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祈年殿的前身

日期:2023-02-01 09:40    來源:北京晚報

分享:
字號:        
  • 探索祈年殿的前身
  • 探索祈年殿的前身

  原標題:探索祈年殿的前身

  春節期間,不少遊客到天壇欣賞巍峨壯麗的祈年殿,近觀漢白玉圓臺出陛間精美的丹陛石,仰望殿內金碧輝煌的龍鳳柱,站在三台上眺望西山絢麗的京城風光。

  遊客眼前的這座祈年殿,是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復建的,距今有126年的歷史。

祈年殿

  祈年殿 (陳曄華 攝)

  前身為明初大祀殿

  祈年殿最初為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的大祀殿,明初實行天地合祀,當時叫“天地壇”,而不叫“天壇”。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帝更正祀典,實行“天地分祀”,遂于大祀殿南建圜丘以祀天,大祀殿被廢。嘉靖十七年(1538年),嘉靖帝欲舉明堂大享之禮。時任禮部尚書嚴嵩等上疏説:“今大祀殿在圜丘之北,禁城東南,正應古之方位。明堂秋享,即以大祀殿為當。”嘉靖帝不同意嚴嵩等的奏議,反覆令廷臣“會議以聞”,還將上疏直言“明堂之配,不專于父”的戶部左侍郎唐胄打入詔獄。

  嘉靖帝的前任皇帝是他的堂兄、明武宗朱厚照,嘉靖帝繼位後,排正議,崇私親,他把自己的父親興獻王朱祐杬追尊為皇帝,廟號睿宗,並且把明太宗朱棣的廟號改為“成祖”。同時,嘉靖帝下詔撤大祀殿,在其址建新殿,欽定殿名為“大享殿”,並親自繪圖。嘉靖二十年(1541年)大祀殿被拆除,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大享殿建成,形制和現在的祈年殿一樣,唯瓦分三色,上檐青瓦,中檐黃瓦,下檐綠瓦。嘉靖帝在大祀殿址建大享殿的史實故事,《明史·禮志·大享禮》記得很清楚,《明世宗實錄》記得也相當精妙。

  大享殿落成後,嘉靖帝仍于紫禁城內的玄極寶殿,即今紫禁城雨花閣僅存遺址的隆德殿舉行明堂秋享之禮,大享殿長期閒置。清順治二年(1645年),順治帝詔命舉行祈谷典禮,改大享殿為祈谷壇。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帝下旨改大享殿為祈年殿,大享門遂改名祈年門。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八月二十四日,祈年殿被雷火焚燬,存世344年的殿宇化為灰燼,震驚朝野,翌年開始重建。

  大享殿的大修主要集中在乾隆年間。乾隆十五年至十八年,乾隆帝先後下旨,將祈谷壇三層臺面改用金磚墁砌;將大享殿東西配殿後排的七間拆除,僅存前排的九間作為祈年殿的配殿;將明初的75間長廊,改建為72間;將祈年殿三層瓦色統一改為青色琉璃瓦。

  近百年來,祈年殿的大修共有兩次:第一次,1935年舊都文物整理實施事務處委託基泰公司對祈年殿進行挑頂大修工程,施工中將祈年殿上層壇北半部、中層壇、下層壇臺面金磚改以水泥磚鋪墁;第二次,1971年北京市政府投鉅資對祈年殿進行了落架大修工程,並將三層壇臺面中1935年鋪墁的水泥磚更換為機制的青磚,上層南半部臺面金磚保留未動。2005年,天壇公園實施祈年殿彩繪重新油飾,使形態莊重、雕飾精美、色彩典雅的祈年殿熠熠生輝。

  清楚了距今126年祈年殿的歷史、存世344年大享殿的歷史,以及近百年來祈年殿兩次大修、一次油飾的歷史,不少讀者或遊人不禁要問,大享殿的前身大祀殿是一座什麼樣的大殿?大祀殿有“下壇”嗎?“下壇”是圜丘嗎?

祈年殿須彌座三台上層的“升降龍”丹陛石

  祈年殿須彌座三台上層的“升降龍”丹陛石 (李忠義 攝)

  壇即圜丘 史書有載

  明代李東陽等撰、申時行等重修的《大明會典》有一幅“郊壇總圖”,圖中的大祀殿坐落在內垣之中,大祀殿前繪有東西配殿。這幅“郊壇總圖”的大祀殿下面沒有圓形壇臺。據此圖繪,有的學者認為明初的大祀殿和紫禁城太廟享殿的建制一樣,大祀殿的“下壇”不是圜丘,而是一座矩形的須彌座三台,或曰“大祀殿只有二三層殿基,根本就沒有下壇”,也有的按《大明會典》卷84“大享殿圖”中的大享殿坐落在三層圓臺之上,從而判斷:“祈年殿下面的漢白玉三層圓臺,是嘉靖二十四年建大享殿時構建的”。

  究竟明初大祀殿的“下壇”是不是圜丘?大享殿下面的圓形須彌座三台到底是不是嘉靖帝所建?因史載圖文不一,導致這些問題給讀者帶來深度了解天壇歷史的極大困惑。

  《明史·禮志》明確記載:“大祀殿下壇上屋,屋即明堂,壇即圜丘,列聖相承,亦孔子從周之意。”2006年版《天壇志》也記述:“祈年殿的前身是大祀殿,許多制度與大祀殿相同,亦為下壇上屋,屋即祈年殿,壇即三層漢白玉圓臺。祈年殿三層壇通高6.3米,上層直徑68.2米,中層直徑79.6米,下層直徑90.8米,各層皆繞以漢白玉石欄。”《天壇志》與《明史》記載基本一致,也就是説,大祀殿的“下壇”是圓形的壇臺,而不是矩形壇臺。問題是明初大祀殿下面的圓形壇臺是三層還是二層?從《洪武實錄》等史書品讀,明太祖在南京稱吳元年(1367年)時,在正陽門外鍾山之陽,所建圜丘為上下兩層。洪武四年(1371年)改制所築圜丘仍為上下兩層。故洪武十年(1377年),“詔改建圜丘于南郊”“即圜丘舊址建大祀殿十二楹”,其下壇也應是上下兩層,不然圜丘壇臺上面怎麼能夠容得下蓋為重檐廡殿頂十二楹的大祀殿呢?《洪武實錄》所説“即圜丘舊址為壇,而以屋覆之,名曰大祀殿”,與《明史》記載“屋即明堂,壇即圜丘”表述一致。

  《天壇志》從祈谷壇建築群角度記述了祈年殿的建制沿革。記有:“北京大祀殿規制完全模倣南京大祀殿,並引《明太宗實錄》雲‘唯高敞壯麗過之’,大祀殿也叫天地壇,明朝初期至中葉,皇帝每年都在大祀殿舉行天地合祭大典。”“祈年門為祈谷壇儀門,坐落于祈年殿南,建於明永樂十八年,是天壇少量的明代建築遺存之一,初稱大祀門,後改為大享門。”這些記述不僅與《洪武實錄》所載大祀殿建制完全一樣,並與我們今天看到的祈谷壇建築群實際狀況基本一致,説明瞭嘉靖帝構建大享殿時,只是將大祀殿改建為大享殿,拆除了廊廡,其餘的建築建制並未改動。

  説“壇即圜丘,屋即大祀殿”,還有一個實際問題需要解答:大祀殿下面的圓臺容得下一座面闊11間重檐廡殿頂的大祀殿嗎?按《洪武實錄》,永樂十八年所建大祀殿與南京大祀殿一樣,下面的圓臺是上下二層,而不是三層。今祈年殿第二層圓形壇臺直徑是79.6米,在其上構建一座面闊60米,進深30米左右,十二楹的大祀殿是沒有問題的。由此筆者認為: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建大享殿時利用了明初大祀殿原有的二層圓形壇臺,在其上添建了一層壇臺,並將原位於上層壇臺出陛間的“升降龍”石,移置到第三層,在第二層添建了“升降鳳”石,下層原有的“朵雲海水江崖”丹陛石原封未動。經實測,祈年殿圓形三台南北兩面的6塊丹陛石均長約424釐米,寬約175釐米,將“升降龍”丹陛石從“三台”的第二層,移置到上層完全具備可行性。

  反覆觀察,祈年殿6塊丹陛石的雕作技藝,不是同一年代之作。“升降龍”“朵雲”兩塊丹陛石立體感強,佈局舒朗,手法細膩;而“升降鳳”石與皇穹宇出陛間的“升降龍”丹陛石一樣,佈局繁紊,立體感薄,手法也不夠圓潤,有些雕琢細部明顯不同。

  從禮志角度看,明初天地壇作為合祀天地之所,雕刻“雲石”和“龍石”沒有問題,但不應出現“鳳石”。明孝陵祾恩殿遺址的丹陛石,自下而上分別是“天馬行空”“日照山河”“雙龍戲珠”。明十三陵長陵祾恩殿“三台”的丹陛石,最下面一塊是“海馬及升降龍”圖案,中間一塊及上面一塊各雕“升降龍”圖案。太廟享殿“三台”的丹陛石,自下而上分別是“海馬”“海獅”“升降龍”。這三處享殿的丹陛石均沒有出現與“鳳”相關的丹陛石圖案,故嘉靖帝所建大享殿,按古“明堂之制”也不應出現與“鳳”相關的丹陛石,或者“鳳石係光緒二十二年復建祈年殿時,在舊有丹陛石上重新磨琢而成”。若從嘉靖帝營建陵寢、更正祀典系列舉措中,尤其是天壽山自明世宗的永陵開始,祾恩殿崇基石欄出陛間出現了“左升龍右降鳳”的丹陛石,筆者推斷:祈年殿南北兩塊“左升龍右降鳳”丹陛石,應為嘉靖帝構建大享殿時所添建。另外,祈年殿內的地面中心為一塊圓形大理石,石面上天然的墨色紋理勾畫出了龍鳳的形狀,惟妙惟肖,故被稱為“龍鳳石”。這塊“龍鳳石”係嘉靖二十四年建大享殿時所鋪砌,也可印證祈年殿三台上的“升降鳳石”係嘉靖帝建大享殿時所添建。

  明翰林院大學士程敏政《丙申郊祀齋居次陸廉伯太史韻》有:“此夕圜丘天尺五,擁衾時聽屬車音。”《十六夜南郊看牲有作》又有:“月上圜丘輦路平,禮宮新議借緋行。”刑部尚書何喬新《南郊陪祭》有:“聖朝奠璧禮圜丘,萬炬飛光映冕旒”。華蓋殿大學士李東陽《文明黃門攜大廟東宮郊祀慶成諸作見過和韻一首》有“禮重圜丘春載睹,歌成清廟夜還聞。”文淵閣大學士王鏊《郊祀齋宮次仲山韻》有“圜丘絕壑飛橋過,傑閣淩虛復道通”等詩句。程敏政、李東陽等陪祀南郊的詩文也可佐證大祀殿是有下壇的,“壇即圜丘”。(李忠義)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探索祈年殿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