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標題-1.jpg.jpg
京劇基本功包括唱念做打
(一)唱:京劇唱腔的抒情性較強,在戲劇衝突強烈﹑人物情緒激動時,常用大段或成套的唱腔盡情發揮﹔此外在敘事、寫景、爭論、斥責等場合,借助唱功,也可增強藝術感染力。
(二)念:京劇的唸白,具有一定的音樂性和節奏感,是加工形態的藝術語言,便於與唱相協調。
(三)做:做是舞蹈化的形體動作的泛稱,是加工形態的生活動作,通過手(手勢)、眼(眼神)、身(身段)、步(步法)等的靈活運用,使人物的形象、氣質更增光彩。在京劇裏,大祇當戲劇衝突激化、人物感情波動時,做功的幅度就加大,做功的揮灑就更誇張起來。
(四)打:打是傳統武術的舞蹈化,用以表現戰鬥生活或特定的生活情景﹐如跌跤、掙扎、暈厥等。凡用古代兵器刀鎗劍戟等(習稱“把子”)對打或獨舞的,稱“把子功”﹔在毯子上翻滾跌撲的﹐稱“毯子功”,還有成套的連續性的武功技術,如“起霸”、“走邊”、“趟馬”等,一般用來渲染戰鬥氣氛和英武人物的精神面貌。
京劇的唱念做打,具有嚴格的程式性,不同的角色行當有不同的規範和路數。角色之間密切配合﹐演員與樂隊之間相互默契,才能做到場面緊張而有條不紊,戰鬥激烈卻具有美感。
唱念做打還具有難度很高的技術性,高水準的演員大多能運用嫺熟、精確的技巧為塑造人物服務,有些還屬於特技性質,如髯口功、翎子功等,常被用來表現人物內心的憤怒、惶恐或慌亂。水袖功、甩發功、髯口功等是一般演員都必須掌握的基本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