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非遺之平谷桃俗、西杏園評劇藝術、洙水皮影戲

日期:2022-06-21 16:25    來源:平谷區政務服務管理局

分享:
字號:        

平谷桃俗(桃文化)

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

平谷桃俗,是以平谷區大華山鎮為起源、發展並逐漸涵蓋全平谷區域並衍生與之相關的文化習俗。主要內容包括:生産技術、精神崇信、生活應用、文學藝術等。

據文獻所載,平谷桃俗源起于西漢末至東漢初之際,大華山鎮處燕山南麓與華北平原北端結合地帶。三面環山一面平川,土質鬆散肥沃,適宜種植桃樹和桃文化生態涵養,素有“京東大桃第一鎮”之美譽。

平谷桃俗具有很高群眾認同和社會實踐,一直延續至今。

西杏園評劇藝術

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


西杏園評劇藝術,是平谷區王辛莊鎮西杏園村的農民表演的評劇藝術。

第一個把評劇帶回家鄉的是西杏園村村民李文正(1897年—1972年),他幼時于天橋學藝,後同李金順在東三省演出多年,1949年回鄉組建杏園評劇團,經三代發展傳承至今。

西杏園評劇藝術傳承白派、魏派、馬派風格,具有高亢奔放特點,行腔講究感情韻味,唱腔從容、舒展、輕鬆、自如。其藝術在發展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特“平谷調”風格,其白話一律用“平谷腔”。

洙水皮影戲

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

洙水皮影戲,是平谷區金海湖鎮洙水村皮影戲藝術。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

洙水村皮影戲,源於甘肅蘭州,又與唐山皮影戲交融,在吸收唐山影戲演唱特點後發展形成獨特演唱色彩。

洙水的皮影戲歷經三代傳承。演出題材以歷史故事、神話傳説、寓言故事為主,主題和內容積極向上,傳統劇本主要有《五峰會》《花木蘭從軍》。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