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畫:幾代人的年味兒記憶

日期:2023-01-19 09:52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 每至年關,年畫,作為春節傳統的民俗文化之一,在點染節日氛圍的同時,也寄託了人們對風調雨順、農事豐收、家宅安泰、人馬平安等祈福迎財、驅災辟邪的願望。這些年畫作品,承載著人們樸素的信仰,是具有中華民族獨特想像力和表現手法的藝術品。
  • 每至年關,年畫,作為春節傳統的民俗文化之一,在點染節日氛圍的同時,也寄託了人們對風調雨順、農事豐收、家宅安泰、人馬平安等祈福迎財、驅災辟邪的願望。這些年畫作品,承載著人們樸素的信仰,是具有中華民族獨特想像力和表現手法的藝術品。

  原標題:年畫:幾代人的年味兒記憶

  從抱著鯉魚的“送福童子”、紅紅火火的“老鼠嫁女”,到寓意豐收的“年年有餘”“五穀豐登”……每至年關,年畫,作為春節傳統的民俗文化之一,在點染節日氛圍的同時,也寄託了人們對風調雨順、農事豐收、家宅安泰、人馬平安等祈福迎財、驅災辟邪的願望。這些年畫作品,承載著人們樸素的信仰,是具有中華民族獨特想像力和表現手法的藝術品。年畫所展現的,又不僅僅是一種民俗藝術,其間不但反映了社會變革中人們在衣食住行等活動中表現出的時代風尚和社會習俗,更詮釋著中國數千年來的傳統文化,以及人們對中華文化恒久不變的傳承。

1956年2月1日,西單區油房衚同居民委員會主任白秀文和委員們到軍屬李春奎老太太(左一)家去慰問,並送上春聯和年畫。

  1956年2月1日,西單區油房衚同居民委員會主任白秀文和委員們到軍屬李春奎老太太(左一)家去慰問,並送上春聯和年畫。(李祖慧 攝)

1962年12月1日,懷柔縣琉璃廟公社的社員在選購年畫。

  1962年12月1日,懷柔縣琉璃廟公社的社員在選購年畫。 (王力加 攝)

1960年1月1日,王府井的街頭年畫展覽吸引市民駐足。

  1960年1月1日,王府井的街頭年畫展覽吸引市民駐足。 (于文濤 攝)

2021年2月3日,在什剎海街道興華社區,居民在民俗協會老師的指導下製作木版年畫。

  2021年2月3日,在什剎海街道興華社區,居民在民俗協會老師的指導下製作木版年畫。(方非 攝)

  定格火紅年代的新人新事

1965年1月23日,《北京日報》4版

  1965年1月23日,《北京日報》4版

1983年1月20日,《北京日報》4版

  1983年1月20日,《北京日報》4版

  新中國成立後不久,毛澤東于1949年11月23日批示同意由文化部部長沈雁冰署名發表文化部《關於開展新年畫工作的指示》。指示提出:年畫是中國民間藝術中最流行的形式之一,“新年畫已被證明是人民所喜愛的富於教育意義的一種形式。現在春節快到,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第一個春節,各地文教機關團體,應將開展新年畫工作作為今年文教宣傳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這一指示推動了新中國初期國內美術界創作年畫的高潮。這一時期的年畫,著重表現了獲得解放後的各族人民嶄新的、愉快的生活和他們英勇健康的形象,反映了社會主義條件下各族人民發展工農業生産和建設民主生活的新氣象,展示了各族人民大團結的新風貌。(2009年5月18日《北京日報》17版,《新年畫見證新中國初期的新風貌、新氣象》)

  這篇尋根溯源的報道,將人們的目光拉回到了那個火熱的年代。

  其時,社會主義建設如火如荼。透過年畫,一幀幀朝氣蓬勃的新中國發展剪影被定格:表現工業生産的《新高爐第一次出鐵》《第一個成品》,描寫農業生産的《農業生産合作社小麥豐收》《合作社的援助》,反映農村生活新氣象的《趕春會》《比我們的夢想還要美好》,以孩子們生活為題材的《少先隊員放飛和平鴿》《游動物園》……這些年畫伴隨著全國人民興奮喜悅的心情被張貼進千家萬戶,成為新春佳節之際辭舊迎新的必備品。

  據本報1958年2月18日3版《新舊年畫》報道,新中國成立之初,年畫的變化、進步之快是無法形容的。一張年畫的發行量往往達到幾十萬以至幾百萬張。這些年畫作品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新生活和新的思想品質,不少反映生産建設、祖國新面貌的年畫使人看後覺得振奮異常。風格是傳統的,氣像是嶄新的,如齊白石、于非闇、陳半丁等許多國畫大師的作品也都彩印出來,“這樣的新年畫群眾怎麼能不喜愛呢?”

  的確。那些年,臨近春節,年畫的內容介紹、售賣資訊、展會資訊總會見諸於報端。例如本報1955年1月24日2版的《二十五萬人參觀年畫展覽會》就曾報道:新年前後,本市各區文化館、文化站和新華書店北京分店聯合舉行了年畫展覽會。城郊區的展覽會場一共有二十六處,參觀的職工、農民、城市居民和少年兒童已有二十五萬人。在鼓樓舉行的展覽會,每天平均有一千人以上去參觀。

  這些新年畫,記錄著社會的風雲變幻,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普遍受到了群眾的歡迎,很多人一邊看一邊説:“這些畫好,畫的都是現實的事。”在年畫《江姐》《紅岩人物》前面,經常圍滿了農村知識青年和中小學生,他們一面一幅一幅地念著畫上的文字,一面熱烈談論。人們在欣賞年畫中,不只是滿足於每逢春節買幾張花花綠綠的新畫兒、把屋子打扮一下就行了,他們更需要的,是能看到表現新時代的新人新事。(1965年1月23日《北京日報》4版,《社員評年畫》)

  隨經濟發展一度讓位於掛曆

1984年12月29日,《北京日報》2版

  1984年12月29日,《北京日報》2版

1985年1月18日,《北京日報》2版

  1985年1月18日,《北京日報》2版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們的生活水準日益提高,市場上,新生事物——掛曆,漸漸嶄露頭角。據本報1984年12月29日2版《農民需要中堂畫 市民掛曆選高檔》報道,“今年本市年畫銷售量比去年少了一百多萬張。隨著農村生活水準的提高,農民的審美要求也有了變化。過去住房差,買了年畫當墻紙糊,一貼貼滿墻。現在蓋了新房,雪白的墻上畫貼多了反而不好看。因此,農民現在要求購買每套一元至三元多的高檔中堂軸畫、四條屏、橫幅軸畫等。這些畫挂在家裏既雅致又有氣派。在城裏,從市場銷售情況來看,外國名畫、中國名畫、外國攝影風光等欣賞價值較高的掛曆,較受顧客歡迎。”城鄉家庭對年畫的審美要求也有了新的變化,色調淡雅的畫面更為人們所喜愛,譬如以竹子為題材的中堂畫《清影翠竹》,以馬為題材的《雙馬圖》《八駿圖》等深受群眾歡迎。適於挂在沙發後面墻壁上的橫三開年畫銷售也很快。(1984年12月12日《北京日報》2版,《為新春佳節增添歡樂 新年曆新年畫新穎精美》)

  但國人對於年畫的情懷其實一直都在。本報1985年1月18日2版刊登了一封題為《盼望年畫豐富多彩》的讀者來信:“編輯同志:我很喜歡年畫,每到新年、春節之際,我都買上幾張貼在屋裏,以調劑節日氣氛,精神格外愉快。可不知為啥,近幾年來,市場上能見到的年畫,品質上和數量上都不能盡如人意。前幾天我到昌平南口新華書店去買年畫,一看,傳統畫寥寥無幾,現代畫的內容不豐富,種類少、顏色單調,一點兒也不吸引人……我想,現在人們生活水準提高了,家裏的擺設應有盡有,逢新年佳節,若再增添幾張顏色鮮艷的年畫,不是錦上添花麼?盼年畫更加豐富多彩。”

  變身CI明星和收藏珍品火遍全國

2007年3月5日,《北京日報》9版

  2007年3月5日,《北京日報》9版

 1995年3月25日,《北京日報》2版

  1995年3月25日,《北京日報》2版

  在北京商業突飛猛進發展的上世紀90年代,CI(“企業形象”的英文縮寫)設計蔚然成風。年畫,也由此變身成為一些企業的CI主角。據本報1995年3月25日2版《CI呼之欲出》報道,春節前,雙安商場將一塊面積達400平方米的巨幅年畫懸挂在營業樓的西立面上,給每位行人和駕車過往的司機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幅畫給商場帶來了好運。它被作為春節一景,頻繁出現在各種媒體之上。時任市委商貿工委副書記的李甡,光從電視裏就看到七八次。難怪他逢人就講,這一幅畫挂出來,做了多少免費廣告,雙安這筆賬太划得來了。

  而在收藏領域,年畫更是風光重現:“由於年畫特有的藝術風格和魅力,近年來已引起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在我國山東、河北、陜西、東北、江浙等地,相繼出現了一些以年畫收藏和研究為主的民間收藏研究會……目前,僅山東就有數千名年畫收藏者……而年畫的行情,目前亦呈現不斷攀高之勢。一些新中國成立前的珍品年畫,成交價已突破萬元人民幣;一些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年畫,成交價亦是不菲。”(1999年2月2日《北京日報》5版,《多姿多彩的年畫收藏》)報道同時稱,每逢新春佳節,在我國城鄉,在美國唐人街,在新加坡,在所有有華人居住的地方,都有張貼年畫的傳統習俗。這些年,我國年畫又喜獲全新的發展,相繼推出了“農家樂”“慶豐收”“年年有餘”“紅樓夢”“西遊記”“三國演義”等木版年畫精品,不僅行銷我國廣大城鄉,還被歐、美、日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的收藏者所珍藏,被國際收藏界譽為“可與中國明清珍本繡像插圖相媲美”的藝術佳品。

  2007年,在故宮“清宮春節題材畫作展”上,10幅清乾隆帝御筆繪製的“歲朝圖”首次與遊客見面。由於此前剛有一幅流落民間、尚未設色的乾隆御筆“歲朝圖”在拍賣時創下1800萬元的天價,因此展覽負責人表示,“這些歲朝圖大部分都上了顏色,單價在2000萬元左右,市場總價不會低於2億元。”若再算上其餘40件畫作,整個展覽的年畫展品價值5億元。(2007年3月5日《北京日報》9版,《故宮展年畫 總價5億元》)

  搭乘“非遺列車”開啟傳承之路

2006年2月13日,《北京日報》9版

  2006年2月13日,《北京日報》9版

 2008年8月28日,《北京日報》10版

  2008年8月28日,《北京日報》10版

  2006年2月12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成果展”在國家博物館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首次以近2000件實物、1500余幅圖片的“物質”形式呈現在首都觀眾面前,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全國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展覽。據本報次日9版《中國“非遺”精品首展國博》報道,天津“楊柳青”年畫、河北武強年畫、山東高密撲灰年畫、重慶梁平年畫都出現在展廳中,還有優秀的傳承人現場製作年畫。這場原計劃舉辦14天的展覽實際持續了近一個月,由於參觀者眾多,不得不三次延展,最終於3月10日落下帷幕,接待觀眾超過35萬人次,四大塊留言板寫滿幾萬人的簽名和真摯感言,類似“保護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的留言比比皆是。(2006年3月9日《北京日報》13版,《四塊留言板寫滿幾萬人感言》)

  同年9月,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在中國藝術研究院掛牌成立。從這一年起,我國的非遺保護工作被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坐進非遺“寶藏列車”中的年畫這一民俗文化項目,也自此走上了全方位、成規模的傳承之路——

  2010年春節到來之際,中國美術館舉辦中國年畫大展,共展出200余幅傳統木版年畫珍品,還精選了著名畫家李可染、李琦、張仃、劉文西等人的新年畫作品百餘幅。參觀者看完畫,還可以在體驗區親手印製一幅木版年畫。中關村一小三年級學生王樂按照現場老師的指點,拿著刷子在模板上刷墨,再把宣紙鋪在模板上,最後用軟毛刷仔細刷過,一幅《兒童戲禽》就隨之誕生了。(2010年2月16日《北京日報》3版,《美術館裏體驗印製木版年畫》)

  往年中山公園音樂堂的“打開藝術之門”暑期活動只在音樂堂內舉辦,2017年首次牽手首都博物館舉辦公益活動。40個親子家庭走進首博的北京民俗展廳,學習製作傳統北京絨花和印製木版年畫。(2017年7月27日《北京日報》10版,《親子家庭首博體驗北京民俗》)

  傳統文化以遊戲化的方式走入大眾,尤其是年輕人的視野中。微信小遊戲“年畫重回春節”,在2020年大年初一的搜索量為15萬,春節期間參與人數2.4萬,微信上該話題的曝光量超過了1000萬,其中40歲以下用戶佔比57%。(2020年8月20日《北京日報》3版,《非遺+網遊,文化傳承貼近年輕人》)

  在首師大附小,出生於年畫世家的付立懷為孩子們送上了他最拿手的武強年畫等非遺文化課程。粗粗細細的線條,勾勒出飽滿多樣的年畫,畫面背後是一個個古老的傳説。看著孩子們一雙雙求知的眼睛,一隻只搶著答問的小手,付立懷感到由衷的欣慰。(2021年9月17日《北京日報》16版,《非遺進校園》)

  ……

  從美術館到各區文化館琳瑯滿目的展覽,從開進博物館乃至中小學校園裏的體驗課程,年畫的推廣與傳承令人倍感欣慰。更讓人感到驕傲的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年畫藝術,已成為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文化名片。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很多外國遊客都被中國絢麗多彩的民間藝術吸引。在奧運村,中國民族民間手工藝製作與展示區每天都是“村”裏最熱鬧的地方,年畫、剪紙、風箏、刺繡、皮影戲……30個“祥雲小屋”將中國不同地區的民族、民間、民俗文化以及中國多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匯聚一堂,藝術大師當場獻技。參觀者們一邊入神地觀看,一邊興致勃勃地跟著學。(2008年8月28日《北京日報》10版,《中國文化驚艷世界》)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近在咫尺,家家戶戶又進入了備年貨、貼年畫的節前忙碌模式。從民俗到收藏品,再到非遺傳承,年畫,在變遷中伴隨國人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春節,變的是內容和形式,不變的是傳承,和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李思源)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年畫:幾代人的年味兒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