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農壇土築壇墻緣何被城磚包砌

日期:2023-02-02 09:45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 先農壇土築壇墻緣何被城磚包砌
  • 先農壇土築壇墻緣何被城磚包砌

  原標題:先農壇土築壇墻緣何被城磚包砌

先農壇內壇東天門。

先農壇內壇東天門。日本攝影師小川一真1901年拍攝

  北京先農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裏面的太歲殿、拜殿、具服殿、神庫神廚、宰牲亭及慶成宮等,基本保存了明初古建築的藝術風格和特點,與明代所建紫禁城、太廟、天壇、十三陵等共同展現明代皇家建築之美。由太歲殿、拜殿辟建而成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早已成為網紅打卡地,但先農罈罈墻規制歷史卻鮮為人知。

先農壇東外壇墻“乾隆辛未年制”磚銘

先農壇東外壇墻“乾隆辛未年制”磚銘

  1 壇墻磚銘清晰罕見

  先農壇的外壇東墻從“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院”大門稍南,一直延續到外壇墻東南轉角處,全長約700多米。這段外壇墻大體是在原有殘存壇垣上,本著“修舊如舊”“最小干預”原則,于2003年修繕而成。最北端壇墻根下泊岸遺跡尚存,用大城樣磚鋪砌,有數十塊之多。壇墻下部屢見原有殘垣遺跡,一塊塊酥鹼深青色大城樣磚向世人訴説著曾經風雨。

  尤其“先農門”以南包砌的城磚,“乾隆辛未年(乾隆十六年 1751年)制”磚銘隨處可見,清晰可識,還有“廣義”“三義”“萬順”“永裕”“興成”等禦窯窯號銘文。保存有這麼多清晰磚銘的祭罈罈墻,在北京現存祭罈罈墻中十分罕見,其承載的先農壇歷史文化,就隱藏在這些距今已有270多年曆史的磚銘中。復建的永定門城樓對面西北隅,被磨凸磨圓了的先農壇老壇墻東南轉角,它的存在恰恰是考證北京天壇南外壇墻存在及準確位置的有力坐標。

  先農壇的內壇墻基本保存完整。目前可供遊者遊覽的有:北天門外迤西,到八十八中北門一段;北天門內以東段,內壇墻東北角段,至神倉後殿而止;若想看完整的內壇墻,最好還是到西天門外遊覽。

  從太平街上的燕京中街,一直往東步行約200多米,就來到先農壇的西天門了。西天門和先農壇其他三座天門形制一樣,皆為明代磚倣木建築,面闊22.64米,進深6.7米,高13米,設拱券門三間,門釘九路。屋面為歇山頂,黑琉璃瓦綠剪邊,三踩單昂磚制鬥拱,施清早期旋子彩繪。西天門以南的壇墻根兒原為居民借壇墻蓋的棚屋,以北是燕京汽車製造廠借壇墻蓋的工棚,2008年騰退後加以修繕,露出了老壇墻原有的舊貌。

  西天門北面壇墻中部裏面是上層檐為懸山頂、下層檐為四面坡的宰牲亭。宰牲亭稍南壇墻上辟有隨墻門一座,寬2.45米,高約2.3米,原為開啟,現用磚封砌。門外殘存門基石縫中,鑽生一株碗口粗的構樹。這座隨墻門乃是先農壇宰牲亭的“走牲門”。

2008年修繕後的先農壇西內壇墻

2008年修繕後的先農壇西內壇墻

  2 夯築土墻相倣天壇

  2020年7月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先農壇志》記述:“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大修之後北京先農壇:壇區形狀為北圓南方,有內外兩層壇墻,外壇圍墻全長1368丈(原文注:據清乾隆《工部則例》,約合今4377.6米)。先農壇主體建築分佈在內壇墻之內,現保留完整的內壇墻為乾隆年間砌築磚墻,墻體內層為明代夯築土墻,用城磚淌白糙砌,墻頂置木椽望板,上蓋筒板瓦。

  張小古撰《北京先農壇建築群整體價值與保護利用研究》記述:“內壇墻長方形……現保留完整的內壇墻體內層為明代夯築土墻,外層是乾隆年間的磚砌磚墻,墻寬2.2米,高4.1米,覆以筒瓦和檐板。”

  讀到這裡,不免生出值得深析的兩個問題:一是,明代先農壇夯築的土墻究竟始建於何時?二是,明代夯築土墻的規制如何,與永樂十八年構建天地壇的壇墻一樣嗎?

  金梁著《天壇志略》記述:天壇內外兩層圍墻,都是明永樂十八年所建……明朝的天壇外壇墻,名義上雖是土墻,事實上是建有灰筒瓦房脊、兩面出殿檐的小土城……到了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時候,又把外壇墻的浮土鏟去,裏外都包砌城磚……

  2006年版《天壇志》記述:天壇原設有兩重壇墻,兩墻始建於明永樂朝……因工程浩大,構築極費時日,經十幾年後才于明宣德朝建成……乾隆十二年將天壇內外壇墻用城磚包砌,使兩道壇墻基厚均逾一丈,向上逐步收縮。

  《明史》記載:“洪武二年(1369年)……又建山川壇于正陽門外天地壇西,合祀諸神。凡設壇十有九……十年(1377年),定正殿七壇,帝親行禮,東西廡遣功臣分獻……永樂中,京師建山川壇,並同南京制,惟正殿鍾山之右,益以天壽山之神。”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明代的山川壇內外壇墻,亦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經十幾年後才于明宣德朝建成。其規制與明永樂十八年所建天地壇內外壇墻規制相倣,外壇墻也是建有灰筒瓦房脊,兩面出殿檐的夯築土墻;內壇墻是殿脊而兩面都有走廊,覆灰筒瓦的土築之墻。到了乾隆十六年鳩工庀材,燒制城磚,十八年興工包砌內外壇墻,形成現在我們看到的內外壇墻的樣貌。

宰牲亭南西壇墻修繕前殘損狀

宰牲亭南西壇墻修繕前殘損狀

  3 天神地祇山川太歲

  從永定門西街東口到太平街南口,大街的北側即是先農壇的南外壇墻。其東段約300米,是在原有殘垣基礎上修繕的;其西段約400米大部分是在原壇墻遺址上復建的。在南外壇墻中部豁口,往裏步行約70多米,可見一座歇山頂、覆黑琉璃瓦綠剪邊神祇門。神祇門始建於明嘉靖十年(1531年),原有三座,現僅存正中間一座和東面的一座。

  《大明會典》等典籍記載: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的山川壇,外壇墻東面只有一座門,名為“山川壇門”,即今保存尚好、與天壇圜丘門相對的先農門。明初,山川壇的管理機構為“藉田祠祭署”,又稱“山川壇祠祭署”。明嘉靖十年改制,在山川壇南天門外添建天神地祇壇,改山川壇名為“天神地祇壇”,將“山川壇祠祭署”更名為“神祇壇祠祭署”。“隆慶元年(1567年),禮臣言‘天神地祇已從祀南北郊,其仲秋神祇之祭不宜復舉。’令罷之。”到了明萬曆四年(1576年),“改鑄神祇壇祠祭署印,為先農壇祠祭署印,仍掌行耕藉事務”。天神地祇壇遂改名為先農壇,門名亦隨之改為先農門。

  先農門的建制,與天壇祈谷門、圜丘門一樣,均是:東西向,磚座三孔劵建築,歇山頂調大脊,黑瓦綠剪邊筒瓦(宋·李誡《營造法式》稱“筒瓦”);朱扉金釘九路,現大部分門釘是木質的,其中偶見銅制門釘,輕彈有聲;中門洞原應為花崗岩條石地面,側門洞陡磚墁砌,門基磚座,臺明砌以石,內外出礓礤接輿路,今已無存。大門外南北稍許,各有復建的三開間值房一座,值房臺明階石大部分是舊有的。

  太歲門原址在先農門迤北400多米,今南緯路與先農壇街、新農街交會處,隔著天橋南大街正對天壇祈谷壇門。其建制應與先農門相同,民國七年(1918年)修建南緯路時被拆除。被拆除的太歲門,依《明史》:“嘉靖十年……遂建太歲壇于正陽門外之西與天壇對”,應為嘉靖十年所添建,因為只有這座門才恰與當時的“天地壇門”相對。(李忠義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先農壇土築壇墻緣何被城磚包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