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视频北京 > 市政府新闻发布会 > “北京促进城南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

“北京促进城南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

文章来源:首都之窗 发布时间:2013-03-26 15:25

分享:
发布会日期:2013年3月19日
简介: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13年3月19日,在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召开“北京市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届时,市发改委及各相关区县领导将出席发布会,介绍我市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第一阶段进展和第二阶段设想,并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同志们一定看到今天发布的阵容比较强大,但是我们实际上也是发布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所以请来北京发改委和五个区的领导一起来向各位介绍。今天发布的题目主要是关于北京市促进南部地区加快发展的新闻发布会。大家都知道,北京南部地区这些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过去三年经过全市上下,尤其是南部五个区的共同努力完成第一阶段。后面怎么加快发展,也是媒体关注的话题,所以组织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向各位做一个详尽的介绍。
  主持人:首先介绍参加今天发布会的各位领导: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赵磊,东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新闻发言人徐熙,西城区委常委、副区长、新闻发言人梁昌新,丰台区委常委、副区长刘宇,房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新闻发言人李江,大兴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邵恒。都是重量级的领导在这里。先请发改委的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赵磊给我们介绍一下城南行动计划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有关情况和重点。
  赵磊: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今天能有机会和城南五个区的领导在一起给大家发布城南第二阶段的行动计划。城南行动计划实际上从2009年实施,应该说从那个时候起,我们就得到了媒体界朋友的大力支持,也对城南行动进行大量报道。最近一段时间有记者来电话询问新一轮城南行动的进展情况。发改委作为城南行动计划制订的牵头单位,我们深切感觉到大家对北京和城南地区的发展的支持,借这个机会也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上周,市政府正式印发关于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发布的第二阶段发展行动计划,这标志新一轮促进城南加快发展的步伐正式启动。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过去三年城南行动计划取得的成效和下一阶段城南行动的主要特点和内容。
  首先介绍第一阶段城南行动计划所取得的成效。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是市委、市政府立足新的发布阶段,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和区域发展。实施三年来,城南各区和市政府有关部门配合,集中力量推进实施163项有利于促进城南地区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完成了行动计划投资2100亿元。带动全社会投资4500亿元,城南地区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高端要素快速涌入,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可以说三年来城南地区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历史性变化。主要体现在第一,经济势力不断提升,发展差距逐步缩小。过去三年,第一重点产业园区发展壮大,城南地区新增重大产业项目200多项,累计落地投资2100亿元,城南地区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活力明显增强。在重大产业项目的带动下,城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我们以发展建设任务比较重丰台、大兴、房山三个区为例,2010到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这三年年均增长9.2%,高出全市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6%,高出全市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第二是基础设施提速,承载能力明显提升。实施82项交通水资源能源项目,显著改变了城南地区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的局面。
  轨道交通实现大发展。京沪高铁、京石客专完成主题工程。地铁亦庄线、大兴线、房山线等五条线路相继通车。城南地区通车的里程从三年前28公里到现在118公里,三年间新增90公里。通车里程达到三年前的四倍,市民出行条件显著改善。与中心城联系的交通通道也在加快实施。三年新建七条交通通道,建成以后城南各区域城联系的交通数量,南城地区增加一倍。特别是西南部通道由原来一条增加三条,现在正在实施八条48公里的主干路建成通车,11条道路正在加快实施。
  中心城南部地区的供热管网改造完成。三座再生水厂改造完成,再生水处理能力每天16万立方米。城南地区的资源能源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三是环境品质大幅度提升,城市面貌明显改观。三年完成生态项目31项,城南地区环境日趋整洁完美,大尺度开放绿地,比如大兴、亦庄、房山新城森林滨河公园等向社会开放,平原造林完成6万亩。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部实现生态治理。长沟湿地的功能逐步恢复。
  四是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城南广大市民从发展成果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学前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明显完成,18中改扩建,市少年宫等先进完工。丰台医院、妇幼保健院,良乡医院门诊楼等相继完成。累计建设收购保障性住房17.6万套,70个余小区老旧热网等相继完成。市民生活条件持续改善。从总体上看,在城南行动计划的带动下,城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出现速度快、质量高、后劲足的良好势头。
  制定第二阶段城南行动计划的主要想法。我们主要基于这么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凝聚城南发展共识的需要。经过三年的发展,全市形成向城南倾斜,推动城南发展的共识,激发了热情。城南地区的区域形象明显转变,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需要通过制定新阶段的计划,继续传递市委、市政府加快发展城南的信心和决心,继续营造全社会关注城南,建设城南的良好氛围。
  二是进抓机遇加快发展的需要。城南地区是我市加快打造首都经济圈的重要通道。城南地区作为面向环渤海,辐射首都圈的重要意义,大家可以想像得到。应该说,我们城南地区正在处于加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通过三年的发展,政府引导社会投资进一步向城南集聚。未来三年新机场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园博会等重大活动的举办,丽泽金融商务区的推进都为城南发展创造条件。如何乘势而为,就需要制定好第二轮城南行动计划,这对完善首都功能,优化城市布局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个考虑,立足新需求,持续推动城南建设的需要。加快城市南部地区发展是一项战略性、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
  第一阶段三年取得很好的成果,给我们增强了发展的信心,第二阶段还要继续沿着加快城南地区发展的轨道向前推进城南地区各个方面的发展。从全市发展的战略来看,加快城南发展既是保证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决策性连续性的需要,也是对经济发展与城市功能协调,发展方式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的迫切要求,也是充分发挥城南地区后发优势,高标准、高起点规划新蓝图的必然要求。
  第三介绍城南行动计划的特点。一个是继承性,一个是创新性。关于继承性未来三年是城南地区继续夯实发展基础,全面提升发展的关键时期。要继续坚持第一阶段好的做法。继承性主要体现在四个坚持。一是坚持重大项目带动,重大活动推动,重大功能区引领。二是坚持市级统筹,市区联动。三是坚持发挥政府与社会的合力,更加注重利用社会力量。四是坚持范围不变,力度不减,目标连续。
  在这里我特别强调范围不变,力度不减,目标连续的原则。所谓范围不变就是将行政区域调整的原崇文、宣武地区纳入进来,继承保护的工作。力度不减就是加大规划对城南地区的倾斜力度,加大投资,在原来增幅的基础上再提高十个百分点。要进一步夯实城南地区的发展基础,重点推动城南地区发展整体上水平。
  创新性,要针对发展重点的转变,我们对思路进行一些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转变上。第一个转变,产业发展由产业园区的扩展为主向产业培育转变,着力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二是要着力提高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能力。三是发展动力由政府主导向更多依靠社会力量转变,着力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最后简要介绍一下未来三年城南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未来三年,围绕促进城南发展整体上水平的目标,集中实施一批影响城南地区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计划安排重大项目232项,总投资约3960亿,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与百姓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重大项目数量和投资比重都超过七成。
  主要有七个方面的任务。第一,重点扩展优质的公共服务。第二阶段中公共服务类的项目比重无论是数量还是投资占整个投资的比重都有所上升,体现了民生的特点。第二阶段达到66项,数量占比由第一阶段14%提到到28%,投资由第一阶段3%提高到13%。第二个主要任务,基本形成城南骨干交通体系。一个是继续加快推动轨道交通的建设。二是加快跨区的通道建设。三是加快区域路网结构。四是加快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重要产业基地的配套建设。三个重点任务,推动生态建设。建成一批城市休闲森林公园,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利用,营造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以产业发展增内升动力,输血变造血。分别确定三个一批的产业园区,聚焦发展一批重点的产业园区,经济体量占的比较大。第二个层面加快发展一批特色产业的集聚区。第三打造产业区域新的增长点。持续加大政策、资金、土地等要素对城市南部地区的倾斜。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产业发展上水平,将城南地区打造成为首都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级,实现城市功能上水平,将城南地区打造成为输血中心城功能,实现改革创新上水平,将城南地区打造成为富有发展生机的地区,塑造北京城南的品牌。
  各位媒体朋友,促进城南地区发展需要举全市努力,坚持不懈地努力推进。过去三年媒体的发展对城南地区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对城南地区的发展继续给予关注,给予支持,也热情欢迎大家到城南地区采风,感知城南,挖掘城南,推荐城南,进而让社会各界持续关注城南、早日实现城南地区的全面振兴。谢谢大家。另外还补充一句,一会儿大家在提问的过程中,委里来了很多处长,项目有几百个,如果需要问项目信息,会后处长可以给大家一个答复。
  主持人:特别感谢赵磊副主任给我们一个详细的介绍,让我们了解城南行动计划第一阶段的进展和第二阶段的安排。下面把时间交给各位记者朋友,请提问。
  北京日报记者:在第一期城南行动计划进行的过程中,东西城和原来崇文、宣武有原来区划调整的事件,东城区在区划调整之后,在第一阶段期间,在南北均衡发展上做了哪些工作和成就?就东城区来讲,我们看到资料上着重提到龙潭体育产业园,也没有说得很详细,龙潭体育产业园在过去三年里做的怎么样,在新一轮城南行动计划中有什么新的计划?
  徐熙:非常感谢记者提问。正像记者所说,第二阶段城南计划仍然把南部区域列进去,我首先感谢市政府、市发改委还有各位媒体的呼吁和支持。因为三年前,我们两区合并,东城和崇文合并,实际上我们就没有南城的概念,我们是城东,东城,是南北各半。实际上市里批准规划,更多的是考虑我们两区合并以后优势互补,把资源互相利用,能够在新的41平方公里形成统筹发展。媒体问的也非常尖锐,两个区合并以后,确实这三年发展的速度非常快,特别是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南城的发展速度比以往更快,而且全区上下倾心发展南城。可以举几个例子,第一个从文化发展上讲,大家知道前门前期原崇文就进行很大的改造工作,人口疏解工作,形成一个很好的区域。两区合并以后,我们鲜鱼口开街,鲜鱼口形成老字号一条街,台湾商务会馆形成台湾美食一条街。还有广东会馆等七个会馆已经整体修缮改造完成,形成前门地区的会馆区。还有草场三条至十条南北两边的房屋也进行修缮,一部分前门地区回迁的居民在新修的平房里居住,形成商居两用的发展带。基础设施也得到改善,更重要的就是两区合并以后,我们启动天坛周边的改造。大家知道天坛是我们古老的园林,北京城区两个历史文化保护地之一,去年对天坛东侧八动栋简易楼进行搬迁,按照自愿原则签约已经占42%,政府给予一部分补助,逐步让天坛的坛墙露出来。永外地区发展较慢,也用文化引领来发展,东南角楼的改造,请古文化专家进行鉴定,对东南角楼进行复建。今年进行护城河的改造,形成良好的景观带。
  两区合并以后,不得不提产业建设。龙潭体育产业园,体育产业园主要有国家体委的资源,还有资源运动项目,象棋院等都在崇文这个地界。在这里还要打造一个演艺区,建一些剧场群,去年建成幸福大剧院。另外发挥现有的资源,把原来的工人俱乐部改造成红剧场,每十个外国人来中国旅游的就有一个到红剧场看《功夫传奇》,对带动周边的酒店、餐饮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另外南区域公共设施的改造速度明显加快。两个区合并以后,在公共服务方面,一个是新建永建里、二幼等三所幼儿园,全面完成普仁医院分院等医疗项目。同时为了南部居民,因为南部居民对物价指数比较敏感,我们建立很多蔬菜的直销店,建立15家新发地直销的蔬菜店,方便他们购买,同时把价格也控制在全市比较低的指数。民生工程有了很大的改善。因为南部相对落后,就是基础设施改造比较晚,这三年南部基础设施在市发改委、政府的支持下,我们的力度最大。例如我们的大型电网配备进行三项改造,一个是天坛公园、陶源路、琉璃井路的。南部地区煤改电工作近几年改造速度很快,现在我们希望在今年完成绝大部分,或者争取今年全部完成。这样煤改电的力度有了基础设施,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就有一定的基础。
  同时南部老旧电网的改造,老楼通燃气、一户一表都改造比较快。去年7.21,对我们来说最怕平房进水,特别是南部的平房相对时间比较长,质量比较低,这样的情况下,最害怕阴天。所以我们在7.21,政府投入3000万,对老旧危房进行改造,在去年大雨之中,南部没有因为平房出现人员伤亡事故。
  你问的第二个阶段,其实东城区南部要改造,要发展,离不开两个字,得跟文化保护相结合,人口疏解必须跟文化保护相结合。所以跟文化保护结合,跟人们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我们工作推动就快。第二阶段,有四个区域点,一个是前门地区,基本完成西片的改造,今年牛青山区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讲到把前门东片地区进行改造,使得那里古文化的氛围得以恢复,使三里河水系得以呈现在世人面前。
  第二个点就是天坛周边。65栋简易楼都建在60年代,对古文物有影响,同时那里的居民生活质量相对较低。60年代的基础设施非常薄弱,电不够,水可能有管道问题,还有燃气。所以要启动65栋简易楼的改造。而且在市里领导下,我们争取扩大一些量,加大力度。第三个区域就是龙潭湖,这里是居民对文化、体育一种享受的区域,我们结合天坛演艺区、龙潭体育产业园,让大家享受体育的魅力。那里有一个体育馆,大家花费很低,可以供居民体育享受。体育产业园不仅是产业,还让居民享受。文化方面,我们争取把周边的剧场进行改造,结合幸福大剧院,形成一个周边的剧场群。第四个区域就是永外,永外商贸发展的速度比较慢,危旧房改造比较慢,今年一个把道路,一个新建医院和养老设施,使永外地区的居民在公共服务上得到很大的提升。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新机场的建设是第二阶段城南行动计划重点任务,我想问一下邵区长,大兴在新机场建设上做了哪些工作?
  邵恒:去年底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正式对北京新机场项目进行批复,定位是大型枢纽国际性机场,作为国家重大的项目,也是第二阶段城南行动之一,也是在大兴,这是大兴持久发展的动力源。这是大兴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性机遇,也是大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要的任务。区委、区政府将按照服务新机场、建设新航城的速度,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下面把工作的情况向各位记者做一个介绍。
  根据市政府的要求,对当前新机场建设的需求,从当前工作层面来看,我们重点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抓好限控管控的工作。我们出台大兴区集体土地非居住土地拆迁办法和居住房屋拆迁办法,实现四无目标,下一步继续加大管理的力度,为新机场建设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二是抓好整体拆迁。前期我们对机场范围建设可能涉及的村庄的人、地、房等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也确定安置房的选址方案。目前正在积极准备,下一步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统一安排,全力做好新机场整体拆迁工作。三是抓好机场建设的服务保障,前期区政府已经成立专门的机构,围绕新机场的建设施工要求,与机场建设集团以及相关部门进行对接,集中完成供水、供电、交通、市政等各项服务工作保障预案,下一步进一步细化和深化工作方案,确保新机场开工建设道路畅通、水电充足、生活便捷。四是抓好规划的研究。结合新机场的建设,在新机场周边同步规划新航城,我们正围绕城乡统筹发展,交通承载能力,城市概念性规划,生态系统等11个专题进行专题研究,初步明确了新航城地区的发展战略。下一步继续推进新航城的研究,与新机场规划同步实施。第一阶段城南行动计划得益于市委、市政府政策的支持,得益于市发改委的悉心指导,也离不开媒体朋友的舆论支持,在这里代表区政府、大兴区人民对大家表示感谢。
  法制晚报记者:我有一个问题想问西城区的区长,西城地区是北京最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作为西城区今年城南行动的重点项目,天桥演艺区的建设有什么进展?
  梁昌新:天桥演艺区作为城南行动计划一个重点项目,也是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同时也是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点项目,从四个方面回答。一个发展基础,天桥历史上是演艺资源集聚的地区,走出侯宝林等一批艺术大师。现在这个区域有天桥剧场、德云社等14处演艺的剧场在这里集聚,应该说在天桥地区发展建设演艺区还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和现有的资源支撑。
  二是关于天桥演艺区发展的总体考虑,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把演艺区的建设与产业发展等协调、餐饮、娱乐、休闲、购物配套的,具有中国特色、国际水准的演艺区。总投资预计达到150个亿,现在正在制定总体规划。起步区是当前正在规划建设的重点区域,一个是天桥艺术大厦,这个项目已经封顶装修,今年6月竣工投入使用。这个项目有四万七千平方米,有展览展示平台、演艺产业等演示中心,这个项目正在招商,相关机构已经洽谈。
  梁昌新:第二个项目是天桥艺术中心,这个项目总投资16个亿,面积7.5万平方米。现在正在建设天桥汇的项目,这也是一个小剧场群,这是重点项目。同时规划建设启动相关的前期准备项目,包括天桥地区历史遗存的项目进行腾退修缮。包括这个区还有一些工业厂房,通过政策的支持,鼓励演艺机构来改造提升工业厂房,用好存量的设施,发展相关产业。
  规划建设演艺区关键是靠内容支撑。我们与国家大剧院、中国歌剧舞剧团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政府搭台,这个区域的企业为主体,演艺机构来参与。内容是演艺区建设的核心内容,我们核心规划建成一个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相结合的演艺区。我们提出的口号把天桥演艺区建成北京的天桥、世界的舞台,把它建设成为北京的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文汇报记者:房山这几年一直着力打造5加X的功能区这几年城南行动计划进行到现在,现在5加x的发展情况如何?
  李江:过去三年,借助城南规划发展最大的三年,也是城南规划发展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我们重点打造公共产业园区的发展,一批如中石化、长安汽车、航天航空、北控、奥特莱斯、中粮等央企、市企陆续落户房山。去年十月份我们被列为中关村自主示范区,也对功能发展有了很大的提升。
  李江:功能区的建设,我们以统筹产业发展,城市功能和人口结构作为我们工作的着力点,重点打造五大园区。一个是聚集发展北京高端制造业产业基地,加快新产业机车、新能源制造业等产业集群,重点实施道路的改造,基地的路网,供电设施,加快一批项目,打造东有亦庄,南有窦店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二是加快发展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我们将持续深入推进合作项目,把基地建成国际一流的现代石化新材料产业园区,加快实施燕房的西北环线110千伏的变电站的建设。
  三是培育发展房山中央休闲购物区。我们重点发展商务服务,温泉休闲、体育健身等一些产业,打造首都的商务休闲产业示范区。四是生态发展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我们将打造石花洞风景名胜旅游区,完善我们休闲旅游的基础设施,推动北京文化硅谷、云居寺文化景区等项目的实施。五是发展农业示范园。我们与中粮合作,加快功能园区建设,吸引高端农业产业聚集,努力将园区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农业高新园区。另外一些企业的加入,为房山区解决上万人的就业问题,房山已经成为首都发展投资的热土,我们也希望各界朋友来房山投资置业。谢谢。
  北京青年报记者:就丰台而言,您感觉城南计划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相比有什么不同?丰台区作为首都功能拓展区,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丰台区在未来三年什么新的举措?第二个问题请您以大红门服装市场为例,谈一下丰台区产业集群在未来如何转型?最后一个问题提给大兴副区长,您刚才提到新机场建设,这个新机场提到目前拆迁情况,涉及多少村子,多少人口,如何安置?
  刘宇:从区县更多的感受,主要是输血变造血。第一阶段是输血,第一阶段在路水电气里市里加大投资。第二阶段更多是产业的聚集,功能的完善,公共服务的提升,尤其是环境的改善和打造,这方面是我们重点的工作。从产业聚集,丰台丽泽金融商务区,基本都形成一个基地。中关村丰台园区,我们也是东进西扩。5月18日将要开园的第九届园林博览会,相对来说对永定河以西地区环境的改善做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以业兴业,以业富民。过去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下一个阶段重点有三个方面,丰台历史上就是首都路路咽喉,火车大量都是从丰台经过,我们现在感觉下一步丰台应该在这方面对北京做好路网安排。第一个新丰台站,丰台站改造之后,连通珠三角,包括港澳这个重要的连接。作为轨道交通,除了现在14号线、7号线完成以后,16号线和8号线也要开始修建。区域内的路,京良等几条路的改造,主要是市里和郊区的连接。以后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主持人:我希望大家继续关注,因为大家能从这场新闻发布会得到很多的信息,也能感受北京城南以后是发展的热土,将会产生很多好的故事。希望大家跟进关注。谢谢各位新闻发言人,也谢谢各位记者,再见。
阅读全部
立即发布

图片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