文化遺産背後的故事,帶領大家重新認識家門口的“寶藏”。此外, 由單霽翔撰寫的《萬里走單騎——老單日記》也將宣佈首發。該書作為《文化遺産裏的中國故事》系列叢書中的其中一部,以文化遺産傳承、利用和保護的故事為經,以作者“老單”在9個省份、12處遺産地參加節目錄製的見聞和隨想為緯,以日記為載體,講述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尋找和守望中華文化根脈的故事。

同時,致敬中國考古百年——遺産裏的中國專題研討會也將舉辦。會議將邀請國家文物局、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建築學會等多家單位代表及資深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將圍繞《萬里走單騎——遺産裏的中國》節目創新方向,如何更好地兼顧保護與利用,以及在媒介融合時代如何以更新穎的形式實現文物知識有效傳播等主題提出對策建議。

繼承優秀傳統文化,是加速國家創新發展、提高民族凝聚力、增強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條件。文化遺産正是優秀傳統文化最實在、最具體、最直接、最真實的體現。全市文物工作者肩負着重大歷史責任和光榮歷史使命,將不斷提高文物工作地位作用的認識,不斷提升文物工作站位,增強做好文物工作緊迫感,不斷為繁榮文物事業做出貢獻。

2021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北京市系列活動清單

2021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北京市系列活動清單
序號主辦單位活動名稱活動時間活動地點活動描述優惠政策
1北京市文物局2021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北京市主場活動2021年6月10日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圍繞“文物映耀百年征程”主題,發佈北京世界文化遺産保護管理狀況報告(2018-2020)、發佈北京地區革命文物保護成果總體情況、中國共産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保護修繕工程成果、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覽(北京市屬博物館)、周口店遺址三維數字保護成果展示、致敬中國考古百年——遺産裏的中國專題研討會、《萬里走單騎》第二季啟動等活動。
2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管理處偉大開端——中國共産黨創建歷史圖片展2021年6月12日
—2021年8月15日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臨展廳中國共産黨的誕生地在上海,中共一大會址是中國共産黨夢想起航的地方。周口店遺址博物館引進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的展覽為圖片展,系統、全面地介紹了中國共産黨的創建歷史,主要分為“前赴後繼 救亡圖存”、“風雲際會 相約建黨”、“群英匯聚 開天闢地”三個部分進行展示。
3北京市天壇公園管理處“天壇傳説”非遺文化活動2021年6月12日天壇公園以非遺文化——“天壇傳説”為主要宣傳內容,緊密結合端午節傳統節日文化,面向大眾擬定招募20個親子家庭分為2組。由專業講解員帶領,從公園南大門出發,依次參加“學天壇文化 品古壇神韻”、“賞特色古柏 聽天壇傳説”、“知非遺習俗 慶端午佳節”三個環節的活動,在宣傳天壇文化、體驗非遺魅力的同時,營造喜慶向上的節日氛圍。
4中國長城博物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黨建系列活動2021年6月至7月 中國長城博物館擬聯合八達嶺長城沿線基層黨支部,在中國長城博物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通過重溫入黨誓詞、詩歌朗誦、展示長城文化等形式,熱烈慶祝建黨100周年。二是擬聯合八達嶺中學在中國長城博物館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由博物館黨員講解員和在校學生組成志願服務隊員,共同為中外游客提供免費講解服務,展示新時代青少年奮發進取、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黨支部免費
5八達嶺特區辦事處2021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宣傳活動2021年6月12日八達嶺長城景區在八達嶺長城景區舉辦遺産日宣傳活動,懸挂主題口號條幅、發放文物保護宣傳冊、發放文保紀念品
6十三陵特區辦事處設置文物保護相關宣傳牌,同時為游客設立諮詢臺服務項目。2021年6月12日 定陵、長陵、昭陵、神路遺産日當天,由十三陵特區定陵、長陵、昭陵、神路四個景區單位圍繞“文物映耀百年征程”活動主題,設置宣傳牌,設立諮詢臺
7明朝服飾展 2021年6月12日-2021年6月14日定陵 在定陵景區開展明朝服飾展活動
8長陵祭祀表演 2021年6月12日-2021年6月14日長陵 在長陵景區開展明朝祭祀表演活動
9東城區文化和旅游局紅色“技”憶——非遺傳承人獻禮建黨百年作品展2021年6月12日—2021年7月11日咏園文創園展廳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百年誕辰。為表達非遺傳承人對中國共産黨的熱愛之情,紀念中國共産黨百年誕辰集聚一批主題作品,向黨的生日獻禮。
10北京市百貨有限公司南新倉分公司端午節“粽子獻愛心”包粽子活動擬2021年6月11日南新倉文化休閒街活動主題:粽子傳愛心
活動內容:組織商戶員工、社區居民及企業職工在南新倉街區進行包粽子活動,請具有經驗的廚師進行包粽子技巧講解。
11北京郭守敬紀念館京城水跡指南——身邊的遺産 我們的展覽互動參與展2021年6月12日-2021年7月11日北京郭守敬紀念館作為“我來啦大運河”系列展覽活動之一,以“京城水跡指南——身邊的遺産 我們的展覽”為主題,推出互動參與式展覽。用圖文等內容展示北京大運河的重要橋、閘、河道等遺跡,向觀眾介紹我們身邊的北京運河遺産,同時設置互動拼圖的環節,部分展覽內容由觀眾共同完成,充分營造觀眾的參與感,增強遺産保護意識。免費參觀
12文化遺産之夜2021年6月12日北京郭守敬紀念館夜間延時開放,同時向觀眾提供一場公益導覽講解。免費參觀
13傳統節日遇見文化遺産2021年6月12-14日北京郭守敬紀念館6·12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恰逢端午假期,紀念館將連續3天舉辦3場不同形式的端午體驗活動,在傳統節日中融入大運河等文化遺産元素,營造濃厚的文化氣息。免費參與
14北京勵志堂科舉匾額博物館紅色文物展覽活動2021年6月12日博物館內“獻禮建國百年傳承紅色基因”以館藏的紅色革命文物開放展覽免費參觀
15北京潘家園國際民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穿過紅色時差 聽藏品講黨史——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全國紅色收藏展覽活動2021年9月潘家園舊貨市場為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銘記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鬥的光輝歷程和作出的偉大歷史貢獻,謳歌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中國收藏家協會紅色收藏委員會和北京潘家園國際民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定於2021年9月,在潘家園舊貨市場舉辦《穿過紅色時差 聽藏品講黨史——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全國紅色收藏展覽》活動。
16北京懋隆文化産業發展有限公司“燕京八絕”在懋隆2021年5月18日—2021年6月18日北京市朝陽區三間房東路一號懋隆文創園1、懋隆藝術大廈展廳參觀2、國潮新風尚特賣會(5月20日-22日)3、創新發展 繼往開來——名家師生聯展活動期間,大廈工藝品全場7折(黃金除外)
17北京金臺藝術館《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紀念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美術作品展》2021年6月1日-2021年6月3日社區展覽展示藝術家袁熙坤關於建黨100周年新創作的主題雕塑、繪畫及書法作品
18北京榮唐連環畫博物館文物映耀百年征程—“建黨百年紅色傳承”2021年3月-12月北京榮唐連環畫博物館3層系列展覽緊緊圍繞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展開,以中國共産黨紅色歷程、經典戰役、抗戰英雄為主線,生動展現了過去一個世紀以來,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為爭取民族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而不斷奮鬥的光輝歷程。門票免費
19海淀區文化和旅游區文物映耀百年征程——全面開展北京海淀三山五園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創建2021年6月11日李大釗烈士陵園海淀區知名小學,在文化遺産日於海淀區代表革命文物遺址舉辦“文物映耀百年征程”主題活動。活動中以詩歌朗誦、主題繪畫、咏唱讚歌等多種方式緬懷革命英烈牢記初心與使命傳承中華文明堅定文化自信!
20房山雲居寺文物管理處《文物保護法》普法宣傳及互動項目2021年6月12日雲居寺石經地宮前①以《文物保護法》宣傳展板及知識問答形式進行普法宣傳;②互動項目:一是體驗石刻拓印技術;二是體驗端午節民俗:學做香囊、編五彩線
21豐台區委宣傳部北方的紅星——長辛店與中國工人運動專題展2021年6月1日起長辛店二七紀念館重點展出長辛店作為“北方的紅星”,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曾經站在追求真理、尋求民族獨立與人民解放的時代潮頭,為馬克思主義傳播、中國工人運動勃興、中國革命勝利作出重要歷史貢獻。
22光輝印記——長辛店與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專題展2021年6月1日起留法勤工儉學預備班舊址全面直觀地了解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及其主要人物和歷史事件。
23豐台區文化和旅游局中都溯源話考古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期間線上計劃舉辦線上展覽,講述金中都城的歷史演變,城墻、城門的格局,城墻的考古發現,並通過全景影像與真實場景的三維動畫搭建金中都城虛擬考古現場,讓公眾切身領略北京868年建都的起點。
24豐台區文化和旅游局2021“花開豐臺”端午文化游園會2021年6月12日-14日北京園博園(主會場)、北京花卉大觀園(分會場)2021“花開豐臺”端午文化游園會活動擬於2021年6月12日-14日在北京園博園(主會場)、北京花卉大觀園(分會場)舉辦,在活動方式上分為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線下活動包括:開幕式、“多彩端午”、“民俗端午”、“古韻端午”、“點靚端午”、“童樂端午”等活動版塊;線上活動為“雲”游豐臺,包含新店老鎮,紅色端午、百果飄香,田園端午、花前約夏,花靚端午、青龍探秘,民俗端午、異域風情,世界端午、創想無限,親子端午。6期豐臺文旅宣傳vlog和1個互動小程式,貫穿豐台區域內文化和旅游資源,在延續以往經典活動的基礎上融入新玩法,將傳統節日蘊含的文化內涵繼續創新傳承發展。
25大興區文物管理所平南抗戰 大興烽火-革命文物展現紅色文化活動2021年6月6日龐各莊公園、斯凱創意大廈大興區革命文物排查、第一批不可移動革命文物紅色歷史文化宣傳展示。在黃村海子角斯凱創意大廈500平米展廳舉辦“平南抗戰  大興烽火”-紅色文化展覽。
26密雲區文物管理所文物法律法規宣傳2021年6月11日密雲區文化館文物法律法規宣傳,發放宣傳品。
27密雲區博物館聯合密雲區六所學校奮鬥百年 依舊少年—黨在我心中 慶祝建黨一百周年中小學藝術作品展2021年5月29日—2021年7月15日密雲區博物館以六所學校 學生創作的百年黨史中英雄模範人物、重大歷史事件的板報、剪紙、油畫、水墨畫、丙烯畫作品,歌頌偉大祖國,歌頌偉大的黨。數千名孩子們參與“正能量”的製作,在製作過程中感受“正能量”的熏陶;並將自己製作的“正能量”傳遞給更多的人。孩子們用這種接地氣的方式,把對祖國、對黨的熱愛一一描繪出來,他們在創作過程中既感受了愛國、愛黨教育的洗禮,又暢游在童真的對黨樸素熱愛的情感之中,他們用這種獨特又新穎的形式為建黨100周年華誕獻禮。免費
28上宅文化陳列館“獻禮建黨百年”系列圖片展2021年4月—7月上宅文化陳列館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年來的重大事件展示
29平谷區文物管理所“獻禮建黨百年·傳承紅色基因”——平谷區建黨及抗戰特展2021年6月11日-18日線上利用30快展板闡述平谷 “紅谷精神”。
30平谷區博物館“奮鬥百年路、啟航新征程”博物館裏思政課2021年5月—10月平谷區博物館閱報展廳加強近代歷史學習研究,引導學生讀懂歷史並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免費
31老報刊説黨史2021年5月—7月待定加強革命歷史文獻的挖掘和利用,從文獻史料角度重溫黨走過的百年曆程免費
32 永定河文化博物館、門頭溝區統戰部不忘初心共築百年夢想2021年6月中下旬永定河文化博物館與區統戰部聯合舉辦慶祝建黨100周年書畫展免費
33法海寺文物保管所(石景山)“藏龍鈕銅鐘鐘壁銘文研究論壇”2021年6月10日法海寺法海寺所藏龍鈕銅鐘為明代遺存,文化價值極高。論壇擬針對梵文研究、藏文研究、漢文研究、鑄造工藝、時代背景等工作進行專家研討。免費參與
34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跡陳列館(石景山)保護自然遺産 弘揚區域文化2021年6月12日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跡陳列館活動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講述冰川館市級文物“模式口冰川擦痕”的故事,並結合與之相關的地質知識推廣普及石景山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磨石口石文化習俗”。免費參與
35石景山博物館(石景山)“獻禮建黨百年 傳承紅色基因”2021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系列文化活動2021年6月12日-6月13日石景山博物館四、五層展廳本次活動將圍繞2021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主題,通過石景山區紅色文物展示和文物背後的故事講述來宣傳中國共産黨的百年曆史。線上報名免費參與
36北京奧運博物館“煥發冬奧活力 賦彩美好生活”——北京奧運博物館“文化和遺産日”主題活動2021年6月12日社區迎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感受冬奧文化,傳播冰雪知識,學習中國傳統非遺手工,做冰雪毛猴.免費線上預約參加活動
37北京西山大覺寺管理處端午民俗文化展2021年6月3日—2021年6月20日大覺寺2021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正值端午節假期,在這期間推出《端午民俗文化展》在展覽中介紹端午節的歷史起源、民間傳説、民俗活動等內容。1.大覺寺於端午節假期期間(6月12日至14日)對公眾延時開放。因部分區域無充足照明,延時開放區域為除展廳、天王殿、大雄寶殿、無量壽佛殿、大悲壇外的日常開放區域。具體開放時間及購票情況如下:
正常開放時段:9:00至17:00,預約購票入館。
延時開放時段:17:00至19:00,預約免費入館。
2.6月12日上午和下午各一次公益講解。
38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公益講座“豐碑不朽——北京地區的革命石刻文物” 2021年6月12日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金石大講堂講座通過介紹京華大地上眾多的紀念碑、烈士墓碑和摩崖石刻,講述文物背後的革命故事,以此紀念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當日石刻館免費對公眾開放
39北京市白塔寺管理處《妙應寺白塔中路文物建築修繕工程成果展》臨時展覽2021年6月10日至2021年9月3日白塔寺管理處大覺寶殿內妙應寺白塔中路文物建築修繕及彩畫保護工程是白塔寺歷史上的又一次大規模修繕,本展覽將通過圖片的形式將此次文物保護工程的全過程展現在觀眾面前。
40北京市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追溯北京主題展覽2021全年西周館微信平臺以線上雲展覽講述北京建城史
41琉璃河歷史文化展以線上雲展覽展示琉璃河歷史文化
42燕都宴饗2021年5月-6月通過線上推送,結合館藏文物介紹西周燕國的宴饗文化
43燕國達人微視頻推送動畫以博物館創作的“燕國達人”為主人公,以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展覽為主線,通過“燕國達人誕生記”、“燕國達人穿越記”、“燕國達人人物記”、“燕國達人美食記”、“燕國達人外交記”和“燕國達人科普記”等,全面展示古代燕都的歷史、文化、風俗等方面內容。
44北京市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德品召公文化微視頻展示文博初心2021年5月-6月西周館微信平臺通過對西周先賢召公德、才、勤、績、廉的分析講述,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45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文化講座:古都北京的文化魅力2021年6月12日北京市豐台區新村街道社區講座從北京歷史的不同角度展現了古都北京文化的獨特魅力,讓社區居民了解古都北京的悠久歷史和璀璨文化。
46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祭孔樂舞”2021年6月14日孔廟國子監我們將通過線上節目的方式講述“祭孔樂舞”的“樂章、歌章、舞蹈”以及大成禮樂,讓大家對“祭孔樂舞”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47北京市團城演武廳管理處尋找紅色記憶,獻禮建黨百年2021年6月12日團城演武廳以“尋找紅色記憶”為主題,開展以團城演武廳周邊紅色遺産為內容的講解比賽,追憶紅色印記,傳承紅色基因,感悟建黨百年崢嶸歲月。
48北京文博交流館智化寺京音樂專題講座 2021年6月12日大悲堂主講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 胡慶學
49延時開放2021年6月12日館內為豐富觀眾文化生活,當天延時開放至晚8點。增加智化寺京音樂表演一場。與平日政策相同,須在公眾號提前預約。
50徐悲鴻紀念館探尋美的秘密2021年6月12日徐悲鴻紀念館此活動適合5歲以上少兒參加,通過“微信小程式”的引導,運用觀察與推理等技能引導孩子深入了解徐悲鴻紀念館文物藏品、美術知識以及文物背後的故事。同時了解徐悲鴻先生的藝術成就和藝術家的愛國情懷。通過互動的參觀模式,喚起孩子們的好奇心與學習內驅力,提高美學素養,開發孩子們的觀察能力、思辨能力、創造能力以及表達能力,感受在博物館內探索與發現的樂趣。此次活動以家庭為單位,以線上引導和線下分散開展活動相結合,在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為觀眾提供了參觀學習體驗,也避免活動人員聚集。免費
51徐悲鴻紀念館扎染活動2021年6月12日徐悲鴻紀念館為充分發揮博物館教育和服務功能,更好的為社會公眾服務,徐悲鴻紀念館結合館藏文物和名人故事,深挖優秀傳統文化內涵,開發設計了適合8-12歲青少年參加的趣味活動。該活動通過聽故事、賞名畫和動手製作體驗,讓青少年了解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同時,鍛煉青少年的邏輯思維能力、手、腦、眼的協調能力和培養創造力。免費
52北京遼金城垣博物館金中都水關遺址發掘回顧展2021年6月11日北京遼金城垣博物館官方微信本展覽採用線上形式,向公眾展示1990年金中都水關遺址發掘現場的老照片,回顧其發掘歷程,向公眾闡釋水關遺址發現的重要意義。免費
53北京藝術博物館北岸講壇:《社交展覽——喚醒博物館非主流藏品》2021年6月12日官網、微網志、微信平臺同步北岸講壇為北京藝術博物館2021年新推出的視頻宣傳片,本期由北京藝術博物館館長王丹進行主題講座。
54遺産日專題:《古建修繕一麻五灰地仗工藝》2021年6月官網、微網志、微信平臺同步為遺産日製作的宣傳片之一,記錄了萬壽寺中路古建築修繕的點滴。
55北京藝術博物館遺産日專題:《倒坐觀音的搶險勘測與預防性保護》2021年6月每週發佈官網、微網志、微信平臺同步為遺産日製作的宣傳片之二,記錄了萬壽寺正殿後倒坐觀音利用科學技術檢搶險勘測與預防性保護的過程。
56體驗“非遺”系列活動2021年5月18日-2021年6月12日(具體日期待定)北京藝術博物館面對青少年群體的,關於凸版手工印刷、扎染、篩網印花等手工體驗活動。以及配套講解、講座。活動的開展需要結合疫情的防控以及萬壽寺修繕後空間佈置的實際進度。由於北京藝術博物館2021年仍不能完全對外開放,本次活動僅接受團體預訂,每次限制在20人。
57線上展覽:館藏玉器藝術展2021年4月至5月每週發佈官網、微網志、微信平臺同步線上展覽為北京藝術博物館2021年新開設的新版塊,在閉館期間通過線上形式向觀眾展示本館基本陳列。
58線上展覽:館藏瓷器藝術展2021年5月至6月每週發佈官網、微網志、微信平臺同步線上展覽為北京藝術博物館2021年新開設的新版塊,在閉館期間通過線上形式向觀眾展示本館基本陳列。
59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古代錢幣展覽館、北京市錢幣學會見證----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主題錢幣展2021年6月底開始北京市古代錢幣展覽館通過展示具有代表性的紅色政權貨幣、一至五套人民幣以及各類普通和貴金屬紀念幣等,挖掘錢幣文化內涵,回顧中國共産黨走過的艱苦歲月和光輝歷程,詮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前行“。展覽期間將組織相關內容的配套講座並同步直播。
60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考古學會尋找逝去的記憶——路城考古研學之旅2021年6月12日前後路縣故城向公眾開放路縣故城考古發掘基地,普及考古知識。
61觀復博物館文化講座:文房雅器——中國古代文房類收藏淺析2021年6月12日觀復博物館·油畫館古代文人作為中國知識分子的典型代表群體,在歷史長河中不斷形成了自身文化的獨特屬性。而由其文化背景所創造和傳承下來的書齋文化,也是他們與社會其他階層最顯著的生活空間上的差別。那哪些器物屬於文房,它們在書房中又有什麼作用,或者一件器物文人對其又有哪些不同的簡介,希望通過這次講座,給大家一些新的 啟發與思考……講座免費(入館需購買博物館參觀門票)
62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館 慶祝建黨100周年文物古跡保護主題展  2021年6月至7月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館 展覽將展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恭王府,及其所在地區——北京歷史文化保護區之一的什剎海地區,於建黨百年間的文物保護和修復成果,和在新時代文物保護利用方面做出的努力與嘗試。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韆鞦,此次展覽旨在彰顯百年來黨的文物保護政策及實踐成果。
63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百年航程 赤子僑心——慶祝中國共産黨建黨100周年主題展2021年5月17開始至7月中旬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展覽主要對象:海內外華僑華人、歸僑僑眷、僑務幹部和願意了解中國華僑華人的中國公民。展覽主題:華僑華人與中國共産黨 。展覽目的:彰顯廣大華僑華人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所做出的奉獻,以更好地凝聚僑心僑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免費
64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文物保護協會“文化遺産的傳播與傳承”系列活動2021年5月-10月參照各項活動具體通知圍繞文化和自然遺産日主題,積極開展文物保護的宣傳與傳承工作,開展我為文物保護建言獻策、第三期北京地區文博行業文物鑒定班、北京古建築木構保護實踐研修班、公益文物鑒定諮詢活動、紅色歷史文化講座、“文化遺産的傳播與傳承”學術研討會等多項活動,提升公眾的文物保護意識、促進文物保護工作的健康發展。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