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下的市井生活

日期:2021-01-12 10:08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 白塔下的市井生活
  • 白塔下的市井生活

在這張年代最為久遠的白塔照片裏,塔身上白色灰漿都已經脫落,露出密布的灰磚和七條鐵箍。1860年菲利斯·比托攝

  屹立在北京阜成門內的白塔,是北京城區現存唯一的元代建築。在與白塔朝夕相伴的七百多年間,塔前寺院的本名卻少為人知,習慣地被稱作白塔寺。

  白塔寺的歷史可上溯至遼壽昌年間修建的永安寺。寺院在金末元初之際毀於戰火,只有一座釋迦舍利塔倖存。為了保存舍利併為新落成的大都祈福,忽必烈決定由尼泊爾匠師阿尼哥主持,在原址上建造一座新塔。建成後,這座白塔成了當時城裏最高的建築,和大都城組成“金城玉塔”的壯麗景象。

七佛寶殿是白塔寺中最大的殿宇,供奉過去七佛。 1928年攝

1937年,舊都文物整理委員會募集資金修繕白塔。1938年5月,特別邀請西藏安欽活佛舉行了為期三天的開光法會。在此期間,白塔寺山門前搭建起了彩牌樓。

  元順帝敗走漠北那年,大聖壽萬安寺被雷火燒燬,唯有白塔倖存。明朝在塔前重建寺院,改名為妙應寺,規模不及元代的八分之一。清朝時,妙應寺成了一座喇嘛廟。

  清末眾多寺廟開始舉辦廟會,通過招商收租來補貼生計,白塔寺也不例外,每逢五、六日開市,每個月共開六天。後來它與護國寺、隆福寺、土地廟和花市廟會並稱為民國時期的北京“五大廟會”。

  據《北平廟會調查·廟會的歷史》(北平民國學院1937年5月印行)記載:“北平廟會之最早者,今所確知,當為遼之‘上巳’春遊。”而在“五大廟會”中,只有白塔寺始建於遼代。由這段引文是否可以推斷出,白塔寺廟會興起于遼代呢?這還有待專家學者考證。

廟會上賣家居用品的攤位,摔不壞的木碗是白塔寺廟會的特色産品。

  其實,準確地説,白塔寺廟會應該算是廟市。因為,它在開辦時,廟內沒有法事活動,遊人也不上香禮佛,只是純粹地購物與遊玩、娛樂。《北平廟會調查》記載,白塔寺廟宇面積為1600方丈,廟內集會面積240方丈,廟外集會面積700方丈,合計為940方丈,在“五大廟會”中名列第三,集會商攤共計735個,僅次於隆福寺。

  《世界日報》1926年曾描繪了民國期間白塔寺的情景:“久住北京的人們沒有不知白塔寺的,白塔寺在平則門(即阜成門)大街,可是要找白塔的廟名,是萬萬找不著的,因為白塔寺原名妙應寺,後院有極大的白塔,以塔取名,俗稱叫白塔寺。白塔寺的內部可分為三部分:一是雜耍場,其中如萬福堂蹦戲、侯五德的樂亭大鼓最有叫座能力。二是貨物推兒,賣的貨色齊全,應有盡有,價錢比商店可以略為便宜,要是不掌眼就要上當。三是喇嘛茶館,茶館倒有四五處,每位水錢六枚,茶葉在外,可是限定不賣女客坐。因為全是喇嘛開的,所以叫著喇嘛茶。”

藝高膽大的疊羅漢雜技吸引了不少人圍觀。

白塔寺下的廟會摩肩接踵,熱鬧非凡,人們排隊看拉洋片。

  匯集各種文娛表演的中院是廟會中最熱鬧的所在。唱大鼓的、拉洋片的、説相聲的、耍大刀的,每家都用幔布臨時圍起來,各佔一方。傅士亭的樂亭大鼓、“小蜜蜂”的滑稽大鼓都很有名氣。那些唱小戲的,用布圍一下,就在裏面演起來,入口處收錢的邊收邊喊:“五分錢看兩齣戲,《三娘教子》《空城計》。”在這裡,老百姓花幾分錢,就能圖個樂和。

  塔院以北的空地上,全是測字、相面和算卦的攤位,攤主通過奇怪的服裝打扮來吸引客人。其中有一位“談相牛樂天”卦金最高:粗談一元,詳解兩元。有人認為“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寧願多出錢也聽他“神吹”一通,末了還不住地點頭説:靈。

  在其他一些跨院空場上,還有變戲法、拉硬弓、耍猴玩鳥、租小人兒書的,有些行當現在已經絕跡了,當年卻是兒童的最愛。

20世紀50年代,解放後的白塔寺廟會,仍然廣受群眾歡迎。

  從1958年開始,白塔寺廟會逐漸衰落。1997年,北京市政府提出了“打開山門,亮出白塔”的口號,拆除了商場,重修了山門與寺內建築。如今,白塔屹立寺中,巍峨壯麗,只是不再舉辦廟會。

  這些年隨著“白塔寺再生計劃”的探索與實施,白塔下的衚同,正通過設計師的創新與設計,進行著微妙的更新。白塔下的市井生活,也在越來越濃的古都風貌中,紅火熱鬧著。(文圖/羅東生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白塔下的市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