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東四六條衚同新建起來的共用花房裏,周邊居民蒔花弄草,安逸和樂。和冠欣/攝
菜站、養老驛站、文化活動站……除了這些,衚同騰退空間還能幹啥?東城區東四街道給出了新答案——共用花房。
東四六條43號是一排門臉房,有5個落地窗,遠遠地,就能瞧見窗前都擺着花盆呢。進去一看,嚯!真漂亮!那麼大一間屋子,滿眼都是花!
屋內左半扇兒是四合院展示區,一扇色彩斑駁的紅色木門前,臺階上擺着石碾子,四週開滿鮮花,有小菊、海棠、紅掌、狗尾草……門前灰磚鋪地,上面放着一輛老式自行車,車筐裏、后座上,也擺着盛開的鮮花。
中間是陽臺展示區,一個大水缸斜着躺倒在地上,五顏六色的花兒像水一樣從缸裏涌出,流了一地。燈籠花、捕蟲花、像果實一樣的花……滿是奇花異草。
右半扇兒,是居家展示區。墻上一道木門,門前灰磚砌成半圓形的花壇,裏面熱熱鬧鬧開滿小花,光菊花就有10多種。旁邊大花盆裏,栽着一株石榴樹,圓鼓鼓的石榴垂下來,煞是可愛。
倒挂楣子、舊門板、魚缸、琉璃瓦、帶落款的老磚……花房裏還裝飾着洋溢着濃濃衚同風情的老物件兒。
前面是花房,後面是多功能廳。裏面擺着一張大木桌,圍着一圈椅子,墻上挂着居民手繪的衚同風情畫。
這裡,就是日前剛剛開放的東四街道“花友匯創意空間”。
這排門臉房原是東城國有企業奧士凱副食店,後來對外出租,變成了一排小餐館。去年,東四街道利用疏解整治促提升的機會,騰退了小餐館。
騰出的空間幹嘛用?去年,開展周末衛生大掃除以後,衚同裏騰退出許多邊角地,街道建起了花池、擺上了花箱。為了管理好這些花池花箱子,六條社區率先成立了“花友匯”,讓花友們來認養花池、花箱子。經過一年多實踐,“花友匯”發揮了可喜的作用,把花池、花箱子都管起來了,葫蘆爬滿藤,鮮花開滿巷,衚同裏多了一個又一個微花園。
為了給花友們一個學習、交流、展示的空間,街道決定租下東四六條43號,建成“花友匯創意空間”。43號面積160平方米,前面打通了,建成一個大花房,四季有鮮花。後面則被用作多功能廳。
花房上面還有二層,目前沒有佈置,將來留給“花友匯”商議決定。老磚、舊門框、魚缸……這些老物件兒,都是周末衛生大掃除的時候掃出來的,在花房裏派上了用處。
“以前衚同到了冬天挺蕭瑟的,有了這個花房,往後冬天衚同裏也能看到綠葉鮮花了!”家住東四四條的孫大媽笑得合不攏嘴,高興地説,“以後遛彎兒就來這兒,咱也有後花園了!”(於麗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