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協和“三寶”傳承

日期:2021-05-14 11:18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 百年協和“三寶”傳承
  • 百年協和“三寶”傳承

開幕典禮那天,協和全體人員在醫院西門合影。

開幕典禮那天,協和全體人員在醫院西門合影。前排從左到右:護士、行政人員、教授、實習醫生。右手臺階上是學生。後面幾排:實驗室助手、醫院護工、衛生員、清潔工、廚師、洗衣房工人、傳達室人員和工友。

  1921年3月25日,北京協和醫院(以下簡稱“協和”)的首位外科住院患者出院。

  病例顯示:患者3月15日入院,兩天后,由當時的外科主任泰勒為其行甲狀腺瘤切除術。術後患者恢復良好,于3月25日順利出院。

  協和從當年2月起逐步開放病房,在當時的中國,這家醫院的豪華程度令人咋舌:不僅所有的儀器設備都是世界最先進的,甚至醫院的馬桶、地板、門鎖都是從美國運過來的。

  除了硬體夠“硬”外,這家醫院的醫師力量也堪稱世界頂級,病例中主刀的泰勒就是“美國現代外科之父”霍爾斯特德的得意門生。

一位名叫張篤倫的病患家屬向馬士敦博士敬獻“人類救星”匾,感謝他拯救了自己病危的妻子。馬士敦時任協和醫學院婦産科主任,是中國婦産科的奠基人。

一位名叫張篤倫的病患家屬向馬士敦博士敬獻“人類救星”匾,感謝他拯救了自己病危的妻子。馬士敦時任協和醫學院婦産科主任,是中國婦産科的奠基人。

在一處古老的戲臺上,左側有臨時挂上的視力表,中間有醫生在問診,右側則有人在稱體重,這是醫院組織的一次面向民眾的公共衛生活動。

在一處古老的戲臺上,左側有臨時挂上的視力表,中間有醫生在問診,右側則有人在稱體重,這是醫院組織的一次面向民眾的公共衛生活動。

  泰勒在手術中廣泛應用了導師提倡的絲線,這讓到訪協和的美國醫生印象深刻,反過來促進了絲線在美國的使用。霍普金斯醫學院曾流傳著這樣的話:“把絲線介紹到美國外科學界的,是北京協和醫院的外科和手術室”。

  從建立之初,協和的醫療水準就與世界同步,有些方面甚至領先,這得益於美國“石油大亨”約翰·洛克菲勒的鉅額捐助。洛克菲勒表面上吝嗇,掏小費也不爽快,但在慈善上卻非常慷慨,他散財的目的是改造社會,而科學和醫學,是他認為最值得投資的項目。

  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會出資購買了歐美教會學校開辦的“協和醫學堂”,並連帶著一起買下了旁邊的豫王府,這兩部分加起來,就是協和最初的原型。1921年6月24日,按250張床位設計的醫院正式收治病人。協和從此走上了醫、教、研三位一體的發展之路。

落成典禮期間協和董事會成員合影,手拿禮帽的是小洛克菲勒。

落成典禮期間協和董事會成員合影,手拿禮帽的是小洛克菲勒。

“協和三寶”之一的圖書館。圖為學生在圖書館查閱資料。

“協和三寶”之一的圖書館。圖為學生在圖書館查閱資料。

首位外科住院病人的病例。

首位外科住院病人的病例。協和醫院從1921年建院至今,保存著近300萬冊患者的病案,其中有孫中山、梁啟超、蔣介石、宋氏三姐妹、林徽因等許多名人病案,還有一些中國首例疑難重症及罕見病例的珍貴病案,病案是“協和三寶”之一。

  1921年9月16日,協和醫學院和醫院舉辦了隆重的開幕典禮,中美政要都來慶賀。慶典期間的學術活動持續了一週,參加活動的歐美學者達280多名。洛克菲勒的兒子也從美國乘船,歷經一個多月的航行,趕到中國。

  當年10月26日,洛克菲勒醫學會的公報上出現了這樣一段文字:

  “北京的初秋很美……透過明凈的空氣,青黛色的西山屹立於遠處;近處的景山上綴著精美的寶塔。還有宏偉的皇城墻門,金色屋頂的紫禁城。綠色琉璃屋頂的豫王府,相比之下毫不遜色,這就是新建的醫學院和醫院……來自東方和西方的科學家,穿著西方學術服飾,一起緩緩走過高高的綠瓦屋頂下……隊伍緩緩步入這座美輪美奐的具有中式風格的現代禮堂。”

  協和建築群落成時共14座樓,雕梁畫棟、氣度非凡。這裡見證了中國現代醫學的進步,也參與了中國現代史上一些重要事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協和對中國公共衛生事業的建樹和醫學精英的培養。

女護士宿舍大堂。選自阿東照相館為新建立的協和醫院拍攝製作的一套彩色明信片,攝于1921年至1928年間。

女護士宿舍大堂。選自阿東照相館為新建立的協和醫院拍攝製作的一套彩色明信片,攝于1921年至1928年間。

協和學生走街串巷宣傳公共衛生

協和學生走街串巷宣傳公共衛生

明亮寬敞的病房

明亮寬敞的病房

  1921年夏,林巧稚到上海報考北京協和醫學院。考試時,一個女友突然暈倒了,林巧稚毅然放下未完成的試卷去照顧病人。主考官被她捨己為人的精神以及卷面的才華所感動,錄取她入學。在“高進嚴出”的制度下,協和每年平均只有16名畢業生,到1943年共培養醫學畢業生315人。

  別看協和搞的是精英教育,別看孫中山、蔣介石、梁啟超都在這裡看過病,但説到底,協和醫院還是一個平民醫院。從初創時,這裡就致力於把現代醫學的美好設想變成現實,其中一個,就是建立社會服務部。

  病人經濟困難看不起病,或者是家屬不耐心、不合作、不肯照顧病人……遇到這些問題,醫生就會找到社會服務部。社工人員書寫病人的社會歷史,再進行家訪,最後決定對病人減費、免費還是分期交款,以及資助衣物、路費和殯葬救濟。

眼科臨床教學

眼科臨床教學

  曾任協和醫科大副校長的董炳琨回憶説,正是有了社會服務部這樣的機構,當時的協和才成為兩類人最多的醫院:一類是達官貴人,一類是走投無路的窮人。社會服務部被窮人們叫做救命部、幫窮部。

  自1921年正式成立以來,協和一直是中國最負盛名的醫療和醫學教育機構,以其特定的方式孕育、培養、積澱、傳承著協和精神協和文化和協和人才,形成了協和“三寶”:教授、病案、圖書館,體現了協和豐富而珍貴的臨床醫學資源。 (孫文曄 部分圖片由雲志藝術館提供)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百年協和“三寶”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