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覺寺|2019首都文博志願者培訓拓展活動

日期:2019-08-13 16:02    來源:北京西山大覺寺

分享:
字號:        

  活動背景

  

  西山永定河文化帶覆蓋了從史前至當代漫長的歷史時期,文化遺産和風景名勝區眾多,文物保護單位級別高,包括世界文化遺産、國家級、市級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400余處。這裡被稱為北京的文明之源、歷史之根、文化之魂。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北京西山大覺寺管理處牽手西山永定河文化帶沿線10余家博物館及文化單位聯合舉辦2019首都文博志願者培訓拓展活動。主題為:“山河壯美 遺珍薈萃”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之瑰寶。活動起止時間為2019年6月至8月,培訓對象為首都文博志願者,共10期,每期100人,志願者免費參加。活動內容以西山永定河文化帶著名風景名勝景區和博物館等文化單位為載體,薈萃區域內傳統文學、技藝、美術和民俗類非遺項目,採用非遺項目活態傳承、展示與文化創新結合的方式對北京地區文博志願者進行相關文化知識及技能培訓,使文博志願者更好地理解物質文化遺産與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整體性,從而培養提升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保護和傳承。該活動的舉辦,旨在不斷提升文博志願者綜合文化素質及服務理念,更好地發展志願服務事業,同時也是我們文博工作者向祖國70周年生日的獻禮。

  活動單位

  

  北京城西,群山連綿,林木茂盛,溪泉淙淙,歷代統治者在此建造了數以百計的寺廟行宮,園林陵寢。位於北京西北陽臺山東麓的大覺寺是至今一座保存完整,規模宏大的古代巨剎。

  

  大覺寺始建於遼,初名清水院,後稱靈泉寺,明宣德三年(1428年)重修後改稱大覺寺。寺院依山而建,坐西朝東。殿宇雄偉古樸,佛像莊嚴肅穆;寺院周圍群山環抱,環境優美,自然景色清幽秀麗,生態環境保持良好。

  

  大覺寺於1979年被公佈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成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大覺寺不僅是北京地區著名佛教寺廟,而且也是北京地區一處社會科學類專題遺址博物館。大覺寺管理處遵循“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針和“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原則,開展了許多有關文物保護事業的具體工作。隨着文物及旅游事業的不斷發展,大覺寺這座千年古寺越來越為人們所關注。

  

  活動日期

  2019年8月18日

  培訓課程

  1.專題講座: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北京人的精神家園

  

  主講人:張景秋,博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199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系,獲理學博士學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北京市級人選,北京市長城學者,首都勞動獎章獲得者,北京市“三八”紅旗手,全國五一巾幗標兵。現為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副院長,市級社科研究基地—北京學研究基地副主任,地理學一級學科學位點帶頭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市級特色專業—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負責人。中國地理學會理事,城市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長期從事城市地理學、城市與區域規劃的教學與研究;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市哲社規劃項目、國家發改委和北京市發改委等企事業單位委託課題4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90余篇;出版專(譯)著10餘部,《北京市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保護髮展規劃(2018年-2035年)》編制執筆人。

  北京三個文化帶-北部長城文化帶、西部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和東部運河文化帶,其文化遺産資源的保護與利用已列入北京市規劃。講座以《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對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體系規劃為導引,介紹三個文化帶的概念,重點介紹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保護髮展規劃的相關內容。

  2.非遺體驗:面塑

  面塑,俗稱面花、禮饃、花糕、捏面人,是源於山東、山西、北京的中國民間傳統藝術之一,以麵粉為主料,調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簡單工具,塑造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中國的面塑藝術早在漢代就已有文字記載,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和經營,可謂是歷史源遠流長,早已是中國文化和民間藝術的一部分,也是研究歷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學不可忽視的實物資料。如今,面塑藝術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受到重視,走入藝術殿堂。捏面藝人根據所需隨手取材,在手中幾經捏、搓、揉、掀,用竹刀靈巧地點、切、刻、劃,頃刻之間,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便脫手而成。

  張俊顯,1953年生於北京,從小喜愛繪畫手工藝術,1980年曾先後拜民間面塑藝術家黃俊山、王燕、何曉錚為師,從事面塑藝術已有三十餘年。現為北京民間文藝家協會、北京工藝美術協會、北京玩具協會等會員。在繼承傳統民間面塑藝術同時,大膽開拓創新,創造出自己風格,使面塑作品更注重傳神,色彩考究,造型生動,耐人尋味。

  活動流程

  8:30頤和園北宮門地鐵站(A口)發車前往大覺寺

  9:00—10:00志願者簽到、參觀大覺寺、合影

  10:00—11:30文化講座

  12:00—13:00志願者午餐

  13:00—14:30非遺體驗:面塑

  15:00乘車返城至頤和園北宮門地鐵站

  活動地址

  大覺寺銀杏院養正會議室

  活動須知

  1.參加活動人員應自覺接受安全檢查,攜帶易燃易爆及危險品者、攜帶寵物者謝絕入場。小件及貴重物品請隨身攜帶。

  2.參加活動人員應遵守國家法規及館內管理規定。在講解員引領下參觀游覽,到指定地點參加互動項目,注意安全。

  3.愛護展覽設施及其他公共服務設施,禁止觸碰展品;禁止吸煙和使用明火。

  4.愛護環境衛生,禁止攀爬登高、採摘花木。

  5.殿堂內禁止拍照以及從事與參觀無關的事情。

  溫馨提示

  ★需要培訓記時的志願者,應為實名志願者並在“志願北京”網站報名成功。

  ★該項目為公益活動,請攜帶身份證或學生證參加。

  ★活動當日備有簡餐及車輛接送服務

  活動單位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蘇家坨鎮大覺寺路9號

  活動單位負責人、聯繫人及聯繫方式

  負責人:何沛

  聯繫人:張蘊芬

  聯繫電話:62456163-3031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