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叶昶:各位媒体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我市已于11月正式进入森林防火期,为进一步宣传普及森林防火知识,提高全民森林防火防范意识,今天我们邀请到市应急局和市园林绿化局负责人,为大家解读相关工作并回答记者朋友的提问。
首先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二级巡视员 杨永军先生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金增先生
下面,请北京市应急管理局二级巡视员杨永军通报《关于全面加强首都新形势下森林防火工作的实施方案》起草情况和主要内容,分析森林防火形势部署工作。
-
嘉宾
杨永军: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北京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首都森林防灭火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年9月份,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首都新形势下森林防灭火工作的实施方案》,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首都森林防灭火工作做出了顶层设计,提供了行动指南。根据本次新闻发布会安排,我简要介绍一下《关于全面加强首都新形势下森林防灭火工作的实施方案》的出台背景、起草过程和主要内容。
一、《方案》的出台背景
今年4月份,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意见》,已向全社会公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由党中央、国务院审定印发的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高度重视,系统提出了新体制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要求、工作方针以及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具体举措,内容宏观、系统、全面,需要各地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细化落实举措。国家森防指也印发专项通知,对《意见》的贯彻落实提出明确要求。
机构改革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首都森林防灭火工作,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多次召开市政府常务会、市领导专题会研究部署有关工作,明确目标,提出要求。市森防指、市森防办积极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强化综合防治、狠抓森防队伍建设、深化应急准备,深入推进常态化治理,突出重大活动保障,森林火灾治理能力稳步增强、治理体系逐步完善,全市森林火灾防控能力总体提升,森林火灾数量呈现总体下降的态势。但是,随着首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化,本市森林资源总量大幅增加,林城相融、农林交错态势更加凸显,森林火灾防控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从近年来森林火灾的发生情况看,本市森林防灭火工作在体制机制、责任落实、源头治理、防火基础设施、救援能力建设等方面,还不同程度存在短板弱项。面对复杂严峻形势和客观存在的短板弱项,需要我们在市级层面出台政策文件,对全市森林防灭火工作进行通盘考虑、统筹安排,更好地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
在此工作背景下,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意见》,不断提高本市森林火灾防治管理水平,推动首都森林防灭火工作高质量发展,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全面加强首都新形势下森林防灭火工作的实施方案》。
二、《方案》的起草过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方案》的起草工作,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审议《方案》,整个《方案》的起草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指导思想明确。在落实《意见》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新增了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讲话精神等内容。
二是重视调查研究。赴怀柔、平谷、房山、密云、延庆、门头沟等区深入一线调研,掌握森林防灭火工作存在的主要矛盾困难,并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参加起草工作,确保《方案》实用管用。
三是注重汲取教训。深刻汲取近年来森林火灾教训,将“把隐患当事故、把风险当灾难”、“快查快办、严肃查处、加强警示教育”、“优化指挥调度体系”等工作要求,固化到《方案》中。
四是广泛征求意见。先后2轮次向各有林区和市森防指成员单位征求意见建议,并就重点问题进行沟通协商,最大程度达成共识。
三、《方案》的主要内容
《方案》共6部分20条。
《方案》明确了首都森林防灭火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要求和主要目标。在森林防灭火工作主要目标上,北京市提出了将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7‰以内,指标设置严于国家0.9‰的要求。
《方案》对防控责任、预防监测、指挥扑救、综合支撑等4个体系16个方面的工作作了针对性部署。在完善防控责任体系方面,突出强化党委和政府领导责任,要求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各级党委加强对森林防灭火工作的领导,实行属地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同时细化行业部门管理责任,明确了应急、公安、园林、文旅、民政、城管、交通、消防等相关部门的责任。还要求压实经营单位和个人责任,建立健全森林防灭火责任制,划定责任区,确定责任人,签订责任书。我们坚持依法快查快办、有灾必查、失责必追,对森林防灭火工作中失职失责、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恶劣影响的,依规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在完善预防监测体系方面,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用火行为、加强可燃物清理、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做好源头综合治理。系统谋划林区防火阻隔系统、道路、蓄水池、检查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实生态防火理念,推广耐火树种,构建多样化生物阻燃带、生物围栏,提高本质安全水平。结合新型集体林场建设,逐步推进生态林管护员政策改革,优化防火管护队伍结构、力量、装备,建立健全市、区、乡镇、村四级森林防火巡查巡护机制,提升防火管护能力。
在完善指挥扑救体系方面,巩固“国家队伍为专业支撑、市级队伍为机动增援、区级队伍为主力、乡镇队伍为基础”的四级力量体系,加强各级森林防灭火指挥机构和主管部门业务能力建设,提升指挥调度能力。推进规范化建设达标,加强以水灭火能力建设,持续提高专业救援队伍建设水平。通过加强乡镇级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推广有林行政村“五个一”经验做法,指导乡镇专职消防队伍、村微型消防站拓展森林消防救援能力,发展多样化的基层扑火力量。制定实施森林防灭火领域无人机和直升机应用三年行动计划,提升航空消防救援能力。
在完善综合支撑体系方面,推进“智慧应急”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森林防灭火大数据平台建设,深化森林防灭火作战指挥调度平台建设,鼓励科研院所和企业加强智慧防火、智能灭火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形成有效的科技支撑。加强京津冀区域协作和联防联控,深化与驻京部队协同联动,形成有效的协同支撑。
《方案》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资金保障、深化社会共治4个方面,提出了做好新形势下森林防灭火工作的保障性措施。
关于《方案》的基本情况,我就介绍到这里。借此机会,想就下一步的森林防灭火工作作简要提醒。
11月1日,全市已经进入新年度森林防火期。从形势研判看,今年秋冬季全市降水偏少、温度偏高,林下可燃物载量持续增加,林区旅游活动密集,如不能有效管控违规农事用火、祭祀用火、野外用火、施工作业跑火、输配电设施设备起火等问题,发生森林火灾的几率将会大幅增加。
在此,希望各区、各部门要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按照全市工作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抓好措施细化和任务落实,全力压减一般森林火灾数量,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
同时,也请广大市民朋友们积极支持首都森林防灭火工作,自觉遵守野外用火的法律法规,不在森林防火区内吸烟、用火,共同守护好我们的绿色家园。
谢谢大家!
-
主持人
叶昶:谢谢杨永军先生的介绍。下面时间交给记者朋友,请大家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
记者
央广网记者:请问《方案》在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和要求上有哪些创新?
-
嘉宾
杨永军: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北京作为首善之都,森林防灭火工作关系着首都生态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在《方案》起草中,我们深入总结固化近年来首都森林防灭火工作的经验做法,全面查找短板不足,结合实际制定有较强针对性的实施方案,主要有四个特点: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突出系统建设。《方案》把党的领导贯穿首都森林防灭火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注重系统建设,从防控责任体系、预防监测体系、指挥扑救体系、综合支撑体系4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持续加强体系建设。
二是坚持首善标准,突出北京特色。结合首都实际,将森林火灾受害率设置在0.7‰以内,高于国家的标准,提出发展多样化基层扑火力量措施,重点加强乡镇级森林消防队伍建设,2025年底前实现重点有林乡镇全覆盖。
三是坚持预防为主,突出防救结合。《方案》坚持把预防工作放在首位,从指挥扑救能力提升、加强专业队伍建设等8个方面对“预防”工作进行详细部署。
四是坚持科技引领,突出创新驱动。通过推动建设森林防灭火大数据平台,加强森林防灭火基础数据库建设,实行森林防灭火基础数据“一张图”管理。深化森林防灭火作战指挥调度平台应用,加强应急指挥车、便携式卫星地面站等设备配备,完善智慧化指挥作战模式,实现应急通讯“一张网”。
谢谢!
-
记者
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请问《方案》在森林火灾预防上主要从哪些方面发力?
-
嘉宾
王金增: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预防为主,积极消灭”,是我们国家几十年森林防火工作的经验总结,我们将以《方案》为统领,坚持把预防放在首位,“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结合我市森林防火的重点和难点,主要从五方面进行发力:
一是进一步压实森林火灾防控责任。强化林长制考核指挥棒作用,全面加强网格化管理,压实第一责任人森林火灾防控责任,推进乡镇森林防灭火规范化管理,打通基层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
二是筑牢森林防火宣传筑牢第一道防线。牢固树立“大宣传观”,着力提升全民防火意识、强化部门联动,推动森林防火相关约定纳入村规民约,引导市民移风易俗,改变传统的危险用火习惯,构筑森林防火的人民防线。
三是加强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治理。把重大隐患当事故对待,持续规范巡查巡护,建立火灾风险隐患台账,闭环式推进隐患整改销号。加强林下可燃物和枯死树木清理,道路两侧和重要设施周边开设防火隔离带,加大林区散坟、林田结合部等防火关键区域的常态化巡护、检查。
四是切实管住火源。严防进山入林携带火种,严禁林区散坟祭祀用火,推广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严防违规农事用火;严格林区生产作业用火审批,加强用火全过程监管。会同森林公安、行政执法队伍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用火行为。
五是进一步提升火险预警监测能力。加强森林火情预警监测技术手段的融合应用,进一步提升林区视频监控覆盖率、识别准确率。推进无人机在山区实现规模化、常态化布局,压缩早期处理响应时间,让无人机成为防灭火的“杀手锏”。
谢谢!
-
记者
凤凰卫视记者:森林火灾扑救难度大、危险性高、专业性强,需要专业力量进行处置,请问《方案》在森防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上有哪些举措?
-
嘉宾
杨永军:感谢这位记者对首都森林消防救援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的关心和关注。虽然目前市、区两级队伍在队伍建设、装备建设、能力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也存在人员流动性较大、专业能力不强等不足,未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在队伍建设上,我们将在现有的“国家队为专业支撑、市级队伍为机动增援、区级队伍为主力、乡镇队伍为基础”的四级力量体系基础上,以“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装备科技化”为重点,计划到2024年底前,市、区两级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基本达到训练规范、基础能力建设规范等地方标准要求。持续开展“野外化、实战化”大练兵行动,着力提升市、区两级森防队伍遂行中心任务能力。加强乡镇级森防队伍建设,有力提升基层基础。
在能力提升上,重点在以水灭火和航空消防救援能力的提升上发力,加强市、区两级森防队伍以水灭火能力建设,逐步成建制配备以水灭火装备,有序推动重点有林乡镇、有林行政村配备机动供水车辆及装备,具备8-10公里供水输水能力。在航空消防救援能力提升上,加快大载重、长航时无人机应用,推广部署无人机智能应用系统,推进森林防灭火领域无人机和直升机数据图像融合,加强直升机配套设施建设,探索直升机紧急投送应急水源战术等措施,有效提升本市森林火灾处置综合能力。
谢谢!
-
记者
新京报记者:基础设施是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的有力支撑,如果没有防火道,救援队伍将难以快速到达火场,没有水源,火灾扑救难度将大大增加,请问《方案》对森林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有哪些考虑?
-
嘉宾
王金增:这个问题特别好,随着山区能源结构的改变和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强,林区原有的防火公路部分被灌木覆盖,特别是今年“23·7”重大暴雨灾害,我市西部山区的防火道路损失巨大,防火公路恢复建设是当前我市防灭火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一是要抓紧抢修房山、门头沟等重灾区的防火公路和防火步道,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的支持下,预计到年底前328公里防火公路、84公里防火步道能够抢通,具备通行条件,明年汛前能够全面完成重建。
二是按照急用先行的原则加快推进防火道路建设。依据《方案》,我们编制了《北京市森林防火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系统规划了林区防火道路、检查站、蓄水池等的总体布局,聚焦防火公路盲区,确保消防车辆和人员能够快速到达火灾现场,为灭火争取时间,减少火灾损失。
三是加强对防火道路实施常规的养护管理,功夫用在平时,确保防火公路能够持续发挥功能。另外我们在防火公路建设中也着眼于平急两用,在下一步的规划建设中,对防火公路、森林步道等道路资源进行整合,加大统筹,提升道路复合功能,助力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
谢谢!
-
主持人
叶昶: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出席发布会的各位领导和记者朋友,今天是第24个记者节,又恰逢立冬,特别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也祝大家节日快乐,立冬安康。
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