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北京象房今昔
佟麟閣路南段與新華社小區,舊時即象房所在地。(蔣晨明 攝)
有些老北京資料裏,常有大象的身影。不明歷史的朋友可能會覺得納悶,莫非哪弄錯了?其實不然,老北京皇城裏養大象可是有歷史的。而重要的象房原址,就是今天佟麟閣路南端東側的新華社大院。舊時的佟麟閣路原為排水溝,此片地名就曾有象房橋、象房夾道、象來街、象牙衚同等。
據史料,元史就有元大都儀仗隊之大象隊伍的記載。明代還增設了演象所和馴象所。清朝則繼續沿用位於象來街旁的象房,並從南亞補充了許多大象。象房的數量和貯料用地都日益增大。為了照料好大象,飼養大象的工作人員還要在附近的護城河裏給大象洗澡,這成了當年京城一景。有詞曰:“千錢更賃樓窗坐,都為河邊洗象來”,可見觀象風氣之盛。隨着清朝宣告滅亡,在象房舊址上建起了資政院和國會。新中國成立後,此地又成為新華通訊社的辦公區與生活區。據説在內部施工時,還曾挖掘出昔日象房的石板水池和石雕小象,成為象房歷史的文物見證。(蔣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