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標題-1.jpg.jpg
原標題:朝陽至通州——清代一條石禦路
清代,為了皇帝出行和方便交通,在北京城外修建了三條石道,因是皇帝常走之路,也稱禦路。這三條路即朝陽門至通州石禦路、廣安門至盧溝橋石禦路、西直門至“三山五園”石禦路。這三條石道都是用大型石塊鋪成的,總長度約37公里。在當時沒有水泥、瀝青的條件下,是最高級的路面,也是十分巨大的工程。
朝陽門為國東門孔道,是去往京東地區的主幹道。通州至朝陽門的大道歷史悠久,有的學者認為秦始皇去秦皇島,隋煬帝、唐太宗進軍高麗都是走的這條大道。元大都的齊化門就是今天的朝陽門,從元代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了。
通州是水路、陸路的要衝,為京杭大運河的北京碼頭,車水馬龍,千車萬船貨物、糧食雲集,朝廷漕運倉儲重地。為保京城朝廷官員及家屬、軍隊、百姓的吃糧,明清時期每年由京杭大運河南糧北運400萬石,南方糧食運達通州後,有水路和陸路兩種方式運到京城。水路是換小船由通惠河運到東便門。元代時通惠河水源充足,運糧船可提閘過船,明清時期通惠河因水量不足運糧船不能直達京城,要分段遞運。因北京比通州高13.3米,為了蓄水行舟,通惠河設大通橋、慶豐閘、高碑店、花園、普濟閘五處閘。糧船隻能在閘與閘之間逆水行舟,糧船到閘口,不能過閘,每至閘門都要人工搬運糧食到上閘之船,先後由人工搬運五次才能抵京。陸路是由通州用馬車運輸漕糧到朝陽門內糧倉,朝陽門內有祿米倉、北運倉、東門倉、海運倉、北新倉等多座國家糧倉。那時每天有千輛馬車運糧往返此路上,平均十多米就有一輛運糧車。朝陽門至通州的路是進京人員、糧食、貨物的要道,也是皇帝拜謁東陵及巡幸江南之路。這條路是土路,馬拉鐵瓦轱轆車,每遇雨雪天氣,車轍成深溝,泥濘難行,常發生陷車事故。
為了完成運輸漕糧任務和拜謁東陵及巡幸江南方便,清朝雍正皇帝決定將朝陽門至通州的大道修建成石路。朝陽門至通州長40里,當時修石路十分艱難。修這條石路約需要15萬塊條石,每塊條石幾百斤重。要到山區開採石塊,經加工用馬車運到修路工地,路面要平整夯實。鋪好每塊條石,全靠石匠、泥瓦匠兩手勞動,都要費很大力氣,而且風雨無阻。
這條路在雍正七年(1729年)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兩次修建。它西起朝陽門,經關廂、朝陽門外大街、東大橋、紅廟、八里莊、十里堡、三間房、八里橋,達通州西門。這條石道即今朝陽門外大街和朝陽路。雍正七年建石道長5588丈,寬2丈,兩旁土道各寬1.5丈。由通州新城舊城至各倉門及東西沿河兩道,亦建石路,共計長1050余丈,寬1.2丈及1.5丈不等,費帑金白銀343484兩。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重修,長度6644丈,費帑金284900兩。整條路全是用花崗岩塊石鋪砌,每塊條石長4尺、寬2尺、厚8寸左右。朝陽門外石道的修建對運輸漕糧、貨物,促進經濟發展,便利交通發揮了重要作用。
築石道後雍正、乾隆兩皇帝在路旁豎碑建亭,雍正十一年(1733年)十二月禦制朝陽門至通州石道碑立於通州鎮西八里橋,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乾隆禦制重修朝陽門石道碑立於朝陽區三間房村西石道路北,《日下舊聞考》記載着碑文。兩座石碑均保存完好,近年復建了碑亭。雍正和乾隆禦制石道碑形制規模相同,石碑高5米,寬1.6米,厚0.8米,螭虎盤踞碑首,龜趺碑座。兩碑陽面為雍正和乾隆皇帝書寫的滿漢碑文,記載了修建朝陽門石道的緣由,修建經過、長度、寬度、耗資白銀數量和竣工年月。碑文四週刻有精美龍紋,碑兩側雕獨龍戲珠,碑陰無字。尚存石碑完好,碑文字跡清晰。雍正碑亭被八國聯軍燒燬,2005年通州區政府在八里橋南街京通快速路北側復建了碑亭。乾隆石道碑原在朝陽區三間房村西,朝陽路北側50米處,為保護石碑於1984年對碑座進行加固,周圍設置了鐵柵護欄。2009年石碑被盜,第二年抓獲盜碑者,將石碑移至朝陽路定福莊路南口過街天橋旁,2010年朝陽區政府對該碑復建了碑亭。兩處碑亭均按舊樣復建,亭高12米,為四角琉璃亭,覆蓋黃色琉璃瓦,雙圍柱,重檐,歇山頂,雕梁畫棟。朝陽路上的兩座碑亭為這條繁華柏油路增加了亮點,顯示了這條路的深厚歷史文化。
1860年9月英法聯軍就是從天津沿此路進攻北京的,清軍在八里橋與英法聯軍進行了激烈的戰鬥。民國初年,石道已經損壞嚴重,1917年用以工代賑的方式,翻修了石道,掀掉條石,鋪築碎石路面。日軍侵佔北京的1940年,根據軍事需要鋪了瀝青混凝土路面。隨着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朝陽門外石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改革開放後,政府加快了朝陽路的建設。1953年拓寬路面鋪為瀝青路,拓展為公交線路。2005年拓寬朝陽路,主路寬15米,雙向四車道,輔路各寬13米,雙向六車道。1963年在朝陽路南側修建了八王墳至五里店的京通路。1995年對京通路改建成全封閉、全立交快速路,過去40分鐘的路程縮短為15分鐘。2003年在朝陽路北側修建了朝陽北路,全長15.2公里。現在,朝陽路和京通快速路、朝陽北路是京城通往通州的三條主幹線,行進在現代公路上的我們要了解過去,建設當代,創造未來。
現在雍正石道碑和八里橋一組文物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乾隆石道碑為朝陽區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