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府文件 > 1986-2014政府文件 > 市政府辦公廳文件
  1. [發文字號] 京政辦發〔2014〕23號
  2. [發佈日期] 2014-05-21
  3. [有效性]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 《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重點科研工作方案 (2014-2017年)》的通知

 

 

京政辦發[2014]23號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
《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重點科研工作方案
(2014-2017年)》的通知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市屬機構:
  《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重點科研工作方案(2014-2017年)》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4年4月18日





 - 1 -  


 

 
 
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重點科研工作方案
(2014-2017年)

  為貫徹落實《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加快推進本市與科技部、環境保護部聯合實施的“首都藍天行動”,充分發揮科技對大氣污染防治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思路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考察北京工作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立足於首都城市戰略定位,著眼于把北京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的目標,充分發揮首都科技資源優勢,以應用為導向,以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務機構和相關單位為主體,開展大氣污染成因與預報預警研究,促進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提升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技術水準,推動重點污染源防治技術開發與示範應用,加快生態環境建設,帶動節能環保産業發展,為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和空氣品質改善提供科技支撐。
  二、重點任務
  (一)大氣污染成因與預報預警研究
  1.研究大氣污染源防治規律。開展以細顆粒物(PM2.5)為重點的源排放清單、主要污染物(臭氧、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氨等)來源解析、污染成因、傳輸通量研究,深化對大氣污
 - 2 -  
 

 
 
染和防治工作的認識。研究大氣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特徵和控制對策,評估治理技術。
  牽頭單位:市環保局
  協辦單位:市科委、市氣象局
  2.提高大氣污染預報預警與應急管理水準。開展大氣重污染監控及預警技術體系研究,提高對持續污染天氣預報預警能力,探索人工影響消減霧霾技術途徑。研究氣象條件對區域重污染過程影響機理及動態調控方法,建立大氣邊界層污染三維立體監測網路,形成精準化空氣品質預報模式和環北京區域重污染分級預警體系。開展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措施評估方法及相關政策研究。
  牽頭單位:市環保局、市氣象局
  協辦單位:市科委、市應急辦
  3.開展區域大氣污染防治科技合作。充分發揮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的科技資源優勢,聯合開展區域大氣污染防治科技攻關,推進科研成果轉化應用、大氣污染防治技術共享共用。在科技部的指導和協調下,針對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防治技術需求,梳理和徵集大氣污染防治技術和産品,評估和篩選形成先進適用技術産品目錄,為區域大氣污染防治提供技術和産品資訊。
  牽頭單位:市科委
  協辦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環保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市政市容委、市氣象局、各區縣政府
 - 3 -  
 

 
 
  (二)促進能源清潔高效利用
  4.開發燃煤替代技術和産品。開展煤的高效潔凈燃燒技術示範應用工作。推廣高效型煤、高效燃煤爐具等技術裝備的應用,研製無人值守式天然氣撬裝站設備,推廣太陽能熱水採暖、被動式太陽能利用等技術,採用多種技術途徑替代燃煤。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協辦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市政市容委、市農委、市質監局、市農業局、相關區縣政府
  5.推廣半導體照明技術和産品。鼓勵、支援和引導企業在地鐵地下車站、商場和超市、文化劇場以及道路等典型區域開展半導體照明推廣應用。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協辦單位:市市政市容委、市交通委、市商務委、市旅遊委、市文化局
  6.推廣餘熱回收利用技術和産品。推廣應用工業餘熱回收利用技術及裝備、餘熱發電技術、餘熱回收供暖技術等技術和裝備。開展高效核心設備設計製造,形成成熟的高、中、低溫多工況餘熱發電技術工藝及裝備製造能力,並進行工程示範應用。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
  協辦單位:市市政市容委、市環保局
  7.促進建築節能技術和産品廣泛應用。推廣應用建築智慧控制與能源綜合管理系統、綠色建材和綠色照明、自然通風技術、
 - 4 -  
 

 
 
暖通空調節能系統等技術和産品。
  牽頭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委
  協辦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國土局、市規劃委、市氣象局
  8.推廣熱泵技術和産品。在熱電中心和燃氣鍋爐房等城市熱源推廣餘熱熱泵供暖技術,在污水收集幹道管線臨近適宜區域、再生水資源豐富區域發展污水源和再生水源熱泵供暖技術。在適宜區域推廣空氣源熱泵技術,探索利用地源熱泵技術。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協辦單位:市國土局、市環保局、市規劃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市政市容委、市水務局
  9.推動分佈式能源發展。鼓勵在政府機關、醫院、賓館、大型商場、商業中心、交通樞紐、數據中心等領域建設高效燃氣分佈式能源系統,在條件具備的地方結合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進行綜合利用。在高端裝備製造園區示範應用分佈式光伏發電系統,在中小學校園和工業園區開展“光伏雙百工程”。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協辦單位:市教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規劃委、市市政市容委
  10.實施首都生物燃氣産業科技示範工程。支援研發沼氣、垃圾填埋氣等生物燃氣綜合利用關鍵技術、成套裝備和産品。支援建設生物燃氣應用科技示範企業、産業化基地和村鎮應用示範
 - 5 -  
 

 
 
工程,探索生物燃氣商業化運營模式,推動生物燃氣裝備標準化、工程化和産業化。
  牽頭單位:市科委、市農業局
  協辦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市政市容委、各區縣政府
  (三)提升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技術水準
  11.支援整車、關鍵零部件、配套基礎設施和運營保障平臺研發。加大整車優化和電動汽車全新平臺開發力度,採用全新車身輕量化結構降低整車重量,採用高效電機提高整車驅動效率,提高成組電池能量密度。優化整合零部件供應體系,對電空調、電制動等關鍵零配件性能進行提升,實現整車成本下降,提高整車性價比。採用人車交互系統與智慧交通、停車誘導平臺、資訊系統進行互聯,提高電動車的使用價值。完善公共領域運營保障平臺、智慧充換電服務平臺和檢驗檢測服務平臺。開展電動汽車風險監測分析,研究和建立基於物聯網技術的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遠端監測平臺和管理機制。
  牽頭單位:市科委
  協辦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財政局、市規劃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交通委、市質監局
  12.提高機動車排放標準和監管水準。研究第六階段機動車排放標準、車用燃油地方標準和汽油車車載油氣回收系統相關標準等。開展在用車檢測方法和機動車排放污染控制政策研究,提高監管水準。
 - 6 -  
 

 
 
  牽頭單位:市環保局、市交通委
  協辦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科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財政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農委、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各區縣政府
  (四)推動重點污染源防治技術開發與示範應用
  13.加快實施對污染物排放的線上監測。開展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能力建設調研,加快重點污染源單位自動監控系統建設。研究推廣低濃度煙氣自動監控系統和超聲波煙氣流量計量技術,準確監測重點排污企業污染物排放總量。
  牽頭單位:市環保局
  協辦單位:市科委、市質監局
  14.研發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控制技術與裝備。研製揮發性有機物源頭控制、過程式控制制技術和裝備,開發高性能催化劑載體,製備適用範圍廣、處理能力強的新型奈米稀土氧化物催化劑。開展加油站線上監測系統及車載油氣回收技術研究,研發工業涂裝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控制關鍵技術與裝備,通過技術示範,帶動揮發性有機物控制技術在相關行業的應用和推廣。
  牽頭單位:市環保局
  協辦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科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市安全監管局、各區縣政府
  15.治理固定燃燒源氮氧化物污染。研製燃氣鍋爐低氮及超低氮燃燒器,開發與之匹配的鍋爐主體及控制系統,形成低氮及
 - 7 -  
 

 
 
超低氮燃燒鍋爐成套裝備。開發低溫脫硝催化劑、餘熱回收與脫硝一體化等裝置,減少燃燒設備氮氧化物排放。
  牽頭單位:市環保局
  協辦單位:市科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市政市容委、各區縣政府
  16.控制氨排放。摸清氨排放源(畜禽養殖、化肥施用、移動源、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的排放特徵及活動水準,開展典型區域環境監測,提出氨減排控制對策,開發重點源氨排放控制技術並進行示範應用。
  牽頭單位:市環保局
  協辦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市政市容委、市農委、市農業局、各區縣政府
  17.治理道路揚塵和施工揚塵。篩選滯塵效果良好的植物種群,開展綠化種植技術研究與應用示範。在重點區域試點推廣多效抑塵劑,開展施工揚塵線上監測。推動裝配式工業化住宅部品部件開發,提高預製化率,並重點在保障性住房建設中進行推廣。
  牽頭單位:市環保局
  協辦單位:市科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規劃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市政市容委、市園林綠化局、市城管執法局、各區縣政府
  18.減少餐飲油煙污染。檢測分析現有油煙凈化産品,優選
 - 8 -  
 

 
 
和推薦一批性能良好的餐飲油煙凈化設備進行推廣應用。制定更加嚴格的餐飲業大氣污染物排放地方標準。攻關餐飲油煙中揮發性有機物處理技術,開發模組化、易維護的油煙凈化設備。在餐飲聚集區域試點建設一批餐飲油煙線上監測系統。
  牽頭單位:市環保局
  協辦單位:市市政市容委、市農委、市商務委、市旅遊委、市工商局、市城管執法局、市公安局消防局、各區縣政府
  19.推行清潔生産。組織和引導水泥等重點行業企業開展清潔生産審核,實施清潔生産技術改造。選擇典型工業開發區實施清潔生産技術改造,鼓勵發展節能、降耗、減排的清潔生産項目,加快推進工業開發區環保基礎設施建設,鼓勵開展生態化、迴圈化設計和改造,建設生態工業園區清潔生産科技樣板工程。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環保局
  協辦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委、各區縣政府
  (五)加快生態環境建設
  20.加強對造林工程的技術支援。圍繞百萬畝造林工程實施中的關鍵技術問題組織攻關,篩選出一批適應平原地區的低耗高抗多功能造林植物品種,應用推廣環境友好型植物病蟲害防治技術,開發適應不同立地條件的景觀生態林營造建設技術,探索規模化造林抑塵的新模式,不斷提高平原造林工程的生態效益。
  牽頭單位:市園林綠化局
 - 9 -  
 

 
 
  協辦單位:市國土局、市氣象局、市公園管理中心、各區縣政府
  21.加快優良種質資源的培育、保護和利用。開展生態效果優良的植物品種篩選、擴繁及應用研究,開發適應我市氣候條件、抗旱節水和可工廠化繁殖的植物品種。建設園林綠化優良種質資源數據庫、資源圃及優良植物基因庫。培育對空氣污染及乾旱具有較強抗性的遲落葉樹種和地被植物品種,馴化及繁育優良鄉土樹種。
  牽頭單位:市園林綠化局
  協辦單位:市科委、市農業局、市公園管理中心、各區縣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落實責任。完善市科委和行業主管部門協同推進的組織模式和工作機制,加強溝通協調,著力研究解決大氣污染防治的重大科技問題。明確部門責任,落實分工任務,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科技支撐工作。
  (二)堅持需求導向,加快技術應用。以大氣污染防治重大科技需求為導向,建立科研成果共用機制,通過首購、訂購、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試驗和示範項目、推廣應用等方式,發揮産業技術聯盟、行業協會等組織的作用,組織新技術新産品的綜合整合、示範應用和推廣普及,促進環境管理與技術發展聯動,帶動節能環保産業發展。
 - 10 -  
 

 
 
  (三)凝聚創新資源,吸引社會參與。發揮政府在發展戰略、規劃、政策、標準、財政資金等方面的作用,引導技術、人才等創新資源向大氣污染防治領域集聚,吸引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務機構、産業技術聯盟等廣泛參與,推動形成政府引導、應用導向、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大氣污染防治科技支撐格局。

 - 11 -  (全文結束)
 
 



 
分享: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