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河遺址考古國際暑期學校培訓正式開班

日期:2024-06-13 17:42    來源:北京市文物局

分享:
字號:        

  2024年6月10日上午,琉璃河遺址考古暑期國際學校開班儀式在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琉璃河考古工作站舉行。國家文物局交流合作司司長溫大嚴,國家文物局考古司副司長張凌,北京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名傑,北京市文物局考古處副處長劉海寧,房山區委副書記、代區長底志欣,房山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尹航,北京聯合大學校長、教授雷興山,北京考古遺址博物館館長楊志國,房山區政府辦公室主任李冠華,北京房山琉璃河遺址管理處主任譚瑾,琉璃河鎮黨委書記余濤等同志出席本次開班式。參加儀式的還有暑期國際學校教師代表,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高校的學員,琉璃河考古隊全體成員,考古暑期國際學校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等。儀式由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黨總支書記、院長郭京寧主持。

  儀式上,張凌副司長、陳名傑局長、底志欣代區長共同為琉璃河遺址考古暑期國際學校揭牌,溫大嚴司長、陳名傑局長、底志欣代區長、雷興山校長向四位同學頒發手鏟。下一步,我市將以國際學校開班為契機,增強統籌部署和措施保障,加大考古“請進來”力度,為加強中外考古學術對話、促進文明交流互鑒貢獻首都經驗。

  陳名傑局長強調,國際合作是世界一流考古機構建設的重要內容,聯合美國田野考古學院開辦暑期國際學校是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他對暑期國際學校的推進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確保教學品質。期望國際學校通過多元的培訓形式,分享中國考古學理念、方法與技術,使中外青年深入了解琉璃河遺址在中國歷史文化演進過程中的重要價值,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水準、複合型考古人才。二是確保日常安全,考古院、房山區、琉璃河鎮、琉璃河遺址管理處等多方合作,給學員們創造安全、友好,充滿合作氛圍且便捷高效的學習環境。三是加強交流合作。期待通過考古暑期國際學校,不同文化背景的學者和學生共用成果、教學相長,為我市未來開展更多元、更廣泛的中外合作奠定基礎、提供範式。將琉璃河遺址打造成集科學性、開放性、國際性為一體的國際考古實踐平臺,助力全國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建設。

  底志欣代區長向考古暑期國際學校開班致以熱烈祝賀,他表示,房山區歷史厚重,文脈綿長,國際學校的創辦將為房山文物保護利用工作注入新活力。為此,房山區將全力支援暑期國際學校的順利運作,並持續致力於提高辦學水準、優化教育資源,吸引更多中外學子前來交流學習,以提升琉璃河遺址的國際影響力,助力琉璃河遺址成為促進文化傳播,展示首都風采的重要窗口。

  國際學校教師代表、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燕文化考古研究部安妮娜館員表示,中外考古技術體系既有相通也有不同之處,經過教學組的設計和準備,期待國際學生們能夠通過一個月的理論學習、技術實操,對中國西周時期墓葬發掘形成系統性認識,體悟中國特色的田野發掘技術背後的原理和視角。希望各位學員能夠在這一個月內學有所成並學以致用。

  當天下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教授秦嶺以《中國田野考古的歷程 理念與方法》為題,為全體學員講授了開班第一課。

  琉璃河遺址位於房山區琉璃河鎮董家林村,為西周燕都的封地所在,不僅是目前北京考古所見最早的城市文明源頭,更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過程中的重要例證,被列入“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位列“十四五”時期大遺址。

  本次琉璃河遺址考古暑期國際學校項目由北京市文物局主辦,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學校(洛杉磯)承辦,北京考古遺址博物館、北京房山琉璃河遺址管理處、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等單位協辦。依託琉璃河遺址,來自美國高校的4名學員將在專業教師和琉璃河考古隊的指導下,通過田野考古發掘實踐、課程講座、分享研討、首都文化遺産考察與研學等形式,完成為期一個月的培訓研修。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