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视频北京 > 政务直播 > “环保北京”微博开通六周年暨“环保北京微联盟”成立活动

“环保北京”微博开通六周年暨“环保北京微联盟”成立活动

文章来源:首都之窗 发布时间:2017-03-31 16:42

分享:
时间:2017年3月31日
  简介:六年来“环保北京”微博围绕政策解读,热点追踪,预警追踪,互动等方面开展工作。网友参与活动的热情不断高涨,各项环保工作得到公众的大力参与与积极地参与。目前“环保北京”的粉丝超过110万。这一背景下,“环保北京微联盟”于今天成立,以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政务微博微信为引领,全市共同发布,“环保北京微联盟”的成立是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环保工作的重大的举措,有利于形成协调联动,横向发力的机制,聚焦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致力于为公众提供权威、全面的环保信息,将环保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在社交平台上迅速传播。以环保声音汇集每一位关心环保,热爱环保,投身环保的人士。
  主持人(聂一菁):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以及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和北京市环保联合会共同举办的“环保北京微博开通六周年暨环保北京微联盟成立”仪式。我是北京电视台主持人聂一菁,我还很荣幸地担任了首届北京环保公益大使。今天非常高兴以环保的主题和大家相聚在这里。首先我们热烈祝贺环保北京微博开通六周岁生日快乐!
  今天我们看到现场请到很多重要的领导和来宾:
  环保部宣教司巡视员 刘友宾
  市环保局局长 方力
  市环保局副局长 李晓华
  市政府新闻办网络发布处处长 张轶群
  市网信办网评处副处长 焦旸 
  首都精神文明办公共文明指导处副处长 秦贵 
  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宣传部 黄肇晨
  《人民日报》北京分社“京声京事”微信公众号负责人 黄复旦
  《北京日报》新媒体部编辑 黄品超 
  《北京晚报》新媒体部编辑 刘英文
  《新京报》编委 李程  
  新浪网政府事业部总经理 李峥嵘
  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微博名人巴松狼王 杜少中 
  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儿著名博主 孟令悦  
  市环保监督员、中央电视台社会新闻部记者 王胜东 
  市环保联合会副会长、北京创意设计协会会长 袁晓波
  市环保联合会副会长、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公共事务总经理 翟明翯
  市环保联合会副会长、《光明日报》记者 冯永峰
  市环保联合会监事长、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监委会主任 马江涛
  市环保联合会理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马军
  市环保联合会理事、《北京科技报》总编辑 童庆安
  市环保联合会理事、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副主任 郭耕
  同时,出席今天活动的还有北京市环保联合会的会员单位北京大学生服务中心、北京市朝阳区环境保护学会、北京动物园、北京植物园、道和环境与发展研究所、北京市朝阳区绿家园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的代表;各区环保局的领导及新媒体运营人员,以及给予我们热情关注和积极宣传的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再次感谢也欢迎各位的到来,谢谢大家以实际行动关心首都环保。
  当前首都环境问题备受各界关注,以环境质量改善为主要任务的环保工作不仅是民生问题、社会问题,更是重大政治任务。为广泛团结凝聚社会环保宣传力量,北京市环保局将建立“环保北京微联盟”首先我们就通过一个视频短片,一同走近“环保北京”。请看大屏幕。
  (环保北京六周年视频展示)
  主持人:非常精彩也非常动人的一个短片,我相信我们的掌声也表达了我们对“环保北京”最由衷的一个祝福。刚才我们通过三分钟的短片,共同回顾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官方微博“环保北京”走过的六周年,百万粉丝数字的背后离不开许许多多环保同仁的默默付出,更离不开网友、市民、公众对北京市环保工作的大力支持。所以在这儿我真的是由衷地感谢朋友们对首都环保事业的支持和厚爱,谢谢你们的努力奉献和参与。
  首都环保工作同样得到环境保护部有关领导的重视,首先有请环保部宣教司巡视员刘友宾致辞,有请!
  刘友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共同见证北京市环保局“环保北京”微博开通六周年暨北京微联盟成立。我也借此感谢衷心感谢各位对环保部宣教司的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
  六年来,“环保北京”推动公众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凝聚全民环保共识,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新媒体平台展现环保一线工作者的作风,增强了公众的理解和支持。粉碎环保十大谣言,拉近了环保与公众的距离,可以说北京市环保局为我们全国环保系统做出了榜样和示范。
  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在今年两会的记者会上,陈吉宁部长表示,环境保护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每个人既是受害者又是享有者,既是污染者也是保护者,每一个人不要成为环境问题的旁观者,指责者,要成为参与者,贡献者。如果每个人都有好的理念,解决环境问题就会快很多。这是将环境保护上升到文化战略和价值观的层面,作为落实中央“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的抓手。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和加强生态文明的环境保护的教育,推动全社会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环保靠宣教起家,当前环保工作正处于负重前行的关键时期,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更是任重而道远,宣传教育成为环境保护的核心工作,要求我们大力改善宣传工作的方式,深入研究公众对环境宣传的新期待,努力适应传播的新变化,特别要学会使用新媒体,善于应用新媒体。
  一是要搭建新媒体平台,快速发布权威信息,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去年11月22日,环境保护部发布两微平台正式开通。我们按部党组的要求,按部长的亲自指示,地市都要按环保部的要求开通环保的新媒体平台,努力搭建以环保部为龙头,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体系,扩大量级。
  二是大力开发新媒体产品,利用容易理解的语言宣传环境进展法规,科普知识,让公众看得懂,使大众宣传社会教育真正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是要积极与公众互动,带动更多人关注和参与环境保护。开展线上线下活动,调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关注网络的评论,及时回应网民关切,答疑解惑,让微博微信成为听民声、会民意的场所。新媒体的搭建,离不开优质的内容,紧扣环境宣传的主线,基于我国发展的阶段和实际,围绕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当前中国面临的环境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做好新环境保护法三个十条等环保政策法规宣传,做好环境政策宣传。特别是在重污染天气期间要早做准备,提前发声,主动辟谣,号召公众不信谣,不传谣。善于利用大众化的语言,做好环保支持,环保科普的工作,动员更多的人科学认识环保,理性看待环保,积极参与环保,让环保真正成为社会理念。
  最后,祝“环保北京”越办越好,祝北京微联盟成立,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谢谢。
  主持人:感谢刘司长的致辞。号召更多人士加入环保建设,汇集形成统一中坚的环保力量,发挥政府在环保舆论方面的积极引导作用,是目前环保工作的重点方式。接下来,有请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李晓华副局长致辞,有请!
  李晓华: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
  今天是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官方微博“环保北京”开通六周年的日子,在此,我代表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向长期以来辛勤付出的北京市的环保系统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更要向关注支持“环保北京”的工作的领导、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欢迎大家出席“环保北京”开通六周年的活动,六年来我们围绕政策解读,热点追踪,预警追踪,互动等方面开展工作。网友参与活动的热情不断高涨,各项环保工作得到公众的大力参与与积极地参与。目前“环保北京”的粉丝超过110万。这一背景下,我们今天成立“环保北京微联盟”,以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政务微博微信为引领,全市共同发布,“环保北京微联盟”的成立是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环保工作的重大的举措,有利于形成协调联动,横向发力的机制,聚焦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致力于为公众提供权威、全面的环保信息,将环保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在社交平台上迅速传播。以环保声音汇集每一位关心环保,热爱环保,投身环保的人士。
  北京环保微联盟是环保人的大家庭,是为大家做好服务的窗口,是为公众提供科普服务的阵地。环保工作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既是环保理念的接受者也是传播者,我们既是环境的共享者,也是共事者。未来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将继续努力,落实自媒体的社会责任,通过北京环保微联盟的建立,让更多的环保人士参与进来,共同发声,一起为美丽北京加油。谢谢。
  主持人:谢谢李晓华副局长的精彩致辞。环保北京微联盟的成立,走出一条政府、媒体和公众“三方共赢”之路,号召更多市民加入到环境保护的队伍当中来,对环境保护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接下来,掌声有请环保部宣教司巡视员刘友宾、市环保局局长方力、市政府新闻办网络发布处处长张轶群、市网信办网评处副处长焦旸、首都精神文明办公共文明指导处副处长秦贵、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宣传部黄肇晨、媒体代表人民日报北京分社“京声京事”微信公众号负责人黄复旦、新浪网政府事业部总经理李峥嵘、区环保局代表丰台区环保局副局长芮元鹏、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微博名人巴松狼王杜少中、市环保联合会副会长、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公共事务总经理翟明翯、市环保联合会理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共同启动“环保北京微联盟”。
  (启动“环保北京微联盟”)
  主持人:感谢各位,请各位领导、嘉宾朋友就坐。狼王请您留步,我们知道他是在环保事业关注度威望很高的人士,有很大的影响力,对环保事业有深入的思考,做了很多的工作。今天看到这样的时刻,您对北京环保事业有怎样的期待和展望?
  巴松狼王(杜少中):首先祝贺北京环保微联盟的成立。我这嗓子不行,过去嗓子和手同时用,现在基本上用嗓子了。其实我和主持人是在同一个岗位上,今天是“环保北京”六周岁,我在北京的机构微博,我们是第一批。因为2011年是政务微博元年,我们有幸赶上这个头。这六年,用风雨同舟来概括,非常准确。我们经历了大风大浪。所以,大家说要发表点感想。第一个感想就是一定要敢想,而且要敢说。因为敢想,本来这事就是我们应该的。从传播角度来说,有效传播就是让所有人都知道。但是过去的传播不完全是考虑到受众的这样一种传播,那就是你懂不懂都没关系,反正我传了。但是新媒体出现以后提供一个机会,就是可以互动,这样有问题,别人给你及时提出来。而且新媒体讲究要说“人话”,这不是贬义的,就是所有人都能听得懂。因此,微博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尽管现在新媒体在迅速发展,有很多新媒体都在发展。但是微博它是别的媒体所没有的媒体属性,是开放的媒体,所有人参与,对所有人的。并且是一个让所有人都能看得懂的这样一个媒体,而且也在融合各种手段,不仅是写短微博,写长微博,长文章,视频直播等等这些形式,都非常有利于向公众做传播。非常丰富,而且它本身也在发展。现在微博的日活用户数是1亿3千900万。这是非常可观的。
  从政务微博角度来看,开微博是要给公众服务。你政府把信息在传统媒体发布了,我们通过新媒体做接地气的解读。因此这个媒体的魅力还没有充分展现出来,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让它更好。
  而且用新媒体以后,从我个人的体会来说,我们的心态,我们的语态和我们对世界的认识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很通俗的一个比喻。比如说有人过去管我叫叔,现在管我叫哥。一下我们就完全平等。你说摆在叔的位置,他好意思骂我吗?在网上就是掐。我们必须认真平等,因此必须是哥,不能是叔。所以很多微博的朋友今天一见面,就特别亲切,不仅是熟人朋友,而且是熟人平辈。讨论问题都有非常好的讨论。包括主持人,我过去看你是高高在上。
  主持人:您说反了,过去是您高高在上。
  巴松狼王(杜少中):这一见面,感觉特别好。我就预祝六岁继续往前走,走到60、600。今天用微博,新媒体,今后不管有什么新媒体,咱们都别耽误了用。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狼王给我们分享了感受。同时看到这样的有效的新媒体的传播手段,为我们的环保现象工作如虎添翼,让我们环保宣传更加有效传递到更多的朋友身边。我们知道“北京环保微联盟”正式成立了,这个平台会有一些新的产品跟大家一起见面,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北京市环境保护局联合北京市环保联合会,在“京环之声”公众参与平台网站上建立并发布大气污染治理公众传播媒资库,并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芝麻科学汇”,为什么叫芝麻呢?下面,有请北京市环保联合会理事、《北京科技报》总编辑童庆安先生上台发布 “芝麻科学汇--大气污染治理公众传播媒资库”!
  童庆安: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首先我在这里要祝贺一下我们“环保北京”微博六周年以及我们今天的微联盟的成立仪式。今天我在这里向各位汇报一下芝麻科学汇的一些情况。我觉得我这里面,首先应该讲有三种身份。第一个,我是一个普通公众。我可能也是北京两千多万公众当中的一个会员,另外我是北京环保联合会的理事,同时也是科学媒体《北京科技报》的总编辑。所以我今天向各位汇报芝麻科学汇,其实我也是有一些特别自己的感受。
  这些年我们在治理大气污染这样的一些事情当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作为公众还是媒体,都会遇到一些困惑。就是一旦我们雾霾的事情开始形成热点的时候,我们并不是缺信息,往往是遇到大量的信息,各种的说法,有的是谣言。作为一个公众,有一些时候作为媒体的从业人员也面临这样一些困惑,我们该去从哪儿找到有效科学的信息,怎么样辨别。今天我们的芝麻科学汇就给公众和媒体,以及其他的相关单位提供了很好的一个数据的整合机会,这就是芝麻科学汇的一些想法。
  首先 ,芝麻科学汇想系统全面的向公众科普大气污染当中的成因以及防治的科学知识。第二个,我们也要科学权威回应我们公众的一些疑问和一些关切。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平台的建设,能够最大限度形成大气污染治理的合力,打好蓝天的保卫战。
  为什么用芝麻科学汇这个词?名字挺有趣,里面有几层含义。第一为什么是芝麻?大家一听是治霾的谐音。这是其中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是代表我们去治理雾霾,你知道吗?第三个是芝麻大家都很清楚,是非常细小的一个颗粒,代表了我们点点滴滴的一些知识。我们芝麻就是希望代表着一些微博的力量和点点滴滴的知识汇聚起来,为我们的公众和媒体,以及社会提供一个完整的这样一些有关大气污染的知识。当然我也觉得,其实芝麻还有一层意思。其实我们经常会有一个说法芝麻开门,我们会遇到什么?我们会看到很多的富矿,芝麻在这里也代表我们的口号或者是暗号。
  汇有三层意思。第一是向公众汇报,第二是我们把信息做一个汇集,第三是把我们的力做一个汇聚。
  所以芝麻科学汇连起来大概是这么三个意思。第一是表示把治霾的科学只是向公众汇报,第二是小切口入手,精耕细作,把点点滴滴的元素,科学的方式精选出来,汇集起来。第三是把全社会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形成强大的环保统一战线。
  芝麻科学汇也算是一个口号,叫一揽子说清。为什么有这么一个提法?一是响应总书记在谈及北京的大气污染的时候提出一个压迫,就是一揽子向群众说清楚,就是不要太过于支离破碎,太过于片段化,有一些时候如果不能形成系统的,可能会使一些信息在传播过程当中发生一些扭曲。第二个一揽子也是要把这个知识和一些相关的内容能全面呈现。一揽子说清的清字,第一是代表把内容说的非常清晰、彻底。第二个自然也是清洁空气的清。第三个是通过我们的传播,包括今天也有一些网络的朋友,自媒体的朋友,希望通过传播,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有一个清朗的空间,既表达了我们的传播内容,也传递了我们治理的内容和目标。
  说到这儿可能有很多朋友想知道一下芝麻科学汇一般来讲从哪儿找。其实入口比较多,第一是在我们京环之声的网站上也有入口,还有在北京环保局的网站上也有入口。得到可以拿起手机扫描二维码,可以把这个芝麻科学汇收集到你的手机当中,你将来遇到一些事情的话,从这里寻找信息,靠谱,不忽悠。
  下面也向各位介绍一下我们芝麻科学汇的组合。第一个是我们这里面采用的是我们喜欢的形式。形式有这么一些内容。第一是有视频,好多是短视频,还有音频、漫画、H5、图文,能读懂的介绍,手机游戏,环保的相册,还有“我想参加”,还可以举报,还可以关注。这是总共12个栏目。
  下面介绍一下视频这个栏目。比如说我们可以看一下这儿选一下(P在囧途之PM2.5你造吗)。
  (播放视频)
  我们还有一些视频,比如说环保科普等。
  另外我们还有一个板块是形式方面是一图读懂,我们用一些图示和图表把我们的知识用比较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传播。比如说空气重污染成因的根源在哪儿,这个是发在中国的环境新闻里面,是用一种大家都很容易看得懂,把一些重点挑出来,我们叫敲黑板、画重点的方式把环保的一些知识,大气的一些知识做一个表达。
  除了一图读懂之外,我们还有一些我想参加的互动栏目。比如说有一个(清洁空气我是专家),这个我们参加了一些建设,已经建设了有三年了吧,通过把一些大气污染,环保知识,水污染知识放在里面,让大家通过手机就可以参与答题。其实您在公交或者是地铁,每天只需要花两分钟就可以了解环保的知识,当然也可以分享给你的朋友,不仅仅传播做一个环保的志愿者,我们也还可以积累一点小小的积分,也还可以获取一点小小的产品。最大的一个产品是新能源汽车的一年的使用权,这个大概是两年前吧,还是非常有意思,很多人参与这样的活动。
  另外我们还有很多的子栏目,跟一些主题有关系。比如说雾霾从哪来,车限行,不管是在我们的微博还是朋友圈,还有微信群都会经常讨论的事情。比如说雾霾有什么组合,还有一些谣言,每天被信息所包裹,我们怎么通过现在的知识对一些信息予以一些澄清。
  这是我们关心的内容,这里有一个(那些年火过的谣言),这里做了一些相关的澄清,还是非常受关注。一旦一个环境问题变成热点问题的时候,各种各样的说法特别多,在我们的微博和朋友圈都会形成巨大的传播,这时候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科学的,容易被读懂的方式快速予以回击或者是反击的话,这样的谣言进行传播的话,对我们社会的稳定以及我们公众的情绪的恐慌都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我们客观认识到,我们做谣言,尤其是反击谣言是非常难做的事情,因为大家编一个谣言很容易,我按想象,不需要任何的求证和考证,有一些时候打着科学的外衣,公众是很容易选择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传播。但是辟谣就很难,我们对很多事情要向专家请教,这个过程当中,当谣言快速传播的时候,我们很多的一些及时的辟谣还是不一定能快速抵达。当这样一个谣言过去之后,我们再把辟谣的信息发出来,客观来讲,其实它的传播效应,有一些时候没有谣言来得那么快,那么猛烈。因为我们有一句话,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我们的谣言已经是满大街跑。这也是正常的现象,没有关系,我们要把今后做的辟谣的信息放在这样的库里面,下一次这一些陈年老谣再出来的时候,我们快速调出来予以及时反馈,可能会最大程度上消减谣言带来的危害。
  我们这里有很多的专家,比如说刚才的杜少中巴松狼王,还有一些专家领域的院士,和领域里面的相关研究者,包括陈吉宁,郝吉明、唐孝炎等。今天列出来这么几位,今后我们也会根据实际需要陆续增加。比如说这里的贺克斌老师,是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院长,同时也是大气污染防治实验室的主任,同时也是中国工程院的院士,我们也看到他对一些环境问题的解读。
  我们还有搜索功能。现在信息特别多,我们要快速抵达,所以搜索也是少不了的。围绕着搜索功能,有时候你打开小栏目,可以搜索一个相关的事情,或者是关键词,你快速列出很多的信息,包括视频的,包括H5的,包括图文、音频的,正好可能都在这里有所呈现。
  我们这个内容来源,应该来讲是有一系列的来源。比如说来自于中央一些媒体,包括北京市的一些权威媒体,以及全国其他地方,围绕着这个雾霾或者是大气污染治理建设的相关的一些信息,我们都会给它及时收集进我们这样一些内容当中。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环保系统自己的微博、微信,它们所发出的一些靠谱的信息,这样逐步能实现科普内容的全面性、权威性和科学性。
  总的来讲,芝麻科学汇是北京市环保局和北京环保联合会会聚各方力量,汇集最新最权威的环保科学知识,精心策划,及时更新,也及时发布。另外芝麻科学汇将依托“环保北京”的微联盟,以及京环之声公众参与平台,不断优化页面设置,包括相关的功能,创办成为内容全面权威,公众能听得懂,看得懂,喜闻乐见的环保科普的知名品牌。
  整体的一些工作在这里向各位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最后还有一个小视频,向大家展示一下我们芝麻科学汇的一些相关的情况,最后我也预祝我们的北京环保微联盟今后的工作越来越好,一起为“环保北京”,为清洁空气加油。谢谢。
  (播放视频)
  主持人:一段非常震撼的视频,相信大家看了很有感触。芝麻科学汇让公众有了一个更多了解环保的靠谱的平台。通过刚才介绍,我们要感谢环保同仁,如此全面、权威的科普库,包含了对环境保护知识信息的方方面面,对广大公众来说既是个人了解环保信息的平台,也是推荐给他人的环保教科书,现在请我们在场的所有领导、媒体朋友、微博大V和资深环保媒体人一起打开手机,转发并评论我们官方微博环保北京发布的“芝麻科学汇--大气污染治理公众传播媒资库”微博信息,让更多的人知道它,通过它解答疑问。现在请大家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关注芝麻科学汇。
  我们也看到在我们的微博上应该说有很多的网络大V也是在积极传递北京环保的正能量,比如说今天我们就请到了新浪微博很具影响力大V孟令悦,有请!现在你的粉丝有多少了?
  孟令悦:我现在粉丝有460多万,因为之前一直没有关注过自己的粉丝数量。
  主持人:这个影响力也是很大的,如果关注这个公众号的人都会知道包含了很多的事,有最新发生的新闻也有很多的正能量,也有刚才发布的。我知道你的微博关注了北京环保的相关信息,比如说大气污染的预警,同时也告诉大家应该怎样来预防做好个人防护等等。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些什么样的感受,今天来参加这个活动,在新媒体上,北京环保宣传又迈进了一步,有什么体会?
  孟令悦:我这边比如说宣传空气好的时候给我们带来的喜悦的感觉,比如说“两会蓝”等等,通过网友的行为,自觉的一是不乱扔垃圾的这个,我们父母教我们的不乱扔垃圾,到现在我们年轻人应该做到的自觉分类垃圾,包括对水的污染的治理,包括主动举报污染源,包括哪块有扬尘,哪块有排放,网友都会找到我,我通过这个渠道找到相关部门向上反映。
  主持人:你看到我们的北京环保微联盟成立了,将会吸引各区环保局的官方微博微信平台,还有像你这样的网络大V,都加入到这样的微联盟当中,这样的举动能对我们的环保宣传有什么样的促进?
  孟令悦:我觉得年轻人需要一个榜样,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包括杜局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微博上传播这样的环保理念,年轻人也会跟着他们去学,去找这种名人的效应很重要。包括现在为什么网红,直播那么火,他们教什么,就学什么。有这样的典型树立起来,对年轻人也是一个好的事情。
  主持人:未来你在你的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当中,你有什么样的环保宣传的想法呢?
  孟令悦:一是传播正能量,包括环境好的时候给大家带来的赏心悦目的感觉,再有一个让大家积极参与起来。比如说年前的地铁上的打拐。你只要见到地铁上带着小孩乞讨的,大家都会主动拿起手机来。所以当我们遇到环境的事情的时候,也可以拿起手机,让所有人判断,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大家来参与起来。
  主持人:谢谢。我们也期待更多网络大V能加入到我们的北京环保微联盟当中来,今天北京的“环保北京”微博应该说走过了六周年,这六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离不开我们无数环保同仁默默无闻的付出和奉献,离不开网友,北京市民对北京环保事业的支持。六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环保同仁的努力下,在全社会的支持下,北京的环保事业一定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感谢各位对北京环保事业的支持,让我们同呼吸,共责任,齐努力为美丽北京环保事业做支持。谢谢各位。今天活动到这儿就结束了,感谢各位的光临和支持。再见。
阅读全部
立即发布

图片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