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老百貨藍島大廈清倉改造
北京商海中有一座“藍島”,它在繁華的東大橋屹立了26年,如今已略顯滄桑。記者2019年7月23日獲悉,26歲的老百貨藍島大廈將在今年迎來大規模改造,用更時尚的面貌和更豐富的業態服務於周邊居民和上班族,預計最快年底前改造完成。
東大橋的路口人來人往,車輛川流不息,但路邊的藍島大廈顯得有些冷清。2019年7月23日,一幅寫有“致敬曾經的我們,為了更好的我們”的出清告示在門前貼出,宣告這個老百貨將邁出轉型升級的步伐。正在大規模清倉的藍島大廈裏客流並不算多,到店的大多是中老年顧客。70歲的劉女士雖然腿腳不好,但還是一個人來藍島裏轉了轉,“最近這幾年基本只有老人們來逛了,因為我們對這兒有感情啊!”
地下一層的超市裏,一名工作了十多年的售貨員也感受到了客流下滑的影響。“以前我負責的品類一天能賣七八萬元,現在只有一兩萬元,網購的衝擊太大了。”她説。
記者走訪看到,藍島大廈分為東西區,目前西區已全部變成特賣專區,開展大力度促銷,東區按照化粧品和珠寶、男裝、女裝、運動裝、童裝、餐飲逐層排列。整體來看,藍島依舊以百貨業態為主,6層餐飲區門店不足10家。
和很多老百貨一樣,藍島大廈也有着輝煌的歷史。上世紀90年代,北京大型商場建設熱度逐年升溫,老牌百貨商場幾乎是建一個“火”一個,藍島大廈也不例外。這座總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營業面積2.4萬平方米的百貨商場,曾是朝陽區佔地面積最大的購物中心。當時,藍島員工人手一個“小藍本”,其中寫有《一片情系列服務公告》,記載着藍島對顧客的31條承諾:所購商品如有品質問題,商場承擔顧客因退換貨造成的誤工費、交通費;給發現出售假冒商品的顧客獎勵……憑藉這樣的“一片情”服務,藍島很快贏得了良好口碑。“當時除了朝陽區的居民,通州居民也經常來逛藍島。”一位老員工回憶。
但近些年,藍島所處的東大橋商圈發生了巨變,西邊有悠唐購物中心,南邊有世貿天階、僑福芳草地購物中心,北邊有三里屯……新型購物中心和新商圈在周邊不斷崛起,藍島的客流日漸流失。
藍島大廈是以銷售家電産品起家的,家電類商品的年銷售額曾達到5億元,佔總銷售額的半壁江山,而家電恰恰是傳統百貨裏最早受到家電連鎖巨頭和電商衝擊的領域。2000年後,藍島大廈進入轉型期,經歷了“定位轉型、品類調整、品牌化經營”三階段。2010年開始,藍島大廈又先後對東區三層、四層、六層和西區一層進行局部環境升級改造,完成經營佈局調整和服裝、鞋類等品牌升級工作,但客流集聚的效果並不明顯。這次,藍島將迎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調整。藍島已經進行了多輪調研,並請來了專業的商業設計公司,為這座老樓進行重新設計,硬體和環境將進行整體提升。商場內還將增加更多體驗類業態,包括餐飲、兒童體驗等。
調研數據顯示,地鐵6號線開通後,東大橋路口更加熱鬧,每天的人流量達到30萬,他們都是藍島的潛在顧客。轉型升級後的藍島大廈,能否重新贏得在北京商圈舉足輕重的分量?老顧客也充滿期待。(馬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