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土城:薊門煙樹

日期:2017-09-21 10:01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 未標題-1.jpg.jpg
  • 未標題-1.jpg.jpg

  原標題:西土城:薊門煙樹

 

  西土城是地鐵10號線偏西北方向的一座車站。因臨近元大都西城墻遺址而得名。元朝的城墻只有土,外面沒有砌城磚,所以稱之為“土城”。明洪武元年八月二日(1368年9月12日),明軍進佔大都,元順帝等人倉皇北逃,明兵佔領大都城後,對大都城進行了改建,放棄北部城區,將北城墻南移約五里地另築新城墻。於是,北部的元代城墻(土城)便成了遺址。

  “薊門煙樹”早在金代的典籍中就有記載,薊門所指的準確地點在史學界存有爭議。目前的薊門地點指西直門以北的元大都城墻遺址西段。煙樹的含義是夯土的城墻上生長着許多樹木,遂稱“薊門煙樹”。清代乾隆皇帝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立碑於西土城之上。石碑坐北朝南,碑正面為乾隆所書“薊門煙樹”,碑背面為乾隆帝所書律詩一首:

  “十里輕楊煙藹浮,薊門指點認荒丘。青簾貰酒今何少,黃土埋人即漸稠。牽客未能留遠別,聽鸝誰解作清游。梵鐘欲醒紅塵夢,斷續常飄雲外樓。”

  可惜原碑遺失不知下落。1985年北京市園林局仿製了一座石碑,正面書“薊門煙樹”四字,碑背面空白,未倣乾隆帝所書。設計師以倣建石碑為中心,在四週興建了亭臺、城墻,植樹綠化,定名薊門公園,免費開放。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