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西城廣內街道三廟街社區 居民當設計師 愜驛花園好愜意
10月31日,西城區廣內街道三廟街社區的愜驛花園裏挂上了一塊文明公約牌,上面是10句順口溜——
“鄰里和睦多愜意,不為小事傷和氣。互相謙讓風格高,公用設施維護好。公共場所講文明,打牌吵鬧居民擾……”
愜驛花園是2020年8月份落成的。不僅文明公約是居民們商量着立的,就連這個花園的前期設計,以及眼下的日常保潔、維護都有老街坊出力。
花園前身是一處違建車棚,2017年在疏整促專項行動中拆除。眼看多出來2000平方米的空地,居民有説改停車場的,有説蓋社區活動用房的,有説建綠地的。最終,尊重絕大多數居民代表的意見,由街道出資,把空地建成社區花園。
三廟街社區是典型的老舊小區,供居民遛彎休閒的綠地少得可憐。聽説要建一個2000多平方米的社區花園,居民們個個翹首期盼。為了讓絕大部分人滿意,社區索性請大家共同來參與設計。
“我們先是召開了一次居民代表會,花園想建成什麼樣,大家敞開來説。然後請來設計機構根據比較集中的訴求,拿出了20多個功能選項,像遛彎步道、休閒廊亭、寵物樂園、兒童沙坑等等,做成海報張貼在社區服務站門口,來來往往的居民都可以參與投票。喜歡哪個選項就在上面畫鉤,不喜歡就畫叉。”社區黨委書記寇玉榮回憶。
為這個設計稿,居民代表會就前後開了4次。原先設計稿裏有兒童沙坑、鞦韆,被居民否了,原因是沙坑不好清潔,而鞦韆因為來回蕩悠的幅度大,公園場地太窄,怕不安全。原先設計稿裏沒有的,比如利用高低錯落的花架多種一些耐陰的爬藤植物等,被加入到設計方案中來。
經過一年多的設計和改造,三廟街社區花園於2020年8月份正式落成。每天來遛彎兒、散步的居民絡繹不絕,最開心的是老人和孩子。花園裏有小木馬、蹺蹺板等玩具,孩子們湊在一起可以玩半天,帶孩子的老人們則可以坐在花架下舒舒服服地聊天。
不過,來往的人多了,隨手扔垃圾、寵物隨地便溺等問題也隨之出現。大家又坐下來商量:社區花園是大家一起努力建起來的,維護也要依靠大家的力量。花園定期清潔,居民、志願者、在職黨員、下沉黨員齊參與,10月31日的清潔活動就來了20多人。
在參加志願保潔的人群中,71歲的巨濤特別引人注目。她頭上戴的帽子和身上穿的藍馬甲上,都印着一行紅色小字:“三廟街社區黨員環境魔法師”。
環境魔法師?巨阿姨不好意思地笑了。“這是以社區第一黨支部黨員為主力成立的環境保潔志願者隊伍,清理樓道、清掃花園,我們都參與。”就在前不久,“社區黨員環境魔法師”們,還主動承攬了社區花園的日常保潔和文明勸導任務。
“齊心協力同努力,三廟社區更美麗。”這是花園文明公約牌上的最後一句。以“共建共治共用”為理念,愜驛花園着實讓居民們感受到了愜意。(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