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北京农业嘉年华”新闻发布会
文章来源:首都之窗 发布时间:2014-02-24 16:39
时间:2014年2月24日
简介:去年北京举行了首届农业嘉年华,是春天的亮丽的风景线,受到老百姓的欢迎。今年昌平区将继续用这样一个主题,于3月15号举办第二届北京农业嘉年华。有关农业嘉年华,将有很多新的项目,如草莓博览园等。关于嘉年华的具体情况大家都非常关切,出席发布会的市委农工委的昌平区的领导将作详细介绍。
主持人: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很特别,也算是一个专题性的新闻发布会。大家记得,去年北京举行了首届农业嘉年华,是春天的亮丽的风景线,取得了非常大的欢迎,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今年我们继续用这样一个主题,打算下个月15号举办第二届北京农业嘉年华,有关农业嘉年华,我们有很多新的项目,今年我们以已经形成的非常好的大家知道的有一个草莓博览园,在那个地方要举行农业嘉年华,关于嘉年华的情况大家都非常关切,因为是老百姓关切的。所以请来了市委农工委的领导和昌平区的领导出席我们的发布会,我来介绍一下出席发布会的情况:北京市委农工委研究室主任王修达;北京市昌平区副区长苏卫东。先请王修达介绍一下情况。
王修达:各位朋友下午好。会展农业是都市农业的高端形态,这几年来,北京市充分发挥首都优势,在会展农业方面做了系列探索。2012年,举办了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去年举办了首届北京嘉年华以及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丰富了农民的生活,也带动了北京农业的升级,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
今年,北京将举办世界种子大会,世界葡萄大会等一系列重要活动,目前各项活动的工作在有序进行当中。
休闲农业和会展农业有密切的联系。去年北京有1300多家休闲农业园,产值27.4亿元,丰富了市民的生活,带动农民增收。首届嘉年华在昌平举办,这个活动集娱乐休闲,园艺观光,科普教育等元素融入农业,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的发展。去年展会51天,吸引游客100万人。我们做了调查,游客认为活动的形式新,农味足,绝大多数游客希望北京把嘉年华活动继续办下去。
第二届北京农业嘉年华继续在昌平举办,在总结去年办会的基础上,昌平精心策划了第二届北京农业嘉年华的方案,做了很多的创新。市里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从很多方面给予了支持。农业部对第二届北京农业嘉年华给予了大量的支持和关注。将利用展会的平台,开展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推介活动,并开展中国美丽家园图片展,将丰富展会的内容和丰富第二届北京农业嘉年华的内容。
媒体界的朋友对北京休闲农业和北京嘉年华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去年有180多家媒体600多名记者进行了报道,大家对北京首届嘉年华的成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请大家一如既往对将要举办的第二届北京农业嘉年华给予支持,通过各种形式报道我们第二届的美景和美食,大家关心的美景和美食,请苏区长做一个介绍。
主持人:谢谢王委员,他把北京的农业会展和休闲农业做了一个总体的介绍,关于大家关注的第二届北京农业嘉年华的情况,请苏区长做介绍。
苏卫东:非常感谢王惠主任在百忙之中帮我们组织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非常感谢新闻界的朋友们。下面把昌平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情况以及第二届北京农业嘉年华的筹办情况和主要内容向大家做一个简要汇报。
首先我代表昌平区政府向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大家长期以来对昌平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这里,我主要介绍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昌平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昌平是首都城市发展新区,又是生态涵养区,正处在城镇化加速发展区,我们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当中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的力度,特别是农业发展方面,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农民增收为落脚点,明确提出了以百合、苹果、草莓、柿子的都市型农业发展思路。目前全区一花三国农收入突破7亿元,带动近2万名农户实现持续增收,得到了广大农民和市民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
其中,我们昌平的草莓产业方面,近年来,我们借助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在我们昌平举办的优势,全力推进增收,科技兴农和产业融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8年至2013年,全区草莓种植规模由200吨增加到10000吨,带动2千余户就业增收,昌平草莓市场上认可,观光采摘也十分畅销。北京嘉年华的举办地位于昌平草莓主产区的中心位置,用的是世界草莓大会留下来的场馆设施,主要考虑推进后续利用,探索发展新路,更好的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拓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实现形式,发展模式。
第二,第二届北京农业嘉年华的筹办情况。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去年我们和市有关部门共同举办了首届农业嘉年华,取得了圆满成功,带动周边地区实现草莓销售收入约1.8亿元,民俗旅游收入约1.2亿元,得到了各方面一致好评,成功打造了首都都市型农业的新名片。按全市统一部署,持续引领都市型现代农业展,决定在昌平举办第二届北京农业嘉年华,由昌平区人民政府主办,举办时间是今年的3月15日至5月4日。
一、活动特色。本届参展企业达到近300家,有国内外知名的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也有创意类服务企业。二是农味更足,布展内容丰富,坚固了北京地区的草莓食用等特色农业元素,基本涵盖了农业中与百姓日常生活最贴近的方方面面,将为大家献上一道有滋味的农业大餐。三是互动性参与性更强,我们充分考虑老中青少的不同需求,欢迎大家到时体现。
二、总体安排。本次活动采取“一展两区三乐园”。 “一展”即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展;“两区”即农业艺术体验区和草莓科技博览区;“三乐园”即农事体验乐园、拓展休闲乐园、主题狂欢乐园。同时,借鉴首届活动的成功举办,我们还安排了十项特色活动,其中活动开幕式定在3月15日上午,在草莓博览园东区广场举行,同时这也是2014年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展的开幕式,其中包括草莓采摘体验,趣味农事体验,中国美丽图片展等贯穿其中,力求好戏连台,精彩不断。
三、筹办进展。首次农业嘉年华闭幕后,我们就着手准备工作,目前场馆位置基本完成,展会期间的运行和服务保障方案基本敲定,我们正在全力推进最后的扫尾工作,抓紧组织演练磨合,确保以最佳状态,最好面貌迎接各界宾朋。此外世界朋友关心的票务销售,交通路线,停车场地,开闭馆时间等具体问题我们通过相关渠道发布,具体情况也提前发给了各位记者朋友,这里也请大家帮我们做了宣传,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活动成功不成功,宣传报道很重要,衷心的希望新闻界的朋友一如既往关心昌平发展,关心农业嘉年华,多宣传,多报道,帮助我们把活动办精彩。谢谢大家。
主持人:农业可以很开心,也可以很娱乐,也可以很休闲,这些都是大家欢迎和喜欢的内容,所以大家一定会从苏区长介绍的情况里获取很多的素材和信息,下面把时间交给大家,大家有什么需要进一步了解的可以提问。
《香港文汇报》记者:农业嘉年华对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格局发展有哪些影响,持续的举办,对未来北京市农业有哪些促进作用?
王修达:北京是大城市,小郊区,农业的非常重要的市场在城市和市民。通过举办活动,可以请市民到郊区去体验农业,同时的话,把郊区比较高档的农产品推销给市民,这是一方面。第二,农业本身像苏区长说的可以很休闲,很有趣,很娱乐,通过远离城市,市民可以体验农村,这方面可以起到一个农业科普站的作用。
苏卫东: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先简单的咱们共同探讨一下农业的功能。现在作为北京这样一个大的都市农业,应该说跟跟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不一样,农业的功能大家清楚的是生产功能,这是第一,也是它的传统。不管我们说的粮食、蔬菜等等。但是生产功能绝不仅仅是同业的唯一功能,特别是对北京这样特大型都市而言,农业发展的空间是非常广阔的。还有什么功能呢?比如说生活功能,比如说生态功能,比如说休闲功能。我们农业的生态功能,说今天大家来,都感觉到北京天气连续几天雾霾了,北京的环境还有改善的空间,农业在北京的生态建设上是主体作用,不管是我们的树木,在涵养方面是离不开农业的。过去农村人很向往城市的生活,千方百计往北京来,往重要城镇去,目前随着北京经济不断发展,特别是北京的市民,在节假日或者是休息日的时候,都愿意到郊区去。去看什么?第一是享受郊区的新鲜空气,第二是体验品尝优质特色安全的农产品。这是农业功能的拓展。如果市民到郊区去,既满足了自己的要求,同时又对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如果我们的市民节假日都到郊区去的话,农民收入一定会增加一大部分,我们昌平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北京虽然不是很高,但是我们昌平就光草莓这一项,一共是5个镇,45个村将近3千户农民从事着这个产业,我们的草莓产业是鲜食产业,靠市民观光采摘,我们举办嘉年华就是为了实现像北京这样特大型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实现方式,经营形式和运行模式,我们在探讨新的思路和模式。不知道回答这位记者朋友满意不满意。
《科技日报》记者:刚刚说到了嘉年华有很多的科普东西,现在很多家庭非常注意科普的问题,我想问的是,第二届北京农业嘉年华具体对孩子有怎样的科普教育?谢谢。
苏卫东:我们涉及到的科普东西非常多,这次有一个奇妙乐园,主题是以各种功能性植物作为载体,来展示对空气的改善。比如说我们有一种植物是株绒草(音),再比如现在大家对装修的污染应该说很重视,我身边有至少五、六位的朋友,或者是朋友的朋友都带来了健康的问题,这个不得不引起在座的各位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装修的房间为什么有污染,方方面面很多,甲醛的污染是最重要的,这次我们展示了若干种植物,在现场展示它怎么吸收甲醛,怎么吸收甲醛,在现场都有实验,大家可以参与这样的实验,以此来引起大家对改善环境的重视,也是科普。比如说还有一个场馆是瓜样年华,所有的各式各样的各在这个场馆里展现。再比如有一个馆专门展示草莓,这个草莓过去是实验的,今年是第一次推向市民,科技含量还是很高,参与的科技项目也很多,请各位朋友多宣传,多报道,欢迎市民到时候去现场亲身体验。
北京电视台记者:我想问一下苏区长,您提到的有趣的植物和功能性的植物,市民能在现场买到了,如果能的话,价格会不会比市场贵呢,或者是不是专门有一个区域来买这些植物呢?
苏卫东:我们吸取了去年的经验和教训,市民反映销的不丰富,今年我们每一个馆除了突出主题之外,在销都做了大量的文章,不能说能包括满足市民的全体需求,但是销的环节肯定会高度重视的,刚才我说的这些植物现场都有销售,但是我跟大家讲,价格肯定不会比市场高。凡是企业愿意参与的,得接受政府的条件,你为了扩大企业的知名度,价格要合理,不能高。比如说有一个馆是幽兰奇境,我们将用兰花做背景,全面展示各式各样的兰花,其中有很多的兰花,包括小小的兰花,包括以兰花为背景的比如说兰花的衬衣,兰花的领带,兰花的休闲产品,价格我认为市民完全都是可以接受的。
易果网:昌平的草莓是很强的品牌,对品质方面有什么样的把控?谢谢。
苏卫东:对草莓品质的问题我们昌平区政府非常重视,一个地区要想发展一个产业,会前我还跟王主任汇报,是非常艰难的,昌平这个产业发展到今天,我就教育我们所有的莓农说你们一定要像珍惜眼睛一样珍惜你们的草莓。现在在我们昌平,在北京的其他区县已经相继出现了打着昌平草莓的品牌,卖的不是我们昌平的草莓。昌平政府怎么做文章呢?第一是关口前移。在这里我跟大家讲,农产品不打农药不可能,关键是打什么农药,什么时间打,很重要。什么时间打,一定要在采摘之前的相应的一段时间打。第二个是打什么农药?你得打国家允许打的农药。为了确保昌平农民用国家允许的农药,在国家允许的时间打,我们昌平区政府出台了这样一个硬性的惠农政策,就是农民在我们昌平区范围内生产的草莓的生产者,有的不一定是农民,包括城市居民下岗,自己建大棚的也享受我们这个政策,到政府指定的农业主管部门销售农药的点去买农药,只交50%的钱。那50%的钱年底由政府统一买单,这样农民得到实惠,他就不会买不允许买的农药。第二是草莓好吃不好吃,主要在土壤。我们昌平对土壤的管理和修复是非常重视。每一个草莓大棚,政府每年补贴给草莓农民150块钱的有机酒剂(音),用于改善土壤。土壤好了就不易得病,就像人一样,您的菌群合理了就不会得病。第三个措施是昌平区草莓农民还有一系列的政策,比如说每株苗补助1苗5分钱,每栋大棚土壤的消毒政府补贴1千块。这个就是我们昌平区有一个质量检测监测队,有九个人不定期的化验,一旦化验出来谁家的草莓不合格,立即通过网站对外公布,同时取消这户享受政府各项补贴的资格。如果农民这样做的话,代价太大了,昌平农民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不听政府的话,去买不允许的农药,在不允许的时间内打农药的,没有。所有通过这些具体的措施,而且很有效的措施,确保了昌平草莓的品质,我可以跟大家讲,昌平草莓的质量请大家放心大胆的吃。我到我们的昌平草莓大棚里面摘下来就吃的,请大家放心大胆的吃,质量绝对过得去。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我的问题是即将举办的第二届北京农业嘉年华与去年举办的首届农业嘉年华相比,有什么特点,或者是说内容形式上有没有丰富改进完善的地方?谢谢。
苏卫东:这次的农业嘉年华层次高了一些,去年是我们自己组织的,去年农业部的领导也参加了我们的开幕式,认为举办的非常好,这样农业部组织全国29个城市的全国农业到我们这儿来展。第二个是今年我们更注重了农业嘉年华的趣味性、参与性、互动性、科技性。刚才我讲了,你要想吸引市民,去年我看了微博了很多的文章,看了很多的方方面面的报道,大家普遍认为我们的展的内容是不错的,但是互动的内容少。今年我们在互动这个问题上下了力量,每个馆都要设置互动的参与,让市民广泛的参与。第三,今年我们注重了产品的展卖。比如说今年有一个蜂彩世界的馆,我可以跟大家讲,我们的蜂彩世界是什么?就是以蜜蜂和蜂产品为主的一个馆,蜜蜂是很了不起的一种昆虫,到目前为止,哪样的建筑物最好,最节省材料,空间最大,就是蜜蜂搭的那个窝。包括我们的蜂制品,蜂胶等等对人体的身体健康非常有益处,今天我们一起吃饭的时候,我还说少吃白糖,多吃蜂蜜,对人非常有好处。所以说产品是琳琅满目,这个跟去年有截然不同。再一个是在服务上,去年因为是首届,普遍服务设施不尽合理,今年尽可能的合理,去年不是很齐全,今年尽可能的其群。让每一位市民和观众都高兴而去,满意而归。
主持人:谢谢苏区长回答非常精彩,大家听了您的介绍大家肯定想去现场了,但是距离开幕还有一段时间,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之后大家关注嘉年华的筹备工作,也希望各位记者朋友们跟进,跟进我们的筹备和开幕,更加跟进活动中的亮点和丰富多彩的样式,到时候新闻办会组织大家前往昌平去参观采访,并且写报道,谢谢大家的出席。再见。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