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中軸 北京模式的獨特之處

日期:2022-05-18 10:28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 煌煌中軸 北京模式的獨特之處
  • 煌煌中軸 北京模式的獨特之處

7.8公里的北京中軸線佈局“和諧而明朗”,被稱為“古都的靈魂和脊梁”。中軸線並非北京城所獨有,那麼和其他古都相比,北京的中軸線特別在哪呢?

西漢長安城平面圖

西漢長安城平面圖

北宋開封城平面圖

北宋開封城平面圖

明北京城平面圖

明北京城平面圖

  1 以中軸線為核心的三種都城模式

  中華民族的歷史,源遠流長。其中,都城的設置及建造,猶如文明群山中的一座巔峰。從黃帝定都涿鹿,到盤庚遷于殷都,多次遷徙都城,社會亦隨之進化。

  中國古代都城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先秦時期、秦漢至隋唐時期、遼宋金西夏時期、元明清時期。在這四個發展階段中,逐漸形成了三種主要的都城模式,其中以漢唐時期的長安城、北宋的東京開封城及元明清時期的北京城為代表。而這三種都城建造模式,皆以中軸線為最主要的核心,其中北京中軸線是中國歷代古都中軸線的集大成者,是中國古都文明的珍貴結晶。

  2 洛陽長安以北為尊

  秦漢時期的都城是長安(秦稱咸陽),《三輔黃圖·漢長安故城》稱:漢惠帝築長安城,“周回六十五里。城南為南斗形,北為北斗形,至今人呼漢京城為鬥城是也”。由此可見,西漢時期的都城長安,是分為南北兩城的,而且這時都城內的宮殿是沒有統一的中軸線貫穿起來的。

  有學者認為,都城統一中軸線的出現,是在曹魏時期的鄴城。考古資料也顯示,這時的鄴城分為南北兩城,確實有一條縱貫南北的城市中軸線。但曹操雖然實際上掌控著曹魏的大權,卻一直到死都沒有稱帝。也就是説,鄴城雖然有一條中軸線,卻沒有“左祖右社”,太廟和社稷壇是只有帝王才能有的禮制設施。曹操死後,其子曹丕稱帝,定都洛陽。

  考古資料顯示,作為都城而且有了中軸線,是在北魏時期的洛陽。這時的洛陽城裏,皇城在都城的中間偏北位置,宮城則在皇城的北部。整個都城的規制已經基本規範,有了一條縱貫都城、皇城和宮城的中軸線。相關壇廟、衙署等主要機構,也基本上圍繞著中軸線加以設置。中國古代都城開始有了中軸線模式。

  此後隋唐時期新建的長安城繼承了這種模式,並將其發展到極致。

  古人認為,天上的眾多星斗中,只有北斗星永遠指向北方,因此認為北面是最尊貴的位置,故而把皇城和宮城放在都城的北面。這種觀念與都城建造密切相關,最終形成了從北魏洛陽到隋唐長安的“以北為尊”的都城模式。

  3 層層相套的開封城

  隨著唐朝滅亡,出現了自魏晉南北朝之後的第二次大分裂局面。北方少數民族力量迅速崛起,先後建立了遼和西夏,與中原地區的北宋相對峙。與之相適應的,形成了北宋開封、遼朝上京和西夏興慶府這三個都城。

  這時的宋朝統治者放棄了“以北為尊”的都城建造理念,不再把皇城和宮城放在都城的最北端,而是形成了都城套皇城、皇城套宮城的三重城模式。

  東京開封出現都城、皇城、宮城皆坐落在同一條中軸線上的新模式,只有皇城和宮城皆居於都城中心的位置上,這條中軸線才能夠貫穿整個都城。

  這種都城模式體現出來的文化觀念即“以中為尊”。宮城在全城的中心位置,最為尊貴;皇城在宮城之外,其重要性次之;而都城在最週邊,又次之。這種都城的建造模式,其文化源頭應該來源於《周禮·考工記》,即所謂的“匠人營國……左祖右社,面朝後市”。

  這種建造都城的理想模式,是在漢朝以後形成的,但是,北魏及隋唐的統治者都沒有採取這種模式,直到宋朝統治者在建造都城開封的時候,才大致遵循了這種模式。

  遼朝建立之時,宋朝尚未建立,因此,遼朝建立上京城(今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附近)時,基本上模倣的是隋唐長安城的模式。這時的遼上京,城市比較簡單,只分為南北兩部分,沒有貫穿全城的中軸線。金朝推翻遼朝及北宋後,從金上京遷都到金中都(今北京地區),這時的中都城,完全按照北宋開封的模式來建造,從都城到皇城、再到宮城,甚至皇家園林的西苑,皆是如此。

  這時的金中都形成了一條貫穿宮城、皇城、都城的中軸線,這也是北京歷史上的第一條都城中軸線。

  宋、金時期,皇權的觀念得到極大提升,皇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體現在都城建造模式上,就形成了宮城居中、皇城及都城包護四週的格局。

  縱觀宋朝和金朝的都城,雖然把皇城和宮城放在中央的位置,卻沒有完全落實“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的理想模式。真正落實這一模式的,是後來的元大都城。

  4 北京中軸線的一步步完善

  元朝崛起于草原,滅西夏及金朝,隨後又揮師渡江,攻滅南宋,一統天下,定鼎大都城(今北京)。這時形成了以大都城為中心的新的王朝,而都城的模式也出現了新的變化。

  元大都城的設計者劉秉忠在兼收儒、釋、道三家之長的前提下,以儒家政治學説為主體,規劃出了新都城的理想模式。這個模式包含的第一種文化要素,就是《周禮·考工記》中的建都理想模式,即“左祖右社,面朝後市”。因此,在大都皇城的東西兩側,設置有太廟和社稷壇。而在皇城的南北,設置有中書省(即尚書省)衙署和諸多市集。這個模式包含的第二種文化要素,則是更早的“以北為尊”的建都理念,即把鼓樓和鐘樓從中軸線兩側遷移到了中軸線的最北端。

  在這個都城模式中還包含了第三種文化要素,即遊牧文化的要素。建立元朝的是蒙古帝王,在皇城的建造中體現了遊牧文化以水域和茂草為主題的特色,即圍繞著太液池(今北海、中海)這片水域來建造宮殿。在太液池東岸建造有帝王的大明宮和皇后的延春閣,而在太液池西岸建造有皇太子的東宮(即後來的隆福宮)和皇太后的興聖宮。雖然這種格局體現了遊牧文化的特色,但是位於太液池東岸的大明宮和延春閣卻坐落在全城的中軸線上,仍然顯示出儒家文化的主體作用。

  到了明代,成祖朱棣把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這時的北京城雖然沿用了元大都的都城中軸線,卻進行了較大改變。其一,在太液池東岸建造了紫禁城,使整座宮城皆坐落在中軸線上。其二,在太液池西岸建造了西苑,作為皇家園林。經過這樣的改造,明北京的皇城內分成了兩大功能區,即宮殿區和園林區。其三,把原來放置在皇城外東西兩側的太廟和社稷壇移置到宮城前面皇城內的中軸線東西兩側。經過這次改變,遊牧文化的要素被完全清除掉了。

  此後的嘉靖年間,由於修築北京外城,新建了永定門,使得都城中軸線進一步向南延伸,從永定門到鐘鼓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中軸線。從景山的修整,到天安門廣場的擴建,從中山公園、勞動人民文化宮的設置,到人民大會堂和國家博物館的建造,再到毛主席紀念堂的營建,這條中軸線一直不斷完善。這條綿延了七百年的中軸線見證了中國都城模式的變化,更見證了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作者:王崗 單位:北京市社科院歷史所)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煌煌中軸 北京模式的獨特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