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北京 > 专题视频 >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在开展中医药国际交流方面的工作成效和下一步计划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在开展中医药国际交流方面的工作成效和下一步计划

视频来源:首都之窗 发布时间:2024-09-05 15:47 
分享: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北京作为首都,作为国际交往中心、文化中心,中医药国际化一直是我们高度关注的工作,这不光是我们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同时也是随着人类健康共同体,现在国际上对中医药的需求非常大,所以北京对中医药的国际交往有四个特点:
  第一个以服贸会(京交会)为平台,推进中医药的国际化。从第一届京交会开始,服贸会上的中医药板块就成了“金名片”,确实在服务贸易的各个领域里,只有中医药是我们自己国家独有的,所以广泛需求,在服贸会上我们与联合国开发署、WHO、经合组织合作,签署协议举办专场。这是一个特点,利用服贸会推进中医药的国际化。
  第二个是利用重大活动,不管是在北京的夏奥会、冬奥会、服贸会,包括世园会都有中医药板块,尤其在冬奥会上,我们做的十秒体验馆,奥委会主席巴赫亲自去体验,通过这些大型活动推进中医药的国际化,这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三个是分类分层的“一洲一定位、一洲一特色”的推进,亚洲、非洲,各个州对中西药的需求不一样。亚洲、东南亚我们都在一个文化圈里,他们对中医药的需求就很细了,我们就推进护理、养老、人才培养,一块来做;像欧洲,我们就跟欧洲的大学、医学院推进创新来做;像拉丁美洲,拉丁美洲的传统文化跟我们有很相近的地方,我们就推进拉丁美洲合作的特点。所以我们利用不同洲、不同地区、不同领域来“一洲一定位”。
  第四个特点,我们把中医药的国际医疗服务做好,外国人到北京能体验到中国中医的国际服务,现在也是我们大力在做的,像朝阳区是全国的试点,亮马河重新开了以后,我们在周边为大使馆开了很多中医药的体验服务。通过这些体验的优质服务,包括广安门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的国际化服务来推动。
  总而言之,北京通过利用国际交往中心、文化中心建设,利用这些活动来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
  下一步,我们也要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三个突出:一个是突出好跟政府间的合作,中医药合作关键还要跟政府合作,让中医药政府合法、项目化、工程化。第二个要推出人才本地化,现在我们的国际化不是往出输送中医大夫,关键是要在国外培养中医大夫,怎么让中医药人才实现本地化。第三个要把中医药的国际化产业链条建立起来,没有产业支撑中医药国际化也是不可持续的,怎么把中医药的产业,产业链、信息链、数据链建起来,这可能是将来中医药国际化要做的工作。
  总而言之,我们还是以首善标准向世界讲好中医药的故事。
阅读全部

我来说两句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