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務名詞

詞條分類

  • 發佈日期:2022-09-21城鄉社區服務體系
      

      城鄉社區服務體系是指黨委統一領導、政府依法履責、社會多方參與,以社區(村)為基本單元,以社區(村)居民、駐區單位為對象,以各類社區服務設施為依託,以滿足社區(村)居民生活需求、提高生活品質為目標,以公共服務、便民利民服務、志願服務為主要內容的服務網路和運作機制。

  • 發佈日期:2022-01-25時間銀行
      

      時間銀行是指以時間銀行模式發展為老公益志願服務,主要包括構建市、區、街道(鄉鎮)三級養老服務時間銀行管理體系,統一搭建養老服務時間銀行資訊管理平臺,規範制定養老志願服務實施流程。時間銀行以1個小時為一個服務時間單位,以時間幣的方式進行記錄儲蓄。志願者在本人或其配偶達到60周歲且有服務需求時,通過時間幣進行兌換,可享受其他志願者提供的養老志願服務。

  • 發佈日期:2022-01-25四個不摘
      

      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4月在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上指出,貧困縣摘帽後,要繼續完成剩餘貧困人口脫貧任務,實現已脫貧人口的穩定脫貧。做到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


  • 發佈日期:2021-12-08“三通”工程
      

      “三通”工程是指實現公共事業繳費一卡通、一網通和一費通。“一卡通”是指市民只需一張銀聯卡,就可對自來水費、電費、燃氣費、通信費等公共事業服務費用進行繳納;“一網通”,即把各商業銀行繳費終端、各種自助繳費終端通過銀聯平臺連成一張網,市民實現網上繳費;而“一費通”,則是居民通過“三通”工程繳納公共事業費用不增加手續費,便民亦惠民。

  • 發佈日期:2021-10-27托養補貼
      

      托養補貼是指根據驛站開展托老服務給予的資助補貼。

      托老服務包含日間托養、短期全托和農村幸福晚年驛站的全托照料。

  • 發佈日期:2021-05-17城市內澇
      

      城市內澇是指短時間內強降雨或者連續性降雨超過城市的排水能力而出現道路積水等災害現象。經常會發生在城市的低窪地帶。

  • 發佈日期:2021-01-26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
      

      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是發放給重度失能或持有相應殘疾證的老年人,用於因生活自理能力缺失而産生的長期照護補貼。補貼的發放是為了進一步失能推進失能老人享受專業化、職業化、多元化的照顧服務,提高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提升生活品質。

  • 發佈日期:2020-03-19特殊困難老人
      

      特殊困難老人:簡稱為“特困老人”,是指60周歲及以上的獨居、孤寡、高齡、重病、殘疾、經濟特困等老年人。

      獨居:指與子女不在同一社區(村)居住的年老體弱的安全無保障的單身老年人。

      孤寡:指在民政登記註冊的無親屬、無子女、年老體弱的、安全無保障的單身居住的老年人;

      高齡:指年齡在80周歲及以上(含80周歲),雖無經濟之憂,但體弱多病者;

      重病:指民政社會救助認定的大病或久病臥床的老年人;

      經濟特困:指家庭月每人平均收入水準低於本市最低生活保障(按照北京市相關部門每年公佈標準執行)或低收入家庭(按照北京市相關部門每年公佈標準執行)老年人。

  • 發佈日期:2020-01-12民生卡"多卡合一"
      

      民生卡"多卡合一"是指依託第三代社會保障卡,整合本市現有的養老助殘卡、京醫通卡、中小學生卡、公園年票等實體民生卡,推行電子民生卡,統一實體卡和電子卡用卡環境,拓展應用場景,建設整合權益保障、政務服務、金融服務、城市公共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線上線下民生卡管理和應用體系,提升政務服務供給能力和市民生活用卡便捷度。

      2019年1月12日,陳吉寧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推進民生卡“多卡合一”建設。

  • 發佈日期:2019-12-03老年教育
      

      老年教育是讓老年人繼續學習而進行的教育活動,是根據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徵進行的一種特殊教育,其目的是使老年人增長知識、開闊視野、豐富生活、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