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的北京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今天是系列主题发布会的第七场,本场的主题是: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两周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2022年12月1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自2021年7月,国务院批准北京等五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以来,在商务部大力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领导小组的坚强领导下,北京市以落实“四个中心”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为指引,以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为导向,持续完善工作机制,建立深化“高位部署、高频调度、协同联动”工作体系,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稳步推进培育建设工作的开展,取得一系列成效。
今天,我们邀请到北京商务局主要负责同志和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体育局、朝阳区、昌平区相关负责同志,向大家介绍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两周年的工作情况,并回答媒体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介绍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北京市商务局局长 丁勇先生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刘斌先生
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 孟强华先生
朝阳区副区长 舒毕磊先生
昌平区副区长 郭清尧先生
首先,有请北京市商务局丁勇介绍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两周年工作亮点成效。
-
嘉宾
丁勇: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
2021年7月,国务院批准北京等5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两年来,北京以落实“四个中心”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为指引,发挥首都优势,把握消费新趋势,优化消费环境,持续增强消费对于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速布局消费新地标
我们强化顶层设计,推进落实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构建国际、城市、地区、社区四级商圈体系,推动29个城市消费中心和57个重点商圈“一圈一策”发展。
我们优化均衡全市消费地标布局,在城市东部地区,环球影城盛大开园;在城市西部,首钢园华丽转身;在城市南部,大兴临空区枢纽项目初步完成了方案设计。
我们提升改造传统商圈,对王府井、前门大栅栏、三里屯等34个传统商圈进行了改造升级。
我们推动大型商业设施落地,比如西三旗万象汇填补了西三旗大型商业项目的空白,朝阳THE Box成为年轻新生代的打卡新地标。首开long街打造了回天地区首条商业步行街。
我们持续优化商圈环境,加强商业综合体周边交通综合治理,进一步优化商圈广告牌匾的设置、特色经营活动、促销活动等方面的审批。
二、持续完善消费品牌矩阵
我们大力发展首店经济,迭代更新首店政策3.0版。2019年至今已经落地首店3300多家,处于全国第一梯队。
我们推动老字号守正创新,2021年以来认定了80名老字号工匠,实现了九成以上老字号企业的触网销售,七成以上开展直播销售。
我们加快孵化新消费品牌,在6个新消费品牌孵化试点基地,累计孵化品牌达到60多个,全市入库新消费品牌超过300多个。
我们吸引全球优质品牌资源,优化调整了外资企业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条件,2021年以来,累计认定了13家消费类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三、升级迭代消费新场景
我们优化文旅新消费供给,累计开发漫步北京线路200余条,推出北京网红打卡300个,打造首批6个北京微度假的目的地。
加速打造博物馆之城,国家植物园、国家自然博物馆相继挂牌,博物馆的数量在全国第一。
我们激发体育消费的潜力,发挥双奥之城的优势,打造冰雪项目消费目的地,举办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系列活动,带动群众冰雪运动的全面普及。
我们推进数字人民币的全域试点,率先在丽泽金融商务区和运河商务区等自贸片区建设法定数字货币试验区。
四、优化完善消费流通体系
我们大力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截至目前,北京市智能快件箱近2万组,累计培育1万余家生活性服务业标准化门店,12条生活性服务业示范街区和20条“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东城区、石景山区和西城区入选了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
我们持续完善提升物流网络,推进物流基地和农产品一级综合批发市场建设,合理布局配送中心、前置仓、乡镇农村物流节点,不断地完善物流体系,提升物流效率。
我们扩大退税流通网络覆盖面,全市即买即退试点商店12家,居于全国首位。
五、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
今年2月28日,北京市与商务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天津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2023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暨京津冀消费季启动活动。同时,我们打造全球首发节、中国国际时装周、数字体验周、8.8体育节、冬至团圆节、年货节、惠民文化消费季等一批经典活动,全年将持续带动各区、各商协会和企业举办近3000项促消费活动,进一步激发市场的活力。
六、营造优质的消费环境
我们持续清理隐形壁垒,破除制约扩大消费的一些机制障碍。目前,举办大型营业性演出、体育赛事、展览展销等三个“一件式”集成服务正式上线北京市政务服务网专区,审批时限最多可以缩短八成。
我们继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截止到2023年6月,共涉及新设的市场主体22.76万户,占同期新设市场主体总量的百分之四十四点多。
我们提升境外游客消费服务的保障,提高全市重点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综合正确率,在机场等地设立外币兑换点和外卡消费终端,推动网约车平台实现英汉双语的界面功能。
总之,经过两年的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监测评估方面,我们选取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消费舒适度五个维度共42个具体监测指标,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情况开展动态的监测评估,截止到2022年底,42项指标当中有27项指标相比较于2020年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
具体来说,在国际知名度方面,北京世界500强企业进驻量54家,世界文化遗产的数量7处,这都在全球城市的榜首。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17家。 2022 年举办国际体育赛事18场,4A级、5A级的景区78个,这个位列国内城市的第二位。
在消费繁荣度方面,2022年北京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5万亿,实现旅游总收入2520亿元。限额以上的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了39.8%,均居国内城市首位。北京服务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达到54.7%,比2019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升级的趋势比较明显,最终消费率56%,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明显。
在商业活跃度方面,北京拥有四星级以上宾馆161家,离境退税商店累计达到1044家,这在国内城市当中也是首位的。拥有中华老字号117个,北京老字号223家。在消费舒适度方面,2022年,国内100个城市的消费者满意度评比北京排名是第九,也是唯一进入前十名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设城市。社区的便民商业网点超过10万个,实现了社区的全覆盖。
在到达便利度方面,2022年北京设有国际航线105条,实现通达城市86个。北京市的轨道线网总规模达到1172公里,这些都位居全国第一。
以上是两年来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一些进展成效。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商务部、市委、市政府的相关工作部署,坚持“五子”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地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紧扣便民、提质、消费+、+消费等着力点,扩大优质商品和服务消费的供给,优化消费环境,切实提升首都市民的获得感,努力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竞争力和美誉度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我就介绍这些情况,谢谢大家!
-
主持人
主持人:谢谢丁勇局长的介绍。
下面,请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斌,介绍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两周年文旅消费领域工作亮点成效。
-
嘉宾
刘斌: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
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两年来,市文旅局致力于进一步释放文旅消费潜力,按照《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2021-2025年)》,市文旅局牵头出台政策12项、推动落实重点任务24项、统筹推进重点文旅项目22个。截止到目前,12项政策措施全部出台,24项重点任务稳步推进,22个重要项目陆续建设,部分已经投入使用。
一是出政策、搭平台,促进文旅市场新复苏。制定实施《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文旅消费潜力释放配套方案(2021-2025年)》,出台《北京市扩大文化和旅游新消费奖励办法》,以供给创新带动需求扩大,释放文旅消费潜力。出台《关于规范引导帐篷露营地发展的意见(试行)》,促进北京市帐篷露营地健康有序发展。出台《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项目资助管理办法》,聚焦精品剧目演出、演艺空间培育、线上演艺服务三个方面,搭建“大戏好戏”展示平台。
二是办活动、创品牌,培育文旅消费新业态。通过市区联动、部门互动,举办文旅活动,如2022年的“点亮北京”“品味北京”“休闲北京”,2023年上半年的“开门迎春”“骑游北京”等系列文旅促消费活动。通过发布线路、丰富产品,塑造文旅消费新品牌。实施“漫步北京”计划,围绕中轴线和三条文化带,共推出200余条主题游线路。持续开展“北京网红打卡地”评选,评出300家“北京网红打卡地”。制定《北京市推动微度假促进文旅消费工作方案》,首批推出6个北京微度假目的地。全面梳理“北京礼物”系列产品,认证并授权签约79家企业459个系列922件(套)商品。推动“北京礼物”品质升级、品牌提升,打造更多精品化、高端化、国际化的“北京礼物”和文创产品。首次发行3000万元京郊住宿消费券,京郊旅游产品不断丰富。全市乡村民宿发展到4965家,“门头沟小院”“长城人家”“冬奥人家”等区域民宿品牌更加响亮。
三是抓项目、促融合,打造国家级文旅消费新场景。环球主题公园盛大开园,今年暑期更是呈现火爆势头,成为北京文旅新地标和来京游客集中体验的新场景。首钢园香格里拉酒店、八达岭希尔顿酒店、门头沟悉昙酒店、石景山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顺利建成并使用,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剧院有序推进。北京大熊猫科研繁育基地开工。东城、西城、朝阳、密云、延庆5个区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前门大街、天桥演艺区、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五棵松华熙live、古北水镇等11家单位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前门大街、三里屯太古里等4家被评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智慧文旅平台项目进展顺利,212 家等级旅游景区、73家红色旅游景区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实现VR虚拟导览服务。东城区“故宫以东文化金三角”(故宫—王府井—隆福寺)、延庆区“三张金名片”、门头沟区“京西山水嘉年华”等一批文旅新业态蓬勃发展。
四是重监管、优服务,营造良好文旅消费市场环境。打造以信用监管、智慧监管、规范监管、协同监管四大模块为基础,以文化经营主体台账数据库为支撑的信息化监管平台,初步构建起“6+4”一体化文旅行业综合监管新模式,制定《北京市剧本娱乐场所联合监管工作方案》,加强新兴业态的引导规范。突出综合治理,严打非法“一日游”和“黄牛票”, 进一步规范文艺演出市场。发挥市假日办组织协调作用,强化假日旅游限量预约管理,守牢安全底线,为文旅消费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谢谢大家!
-
主持人
主持人:谢谢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斌先生的介绍。
下面,请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孟强华先生介绍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两周年体育消费领域工作亮点成效。
-
嘉宾
孟强华: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按照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部署,市体育局全力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持续激发体育消费的潜力,逐渐成为首都时尚消费的生力军,不断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贡献体育的力量。下面,我介绍一下相关工作的情况。
一、体育消费逐渐成为居民消费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基于对健康理念的重塑、对体育文化的认同,越来越多的人将经常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作为生活、社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消费占居民日常消费比稳步提升。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年人均体育消费达到3300元左右,约占人年均消费的7%。
双奥北京为这座城市留下了丰厚的体育文化遗产和世界一流的体育场馆设施。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各项赛事活动的数量和质量、社会体育组织活跃度、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人均体育消费等主要指标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北京体育消费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的良好势头,正在成为时尚潮流消费的生力军。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不断完善全民健身体育设施,通过实施《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等政策,充分利用疏解腾退空间、城市“金角银边”等,建设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先后完成北京工人体育馆改造复建、潞城全民健身中心、延庆奥林匹克园区、世园户外露营地、北投奥园1314、南海子体育产业休闲园、丰台区葆台体育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本市6个冬奥场馆全部实现了四季向社会开放,至今已经累计接待超过游客百万人次。
二是积极拓展顶级体育赛事市场。精彩绝伦的北京冬奥会后,依托双奥场馆群,积极做好国际体育赛事申办工作,已确定2023年将在北京举办滑雪大跳台世界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速度滑冰世界杯、短道速滑世界杯、雪车世界杯等5项国际冰雪赛事。至2025年,将有至少13项高水平的冰雪赛事落户北京。中国网球公开赛将今年将复赛举办,“大赛在北京”的双奥城市影响力持续扩大。年初以来,CBA联赛、中超联赛等职业联赛市场快速恢复,6月中旬成功举办了2023年阿根廷-澳大利亚国际足球邀请赛等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商业赛事活动,竞赛表演业市场热度空前。
三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体育活动。北京国际风筝节、未来之星马术大赛等群众性国际品牌赛事活动纷纷举办。年内还计划举办包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北京国际户外健身大会等国际体育赛事活动30余项。两年来,共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全民健身体育活动2.8万项次,参与人次超过2600万。组织北京市冬季运动会、北京青少年冰球联赛等系列冰雪赛事活动,举办北京飞盘、桨板、轮滑等时尚潮流运动公开赛,创新打造首届北京数智体育公开赛。“一区一品”“一区多品”的体育赛事格局逐步形成,京津冀体育联动机制日趋完善,赛事活动内容不断丰富,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作用逐步显现。
四是乘势打造冰雪运动休闲消费目的地。冬奥会后,全市冬奥场馆成为市民享受冬奥文化遗产、运动休闲的打卡地,国家体育场、国家体育馆、国家速滑馆、国家游泳中心等四馆联动,助推冬奥场馆四季运营整体效益提升。全市1800平米以上的标准冰面数量达到45块,服务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平谷渔阳滑雪场休闲综合体项目取得新的进展。两年来持续举办“市民快乐冰雪季”活动,使参与冰雪运动人群达到了2220余万人次,组织发布“北京冰雪消费地图”,推动冰雪消费提质升级。
五是体旅融合助推体育消费提质升级。联合市文旅局开展体育旅游精品项目评选活动,两年共评选出62家“十佳精品项目”,其中,延庆区的“百里山水画廊骑行线路”入选国家级“国庆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金海湖景区、世园公园等三家单位入选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以小轮车、轮滑等内容打造“夜尚京动”体育夜间消费品牌,整合各类体育资源。连续三年举办8.8北京体育消费节,依托京张体旅资源,连续三年联合举办“京张全季体育旅游嘉年华”活动,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取得成效。
六是多措并举,搭建企业综合服务机制。围绕服务体育企业加快恢复发展,组织构建了市、区两级体育部门联动的重点企业走访服务机制,对辖区重点体育企业全面走访调研,协助解决发展难题90余项。为解决体育企业“融资难”问题,联合北京银行制定“京彩体育贷”融资服务方案,上半年共向北京各类体育企业发放贷款3.6亿余元,共有56户企业享受到这个政策,搭建双奥北京体育企业招商平台,坚持共享共赢、畅通京内外体育企业的合作渠道。
下面,我介绍一下下一步的重点工作。
一是不断完善体育健身设施,进一步丰富群众赛事活动供给,办好全民健身体育节等品牌赛事活动,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服务保障体系。
二是办好中国网球公开赛、北京马拉松等品牌赛事,充分利用冬奥场馆举办好国际雪联单板以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国际滑联花样滑冰世锦赛等重要的赛力赛事活动。
三是持续举办市民快乐冰雪季系列赛事活动,持续举办北京市第二届冬季运动会等冰雪赛事活动,用好冬奥遗产,持续推动冰雪运动发展,支持举办首届北京数智体育公开赛。
四是加快推动各项重点项目和重点任务,不断推进体育企业总部建设,策划举办第四届8.8北京体育消费节,今年我们也准备把8.8北京体育消费节拓展成为京津冀体育消费节。办好服贸会体育服务的专题展。
体育消费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幸福消费,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拉动内需、带动就业、满足群众多元化的需求等方面有着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我们期望与广大媒体朋友们一起进一步宣传、引导、促进体育消费高质量发展,为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就介绍这些内容。谢谢大家!
-
主持人
主持人:谢谢孟强华先生的介绍。
下面,有请朝阳区副区长舒毕磊先生介绍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两周年朝阳区工作亮点。
-
嘉宾
舒毕磊: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朝阳区的关注和支持。
朝阳区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全面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承载区建设,以“五个聚焦、一个提升”为工作思路,加快传统消费业态的升级,拓展优质商业空间,提升消费环境,持续增强消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成为吸引全球消费者的国际消费场所。
今年上半年,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648.9亿,同比增长5.3%,占全市23.5%,对全市的增量贡献率达到27.7%。引进各类首店232家,占全市42.3%。
具体的工作成效如下:
一是聚焦重点领域,推进“美食、茶香、咖啡、时尚”四城建设。朝阳区聚集了全市68%的黑珍珠餐厅、60%的米其林星级餐厅、50%的咖啡馆和30%的茶馆。今年年初发放餐饮消费券,撬动堂食订单超5倍的增长。发布了2023黑珍珠餐厅指南,进一步扩大朝阳精致餐饮的影响力;举办了首届北京朝阳国际茶香文化节,发布茶文化消费指数报告和茶文化消费活力地图,引领茶文化消费升级。连续三年举办金台市集·CBD咖啡青年节,汇聚全国上百个咖啡品牌,进一步提升咖啡文化消费品质。把艺术融入商圈建设,亮马河每月举办不同主题的音乐节,望京小街和中央美术学院团队合作共建艺术空间,以文化艺术赋能城市多彩发展。
二是聚焦重点项目,释放近百万平米的商业空间。今年将有十大商业综合体改造建成开业,其中位于亚奥商圈的DT51商场于今年1月初正式营业,辐射周边的中高端社区居民,填补了北京北部高端商业的空白。朝外THE BOX项目于今年5月26日试营业,紧抓Z世代的消费需求,打造全市首家空中光影篮球场,积极推动民族新国货及本土设计师的品牌发展,将潮流文化以策展的方式融入实体空间,呈现全年不断的各类艺术活动,成为北京年轻力的中心地标。
三是聚焦重点区域,构建“一纵、一横、一核”的消费版图。围绕“一纵”即“14号线商业带”,串联沿线的六大商圈,延长地铁14号线的运营时间,联动地铁和商圈引流互动。围绕“一横”即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成立亮马河经济带的商业联盟,举办“2023醒春启航”等品牌活动,进一步激发亮马河商业活力。围绕“一核”,重点打造CBD千亿规模的国际级商圈,以CBD和三里屯为核心,“一圈一策”推动商圈提质升级。SKP集成全球最具标志性的时尚奢侈品的百货商场之列,单店的销售额每平方米销售产出迄今为止已高居全球第一。三里屯商圈抢先布局VR技术,积极培育数字消费的新业态,成为首批全国示范智慧商圈。
四是聚焦重点时段,激活夜间经济和假日经济,打造夜间新兴消费场景。培育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中骏世界城等多个夜京城的特色消费地标。推进合生汇、华贸17街等建设“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紧抓节假日、周末等重要消费节点,坚持“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亮点”,线上线下全场景布局、全业态联动、全渠道共振,达到贯穿全年的“潮朝阳”消费季活动,以活动矩阵营造常态化浓厚消费氛围。
五是聚焦目标人群,发展社群消费。把握年轻化的消费趋势,从供给侧打造垂直消费场景,充分发挥年轻消费群体的创新引领作用,促进多业态的融合发展。创建了朝外THE BOX、798-751艺术街区、郎园Station等一批结合中国青年文化的潮流艺术片区,打造户外滑板空间、下沉篮球场等运动场景,演唱会、音乐会、汽车生活节、美食嘉年华、特色亲子活动层出不穷,满足不同人群的多元化消费需求。
六是提升消费环境,激发消费潜力。实施夜间亮化工程,打造夜游亮马河、夜赏“金十字”、夜间AR秀、夜购商圈、夜品运河文化等“五夜”景观建设,用夜景激发城市活力。改善商圈周边的交通环境,高效完成SKP、三里屯、合生汇等多个重点商圈的交通综合治理,把城市更新和商业更新有机结合,着力推动传统商业设施升级改造。由政府主导、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的“望京小街”成为全市街区更新的典范。创新打造了水绿相融、游船巡弋的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并入选北京市高质量发展十大经典案例。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继续保持抓经济增长的势头和抓统筹调度的力度,系统化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聚焦“国际”这个方向,紧扣“消费”这个核心,突出“中心”这个关键,紧抓消费的增长点,扩大优质服务消费的供给,挖掘文旅消费的潜力,加快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全面释放内需的消费潜力和国际市场的吸引力,为北京建设引领全国、服务全球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出朝阳贡献。也希望各位媒体朋友继续关注和支持朝阳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承载区的建设,也欢迎大家到朝阳来打卡,感受这里独特的“中国潮”“国际范”和“烟火气”。
谢谢大家!
-
主持人
主持人:谢谢朝阳区副区长舒毕磊的介绍。
下面,有请昌平区副区长郭清尧介绍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两周年昌平区工作亮点。
-
嘉宾
郭清尧: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上午的发布会,同各界朋友来分享昌平区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有关做法和成效。
昌平是首都重点发展的平原新城,也是首都未来的新增长极。在服务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方面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也肩负着重大的职责和使命。近年来,我们按照数字化、市场化、国际化、体验化、便民化的方向,积极创建“北京融合消费创新示范区”,全面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消费规模和品质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去年以来,消费市场加速回暖,其中上半年全区社零额增长6.3%,全市排名前列。乐多港假日广场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龙德广场、龙域西区等获评“夜京城”融合消费打卡地和品质消费生活圈。京北首个高品质商业步行首开LONG街开业亮相。主要是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优化空间规划,加快构建消费新格局。
昌平上风上水,山水形胜,生态环境优美。同时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北京“三条文化带”唯一汇聚的区。我们依托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积极构建“一带三组团”的消费空间格局,更好地支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其中“一带”是指农商文旅融合消费带,位于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和长城文化带交汇的昌平西北部,已集聚了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八达岭奥莱、乐多港万达广场等一批知名的消费场所,将打造农商文旅融合的消费新地标。“三组团”是指大家熟知的回龙观-天通苑组团和未来科学城“两谷一园”(也就是能源谷、生命谷和高校园组团),以及昌平中心城区-新城东区组团,每个组团都根据自身的基础条件、人口分布等情况因地制宜采取商圈改造、业态升级等方式打造各具特色的消费集聚区。目前,“一带三组团”的全域消费空间格局日益清晰,支撑引领作用也更加凸显。
二是提高供给品质,不断筑牢消费新载体。重点是加快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规划建设,今年我们计划投用3个、推进建设6
个、储备启动7个,是近年来商业项目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年。比如计划投用的3个项目,刚才提到的首开LONG街就是其中的一个,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采取城市更新的手段,重塑城市公共空间,引入一批品牌商业门店,开业当天客流量就达到了10万人,目前每天非节假日也在2万人以上,人气爆棚,欢迎大家前来体验。另一个是位于中关村生命园附近的超极合生汇,商业面积高达46万平方米,将于年内建成开业,是北京北部最大的商业综合体,欢迎大家届时去体验消费。
同时,我们也加快保利未来大都汇、华润未来城市等大型商业设施建设,都是在刚才我提到的未来科学城的能源谷,加速昌平新城东区近120万平方米的超大型商业主导区供地,实现北京最大的山姆会员店落地未来科学城等等,通过规划建设大型商业综合体,不断提升区域消费品质,更好地满足昌平乃至北京京北地区市民的消费需求。
三是强化政策引领,全面释放消费新活力。坚持把恢复和扩充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领导小组,建立“部门+镇街”的双主责机制,印发实施《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融合消费创新示范区若干促进措施》,匹配8000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首店和首发首秀产品落地,新型消费业态布局等,引入雅诗兰黛集团集合店、梅赛德斯奔驰等北京首店、旗舰店36家,聚焦汽车、文旅、时尚、餐饮等领域,精心策划开展汽车嘉年华、毕业-开学消费季等促消费活动,核发消费券7460万元,拉动消费金额超过35亿元,政策撬动市场的作用明显。当前,我们正在升级促消费促进2.0版,重点拓展在直播电商、汽车交付中心、体验式消费场景等领域的政策覆盖面,资金规模扩容至1亿元,支持力度更大、支持方向更加精准,同时政策兑现也更加简便,将于今年8月份出台发布实施。
四是加强多元联动、跨界激发消费新需求。当前,我们正在加快“3+2+1”的现代产业体系,其中“1”就是指促进文旅农融合产业发展,致力于解锁消费的新体验,创造消费新需求,工作中我们统筹串联了明十三陵、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等重要文化遗产,回天自行车专用道、42公里绿道等慢行系统、下苑艺术集聚区、银山宿集等乡村民宿。精心设计了“畅行回天”“中轴向北”等12条文旅主题骑行线路。去年以来,成功举办了中国农民丰收节、北京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环西自行车中国挑战赛。农业嘉年华园区重新运营,居庸关夜长城开门迎客,明文化论坛“永不落幕”,就是诗和远方的深度联接,也就是文化和旅游的有机融合给游客带来了新的消费体验,也形成了市场的新增长点,昌平成为了市民最喜爱的京郊旅游目的地之一。同时,数字消费亮点频出,首个美妆直播基地-星耀直播基地落成并运行,全球首款长城数字城砖文创产品限量发售,华为河图VR等现代科技手段持续引入,为广大市民朋友提供了更多的数字消费的新场景。
下一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聚力融合消费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也希望各位媒体朋友继续关注昌平,经常走进昌平,积极宣传昌平,亲身感受独具昌平魅力城市消费新活力。
谢谢大家!
-
主持人
主持人:谢谢郭清尧副区长的介绍。
下面,我们把时间交给在座的记者朋友,请大家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媒体的名称。
-
记者
新华社记者:您好,这个问题提给商务局的丁局。我的问题是:未来北京在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过程中将如何发力?谢谢!
-
嘉宾
丁勇:感谢您的提问,感谢您对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关注。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优势也有基础,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我们也注意到消费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比如消费需求从以前以商品消费为主,逐步转向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的均衡发展,还有消费需求不断地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的一些发展趋势。再有就是像科技赋能催生线上线下消费加速融合等等,有了一些新的趋势。
所以在下一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我们要顺应这些新的趋势,积极发挥首都优势,围绕着完善供给、提升品质、优化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推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再上新的台阶。
具体考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持续提升商圈的品质。在培育增量上,今年全市将新增240万平方米左右的商业设施面积,主要分布在平原新城地区,这将比较大地改善我们北京的商业设施的供给状况。同时,我们要重点培育王府井X西单X前门、CBDX三里屯、环球影城X大运河、丽泽X首都商务新区等国际消费体验区,加快打造双枢纽的国际消费的桥头堡。
在提升品质方面,还是要持续推动传统商场、商圈、商业步行街改造升级。
在丰富场景方面,我们支持商圈引入像戏剧、展陈、运动、健身等等这些业态品牌,打造有沉浸、有社交、有趣味的商文旅体融合消费的一些新场景。
同时,依托商圈持续繁荣夜经济,不断增强夜京城的特色消费地标,融合消费打卡地、品质消费生活圈这方面的影响力。
二是要升级服务消费。近些年北京服务消费的增速一直高于商品消费,目前服务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达到55%左右,下一步我们还是要大力发展像演出经济、赛事经济、美丽健康经济、户外经济等等,满足持续升级的健康消费、时尚潮流消费、悦已消费这些方面的一些新需求。
三是要擦亮特色名片。不断地深化北京科创中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联动互促,持续推动科技改变生活。也要加快推进像演艺之都、书香京城、博物馆之城的建设,用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北京消费的提质升级注入内生力量。同时要推动老字号品牌的守正创新,构建本土新消费品牌全链条的孵化体系,扩大“北京礼物”品牌影响力,打造北京城市级的伴手礼。
四是要更进一步筑牢民生保障。我们将在扩圈、补点、提质几个方面同步发力,加快“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根据居民的需求精准补建便利店、菜市场等便民商业网点,确保基本保障类的业态实现全覆盖,同时因地制宜布局品质提升类的业态,鼓励便利店等业态连锁化发展,深化电商平台与商场、超市的对接联动,持续发展即时零售等新模式,加强标准化建设,提升像家政育儿、居家养老等到家服务品质。
五是强化科技赋能。加快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电子商务、直播经济、在线文娱、在线医疗等数字消费新模式规范健康发展,推动线上消费的持续升级。用科技提升服务水平,运用一些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一些像数字化检测、个性化定制等等服务,同时推广数字消费的新场景,拓展智慧家居、智能停车、智慧养老等智慧环境应用。
六是要不断地优化消费环境。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6.0版的改革,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提高企业的满意度、获得感。要厚植诚信文化,打造有温度的北京服务,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以上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几点主要的一些考虑,所以我们也希望各位媒体朋友能够继续关注支持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和建设。
谢谢大家!
-
主持人
主持人:谢谢北京市商务局局长丁勇先生的回答,请继续提问。
-
记者
央广网记者:谢谢主持人。刚才在发布中有提到,市文旅局出台了《北京市扩大文化和旅游新消费奖励办法》,请问咱们这个“新消费奖励办法”的“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对拉动文旅消费有一个什么样的预期?谢谢!
-
主持人
主持人:谢谢央广网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们请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斌回答。
-
嘉宾
刘斌:感谢您的提问。
去年10月,市文旅局出台了《北京市扩大文化和旅游新消费奖励办法》,《办法》主要是支持四个方面:
一是支持开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旅游消费新产品,鼓励旅行社等市场主体,深入挖掘北京历史文化名城资源,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发能展现首都文化内涵的旅游线路产品。
二是支持科技赋能旅游消费新场景,鼓励旅行社、科技公司等市场主体,利用新科技新技术赋能旅游,打造科技旅游新场景。
三是支持发展“旅游+”“+旅游”的产业融合新业态。鼓励市场主体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以及文旅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国家级示范区,打造新品牌。
四是支持推出“北京礼物”新商品,鼓励市场主体推出创意新、设计新、材料新、工艺新的旅游商品和文创产品加入“北京礼物”体系,推动“北京礼物”向高端化、精品化和国际化发展。
随着今年文旅市场的全面复苏,奖励资金将引导各类企业不断加大融合发展和创新力度,通过新供给刺激新需求,为北京旅游市场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促进北京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谢谢!
-
主持人
主持人:谢谢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斌的回答,请继续提问。
-
记者
中新社记者:谢谢!冬奥会筹办和举办推动了北京冰雪消费发展,正值暑期国家速滑馆等冬奥场馆成为市民运动消暑的打卡地,众多外地游客也在期待体验最快的冰,请问围绕后续冰雪消费、保持前期冰雪热度,市体育局有何考虑?谢谢!
-
主持人
主持人:谢谢中新社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请体育局副局长孟强华先生来回答。
-
嘉宾
孟强华:非常感谢您的提问,现在冬奥之后冰雪运动成为群众全民健身活动一项重要的首选,体育消费市场,就是关于冰雪消费现在服务供给越来越丰富多彩,满足市民群众对冰雪运动这方面的消费需求,相关冰雪体育产业应该也是借冬奥之风能够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快车道。我想为深入做好或者是谋划好后冬奥的文章,能够持续推动本市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冰雪消费的发展,我们有这么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个,刚才我在通稿当中也讲到,我们鼓励和支持冬奥场馆的探索,赛后利用方面用“四馆”联盟、企业联盟的方式,能够在冰雪运动、冰雪服务供给以及冰雪产业方面发挥冬奥场馆国家队或者是冰雪运动主阵地的示范引领作用,我想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方面我们为了在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方面能够从像奥运会的重大赛事活动的举办转向成为服务全民健身的日常的运营。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希望能够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在社会上、在全国、在全世界能够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在冰雪场馆的配套服务设施方面能够进一步满足群众参加冰雪运动的需求。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从政策性的引导支持层面,我们是组织了相关的一些科学院所,包括一些专家研究制定了北京市进一步促进冰雪消费三年行动方案,并将在近期向社会发布实施,也欢迎我们的媒体朋友们去持续关注。
我想这个方案当中有六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简单跟大家做一个介绍。
一是持续扩大冰雪运动的冰雪消费人口,主要是重点做好巩固提高冰雪运动的人口数量,特别是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热度,我们希望能够冰雪运动能够尽快进校园,同时我们也丰富大众冰雪赛事的供给,加强群众冰雪体育组织建设,加大冰雪宣传推广等。
二是持续推动冰雪场地设施建设,重点做好完善冰雪场地设施、因地制宜地建设临时性冰雪运动的设施,鼓励冰雪场馆智能化升级,优化冰雪场所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三是持续丰富冰雪赛事的多元化供给,重点做好加快聚集全球的高水平冰雪赛事在北京落户,大力发展冰雪竞赛表演业,包括我们也考虑在适时创办数字化、智能化的冰雪体育赛事活动。
四是持续提升冬奥场馆的综合利用效率,重点做好打造国家级、国际化的冰雪训练基地,注重培育全季冰雪运动服务消费的聚集区,鼓励创建冰雪运动的全民健身体验基地,这些项目。
五是持续提升竞技冰雪运动水平,重点做好像米兰冬奥会的备战,包括我们冬季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包括加大冰雪运动专业人才的相关培养工作。
最后一个方面是加快推进冰雪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特别是重点做好培育打造融合发展品牌、丰富融合产品的供给、创新推动融合消费的升级,搭建更多融合发展的平台,做大做强我们融合市场主体五方面的考虑。
当然还需要全社会以及我们媒体界对冰雪项目、冰雪消费以及冰雪产业的发展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关注。
谢谢!
-
主持人
主持人:谢谢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孟强华的回答。
-
记者
凤凰卫视记者:谢谢主持人。这个问题想问舒毕磊副区长,我们知道朝阳区商业项目多、商业体量大,所以想请分享一下,朝阳区在商圈建设方面,下一步会有怎样的计划?谢谢!
-
嘉宾
舒毕磊:非常感谢凤凰卫视的提问。
今年是北京商业消费空间布局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将以商区建设为抓手,着力推动十大项目的建成开业,进一步扩容朝阳的消费版图,提升消费的品质。
除了刚才我介绍到的DT51、朝外THE BOX项目以外,下半年还有其他项目将陆续建成开业。新工体未来20万平方米的商业空间正式亮相后,体育场馆、城市公园、商业空间将全部打通,将实现文商旅体的多元融合,成为新的多元消费地标。
东坝万达广场引入240多个品牌,打造立体沉浸式的消费空间,将填补东坝地区高端时尚消费以及精神文化消费的空白,成为区域内以及周边地区新的潮流风向标。
CBD建外区域的景祥街项目餐饮板块已经陆续开业,改造完成后,将打造数字化、体验式的商业街区,建成有中国文化商业底蕴的“米其林黑珍珠一条街”。位于燕莎兰港商圈的莱泰AT9,将塑造有格调、国际范的全新的城市文化生活空间。通盈元宇宙的商业综合体,龙湖的北苑天街、保利广场、郎园Station等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等工程进展也比较顺利,这些项目开业以后也将进一步拓展朝阳的消费空间、丰富朝阳的消费业态,激发更多的消费活力,也能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
谢谢,我的回答完!
-
主持人
主持人:谢谢朝阳区副区长舒毕磊的回答,最后一个问题。
-
记者
北京日报记者:谢谢,我的问题想提问给昌平区郭区长,刚才您提到了今年下半年要出台2.0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支持措施,想请问:昌平区在下半年以及之后阶段,在“融合消费创新示范区”方面还将开展哪些方面的重点工作呢?谢谢!
-
嘉宾
郭清尧:感谢您对昌平区的关注。下一步,我们将依托昌平的区域特色和资源优势条件,多措并举提升消费的服务品质,进一步恢复和扩大消费市场,推出更多政策达标即享惠企利民,加快打造北京国际消费版图的“昌平坐标”。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和举措。
一是在项目落地方面,把提品质放在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超级合生汇、保利未来大都会等一批在建的项目进度,同步引进新消费业态和标志性品牌项目,力争早建成、早开业、早见效。比如,计划下半年开业的北京超极合生汇将引进800个品牌入驻这个商业综合体,其中有20%的各类首店。这里面还有几个特色的业态,比如我们拥有占地1700平米的全国规模最大的潜水馆,专业的潜水设施;近3000平米国际赛事级的泵道公园,以及综合性的室内攀岩馆,就是既挑战极限,又可以亲子娱乐,为大家提供更加多元的消费选择,我们将重点做好项目开业前的交通组织和环境治理等工作,营造良好的消费希望环境。
二是在商圈建设方面,重点支持商圈改造和环境提升工程,提前谋划做好区域交通循环和商圈的串联工作。着力发挥以八达岭奥莱为主的昌平新城商圈的引领作用,李政道2025年打造成50亿级的商圈。鼓励首开LONG街等特色街区和龙德广场等地标性商圈开展夜间消费活动,大力发展首店、首发、首秀经济,全面推动清理隐性壁垒,不断优化消费的营商环境,争取再形成2个以上的商圈的制度创新案例。
三是在产品培育方面,着力扩大服务消费,更好地满足市民的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分时段、分区域策划核心的消费主题,再推出一批融合消费的特色线路,打造一批融合消费的拳头产品,开展“一镇一特色”的专属IP培育工作,打造一批多元化、有活力的消费新热点,比如围绕明十三陵、居庸关的传统文化属性打造专属的“明文化”主题,我们刚刚也主办了全球明文化论坛。以“苹果盛宴”为带动点,加快培育崔村镇观光采摘文化IP,等等,促进服务消费与商品消费的深度融合。
总之,来昌平可以让你领略山水之美,体味人文之韵,感受融合消费的活力。
谢谢大家!
-
主持人
主持人:谢谢昌平区副区长郭清尧的回答。
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发布人出席今天的发布会,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本场发布会的采访报道。北京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将继续以两周年为起点,持续服务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请大家继续关注报道相关的工作。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