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糾紛逐年增加 北京市二中院:謹防校外培訓虛假宣傳

日期:2021-07-09 09:50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合同糾紛逐年增加 二中院:謹防校外培訓虛假宣傳

  為了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一些家長不惜重金給孩子報名校外培訓,校外培訓機構也應需而動,“野蠻”生長,以至於亂象叢生。北京市二中院近日發佈消息,4年來,二中院及轄區法院審結校外培訓合同糾紛案件數量逐年上升,群體性糾紛多發。

  二中院的相關調研顯示,自2017年至2020年,此類合同糾紛越來越多,被告為同一培訓機構的群體性糾紛多發。校外培訓機構因招收學員眾多,且培訓合同同質化程度高,群體糾紛趨勢明顯。2020年年初開始的疫情也成為引發校外培訓糾紛的重要原因。因培訓機構的生源減少,現金流斷裂,無法正常運轉,或者不能將線下轉為線上,培訓無法如期開展,以及客戶對線上授課不滿意,要求退費而出現的糾紛日益增加。

  二中院表示,家長過度焦慮,也是引發培訓機構無序競爭的誘因之一。有的校外培訓機構為搶佔市場,只注重前期行銷,忽視教學品質,甚至一些缺乏培訓資質,利用虛假廣告誇大宣傳,欺詐家長。

  為了避免“退費難”和培訓機構“卷錢跑路”造成經濟損失,二中院發佈相關提示,在選擇培訓機構的時候,務必首先確認培訓機構是否有相關資質。正規校外培訓機構須持有《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或《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等證照,並張貼在培訓場所醒目位置,且按照辦學許可證審批的項目開展培訓業務。學生家長可通過“全國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服務平臺”(網址:http://xwpx.moe.edu.cn)查詢有資質的正規培訓機構名單。

  其次,不要一次性繳納長時間的高額費用,不要盲目聽從銷售人員的優惠推銷,以免培訓機構倒閉或者卷錢跑路,造成經濟損失。如有機構一次性收取超過3個月或60課時的培訓費用,可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或教育行政部門投訴舉報。

  為防止出現問題,家長還應妥善保管好培訓合同及發票。簽訂培訓合同時,仔細研讀合同條款,對培訓內容、品質承諾、培訓期限、收費金額及退費標準與辦法等條款,逐項逐條審閱確認。在簽訂合同後再付款,並索要正規發票或收據。妥善保管好合同文本、票據等資料,以作為維權憑據。(安然)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