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路邊垣有營城

日期:2022-12-28 09:26    來源:北京晚報

分享:
字號:        
  • 南山路邊垣有營城
  • 南山路邊垣有營城

  原標題:南山路邊垣有營城

  永寧豆腐出名,傳為佳話,有北京人為吃那一口兒,不遠百里乘車去購買。永寧是座古城,在明代,永寧的城墻比延慶的城墻高出一丈,有三丈多高,駐兵也多,有8000多人。作為區域軍事中心,永寧管轄著南山路邊垣的眾多營城。南山路邊垣是長城的一部分,曾是向北防禦的前沿地帶,其軍事意義和地位非常重要。據《隆慶志》記載,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巡撫都御史王儀奏討內帑銀若干,欲于“金陵之後築墻修墩為拱護計”。“經欽天監相之”,“無傷龍脈”,“上允”,命僉士程綬監工修築南山路邊垣,這證明了南山路邊垣還兼具拱衛明皇陵的重任。

  如今,南山路邊垣的諸多營城已經成為各具特色的村落,而日前獲得批復的南山環線三期道路工程,正好串起這些村落。

東灰嶺古井

  東灰嶺古井

  水井數量折射駐軍規模

  永寧城南有山稱灰嶺,嶺分東西。嘉靖《隆慶志》上記,“東灰嶺在永寧城東南十五里。西灰嶺在永寧城南十二里”。這一帶關口眾多,明代時均屬永寧官軍把守。東、西灰嶺各有山口,明代在兩個山口各建城堡,築炮臺,屯兵馬,猶如兩條臂膀,防護左右。

  史志中記述了東、西灰嶺的地形軍情。光緒《延慶州志》説:“東灰嶺口在永寧南十里,地勢平坦易於馳騁,俱山險可恃。”東灰嶺口一帶的地形利於人馬通行,而西灰嶺路有險阻。據《宣鎮圖説》記載,西灰嶺次衝,山險可恃,敵騎不通。兩相比較,東灰嶺防守任務更重。

  明朝滅亡,滿清入主中原後,南山路邊垣的防禦作用減弱,戍邊將士就地落戶,漸漸發展為村落。從光緒《延慶州志》上看,西灰嶺人口較多,有“戶五十六,口二百九十四”,且有耕地十四頃。村中有龍王廟、三口井,而城堡的規模只有“東西街一”。東灰嶺人口要少,有“戶二十九,口一百五十九”,耕地十一頃。而城堡規模較大,有東西和南北兩條大街。東灰嶺原來的駐兵也多,從水井的數量就能看出來。東灰嶺有六口水井,“東街井三,南街井一,西街井一,北街井一”。從史料記載看,西灰嶺原有駐軍250人,以此推算,東灰嶺的兵馬要多出不少。

  隨著時間的流逝,東、西灰嶺的成員構成漸漸發生變化,滿族村民佔到近一半。東灰嶺村街道兩旁的墻面上,繪著一幅幅滿族文化生活的畫作,漫長的墻壁猶如充滿民族風情的歷史長卷。

  村裏有小公園,裝有健身器材,是村民休閒的場所。小公園中有棵古槐樹,表皮乾枯皺褶,樹身空洞彎曲,顯得老態龍鍾,旁邊支起的鐵棍如同拐杖,使古樹可以依舊矗立在大地上。古樹的年齡是個謎,村裏80歲的老人也不知道,他們只記得小時候樹榦就這樣粗,至今也沒見長。古樹的根部滋生出幾棵槐樹,也長得頗為高大,還有一棵附著在古樹身上,酷似親人相依相伴。小公園裏還有兩口水井,按方位分別稱北井與南井。古井與古樹相伴,為後人講述著古代營城守護一方平安的悠久歲月。

  古槐樹旁有座真王廟,窗欞還是舊時模樣,可以看出歲月的痕跡。寺廟的山墻、椽子、瓦壟皆有破損,大殿內神像已無,西配殿也已倒塌。據記載,村裏原來還有老爺廟,但消失年代已不可考。

  村裏有渠稱幹河套,只有雨季水大時渠中才有水。過了河套向西也有兩口古井,其中一口井至今有水,井口設計巧妙,用兩塊巨大條石各開出半圓,拼在一起便是兩眼井。井上有轆轤架,供兩個水桶同時打水。

  村西有廣生廟,院落空間很小,大殿三楹,坐西朝東。大殿屋脊瓦壟不同一般,富有特色。殿內梁木彩繪,兩側山墻上皆有繪畫,大部分還較為清晰,對研究當地文化極有價值。廣生廟建於清代,與娘娘廟相似,村民來此多為祈求子嗣。廣生廟于2013年成為延慶普查的文物,幾經修繕,已煥然一新。廣生廟前也有口古井,井臺高起,上有轆轤架,井裏有水,也用兩塊條石拼出兩個井口。村裏有如此多的古井,和古書中的記述相印證,可見村裏人丁興旺。

東灰嶺村的老槐樹

  東灰嶺村的老槐樹

  東灰嶺有兩座城堡

  東灰嶺面積大,分為數個區域:以山坡為界,分出上、下營,坡上為上營,坡下稱為下營;村民多居住在下營,下營以河套旁的道路為界,又分為東堡、西堡。而坡上的上營在明代建有城堡,城堡分別建在兩塊高地上,叫東古城、西古城,村裏人則稱為東營城子、西營城子。

  走向北面坡地,渡槽懸在頭頂,極為醒目。槽體由條石建造,整齊、精緻,是域內最大的灌溉輸水工程,全稱軍都山渡槽白河堡水庫南幹渠。幹渠長百十里,橫跨延慶東西,流經十多個村子,解決了沿途的農業用水,還供給周邊水庫,被譽為延慶的紅旗渠。渡槽有六個拱洞,車輛可以從拱洞通過。拱洞兩邊各有三四個小拱,排洪時可以減輕衝擊力。筆者前去時,正值傍晚,夕陽斜照孔洞,有如金光穿洞,仿佛置身頤和園十七孔橋旁,十分漂亮。

  渡槽並不寬,只能算做一條小河。現在的季節不是供水期,渡槽枯竭。我穿過渠道,爬上土坡,看到坡上立有長城文保碑:東灰嶺段。坡上一溜斑駁黃土,長幾十米,高兩三米,這就是南山路邊垣的東灰嶺段長城。城墻有夯層,夾雜著碎石。盡頭有一高聳的土墩,這是西古城堡僅存的東北角,或兼做城堡的墩臺。城堡建於高地,裏面已是耕地。

  沿著邊墻的印跡再到東面的坡地上,有長城文保碑立於坡地,上書:東灰嶺東城堡。城堡的磚土痕跡已經尋找不到,樹木、荒草、灌木綠化了坡地。向東望去,能看到邊墻一直延伸至山頂。

  東、西城堡僅距幾百米。而西城堡向西還有一座城堡,距離約1里多地,面積也不小,遺跡上存有少許碎磚石。在這短短的距離上,密集建造了三座城堡,可見在明代時這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而東灰嶺向西五六里就是西灰嶺村,那裏的城堡早已消失。東灰嶺城堡東面鄰著昌赤路,是通往陵後的交通要道。

  東灰嶺村有耕地幾千畝,還有幾千畝山場坡地。除了種樹種莊稼,近些年,村裏還開展了養殖業,增加了農民收入。古時的兵馬鐵騎、刀光劍影、烽火狼煙,早已成為過去式。在安寧祥和之中,古村充滿了民族風情與文化遺存。

  古城堡變身戲曲村

  東灰嶺村往東是營城村,營城村位於永寧南,背靠群山,村子山清水秀,物産豐富。在收穫的季節,成熟的玉米亮曬在街上、屋前,村子似披上了盔甲,滿目金黃。村裏有100多戶,500多口人。劉姓是大戶,佔了一多半。

  營城村歷史悠久,村中有古戲臺,不知于何年唱起了“老戲”。京畿山村多見燕歌戲、蹦蹦戲、山梆子等,營城村則是正宗的河北梆子,據説還請過專業老師來教戲。村裏每逢過年連唱六天老戲,十分熱鬧。村裏不僅保留了老戲的劇目,還成立了藝術團,有一支三五十人的業餘隊伍,白天務農,晚上排練。2019年,村民用自編的節目舉辦了“村晚”,《北京日報》還報道了這一消息。

  古戲臺對面是寺廟,間距約200多米,地界開闊,如同廣場,能容下眾多的觀眾。這裡是坡地,戲臺地勢低,後排觀眾居高往下看,沒有遮擋,形成現代劇場的效果。當年戲臺上演大戲,邊民匯集,定然十分熱鬧。現在古戲臺蓋起了房舍,廟前形成一條衚同。

  穿過衚同來到寺廟前。只見山門門樓殘破,存有舊時的磚瓦。山門旁有影壁,較為完整。寺廟原有大殿三楹,東西兩側各有耳房。大殿中間供奉關帝,東側供奉觀音,西側供奉龍王。廟內有東配殿兩間,西配殿三間,算是很有規模的一座寺廟。新中國成立後,寺廟改建為小學校。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之後,寺廟逐漸毀壞。寺內功德碑斷裂,一半在文物部門,一半在農戶。而今大殿經過重修,改建為一排五六間的房屋,而中間頂部的梁柁還是原物,上面的彩繪顯得古舊。案上供奉牌位有井神、三官神、大老爹神、劉二老爹神、觀音菩薩等。寺裏原有棵古榆樹,直徑約1.5米,高約15米,後被砍伐。現在改種了松樹。

營城村中可以看到以前用於城墻的條石

  營城村中可以看到以前用於城墻的條石

  營城村處於坡地,道路起伏不平,村中有古城堡遺存。進村的路口在古代就是城堡的北城墻,城墻開有城門,門上建樓。過了數百年,北城墻僅存城門處一堆高聳的黃土,大部分還被遮擋于房屋之間。從房脊縫隙能看到黃土表面上的夯層,中間顯露出一塊巨大條石,鏨得方正,這是城門的基石。村裏老人曾見到過木板做的大門,上面還有鐵釘。

  城堡于很早的時候就逐漸拆除了,面積已無法丈量,只能估算。城南曾有南寨門,村裏人去南面耕地做活出入此門。假如南寨門處是南城墻,那麼戲臺到南寨門有約150米,而從北城門到戲臺有200米。若以此為據,城堡南北長或有三百多米,在這一地域已經是一座大城堡了。

  城門在北,面對北方,門上有樓,城中有戲臺,這些資訊透露出是座武城,駐兵眾多,為戍邊屯兵的營盤。村裏人也説,村民在古時以守軍將士家眷為主。村裏原來古物很多,有長城、城堡、炮臺、烽火臺、大鐘、廟宇等,大多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毀壞,只留遺址。村子原稱營城裏堡,又稱裏堡,村名後來簡稱營城。村裏人把村名的“城”讀四聲“秤”,讀為營秤子。村名與軍事緊密聯繫,駐兵來自各地,讀音也可能存有外地口音。

  營城村歷來缺水,邊民生活維艱。老輩子人吃山上流下的泉水,冬天吃冰化的水。後來吃水要到鄰近的羅家臺村去挑,80歲以上的老人還記得年輕時挑水的一幕幕。村東坡地幾百米處有口老井,近幾十年蓋了井房,村裏人就用上了井水。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村裏人用上了自來水。村東有一片樹木,當中有棵榆樹較為粗壯,樹皮皺褶,少説也有300年了。

  行走在營城村,房屋山墻與圍墻上隨處可看到舊城磚石。一座城堡怎會有如此多的磚石?南山路邊垣從村中穿過,自村東一路上坡,是村裏的耕地。殘存的邊墻隨著坡地起伏,黃土夯墻裏夾有層層碎磚,質地結實。相距不遠的高處建有墩臺。墩臺連連,極為密集。打量墩臺,當年高大的身軀矮小了許多,上面長滿雜草,頂上的小榆樹也長得很高。

  墩臺與邊垣下有條石,外有包磚。邊垣連到東面的高山上。村子向西也能看到山上殘存的墩臺。邊垣向西連到山那邊的東灰嶺村。如此漫長的邊垣,全部有包磚與條石,造價極為高昂。以前村裏蓋房便從這裡搬運黃土與磚石。不僅本村,就連東灰嶺等外村也到這裡搬運磚石。巨大的條石好幾百斤重,兩個小夥子根本抬不動。明代時壘砌費工費力費時,現在搬走仍需時間累積出的巨大能量。

  從邊垣下望,營城村建在高處,村裏一片新房瓦舍。村北小山上也有一片村落,那是二鋪村。光緒《延慶州志》上説:“二鋪極衝,然地勢險峻,不通零騎”。二鋪村在邊垣外,並無城堡,這裡的人稱其為外堡,因為營城是裏堡。營城位於緊要之地,有重兵駐守,為何州志上沒有記載?細想當地人的稱謂,是有歷史傳承的,“裏”“外”是按邊垣城堡劃分,“鋪”與“堡”音同義近。裏堡、外堡的士兵同駐營城,同守兩山之間的谷地要道。到了實地就能感受,營城對面的小山也是緊要之地,若有軍情之時,屯上一哨人馬,居高臨下,兩面夾擊,勢如破竹。

  營城村南行七八里,于兩山之間,又見一道殘墻。這道墻建得奇特。有人説是北齊留下的長城。而有關專家認為,尚無證據支援北齊長城説,只能按明代城墻看待。有長城文保碑立於山腳:營城隘口。東側能看到殘墻,墻體已經坍塌,幾近地面。西側垣墻毛石細碎,陽光照耀,十分醒目。山坡較陡,毛石鬆散,我踩穩石塊,步履維艱中爬向山頂。山頂有城墻遺存,一圈碎石圍成城堡基座,粗略估算,南北近30米,東西有20多米,形狀並不規則,南墻為弧形,北墻略直,約為馬蹄形。內裏空地上,雜亂長著幾棵小樹。面積不大,駐兵不會太多。馬蹄形城堡內東側還有一更小的城圈。站在這裡可以觀察監視關口。城堡西側有一小門,可以通向城墻內側,便於人員出入。城墻伸向西北,不見盡頭,遠方有墩臺,還連接著一座城堡,面積更大,邊長各有幾十米,建造形式與此堡相似。

  站在城堡東側,下望關口,昌赤路通暢,向南是大莊科,萬里長城橫亙。這道城墻處於南山路邊垣與八達嶺長城之間,縱向來看,通道自北向南是永寧城、營城隘口、大莊科長城,層層佈防。自清代始,營城功能消失,戲臺作用沿襲發揮,昔日的武城轉身為戲曲村。

韓江口城堡文保碑

  韓江口城堡文保碑

  韓家口演化韓江口

  營城村東北是羅家臺村,村子有長城,是南山路邊垣向東的延伸。羅家臺村南是韓江口關口,有長城文保碑:韓江口城堡。

  韓江口的歷史更為悠久。當地有句老話“先有韓江口,後有永寧城”。查閱古書,並無韓江口之名,而是韓家口。“江”與“家”讀音相近,估計是流傳有誤,民間就叫成韓江口了。

  在韓家口有著樊梨花在此帶兵打仗的種種傳説。宋遼時期,契丹人確實在這一帶有過活動。韓家口位於延慶與永寧的東部,有河流稱東川,後來改稱韓家川。清代的《方輿紀要》有記載:“媯川州東十五里。自永寧縣流入界,一名東川。宋淳化二年,契丹主隆緒至儒州,獵于東川。《志》雲:媯川即古之阪泉,今名韓家川。”明代在這一帶修建眾多關口,韓家口便由東川、韓家川演化而來。嘉靖《隆慶志》載:韓家口、石墻口、東灰嶺、水泉口、西灰嶺、井泉口,永寧官軍把守。韓家口之名被光緒《延慶州志》《畿輔通志》《永寧縣誌》等多部志書引用。

  站在文保碑前仰望,山上邊垣連綿。山坡連接著一道殘墻,蜿蜒而下,與眼前坡地上的殘墻連為一體。爬上坡地,半山腰竟有一塊平地,隨形築起了城堡,東西長約200米,南北長約100米,形狀並不規則。墻體由毛石壘砌,東面的城墻殘存較多,有一兩米高不等,西面要矮些。城堡北墻就是邊垣。山頂建有墩臺,恰好在城堡的東北角,既可瞭望邊垣外的敵情,傳遞資訊,又是城堡的角臺,向下觀察關口,一台多用。

  城內荒蕪,長滿蒿草,乾枯金黃,倒也整齊好看。南殘墻上留存有磚,還找到了方形墁地磚,用於馬道或室內。無論此地如何古老,邊垣城堡也是以明代使用為主。

  站在韓家口城堡四望,另側山頂上也建有墩臺,兩座墩臺相望,看守著下面的路口。下方為營王路,通向昌赤路,古代是交通要道。由此向東是馬蹄溝,城堡處於三岔路口。這一帶關口眾多,志書中顯示,韓家口極為險要,為防禦的重中之重。《方輿紀要》説得清楚,此地“與天壽山咫尺,其地可屯十萬眾,設險處也”。

營城子城門

  營城子城門 

  城墻壘出一順一丁

  距韓江口向東不遠,于深山之中有一小村子,名營城子村。多一“子”字,以區別其他村落。公路西北通向永寧,向南通往偏坡峪村,路便稱為永偏路。偏坡峪村處於群山之中,村口的大山被削去一塊,山下就是石灰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環保理念的普及,石灰窯早已廢棄。村民有了新的生活來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偏坡村名有講究,內涵豐富。山上多有自然形成的斜坡,這裡卻是人為開鑿的。明代為了防止騎兵爬坡,削山為墻,阻擋進攻。當地老人講,不遠處是長城邊垣,臨近邊垣的山邊就有偏坡。

  村子夾在山溝裏,人口不多,僅有30多戶,80多口人。老村已無人居住,舊村整體改造後,村民搬遷到了新村。年輕人去了永寧或延慶城裏,老人留在村裏,在老村周邊修剪嫁接果樹,做些農活。

  緊臨偏坡峪村是營城子村,建在永偏路邊,地圖上為了區分村名,稱為東營城子,或上營子村。村裏改造得較為時尚,有餐飲住宿採摘多種服務,賓館建築也具有農家風格,樣式或為民居或為穀倉,頗有農家特點。庭院中休閒散步,坡地鋪滿草坪,還豎立著幾根羅馬柱,又有了歐陸風情。

  當然亮點還是古城。城堡存有城門兩側的基石,大塊條石雖不精緻,卻堅固耐用。條石上面存有部分舊磚墻,一順一丁壘砌,這是明代早期的建築特點。明初洪武、永樂年間,曾在許多關口處建起城堡,看來應是那個年代的建築。城堡經過整修後,城門基石上建起了城臺,壘砌垛口,雖是新磚,白灰也不盡相同,卻也有模有樣。

  城堡旁有臺階可以登城。城堡四週存有殘墻,大略估算,東西長約80米,南北長約150米。城堡夾在兩山之間,開一東門,門前有小河,曾為古道,現在已經廢棄了。營城子城堡建在山谷之中,古道之上,十分隱蔽。

  營城是南山路邊垣上的城堡統稱,《山西宣大三鎮圖説》中説,“故為營城二十五”。相同的古稱給現代村名帶來了不便,講述起各個古村的歷史,難免讓人覺得混淆,這恰恰是南山路邊垣上那些古城堡的真實歷史。(高文瑞)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南山路邊垣有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