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之前京西北就有了風景旅遊區

日期:2023-01-10 09:16    來源:北京晚報

分享:
字號:        
  • 千年之前京西北就有了風景旅遊區
  • 千年之前京西北就有了風景旅遊區

  原標題:頤和園博物館171件文物講述三山五園滄桑巨變 千年之前京西北就有了風景旅遊區

清代《三山五園圖》(局部)

  清代《三山五園圖》(局部)

  京城西北,有一片山水,鐘靈毓秀。這就是以清代皇家園林為代表的歷史文化遺産“三山五園”。“三山”是指萬壽山、香山、玉泉山,“五園”是指頤和園、靜宜園、靜明園、暢春園和圓明園。千百年來,這裡山水相依,園林匯聚,爭奇獻秀。帝王官宦、文人墨客常來此駐蹕遊賞。

  至清代,這裡逐漸形成了以三山五園為核心的園林集群和紫禁城之外的行政中心;1949年春,中國共産黨進京“趕考”的鏗鏘腳步從這裡出發;新中國成立後,這裡成為了人民的公園;黨的十八大以來,這裡又被確定為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成為推進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推進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重要載體。

  由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主辦的“園説Ⅳ——這片山水這片園”正在頤和園博物館展出。來自頤和園、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首都博物館、承德避暑山莊、圓明園管理處、香山公園管理處、布達拉宮、保利博物館、寧波天一閣博物館等眾多重磅級單位的171件/套展品和32件/套資料品,把這片山水這片園中蘊藏著的你不知道的事兒“説給你聽,展給你看”。

遼代“頭陀遺身舍利舌塔”碑(局部)

  遼代“頭陀遺身舍利舌塔”碑(局部)

  觀展·亮點

  遼金時期一組石刻

  揭曉三山五園由何而來

  展覽共劃分為山水毓秀、名園盛衰、移天縮地、園居理政、古園新生五個篇章,闡釋了北京西郊歷史名園鐘靈毓秀的山水環境、經年累月的造園歷程、登峰造極的藝術成就、園居理政的多元功能和方興未艾的建設發展進程。

  三山五園由何而來?《山水毓秀》篇率先揭曉答案——“西山自南向北綿延不絕,拱列京城西北。其東面的沖積扇形平原上,山崗突起、平地涌泉、湖泊羅布,遠山近水烘托映襯,宛若江南水鄉。這裡自遼至明,行宮廟宇疊起,成為京城的遊賞勝地。”原來,三山五園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遼金時期。

  展覽的第一組展品也印證了這一點。這是一組石刻文物——遼代“頭陀遺身舍利舌塔”碑、金代“塔銘”殘件、金元時期“敕賜弘濟菴”石匾。頤和園博物館館長秦雷介紹:“這些文物表明,最晚在遼金時代,北京的西郊一帶就已經有寺廟的建設了。”秦雷指著遼代“頭陀遺身舍利舌塔”碑説,這塊碑是香山公園發現的年代最久遠的文物。

  石刻旁邊,一隻精緻的“鏨花鳥錯金銀執壺”吸引了遊客的目光。這只執壺出土于明代外戚武清侯李偉夫婦墓中。萬曆年間,李偉大興土木,建造了規模宏偉、號稱“京國第一名園”的清華園。不過,這個清華園跟現在清華大學裏的清華園並非同一概念,而是現在北京大學暢春園的前身。

  執壺旁邊的青花瓷瓶則屬於明代書畫家米萬鐘。李偉建了清華園後,米萬鐘又在清華園東墻外導引湖水,辟治了幽雅秀麗的勺園。於是,在北京西郊一帶,出現了亭臺樓榭與湖光山色交相輝映的景象。

  由此可以看出,北京西郊一帶的景觀經營歷經千年,自古就是北京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展覽中還展出了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徵明的詩作《遊西山詩十二首》,詩中説“十里青山行畫裏,雙飛白鳥似江南。”足見當時西郊園林景色優美宜人。

弧幕動畫及清代《香山路程圖》

  弧幕動畫及清代《香山路程圖》。(吳鏑 攝)

  清代孤本《香山路程圖》

  光緒慈禧當年也有“旅行指南”

  步入核心展區,一幅弧幕動畫最為引人注目。巨大的弧形螢幕上,一幅寫意與界畫相融合的清代畫卷從右向左徐徐鋪陳開來,畫卷以北海為起點,沿途經過歷代帝王廟出阜成門,經暢春園到圓明園……最後終止于香山的靜宜園。沿途清楚地復原、展示出清末京西的人文地理,如同清末版本的“清明上河圖”。遊客跟著動畫中清代官員的步伐行進,遍覽“三山五園”……

  弧幕動畫中間單獨陳列的就是動畫的“原型”,也是此次展覽的重磅展品——現今僅存的孤本:清代《香山路程圖》。這本看上去並不起眼的舊書地位可不一般,它是為光緒皇帝、慈禧太后禦制的“旅行指南”。説得嚴謹一點,它應該叫輿圖,也就是古代的地圖。

  這份地圖描繪了禦路、橋梁、村鎮、津渡、驛站、塘鋪、衙門,每段道路皆注記里程。起點為北海團城,終點是香山靜宜園。圖中有大量“貼黃”,這是宮廷繪畫和輿圖所特有的一種形式,“貼黃”上有工整小楷,直觀地告訴觀者圖中建築的名稱,甚至是距離。

  按照地圖上的路線,可以想像一下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出行的場景:春日裏,他們沿著禦路,乘坐著禦輦,出紫禁城來到北海團城,然後過金鰲、禦河橋,經暢春園、圓明園……最後來到香山靜宜園,開始悠閒地品茗。

乾隆皇帝親筆撰寫的《萬壽山清漪園記》,展出絹本和碧玉兩個載體版本。

  乾隆皇帝親筆撰寫的《萬壽山清漪園記》,展出絹本和碧玉兩個載體版本。(吳鏑 攝)

  觀展·解碼

  皇帝為何不在頤和園過夜

  指著展覽中的展品——乾隆皇帝親筆撰寫的《萬壽山清漪園記》,秦雷講了一個有趣的小故事。

  乾隆九年,“萬園之園”圓明園的改擴建工程落下帷幕。乾隆皇帝寫了一篇《禦制圓明園後記》,文章説“然規模之宏敞,丘壑之幽深,風土草木之清佳,高樓邃室之具備,亦可稱觀止。實天寶地靈之區,帝王豫遊之地,無以逾此。後世子孫必不捨此而重費民力以創建苑囿,斯則深契朕法皇考勤儉之心以為心矣。”大概意思是:圓明園棒棒噠,已經登峰造極了,後世子孫就不要再耗費民力建設新的皇家園林了。如此才能符合我爹雍正提倡的儉樸之風。

  可是説歸説,做歸做,皇帝説話也有不算數的時候。6年後,他又大規模興建了清漪園(頤和園的前身)這座皇家園林。這不是出爾反爾嗎?怎麼跟臣民交代呢?

  對世人解釋清漪園的修建,成了乾隆心中糾結的一個難題。

  於是,他又寫了一篇文章《萬壽山清漪園記》給自己辯解。這篇文章給修建清漪園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理由——“蓋湖之成以治水,山之名以臨湖,既具湖山之勝,概能無亭臺之點綴?”治水可是國家大事,關乎國計民生,誰也不敢説個不字。不過,乾隆自己也怕這個説法不能服眾,於是略帶自嘲式地説:“今之清漪園非重建乎?非食言乎?以臨湖而易山名,以近山而創園囿,雖雲治水,誰其信之?”遂再次表決心——以後只在圓明園理政,有時會順水來清漪園散散心,但中午一定返回,絕不過夜。細細研讀展品,著實有趣。

銅窗芯

  銅窗芯

  銅窗芯背後隱藏著一樁奇案

  在頤和園佛香閣西側五方閣建築群的中央,矗立著一座銅鑄建築——寶雲閣。這裡原是清代帝後誦經拜佛的場所,目前不對遊客開放。但遊客可以通過“園説”展覽中的一面銅窗芯,來窺探這座建築的精美絕倫。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寶雲閣內原擺放的佛像、祈拜用具和珍貴文物除大件外,大部分被掠奪和毀壞。之後,經歷了八國聯軍和日本侵略軍的搶掠,到抗日戰爭勝利時,寶雲閣僅存銅殿架和一個日本投降時返回的銅供桌。

  此後,因皇家園林疏于管理,偷盜事件不斷發生,寶雲閣窗扇丟失了許多。寶雲閣內原有銅門12扇、銅窗20扇、格扇心70頁,其中10扇銅窗于20世紀初流失海外。

  這10扇銅窗重達一千公斤,這麼大體量的東西是如何被偷盜並運出去的呢?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也成了頤和園一樁懸而未解的奇案。

  為了安全起見,園方把剩下的10扇小號銅窗也都摘下來放進了庫房。失去了窗戶的寶雲閣,只留下柱子和頂子,外觀看起來更像個亭子,於是大家都稱呼它為“銅亭”。

  後來,丟失的銅窗被發現流失海外。1993年,美國工商保險公司董事長莫裏斯·格林伯格出資51.5萬美元購回10扇銅窗,並無償贈還中國。重新裝到府窗的寶雲閣不再四處透風。

  銅爐見證“進京趕考”崢嶸歲月

  與皇家器物的富麗堂皇相比,第五展廳入口處的一個方形四足銅爐顯得頗為簡陋。其實,這個銅爐見證了“進京趕考”崢嶸歲月。

  益壽堂是頤和園萬壽山東側山麓的一處知名度不高的院落,但卻是1949年3月,毛澤東率領中共中央機關“進京趕考”抵達北平的首個落腳地。

  3月的北京仍然寒冷,工作人員用益壽堂的兩件銅爐生火取暖,並從外面買回熟食等,就著燒水的爐子,讓毛主席吃了進京後的第一頓飯。毛主席在此會見並宴請了各民主黨派負責人、無黨派民主人士代表。這段歷史使得益壽堂這個小院落成為中共黨史、共和國歷史上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地點。

  隨後,中共中央進駐香山,為新中國的建立擘畫藍圖,《論人民民主專政》《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就誕生於此。當時為了保密,香山臨時駐地對外稱“勞動大學”。這所“勞大”對外並不招生,人員進出也是“認章不認人”。

  看著展櫃裏的“勞動大學通行章”和《論人民民主專政》等展品,觀眾的思緒仿佛回到了那個風起雲湧、改天換地的年代。“這段歷史為三山五園烙上了紅色印記,在新中國史冊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秦雷説。(代麗麗) 

  觀展·提示

  ●地點:頤和園博物館

  ●展期:至2月5日,週一關閉(法定節假日除外)

  ●票價:20元,6周歲以下或1.2米以下兒童免費,6周歲-18周歲未成年半價,60周歲以上老人免費。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千年之前京西北就有了風景旅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