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畝綠心 蔥蘢綻放

日期:2023-03-13 10:35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 萬畝綠心 蔥蘢綻放
  • 萬畝綠心 蔥蘢綻放

  原標題:萬畝綠心 蔥蘢綻放

  如果把京城比作一方花圃,那麼上千個公園就是次第綻放的花兒。大運河畔的綠心公園,是其中最大最別致的一朵。

  綠心公園的面積達11.2平方公里,城市副中心“兩帶、一環、一心”的綠色空間格局中,“一心”指的就是它。這裡曾坐落着東方化工廠、散亂污企業和村莊,短短數年,翻天覆地的變遷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着。

  幾番寒來暑往,綠心如期綻放。它不但是千年之城的生態樞紐,還即將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和底蘊的市民中心。

航拍城市綠心森林公園,碧水藍天,林草蔥蘢,美不勝收。

航拍城市綠心森林公園,碧水藍天,林草蔥蘢,美不勝收。(馬文曉 攝)

萬畝綠心 蔥蘢綻放

   老牌化工廠落幕

  “你導航去上碼頭路,見到‘三大建築’立即右拐,過兩個路口,就能見到綠心門區了。”寥寥數語中,透出對公園如數家珍般的熟悉。

  老程今年67歲,滿頭華發,精神矍鑠。他是土生土長的通州潞城人,40多年前東方化工廠籌辦時,他就是最早一批職工。如今,程廣森住的小區距綠心一街之隔,他幾乎每個早上都要進園晨跑,5.5公里的星形園路要跑兩圈才過癮。

  因循不覺韶光換。這幾年,程廣森對季節的感知,多半來源於跑步時身旁掠過的風景——

  星形園路沿途分佈着“二十四節氣林窗”。春天草木返青,玉蘭海棠紫葉李開成粉色流雲;上百種喬灌草木高低錯落,深深淺淺的綠勾勒出夏天;秋天最是絢爛,6000棵彩葉樹散落在園路兩側;萬物凋零的冬天,兔子、松鼠在松柏之間跳躍。

  老程走進這座沒有圍欄的大公園。橫穿小山坡,再走過一座小橋,東方化工廠的工業遺址豁然展現眼前。紅色大門、升旗臺靜靜矗立,兩座石麒麟守在門口,似乎從未感受到背後已發生的巨大變化。

  1978年,東方化工廠落成後,曾經歷了一段相當輝煌的時期。廠裏塔林屹立、管廊交錯,我國第一套丙烯酸及其酯類裝置建成投産後,産品更是供不應求,結束了該類産品依靠進口的局面。

  不可忽視的是,污染問題始終存在。程廣森説,廠裏有根大煙囪,平時被職工們稱作“火炬”,主要用來燃燒工業廢氣。一旦設備故障或檢修,火炬就會冒出滾滾濃煙。為了補償附近村民,每年東方化工廠都會給他們付一筆“聞味兒費”。

  東方化工廠週邊分佈着小聖廟、張辛莊、開工頭等行政村,張紅豐就住在張辛莊,也對這根“火炬”印象深刻。“不光是廢氣刺鼻,河水也受到污染。”他回憶,東方廠周邊還有其他工廠,污水都是直接往河裏排放,“運河是臭的,魚差不多死光了。”

  進入新世紀,國內其他城市陸續建起了同類化工廠,規模更大、設備更先進,東方廠的産品漸漸失去競爭力,榮光不再。更重要的是,隨着首都功能定位的調整,重工業正式落幕。

  2012年,在老職工們五味雜陳的告別中,東方化工廠正式停産。2017年,廠子連同周邊的村子啟動拆除和騰退,更大的變化即將在這裡發生。

  令人震撼的設計圖

  作為首都的重要“一翼”,北京城市副中心要建設一座千年之城。城市框架尚未拉開,最先錨定的就是“兩帶、一環、一心”的綠色空間格局。其中,“一心”指的就是城市綠心森林公園。

  千年之城自然需要頂級的生態樞紐。在綠心設計方案的國際徵集中,來自中、美、法、德、澳等6個國家和地區的16支團隊報名應徵,由園林、規劃、水利等方面的專家重重把關,對設計稿各取所長。

  方案磨了又磨,綠心芳容初綻。

  黨胤鍇是北投綠心園林公司工程部負責人。時隔近五年,他仍然記得初次看到綠心設計圖時的心情:“濃墨重彩的大手筆,讓人震撼!”

  ——面積大。展開一張副中心規劃圖,人們的目光總會不自知地落在中央地帶的綠心上。它處於城市副中心創新發展軸和生態文明帶的交匯處,面積達11.2平方公里,相當於3.8個頤和園或2個奧森公園的面積。

  ——理念新。通州位於九河下梢,防洪是不得不考慮的難題。綠心採用“海綿城市”理念,塑造了精細的地形,開挖一汪小湖,洶湧的雨水可在此歇腳,做到50年一遇洪水不外排。此外,園區建築還運用“地源熱泵+光伏發電”的技術,支援空調系統的運作,成為全市首座“近零碳公園”。

  ——功能多。在通州新城的中央,拿出如此大尺度的寶貴土地建森林公園,追求的自然不僅僅是休閒游憩。綠心集生態修復、市民休閒、文化傳承於一體,西北角的博物館、圖書館和劇院“三大建築”,將成為市民中心。

  2020年秋,綠心公園正式開園。林木蔥郁,碧野連綿,一方方花田高低錯落。溪流和湖泊靜謐靈動,鳶尾、美人蕉俏立盈盈水間。“開園那天,我們很多老鄰居都來了,還能憑幾棵保留下的老樹認出自家院子的舊址。”張紅豐説,回遷房毗鄰綠心,很多人都愛來遛彎兒。“在我小時候,整個通州只有西海子一座公園可逛。現在抬腳就能進公園。”

  四季輪轉,綠心展現着不同的美。張紅豐最喜歡的是“櫻花庭院”,就位於從前的張辛莊村委會附近。這裡有一葉櫻、染井吉野、松月等8個種類的600余株櫻花,紅紅白白,前後要盛開一個月。

  綻放的綠心公園成為京城東部最火的打卡地。數據顯示,公園每年迎客約260萬人次。

  嗅到荒野的氣息

  “一個及格的公園,應該住着至少一隻雀鷹。”環保組織貓盟的創始人宋大昭總是這樣説。對於剛開園時的綠心,他的印像是:面積很大、乾淨漂亮。但能否“及格”,尚需時間來驗證。

  很快,宋大昭就在綠心的“生態保育核”找到了答案。

  生態保育核是綠心中央一片78公頃的荒地,本是東方化工廠的核心區,土壤和地下水都存在一定污染。公園建設時,保育核內混合播種了適應性強的樹種、灌木草種以及慢生植物,漸次形成荒草、灌草、疏林、密林的風貌,食源、蜜源植物佔到了38%。

  公園落成,一道圍欄圈住了生態保育核,游客無法進入,任其草長鶯飛,開展自然修復。隔着圍欄眺望,看到裏面如一片荒野,植物不齊整,甚至有些凌亂,但這恰恰是自然本身的樣子,也是野生動物最喜歡的樣子。

  時隔一年,再次踏訪綠心的宋大昭感到驚訝:保育核中的草木瘋狂生長,蒿草比人高,“完全不像是傳統意義上的城市公園”。

  北投綠心園林公司曾在開園首年監測到,約50種鳥獸出現在生態保育核,包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雀鷹、灰臉鷹、縱紋腹小鸮、短耳鸮等。隨着公園的成長,這些數字必然越來越好看。

  2022年深秋,宋大昭曾沿生態保育核的圍欄行走一圈,並記錄下看到的鳥獸。僅5個小時,就記錄到了蒙古兔、黃鼬2種獸和25種鳥。紅隼、雀鷹、黑翅鳶、普通鵟4種猛禽,居然同時出現在了天空中。十來只長耳鸮躲在一棵大樹上,圓月破雲而出,它們四散開去覓食。

  生態保育核之外,綠心在不斷探索建設一個有趣、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間。“我們利用綠心的4座保留建築,為公園注入‘內容’,希望把它塑造成市民游客的短期休閒綜合體。”北投綠心園林公司運營部負責人閆超説,冰雪嘉年華、歡樂水世界已成為冬夏兩季的特色活動。同時,還培育了阿派朗樂園、森林奇趣等IP,今年還將籌劃舉辦花朝節、音樂季等活動。

  在這座生機盎然的公園裏,小姐姐們在花田裏直播打卡,跑者在星形園路健身,孩子們在游戲和研學,更有數不清的鳥獸自由棲息,一起畫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心新景。朱松梅)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萬畝綠心 蔥蘢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