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有什么样的特色和亮点?
视频来源:首都之窗 发布时间:2025-08-21 18:00
北京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市社科规划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高祥阳:本届社会科学普及周有以下亮点和特色。
第一,就是以科学普及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搭建专家与公众对话平台,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北京实践、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京津冀协同发展、科技赋能文化创新以及超大城市治理等热点议题,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开展直播讲座,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市民参与科普活动,提升人文素养,强化学习在北京、工作在北京、生活在北京的主人翁意识。
第二,是采用“小切口、大道理”的阐释方式,以北京的鲜活案例,激活社科理论认知。在“五日行”版块中,带领市民群众“云游”三山五原文化艺术中心、梅兰芳纪念馆、首创·郎园Station等文化地标,通过社科普及活动,有效整合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现代文化的资源,通过实际探访和多种活动,用社科视角讲好北京的故事,让社科理论可感、可知,有贴近性、有亲和力。
第三,是强化互动式、体验式的场景设计,让社科普及“活”起来。设置了线上社科知识竞赛,线下开展国家级、市级非遗项目展示体验、主题展览、猜灯谜等活动,以多种形式推动科学普及,特别是社科知识的普及从“单向传播”向“多元互动”升级。
那么,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北京首个全国科普月的重要活动,本届社科普及周创新融合了科学技术普及和社会科学普及,我们知道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二者对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次科普月,通过工作统筹推进科学技术普及和社会科学普及的协同联动,既以科技探索自然规律、揭示宇宙奥秘、强注发展动能,又以社科解读社会逻辑、提供价值引领,特别是为我们的发展凝聚人文力量,提升精气神,为公众带来兼具科技影响和人文温度的科普体验。那么“协同联动、相互赋能、融合提升”我想也是当前科普活动重要的也是鲜明的工作特点。
借此机会,我还要特别感谢社会各界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关注和支持,希望大家通过参与科普周活动,有些意见和建议及时向我们反馈,我们不断加强改进和提升我们的工作。
我就说到这儿,谢谢!
阅读全部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