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小時候抽冰陀螺

日期:2022-02-21 10:02    來源:北京晚報

分享:
字號:        
  • 忘不了小時候抽冰陀螺
  • 忘不了小時候抽冰陀螺

抽冰陀螺 何大齊作品

抽冰陀螺 何大齊作品

  人們的喜好是不相同的。喜好的形成很多情況之下跟小時候的經歷有關。

  我喜歡冬天,喜歡在冰上的各種運動。這可能就是我從小居住在什剎海附近,那裏有天然大冰場的緣故。

  什剎海是一座無比美麗的湖,是北京城一串湖泊中最與人親近的一座。從小奶奶和父母就經常帶我到那裏玩。那裏的清波、柳岸,鳥鳴、花香,還有鐘鼓樓的遠影,都早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之中。不知什麼時候我忽然懂事似的,一下子被封凍的冰面驚呆了,水哪去了,魚哪去了?湖面全被鏡子一樣的冰面蓋住了。而當冰凍實之後,人可以在冰面上走,我忘了是父親還是叔叔把我抱到了冰面上,那座美麗而神秘的湖心島竟可以直接走上去。

  父親和叔叔都是什剎海邊長大的,他們會很多與湖水有關的技藝。父親會游泳,還會從水底摸蛤蜊。叔叔會釣魚,還會用小竹籠捉小蝦。冬天,他們就帶着我做很多冰上游戲。

  第一是冰車。冰車是叔叔做的,是把小板凳釘在一塊木板上,木板底下再平行裝上兩條粗鐵絲。我坐在小板凳上,他們就用繩子在前面拽着冰車走。後來叔叔還做了兩根鐵釬子讓我自己撐着往前走。我老是掌握不好平衡,摔過不少跤。奇怪,冰上摔跤一點都不疼,穿的衣服多吧?再後來有人在那裏出租冰車了,車子很高,底下是很光滑的鋼條,滑起來快多了。最有意思的是幾個小夥伴賽跑,一場比賽下來,胳膊都酸得抬不起來了。

  第二是陀螺。陀螺也是叔叔做的。他很費力地把一塊很硬的木頭削成圓柱,再把一頭削出尖兒來,這樣就可以用布條做的鞭子抽它,讓它在冰上轉。叔叔做的陀螺很大,他還在陀螺頂上畫上些彩道兒,轉起來非常好看。只可惜我是左撇子,總跟別人抽的方向不一樣。還有,我一直奇怪陀螺尖上的鋼珠是怎麼鑲上去的,總想問叔叔,卻總是忘記。至於陀螺為什麼又叫“漢奸”我是知道的,當然要狠狠抽它!

  抽“漢奸”累的反而不是胳膊。因為站在冰上,為了不讓自己滑倒,兩條腿總要繃着,所以累的是腿。

  冰上的游戲和運動都很有意思。其中最讓我羨慕的就是滑冰了。每年冬天,什剎海冰面靠西岸那邊都會圍起方圓一百米左右的一大塊場地作冰場。記得父親跟我説,冰場從他小時候就有,甚至“文革”期間也開放。一般每天開兩場,日場和夜場。滑冰有三種:跑刀、球刀和花樣。冰場上有一圈跑道,滑跑刀的都在跑道上逆時針方向滑大圈。跑道中間是花樣區,滑花樣以及大量的初學者都在這一區域。滑球刀的人也不少,其中還有人拿着球桿,但冰場裏沒有正規的冰球場,可能是因為冰球太危險。

  我喜歡滑冰,但沒有冰鞋,父親不給我買,理由很簡單:你現在正長個,一雙鞋也就穿一冬就穿不了了,你又沒有弟弟妹妹。幸好父親有位朋友的孩子鞋小了,就送給了我,我穿着正合適。更讓我高興的是我擁有了最喜歡的跑刀,清楚地記得是黑龍牌,很新,黑色軟皮。

  我很快就學會了簡單的滑行,但壓步、一字步、倒滑和剎車費了好大功夫。不過,當你一圈圈跑起來的時候,那種感覺是妙不可言的。

  果然,那鞋我也只穿了一季,也送給別人了。“麵包會有的”,後來我有了自己的冰鞋,還有了單排四輪的旱冰鞋。

  我是搞音樂的,對聲音有着天生的敏感。我喜歡滑冰有自己獨特的原因,我喜歡冰刀在冰面上蹬踏與滑行發出的那種“嚓、嚓”聲,這聲音很獨特,擬音是不容易做出來的。

  這些年由於忙,已經很少滑冰了,但對滑冰運動的喜歡依舊。當然什麼事都會有變化,我漸漸地從參加運動變成觀看運動,喜歡上了觀看比賽。比如速滑,標準場地的那種力量與耐力,短道速滑那種技巧與謀略,接力賽的戰術與配合以及他們獨特的接力方式……如果是現場直播那就更刺激了。看你所喜愛運動員的比賽,為他們加油鼓勁,見證他們取得的好成績——能有比這更讓人血脈賁張的嗎!

  而到最後,我最喜歡的項目卻成了花樣滑冰。我不會滑花樣,小時候還對它有些看不上,覺得是女孩子的玩意兒。之所以喜歡上花樣滑冰,應該是1998年時,我從電視上看到陳露奪得女子單人滑銅牌的那場比賽開始的。

  陳露是中國花樣滑冰的突破性人物。1991年,當她第一次參加花滑世錦賽時,就完成了7個三周跳,而當時的女單才剛剛進入“三周跳”時代。1994年,她在挪威利勒哈默爾冬奧會上已經獲得一次銅牌,實現了中國花滑的獎牌突破,不過那時我還沒注意到她,目光全被那年1000米速滑的葉喬波和布萊爾吸引了。

  陳露的配樂選取了中國作曲家陳剛、何佔豪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在節目設計上也安排了蝴蝶因素,將動作、技巧、音樂、服飾融為一體,完美詮釋了感人至深的淒美愛情故事。

  近些年,中國的花滑取得了驚人的進步,在雙人滑方面,先是有申雪、趙宏博,龐清、佟健,最近又有了隋文靜、韓聰。還有男子的金博洋等運動員。他們在冬奧會上給我們帶來這種綜合了體育、藝術各種因素的美的享受。

  其實我還有個期待。作為搞音樂創作的,我真的希望有一天,我能為花樣滑冰創作音樂,把我對滑冰運動的熱愛融入到作品之中。

  我從上大學起就搬離了什剎海。記得有一年冬天再回去時,看到整個冰面上全是人,冰場裏有人在滑冰,冰場外有人在滑“野冰”,有人在滑冰車,有人在玩冰滑梯,還有鑿開冰面的垂釣者、冬泳愛好者。整個什剎海就是運動的海洋,歡樂的海洋。而如今北京正在舉辦冬奧會,冰雪運動受到更多人的喜愛,相信這種熱度將愈久彌新。(作者:徐 鯉  知名音樂人,曾為2008北京奧運專題片《同一個夢想》和《同一個世界》配樂作曲)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忘不了小時候抽冰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