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力造就京劇的時尚性

日期:2020-08-03 10:30    來源:北京晚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融合力造就京劇的時尚性 王瑤卿全面創新


京劇 zziqian070_b.jpg


  ▌張永和

  王瑤卿(1881-1954年),工旦,原名瑞臻,字稚庭,晚號瑤卿,齋名古瑁軒。祖籍江蘇淮陰(今淮安),北京生人。父親王絢雲為清末崑曲名旦。瑤卿與其弟鳳卿皆自幼學戲。瑤卿9歲學藝,求教過許多當時的名旦,如時小福、陳德霖等。20歲就成為主演,後被選入清內廷昇平署。26歲時即與譚鑫培搭檔唱生旦對戲,深受譚改革創新作為的影響,也大膽創新改革旦角的表演藝術,開創了“融青衣、花旦、刀馬旦于一爐”的“花衫”行當。並且迭創新腔,成為“王腔”,有“新派青衣領袖”之譽。梅、尚、程、荀四大名旦的創新唱腔,無一不凝聚著“王腔”的精華神韻。

  王瑤卿對旦角藝術的創新十分全面,包括劇本、表演、唱腔、唸白、服裝等,都有出色的凸顯。他在舞臺上成功地塑造了許多鮮明的古代婦女形象,如穆桂英、花木蘭、梁紅玉、荀灌娘、王寶釧、柳迎春、竇仙童、樊梨花、雙陽公主、蘇三、蕭太后、鐵鏡公主、胡阿雲等,無一不閃爍著耀眼的光芒。特別是他在《十三妹》中塑造的何玉鳳,更是令人拍案叫絕。在這齣戲中,他改革的力度是很大的。他毅然廢蹺改鞋,去掉近似武旦上欄杆的高難技藝,而著力於人物性格的刻畫,特別是在唸白上,創造了一種既不是韻白又不是京白,而是一種帶有音韻性又爽脆嫵媚的“京韻白”。俏麗、遒勁、甜脆、清爽,令觀眾百聽不厭,這是王派唸白的一大特點。王瑤卿中年嗓音塌中(到一定年齡時嗓音突然變壞)後,便致力於課徒授藝。四大名旦及其後一段時期內,幾乎所有的乾旦、坤旦無一例外地都受過王師的教益,因而被當時梨園界譽為“通天教主”,他同老生泰斗譚鑫培共開一代生旦改革的新風,使京劇走上了一個嶄新的廣闊天地。

  王瑤卿在唱腔上的革新也是有巨大成績的,當時也有一種説法,叫“無腔不學王”,他在京劇的唱念做打舞各方面都有所建樹。第一是創造了“花衫”這個行當;第二是他能夠從生活出發,從人物性格出發來進行表演,打破了青衣、花旦、刀馬旦甚至武旦慣常的程式錶演;第三是他有文化天賦,經他手修改、整理的劇本,有人統計有七八十齣之多。

  他能夠跟得上時代,緊跟時代的步伐,這一點和譚鑫培是一樣的。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