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本市多區連發暴雨預警,各大超市、菜市場和生鮮電商平臺紛紛加碼保供,通過規劃直採供應鏈、多渠道補貨、增加配送運力等方式,確保居民“菜籃子”貨足價穩。
8月18日一早,來到大興區西紅門附近一家便民果蔬超市,只見貨架上整齊擺放着各式蔬菜瓜果,平時常見的種類都有。“都是早上剛到的貨。”工作人員正在理貨、分裝,不少消費者拉着小車挑選蔬菜,大都是家住附近的居民。“雖然最近有點漲價,但不論颳風下雨,這裡蔬菜品種都挺全的,也新鮮。”一位大姐説。
更多消費者選擇線上下單生活必需品。據了解,各家生鮮電商平臺都備足貨源,特別是肉禽蛋、果蔬等重點民生品類備貨量比平時增加約20%,並增派了分揀、打包和配送人手,確保新鮮蔬菜能第一時間送到居民家中。
打開叮咚買菜App可以看到,除了常見的夏季“當家菜”,還有不少有機菜、高原菜,雲南甜筍、水果清芹、有機草莓番茄等菜場不太常見的品種,讓人眼前一亮。松茸、菌菇品類也十分豐富,野生鮮松茸、赤松茸、黑雞樅菌、繡球菌、豬肚菇等等,不一而足。特惠專區還有5.99元一斤的莜麥菜、4.39元600克的大娃娃菜等特價菜。
據平臺介紹,“小眾”蔬菜也能供應充足,是由於提前規劃了全國多個産區的直採供應鏈。來自寧夏、甘肅、青海等地的“戈壁菜”,來自雲南、貴州等地的“高原菜”,都能保證較為充足的供應。趕上雨天,肉禽蛋、果蔬等備貨量比平時增加約20%。
盒馬北京門店也加大了菜肉蛋奶等民生商品的備貨量,並採取“一次多配”的方式,確保店內商品充足。“近期配送員工出勤率一直比較高,門店還增加了現場分揀、打包的人手,盡最大努力確保訂單能按時送達。”平臺相關負責人説。
據介紹,平臺整體備貨量也比平時增長約20%,為了保障民生類産品供貨穩定,採購團隊也會及時跟進情況,持續靈活加單。尤其是肉禽蛋、蔬菜等重點民生品類,會根據降雨強度的不同增加20%至30%的調撥量,確保供應。(楊天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