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uile311.jpg.jpg
原標題:陶然亭:四大名亭之一
陶然亭是中國四大名亭之一。清康熙三十四年,當時任窯廠監督的工部郎中江藻,在慈悲庵內修建了三間寬敞的休息廳,並以自己的姓氏取名“江亭”。這裡的“亭”,用古代“道路設舍,所以停集行人”原義,“亭”與“停”同用,是供行人歇息的房舍,並非作為園林景觀的“亭”,故有“江亭無亭”之説。江藻取白居易的詩“更待菊黃家釀熟,與君一醉一陶然”的最後兩個字,改名為“陶然亭”。
近代陶然亭有其光輝的歷史。“五四”運動前後,中國共産黨的創始人和領導人李大釗、毛澤東以及周恩來曾先後來陶然亭進行革命活動。1920年1月18日,毛澤東與“輔社”在京成員,集會商討驅逐湖南軍閥張敬堯的鬥爭,會後在慈悲庵山門外大槐樹前合影留念。1920年8月16日,周恩來領導的天津“覺悟社”、李大釗領導的北京“少年中國學會”等進步團體,在北廳討論“五四”以後革命鬥爭的方向以及各團體聯合鬥爭的問題。
1952年陶然亭被辟為公園。1954年周恩來總理和梁思成先生親臨選址,將原在中南海內的雲繪樓、清音閣遷來此處。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建設,如今的陶然亭公園已經成為以突出中華民族“亭文化”為主要內容的歷史文化名園。(趙新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