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唐城際一站一景

日期:2022-09-09 10:21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 京唐城際一站一景
  • 京唐城際一站一景

       原標題:京唐城際一站一景

  潮白河兩岸,河北燕郊與北京城市副中心隔河相望,正在建設中的京唐城際鐵路北京段與河北段通過跨京哈鐵路特大橋在這裡實現了“握手”,同時也將讓河北廊坊北三縣(三河、香河和大廠)尤其是燕郊人民往來北京更加方便。未來,從燕郊坐城際到北京城市副中心,可實現一站直達。

潮白河上,由中鐵六局承建的跨京哈鐵路特大橋連接着京唐城際鐵路北京段和河北段。鐵路大型養路機械設備正在橋上作業,全線鋪軌已完成。

潮白河上,由中鐵六局承建的跨京哈鐵路特大橋連接着京唐城際鐵路北京段和河北段。鐵路大型養路機械設備正在橋上作業,全線鋪軌已完成。

  眼下,京唐城際鐵路建設已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9月8日,從北京城市副中心出發,一路向燕郊、大廠等地探訪項目建設,目之所及可謂一站一景,傳統和現代實現了有機融合。建設者們揮汗如雨,建設期間,他們不僅看著項目建設“一天一個樣”,同時也見證了新時代京津冀協同發展給北三縣帶來的巨大變化。

  燕郊站是京唐城際鐵路由北京城市副中心進入河北的第一站,站房設計以雄偉的建築形象體現“京津門戶,河北咽喉”主題立意,力求在現代高鐵站房特質中彰顯出地方特色風韻。

  中鐵電氣化局京唐城際鐵路燕郊站站房及相關工程生産經理田洪光介紹,該站房主體提煉傳統建築的柱廊形象,通過彼此之間富含韻律的排列,以簡化的鬥拱結合屋面挑檐表達出站房的地域性,淡金色金屬構件與動態鋁合金幕墻組合表現車站的恢弘大氣。採用古建屋檐、鬥拱、藻井等文化元素,凸顯“行宮文化、古建新風”的藝術主題。

  “我們想借此表達的不僅是燕郊當地的文化傳承,以及當地與北京的淵源,更想展現燕郊乃至北三縣近年來借助京津冀協同東風獲得的大發展、新面貌。”田洪光是廊坊香河縣人,他在家門口從事工程建設,深刻體會到京津冀一體化給家鄉帶來的新變化:交通更快,往返北京通勤、購物越來越方便;環境更好,得益於生態環境治理,北三縣與北京共用一片藍天;人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幸福感越來越強。

  在“中國景泰藍之鄉”大廠回族自治縣,京唐城際鐵路大廠站外立面設計採用了“如詩畫卷”的整體設計概念,外立面屋頂從傳統建築中汲取靈感,採用傳統建築中重檐廡殿頂及飛檐鬥拱的設計,顯得更加恢弘、大氣、優雅。站廳內部則充分運用獨具特色的景泰藍風格,展現了大廠“中國景泰藍之鄉”的非遺魅力。

大廠站站廳內的柱身充分運用獨具特色的景泰藍風格,展現了大廠“中國景泰藍之鄉”的非遺魅力。

大廠站站廳內的柱身充分運用獨具特色的景泰藍風格,展現了大廠“中國景泰藍之鄉”的非遺魅力。

  景泰藍又稱“銅胎掐絲琺瑯”,是北京著名的傳統工藝品。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間盛行而得名,作為曾經的宮廷藝術,景泰藍與距北京咫尺之遙的大廠回族自治縣亦有着不解之緣。大廠秉承數百年的工藝傳承底蘊,有數十家的規模化加工企業,更有數以千計的從業隊伍。

  “我們將景泰藍元素應用於大廠站吊頂藻井以及公共區的柱身,將大廠文化元素有機結合,這座融合了大廠縣民族特色和歷史文化的古典式城際車站,即將成為大廠縣城市新地標。”中鐵電氣化局京唐城際鐵路大廠站工區主任李瀚表示,目前大廠站正在緊張的裝修當中,已有很多當地的群眾慕名而來,在站前廣場上拍照“打卡”。

大廠站站房內部寬敞明亮,燈光設計溫馨,整體裝飾風格大氣又不失細膩。

大廠站站房內部寬敞明亮,燈光設計溫馨,整體裝飾風格大氣又不失細膩。

京唐城際鐵路大廠站採用傳統建築中重檐廡殿頂及飛檐鬥拱的設計,顯得更加恢弘、大氣、優雅。

京唐城際鐵路大廠站採用傳統建築中重檐廡殿頂及飛檐鬥拱的設計,顯得更加恢弘、大氣、優雅。

  京唐城際鐵路是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推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率先突破的標誌性工程,項目建成後意味着沿線更多縣市邁入高鐵生活新時代。相信未來,借助高速便利的交通,京津冀協同發展也將獲得新速度、新發展。(文/豐家衛 攝/潘之望)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京唐城際一站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