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的冰

日期:2022-02-08 10:24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 最快的冰
  • 最快的冰

  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唯一新建的冰上競賽場館,賽時承擔全部速度滑冰項目比賽,産生14枚金牌。“冰絲帶”擁有亞洲最大的全冰面,冰面面積達1.2萬平方米。場館設計之初就融入反覆利用、綜合利用、持久利用的綠色理念,採用目前世界上最先進、最環保、最節能的制冰技術。開賽三天以來,各國運動員在“冰絲帶”已四度打破奧運會紀錄,改變了平原冰場鮮有新紀錄誕生的歷史,“冰絲帶”成為名副其實的“最快的冰”。2022年2月8日18時30分,我國選手寧忠岩將亮相速度滑冰男子1500米決賽,向金牌發起衝擊。

主體結構

  索網屋面“天幕編織”

  國家速滑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單層雙向正交馬鞍形索網屋面體育館。形象地看,索網就像一個巨大的羽毛球拍“繃”在場館上方,如同編織出的“天幕”。“天幕”用的是我國自主設計的高釩密閉索,承載力強,防腐蝕力好,打破了進口索的壟斷,填補了國産索在國內大型場館的應用空白。

結構側剖圖

結構側剖圖

  曲面幕墻“絲帶飛舞”

  曲面幕墻所使用的玻璃,每塊尺寸和曲面弧度都不相同,全部通過建築資訊模型技術定制、現場安裝。這種創新型“冰絲帶”狀曲面玻璃幕墻,其設計靈感來自冰雪運動與速度的結合,盤旋的“冰絲帶”象徵着速度滑冰運動員高速滑進時冰刀留下的軌跡,同時22條“冰絲帶”又象徵着北京2022年冬奧會。

工藝紋樣

工藝紋樣

  場館入口“中國浪漫”

  為增加辨識度,方便各類人群快捷找到入口,國家速滑館週邊的24個場館入口將中國傳統文化與奧運遺産結合,設計製作了有二十四節氣徽章元素的入口標識。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冬奧會開幕當天恰逢“立春”節氣,這樣的巧合,更能讓到訪“冰絲帶”的人們感受到場館設計的用心之處。

二十四節氣徽章元素的入口標識

  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

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

  “冰絲帶”採用全新升級的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整個製冷系統的碳排放趨近於零,每年可節省200萬度電,制冰能效大幅提升。

  相較於傳統冰場間接製冷技術會造成高達1.5℃-2℃的冰溫溫差,新技術可確保冰面溫差在0.5℃以內,無論運動員滑到第幾圈,冰的品質都一樣好,有利於運動員創造更佳戰績,打造“最快的冰”。

  速度滑冰項目設置

  中國在速度滑冰短距離項目上有一定競爭實力,葉喬波、王曼麗、王北星都曾在國際大賽上取得優異成績。2014年,張虹在索契冬奧會1000米比賽中力壓群雄,為中國隊奪得首枚速滑奧運金牌。

  北京冬奧會速度滑冰共設14個小項

  男子

  500米

  1000米

  1500米

  5000米

  10000米

  團體追逐

  集體出發

  女子

  500米

  1000米

  1500米

  3000米

  5000米

  團體追逐

  集體出發

  本屆冬奧會,中國速滑隊獲得14個參賽名額(6男8女)、23個參賽席位,除男子5000米、10000米,其餘12個小項均獲得參賽資格,其中女子1000米、1500米、集體出發及男子1500米實現滿額參賽。(劉洋 馮晶 唐廣源 鐘岷珊 王佳佳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最快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