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添加劑”,丹宸永固的小秘密

日期:2021-05-12 11:08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 古建“添加劑”,丹宸永固的小秘密
  • 古建“添加劑”,丹宸永固的小秘密

  紫禁城擁有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古代宮殿建築群,有古建築九千余間。這些古建築自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至今,歷時已超過六百年。紫禁城古建築之所以穩固長久,除了建築本身良好的構造和古代工匠精湛的施工技藝之外,特殊的建築材料亦為重要原因。

  大殿金磚“使灰鑽油”

  紫禁城古建築在營建和修繕施工時,工匠都會在建築中摻入桐油、白礬、糯米、麻等,以提高建築的整體穩固性。

  桐油是一種植物蛋白膠,具有很強的反應活性、乾燥性能及聚合性能。當桐油覆蓋在物體表面時,可以吸收空氣中的氧氣成分而産生表面膜,從而使覆蓋物得到保護。不僅如此,桐油滲入木材內部後,能阻止菌蟲生長繁殖,可起到防腐作用。同時,桐油易於在泥灰類粘接材料表面發生包裹作用,並填充顆粒間的空隙,使水分更容易散失,起到防潮防滲作用。

  桐油在紫禁城古建築的施工中得到了充分應用。紫禁城的金磚墁地就用上了桐油。金磚屬於土質方磚的一種,産地是蘇州城北的陸慕鎮余窯村。這個地方的土源於陽澄湖底的泥,土質細膩、含膠狀體豐富、可塑性強,加工製作的磚顆粒細膩,質地緻密堅硬,表面光滑如鏡,造價昂貴,因而民間稱其為“金磚”。

  紫禁城古建築內的地面鋪墁金磚時,有一道“使灰鑽油”的工序,在鋪墁完的金磚面層上分三次澆築桐油,第一次在幹透的地面上刷生桐油1到2遍,第二次用麻絲搓1到2遍灰油,第三次刷1到2遍光油。其中,灰油由生桐油、土籽灰、樟丹按重量比100:7:4混合熬製形成,具有乾燥快、防潮好、防水性強等特點,可起到膠結磚灰的作用;光油由生桐油、蘇子油、土籽按重量比100:20:3混合熬製而成,不僅具有較高的強度、韌性、耐水和耐磨性能,而且表面光亮,因而用於罩面油。澆築桐油的金磚地面堅固密實,歷經數百年光亮如新。

太和殿內的金磚地面

太和殿內的金磚地面

太和殿臺基

太和殿臺基

  石材鋪墁 白礬“溜縫”

  白礬別名明礬、礬石、羽涅等,由硫酸鋁鉀類礦物明礬石加工提煉而成。白礬溶于水後可生成氫氧化鋁等膠狀沉澱物,具有一定的膠凝功能。古代工匠在紫禁城營建過程中巧妙地摻入了白礬,增強了建築的穩定性和耐久性。

  紫禁城古建築的臺基、欄板、禦路等石作工程多用漢白玉石材,其鋪墁所用灰漿常含有白礬。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由工部刊行的《工程做法》卷五十二中規定,漢白玉、青白石等石材鋪墁時,石材與基層接縫處灌漿的灰漿材料為“寬一尺長一丈(石材)用白灰(生石灰)六十斤、江米(糯米)三合、白礬六兩”,此處“合”為體積單位,為一升的十分之一。

  摻入白礬的灰漿材料不僅使石材與基層牢固結合,還有防水效果。另外,紫禁城古建築石材加固修繕中,部分鬆動的石材採用鐵件拉接時,一般也需要用白礬水灌入石材與鐵件之間的縫隙中。當水分揮發後,白礬變成硬質結晶體,可以將鐵件固定在石材中。

  紫禁城后妃居住的寢宮多有裱糊裝飾,工匠會在室內墻體和天花板位置安裝木龍骨,在其表面粘糊防護材料,如錦緞、紗、絹、紙張等,既保暖防塵,又能起到華麗的裝飾效果。而紫禁城古建築室內裱糊所用的漿糊,則是由麵粉放入水中煮,並摻入白礬、蠟、川椒、白芨等材料混合而成。

  我國古代的裝裱工程相關文獻中多載有摻入白礬的做法,如元代《秘書監志》卷六記載,宮廷裱糊原料的配方中有“白芨、黃蠟、明膠、白礬、藜蘆、皂角、茅香各一錢”。現代科學研究表明:適量的白礬形成膠體後,可促進澱粉沉澱,避免裱糊的接縫開裂,還可産生吸水、乾燥、防腐、抑菌等效果。

  糯米灌漿 加固地基

故宮古建築地基

故宮古建築地基

  糯米又稱江米,主要成分為澱粉,黏度較高。明代科學家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之《燔石·第十一》載有:“用以襄墓及貯水池,則灰一分,入河沙、黃土二分,用糯粳米、羊桃藤汁和勻,輕築堅固,永不隳壞,名曰三合土。”即在砌築墓地、蓄水池等地下建築時,用石灰、沙子、黃土按 1:2:2 混合,再摻入糯米、獼猴桃汁拌勻,即可建造出牢固不壞的建築。研究表明:摻入糯米的古建灰漿具有強度大、韌性好、防滲性好、防腐性好等優點。

  故宮古建中是否含有糯米成分?日本學者武田壽一所著《建築物隔震、防震與控振》中有這麼一段關於故宮古建築地基成分的描述:“1975年開始的三年中,在建造設備管道工程時,以紫禁城中心向下約5到6米的地方挖出一種稍黏有氣味的物質。研究結果表明似乎是煮過的糯米和石灰的混合物。”這段話可反映故宮古建築地基中確有糯米成分。古建專家劉大可先生所著《中國古建築瓦石營法》中,載有古建基礎中灌江米汁(糯米漿)的做法,即把煮好的江米汁摻上水和白礬,潑灑在打好的灰土上。其中,江米和白礬的用量為:每平方丈(10.24平方米)用江米225克、白礬18.75克。

  上世紀末,在故宮古建築維修工程中,曾發現幾處元、明時期遺留下來的舊房基礎,做法與宋《營造法式》規定相倣,基礎中不僅含有石灰,而且還有白色米粒,且見風變硬,表面泛有一層白霜,基礎抗壓強度猶如現行標準磚。

  儘管沒有證據證明白色米粒即為糯米,但可以説明稻米類植物的黏性已被古人利用加固地基。近年有研究人員對故宮內慈寧花園、長春宮怡情書史、養心殿燕喜堂三處位置的建築灰漿進行取樣分析,發現了其中有糯米的成分,可説明紫禁城建築工程中運用了糯米材料。

  堅韌麻絲 地仗“鋼筋”

古建油飾工藝中使麻

古建油飾工藝中使麻

  麻是在麻類植物中取得的纖維,具有不易拉斷、對酸鹼不敏感、抗黴菌性能好等優點,在我國古建築工程中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紫禁城古建築墻體抹灰層中含有麻,可防止抹灰層脫落;屋頂泥背層(石灰、黃土的混合物,覆蓋在屋面板上,防止漏雨)中含有麻,有利於石灰與黃土的粘接;油飾彩畫的地仗層中含有麻,可防止地仗層開裂。

  在古建築門窗、立柱、屋檐等木構件表面的地仗層施工中,麻被普遍使用。所謂地仗層,即古建築油飾彩畫的墊層,由包括麻在內的多種材料混合調製而成,覆蓋在木構件表面。這種混合材料便於與彩畫顏料結合,且不會與顏料層發生任何化學反應。

  麻在地仗層中的作用,猶如混凝土中的鋼筋作用一樣,非常重要。施工人員在使麻前,將麻絲梳理齊整、去掉雜質,分段裁剪,再用兩根竹竿將麻挑起、抖松,使之成為整齊的卷狀,如同棉花。這樣做主要目的是減少麻料的雜質,保證麻料與灰漿的粘接效果。

  在地仗層施工中,“使麻”為中間道工序,主要作用是拉結周邊的灰漿,防止脫落或開裂。使麻時,施工人員分六步進行操作:首先在立柱表面刷粘麻漿(由豬血、桐油、白麵等材料混合而成),以保證麻絲粘接緊實;第二步用手把彈好的麻絲均勻粘在漿上,然後用軋子不斷壓麻,使漿液透出麻絲表面,以利於麻與粘麻漿擠壓牢固;第三步對未浸泡透的麻絲重新蘸粘麻漿,再進行壓實;第四步用軋子尖端將麻局部翻起,擠出多餘的漿;第五步對窩角、疙瘩、虛漏等處進行找補;第六步在幹固之後,用砂石打磨表面,磨出麻絨,更利於麻與後續灰漿的粘接。使麻後的地仗層牢固可靠,不易開裂。

  這些“添加劑”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見材料,古代工匠巧妙地將它們運用於紫禁城的營建和修繕工程中,為丹宸永固做出一份貢獻。(作者:周乾 故宮博物院)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古建“添加劑”,丹宸永固的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