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政策公开 > 政策文件
  1.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城市规划
  2. [发文机构]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3. [联合发文单位]
  4. [实施日期]
  5. [成文日期]
  6. [发文字号] 〔〕
  7. [废止日期]
  8. [发布日期] 2011-02-25
  9. [有效性]
  10. [文件来源] 政府公报 年 第期(总第期)

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字号:        

二O一一年一月

目录.png

序 言

  “十二五”(2011年-2015年)时期,我国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北京市着眼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全面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海淀区举全区之力加快建设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高科技核心区,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海淀区全面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凝聚了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描绘了未来五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海淀区人民政府制定政策、履行职责的基本依据,是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编制本规划依据的主要文件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关于制定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以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创新实践,扎实工作,争创一流,高标准推动海淀“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努力在国家和首都创新发展进程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


第一篇 在新的起点上科学发展

  “十一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振奋精神,抢抓机遇,面对一系列重大考验,创造性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经济社会逐步进入科学发展轨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和历史使命,我们有责任、有条件、有能力为国家创新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成为首都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主体力量,开创海淀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一章 回顾五年发展成果

  “十一五”时期,全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城市功能拓展区的发展定位,全面实施“新北京、新奥运”、“新跨越、新海淀”战略构想,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筹办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服务保障任务,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启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始终位居全市首位,居民收入水平、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始终处于全市前列,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居民生活明显改善,“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经济发展实现跨越。经济总量、区级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均实现翻一番,年均增长均达15%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万美元,步入高收入地区行列。区域财政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双双突破千亿元大关。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比重达83%以上;农村经济纯收入达42.3亿元,年均增长8.7%;工业总产值达1347.4亿元,年均增长9.6%;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高端、优质、轻型、低耗”型产业发展格局。节能降耗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提前两年完成北京市下达的“十一五”节能指标任务,走在了全市前列。知识经济、集群经济、总部经济等高端经济形态进一步巩固。

  自主创新保持领先。落实国务院和市政府批复精神,加快推进核心区建设,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创新要素聚集、科技金融改革等取得重要成果。海淀园总收入实现7052亿元,是“十五”末的2.8倍,年均增长23.2%。3192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占全市60.2%,居全国同级城区(市)之首。全区专利申请总数达到9366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占65%以上,发明专利约占北京市的60%),年均增长25%以上。技术交易总额突破3000亿元,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科技奖励数量居全国之首,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获奖项目占全国48.8%。中国技术交易所、中关村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促进中心挂牌成立。海淀区被市政府批准为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中心。云计算、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等领域核心技术在全国保持领先,涌现了龙芯CPU、曙光超级计算机、甲型H1N1疫苗、神舟七号、嫦娥一号等一大批原创性、国际领先的自主创新成果。

  民生工作持续改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教育整体水平提升,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以内,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缴率达97%,实现城乡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区档案馆成为北京市首家区县级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海淀区成为全国科普示范区、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

  城市管理富有成效。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面完成,空气质量显著好转,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十五”末降低30%,北部地区化学需氧量比“十五”末减少89.5%,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2%。海淀区成为北京市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区,获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城称号。城市轨道交通跨越式发展,六环路(海淀段)、阜石路、蓝靛厂南路、林萃路等一批快速路、城市主干路顺利通车,北部地区骨干路网体系初具规模。海淀区被评为首批北京市平安区县。“数字海淀”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和视频调度指挥中心成立,城市管理的精细化、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乡统筹创新突破。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农村地区生活居住环境持续改善,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村村通工程进展顺利,所有农民都喝上了安全清洁的饮用水。北坞村城乡一体化试点取得成功,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9%,人均筹资标准和区级财政投入标准均居全市首位,住院起付线和封顶线实现与城镇居民标准接轨。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镇域经济与科技园区、都市型农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度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逐步深化。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和人才特区政策先行先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城乡一体化试点取得重大进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外向型服务经济进一步增强,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更加广泛,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超过50亿美元。在国内外上市(含挂牌)企业达174家,居全市首位。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跨国公司落户海淀。

  “十一五”时期,海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

  自主创新能力需进一步增强。区域内丰富的科技、智力资源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科技生产力需要多角度大力解放,现有自主创新能力水平、体制机制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担负的重大使命还有较大差距。

  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压力加大。消费促进经济繁荣的动力不足,投资结构尚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需要多层次大力引导,产业空间布局优化面临挑战,整体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城市综合承载力需要全方位大力提升。人口规模过快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交通拥堵、垃圾处理、流动人口管理等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热点问题,城市管理效率和质量需要继续提高。

  加强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要求更为迫切。民意诉求多样化,对创新社会建设管理与服务、维护社会稳定提出更高要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顺应广大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还有不小差距,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政府职能转变仍需加快。政府的行政效能、管理手段等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形势的要求,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与现代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

  过去的五年,海淀经济社会发展质量高、综合实力提升快、城乡面貌变化大、人民得到实惠多,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趋势,巩固和扩大现有优势,努力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推动海淀向更高的目标和发展水平迈进。

第二章 把握时代发展主题

  “十二五”时期,海淀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海淀的发展要放在全球坐标系、国内发达城区行列中来审视,依据国家、市委市政府对海淀的新定位、新要求,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对海淀的新期盼、新需求,科学谋划长远发展。

  核心区建设催生新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把海淀作为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人才特区创新政策先行先试的核心区,为海淀继续发挥独特优势和龙头作用,实现高端引领、创新驱动,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首都发展战略提出新要求。市委市政府将全力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使首都在转变发展方式中成为全国的标杆和火炬手。海淀区应结合自身城市功能定位,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布局和城市功能,深入推进各领域改革,成为彰显人文北京、领跑科技北京、涵养绿色北京的先行者,成为首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主力军,为首都转变发展方式走在全国最前列作出表率。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面临新考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多变,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世界范围内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竞争日益加剧,国内地区间对高端要素和产业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海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与发达城市(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深入调整产业结构,坚持创新驱动,实现与国内发达城区优势互补、协调互动发展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社会和谐面临新挑战。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城乡一体化发展进入攻坚阶段,社会结构更加复杂,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民众对共享发展改革成果、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日趋强烈,对政府施政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十二五”时期,海淀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形势喜人,形势逼人。未来五年,海淀必须紧紧抓住大有作为的发展机遇,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下大力气破解海淀发展面临的难题,积极应对现实挑战,在更高的水平上推动海淀科学发展。

第三章 谋划长远发展蓝图

  “十二五”时期,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是时代赋予海淀的重大使命,举全区之力,实现海淀经济社会新的历史性跨越、深度战略性转型,是转变发展方式、深化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未来五年海淀将围绕这一战略重心,彰显高标准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服务发展的新时期特色。

  ——高标准发展。落实市委市政府对海淀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以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来确定工作标准,高效务实地做好工作,勇于创先争优。自主创新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环境建设等都要立足高起点、坚持高水平、追求高目标、保证高质量,以一流的工作和服务提高全区科学发展水平。

  ——创新发展。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战略地位,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深化区域创新资源战略合作,加快产学研用创新体系和创新协作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抢占发展制高点,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全国最前列。

  ——协调发展。协调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协调好区与街道、乡镇的关系,充分调动两个积极性,加强对各街道、乡镇的分类指导,实行差别化考核,形成竞相发展的整体合力。协调好北部地区产业发展与完善公共服务、生态建设、保护农民利益的关系,形成产业集群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生动局面。

  ——服务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强化“四个服务”的意识,进一步做好服务驻区高校、科研机构、央企、高科技企业、部队的工作,不断创新服务机制,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通过优质高效服务来推动全区科学发展。

  “十二五”时期海淀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对海淀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动科技创新和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更高标准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高“四个服务”水平,举全区之力加快建设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高科技核心区,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中作出表率,为首都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作出重要贡献。

  “十二五”时期海淀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初步建成。中关村核心区各项先行先试政策引领示范作用更加明显,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重大科技成果,聚集一批高端领军人才,形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为首都建设全国创新中心的核心区,为塑造“北京服务”、“北京创造”品牌发挥表率作用,引领全国创新发展。

  ——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明显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海淀经济对首都发展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在全市乃至全国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

  ——城乡居民收入基本实现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城乡环境更加宜居。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生态环境保持国内一流。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城市运行保障能力显著提高,交通拥堵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城市服务管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公共安全维护、综合应急和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

  ——社会发展和谐稳定。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服务保障水平居于全国前列。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中低收入群众生活水平和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管理和服务体制更加完善,人口调控管理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更加有效,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更加深入,人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海淀历史文化资源得到充分保护、发掘、传承和利用,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等基础公共文化设施与服务质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科技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能力显著提升。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推动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成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延伸拓展,企业国际化发展成果显著,区域国际化程度快速提高。

海淀区“十二五”规划纲要指标体系表.png


第二篇 科技创新引领示范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十二五”时期,海淀区要坚持把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围绕“两个批复”精神和“四个一批”目标,全面落实《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步伐,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占领全国乃至全球科技创新制高点,让科技创新引领海淀未来发展。

第一章 激活自主创新潜能

  海淀积蓄了巨大的科技创新潜能,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突破自主创新瓶颈约束,全面激发区域创新潜能,必将为创新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加快核心区建设步伐。

  一、释放自主创新活力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落实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批准的先行先试政策,加大科技金融创新力度,率先开展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权改革、股权激励、科研经费分配管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方面的改革试点。鼓励科研院所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入股的方式,参与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建立以应用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评价与转化机制,不断优化国家及北京市科技重大专项财政配套经费的管理机制。深化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试点,积极争取将本区企业创新产品列入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和推广。

  促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项目发现、跟踪、筛选机制,加强重大科技成果储备,促进科技与资本对接,推进高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和军工集团的重大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整合区内创业孵化资源,吸引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等外部资源参与,形成支持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链条。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试点。

  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力军作用。推进中关村“十百千工程”和海淀区重点创新型企业培育工作,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统筹使用好支持核心区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不断强化各级专项资金引导作用,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支持创新型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国家和市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共同承担国家、北京市的重大科研和产业化项目。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激发民营经济创新潜力。支持企业间加强创新合作,推进先进技术向中小企业辐射和转移,形成企业协作配套的创新链条,大力培育和发展“专、精、特”的科技型企业小巨人。

  二、营造优质创新发展环境

  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激励和保护机制,形成覆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全过程的服务体系。激励高新技术企业申请专利、注册商标,支持企业和产业技术联盟构建专利池。

  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制定科技型企业信用评级标准,建立创业投资企业信用担保机制、风险补偿机制,支持征信机构发展。加强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引导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增强诚信意识,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环境。

  实施质量立区和标准化战略。坚持以质量提升带动自主创新,建立区域质量建设激励机制,积极引导企业以质量建设为基础开展品牌建设,支持企业争创北京质量奖和国家质量奖,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开展标准创新试点,支持企业承担标准化专业组织工作,深化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战略合作。实施引导和鼓励技术标准研发、制定和产业化应用等激励政策,支持对经济发展有带动作用的特色产业集群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第二章 搭建创新发展平台

  立足海淀区丰富的要素资源优势,通过强化基础性、前沿性和共性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整合创新资源能力,既是构建完善高效创新服务体系的现实需要,也是发挥创新引领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以中关村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促进中心为依托,发挥创新资源平台作用,积极构建有利于政策先行先试、央地创新资源联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服务等工作机制,形成高效运转、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服务体系。加快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共性科技条件平台、科技租赁服务平台等建设。以大学科技园、孵化器、中试基地、专业园区为依托,建设产学研用合作示范基地。探索创新论坛、洽谈会、网络对接平台等多种产学研用合作途径,组建政府搭桥、市场运作、高效运转的产学研用合作信息网络。

  二、推进产业发展平台建设

  按照高端、高效、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方向,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明确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结合产业发展重点,综合运用规划、财政、税收等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产业准入机制和产业退出补偿机制。不断调整完善园区管理体制,统筹安排各专业园区、产业基地重大项目引进和建设。引导孵化器、加速器向集约化、专业化、多元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扶持和建设一批服务优质、管理先进的特色创业园。

  三、建立人才创新发展平台

  采取人才、项目、管理模式一体化引进方式,加快建立人才培养、评价、激励、使用机制,完善人才创新创业支撑体系。完善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加速器等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运行机制,拓展科技企业加速器试点范围,探索互联网虚拟孵化等新型创业孵化模式,形成支撑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积极承办国际会议、高层论坛、国际赛事等大型活动,搭建人才国际交流平台。聚焦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支持区域培训机构开展国际合作,探索境内外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共建一批研发基地,支持本土高层次人才参与前沿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

  四、完善科技中介服务平台

  以首都科技中介大厦为载体,吸引创业投资机构、咨询机构、律师事务所、商标事务所、行业协会等科技服务中介聚集。引进国际知名专业中介服务机构,鼓励科技中介机构兼并重组,实现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打造一批信誉度高、专业服务能力强的知名科技中介机构,形成健全的科技中介服务链条和科技中介网络。鼓励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各类创新主体,成立产学研用结合的标准联盟、技术联盟和产业联盟,在关键共性技术开发、重大项目攻关和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发挥作用。

第三章 构筑世界人才高地

  以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为契机,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培养和聚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造就一支富于创新、数量充足、结构优化、效益突出的人才队伍,建设面向世界、辐射全国的高端人才孵化器和人才优先发展区。

  一、建设创新人才队伍

  汇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落实“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各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鼓励跨领域、多渠道人才柔性流动,推进类海外学术环境建设试点工作。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国际知名企业重点实验室等高端创新资源落户海淀,带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在海淀聚集。强化项目带动,以资金配套等方式支持科技领军人才及团队承接国家和北京市重大科技专项。

  培养产业发展领军人才。落实北京市优秀企业家聚集培养工程,加速聚集培育一批具有全球视野、战略思维和创新精神的产业领军人才。发挥各类产业技术平台作用,完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实现以人才带项目、以项目引人才的良性互动。

  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结合产业发展需要,落实国家“千人计划”、“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和“中关村高端人才聚集工程”,采取核心人才引进、团队引进和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相结合的方式,聚集一批优秀海外高层次人才。

  聚集文化高端人才。依托中国·海淀艺术团联盟、海淀文化节、“创新型海淀”专家咨询委员会等平台,落实“人文北京”名家大师培养造就工程,实施“香山学者计划”,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在人文社科领域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理论家、艺术家等文化名人。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创意工作室,支持文化创意人才参加国内外著名赛事节事,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发展优秀支撑人才。实施“教育双名工程”,促进教育人才专业化发展。以“1151”卫生人才建设工程为依托,提高卫生人才质量。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开发高技能人才、促进农村实用人才成长,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提升党政人才素养,培养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管理能力和国际化素质的党政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建立多层次、分渠道的青年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一支具有国际视野、高素质、有活力的青年人才后备队伍。

  二、营造创新人才服务环境

  统筹利用区域人才资源。发挥统筹区域发展高层联席会的作用,推进区域人才资源整合开发。完善人才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双向流动机制,形成一批懂技术、善管理,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和团队。实施人才“请进来,走出去”战略,落实北京市高端人才京津冀自由流动政策,通过挂职锻炼、交流任职、建立培训基地等方式输出智力资源,发挥海淀人才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

  营造良好引才聚才环境。树立开放大气、兼容并蓄、尊才爱才的人才观念,努力形成多种文化背景人才共存共荣的宽松社会环境。建设若干满足国际人才需求的国际化社区和文化特色功能区,积极开展创业沙龙、CEO论坛等活动,营造有利于区域创新创业人才成长、交流、发展的良好环境。完善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技创业者的个性化激励政策和措施,围绕创业扶持、事业平台等方面,通过项目资助、人才津贴等措施,激励人才干事创业、实现价值。

  构建一流人才服务体系。发挥首都创新人才发展大厦集聚作用,加快国内外知名人才服务机构落户。加强对人才在住房、子女教育、出入境管理等方面的服务,打造为国内外高端人才服务的绿色通道。积极探索在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方面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推进城乡就业、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的衔接并轨,率先建立统一开放的人才资源市场。发挥天使投资家、创业投资家、职业经理人和科技中介人作用,努力形成独具海淀特色和充满竞争力的创新创业环境。

第四章 建设科技金融中心

  大力推进科技金融政策创新,积极争取国家监管部门的支持,推动在股权投资、外资审批、离岸金融等方面的新政策、新做法在海淀先行先试。以促进资本与技术的有效对接为目标,力争用5年时间把海淀区基本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金融创新中心,驻区各类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总数达到2200家,其中股权投资机构达到500家,管理的资金规模达到500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2%,初步形成要素聚集、交易活跃、机制灵活、保障有力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一、着力构建科技金融机构体系

  吸引国内外优秀股权投资机构在海淀设立管理公司并发起设立基金。鼓励以科技型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在海淀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支持商业银行在海淀设立特色支行、信贷专营机构、科技金融事业部等机构。鼓励国内外大型企业在海淀发展金融业务,设立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搭建金融控股平台。争取引进和新设一批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典当行。鼓励发展科技金融中介机构。

  二、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

  完善促进企业上市机制,加强上市企业培育,扶持企业在海外市场上市。推进区属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支持已上市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好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制度创新的落地服务。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多功能演示中心建设。扩大海淀区挂牌企业数量,支持挂牌企业转板。加快建设全国性的股权投资交易中心。

  三、积极引导金融业务创新

  鼓励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租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担保等各类机构创新服务模式,为区域开发建设和区内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投融资服务。鼓励金融机构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规模,开发适合科技型企业特点的集合信贷产品,对优质企业推广信用贷款等创新产品。鼓励区内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支持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发行集合票据和集合债券。

  四、全面建立科技金融服务机制

  加强金政企之间交流合作,促进投融资对接。充分发挥科技金融中介机构的作用,为区域科技金融发展提供专业化服务。建设金融人才服务中心和科技金融人才数据库,构建科技金融人才服务平台和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探索股权、期权、人才保险等人才激励手段,加速高端金融人才的聚集。建立区域科技金融综合统计分析平台,完善科技金融动态监测和评价机制。


第三篇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着眼于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果,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展壮大区域企业力量,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核心竞争力。将优化需求结构与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结合起来,构建高端、高效、高辐射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章 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创造社会财富、满足社会需要的主力军。“十二五”时期要不断增强为市场主体服务能力,着力拓展非公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战略布局,提高企业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一、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完善支持和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和服务体系,健全政策的协调和衔接机制,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宽松稳定的法制与政策环境。大力推进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重点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探索金融服务创新,健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资本市场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鼓励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等各类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专项资金引导作用,支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高新技术和服务贸易等领域。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并购、控股和参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改组改制改造。逐步放宽市场准入,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等领域。鼓励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开展经济技术合作,提高企业专业化协作配套水平。

  二、推动国有企业做优做强

  以开展一流服务为抓手,不断优化区域发展环境,为央企、市属企业重大投资项目落地和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优质服务,推进驻区企业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进一步调整优化区属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大区属国有企业整合和重组力度,推动国有资产向优势产业、企业和主业集中。充分发挥区属国有企业功能作用,大力推进园区及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商业服务、金融服务及旅游服务等产业,做大做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企业,积极推动优质企业和优质资产上市。推进国企投资主体和产权的多元化,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影响力,力争“十二五”末实现区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突破1000亿元。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压缩管理层级,规范监管方式。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加快市场化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建设步伐。加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使用效率。

  三、营造健康规范市场环境

  加大打击经济违法行为工作力度,着重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加强工商、城管、质监、物价等综合执法检查力度,有效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市场稳定。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第二章 转型升级经济结构

  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逐步形成消费主导型经济,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着眼于引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提升产业素质为核心,健全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

  一、扩大经济发展优势

  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能力。优化公共服务体系,通过促进就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方式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适应消费结构升级和居民需求新变化,推进本土商贸企业和品牌创新发展,积极引进知名品牌和企业。加大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商圈和特色街区建设,形成一批主题鲜明、极具吸引力的消费聚集区,吸引外来消费。引导新型消费业态,积极发展网上商城、扩大电子商务消费。深入挖掘居民消费潜力,优化商业设施和服务网点布局,扩大文体休闲、养老服务等发展型与服务型消费,促进便民菜店、家政服务等便民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多层次、多业态、多元化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

  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发挥政府投资主导作用,引导社会投资投入,在确保投资总量增长的同时,注重优化投资结构。以增强发展后劲为核心,加大重点产业投资力度,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着力点,投资继续向社会事业、民生工程等方面倾斜。引导和促进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增强投资增长的内生动力。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增强政府投资带动作用,注重融资方式创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深入推进产业升级

  按照“做大三产、做强二产、优化一产”的思路,推动优势产业更加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具成长性,配套服务业更加完善,农业结构更加合理,形成海淀现代产业体系。

  重点打造四大竞争优势产业。进一步巩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优势地位,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软件及各类应用软件,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移动计算、信息安全等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及服务规范、标准制定。做强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服务、生物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和检测服务,完善知识产权服务和科技转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通信产业,把握“三网融合”的发展机遇,推动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宽带接入技术与设备、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与服务发展。优化提升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发展动漫游戏、旅游休闲娱乐、广告会展、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版权贸易等创意产业,加快建设创意产业基地、数字娱乐产业基地、新媒体产业基地。

  积极培育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提高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领域的技术研发水平,推进节能服务规范和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支持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控制与治理、资源高效开发与再生利用等领域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支持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环保材料、高温超导材料、生物医药材料、纳米材料的科技攻关及产业化应用。壮大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加快以新型疫苗、基因工程药物为重点的生物医药关键技术和产品开发,推进生物农业优良新品种选育,支持中药、化学药的新药创制、制剂技术及制药工艺创新。促进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依托航天科技、航天科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科研资源优势,促进导航芯片与模块、卫星数据传输设备、地理信息与位置服务运营等产业发展,推进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相关技术在城市交通、移动商务、公共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应用。

  加快完善三大配套服务产业。稳步发展金融业,加速科技与金融的良性互动发展,完善综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支持自主创新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形成银行、证券、保险、股权投资、担保等金融业态多元化发展格局。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和高端人才培训需求,规范教育培训业市场,大力发展以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专业资格考试培训、高端国际性认证培训等为重点的教育培训业,打造一批在教育培训领域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教育培训产业集团。优化提升商务服务业,推动知识产权服务、法律服务、会计审计服务等行业并购重组,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中介服务机构。

  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积极推进一产与二产、三产融合,加快籽种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和观光农业发展。深度挖掘农业观光休闲功能,加快“一河十园”等都市观光农业产业带(区)建设,建成国家级休闲观光采摘园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进一步加大投入,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支持东升科技园等乡镇科技园建设,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培育大型农业企业集团、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第三章 优化空间功能布局

  “十二五”时期,实施“南优北拓、东合西美”的空间发展战略,即优化南部环境品质,拓展北部产业空间,整合东部高端资源,提升西部休闲功能。重点规划建设四大功能区,形成各具特色、分工明确、串联互动、协同发展的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一、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

  认真落实《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海淀北部地区部分)规划(2010-2020)》,构建“一心、一带、多组团”的空间格局,为北部地区发展的高品质转型和实现产值过万亿奠定基础。建设以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核心的生态绿心,重点发展信息通讯、新材料、新能源与环保、生物工程与新医药、软件与信息服务等特色产业,建设北清路高技术产业集聚带。统筹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打造生活便利、设施配套、环境良好的功能组团。

图1 北部地区发展空间示意图.png

  二、中部研发、技术服务和高端要素聚集区

  按照“空间整合、突出总部、功能提升、集约发展”原则,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积极推动各项先行先试改革,使中部地区成为研发、技术服务和高端要素聚集地,成为核心区的标志性区域。集中力量建设中关村科学城,积极推动中关村航天科技园、中关村航空科技园、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总部等央企总部、研发机构和产业化基地建设,支持清华、北大等高校建设新兴产业技术工程中心和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发展芯片设计、新材料研发等产业集群。继续加强中关村西区建设,抓好业态调整、资源整合和商业环境建设,吸引更多的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发展。高标准建成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

图2 中关村科学城规划示意图.png

  三、西北部高端休闲旅游区

  按照旅游资源多样化、服务便利化、管理精细化、市场国际化的要求,围绕建设世界高端旅游目的地,深度挖掘和整合旅游资源,构建以皇家园林游、科教体验游、都市风情游、生态休闲游为重点的旅游产品体系。大力提升颐和园、圆明园、香山等重点景区周边环境品质,建设与皇家园林相匹配、世界一流的旅游休闲环境和配套服务设施。加强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探索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纽带的协调机制促进旅游产业联动发展。加强旅游与科技、教育、文化、商务、体育、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旅游产业促进政策,开发高端旅游产品,建设一批带动性强的旅游项目。积极承办高水平国际性文化旅游活动,提高海淀旅游在国内和国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南部高端商务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区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层次招商、高标准建设,加强资源整合,提升规模档次,改善环境品质,树立南部地区业态高端、品牌优质、发展精益的整体形象。加快提升公主坟、甘家口等商业区品质,积极培育玉渊潭现代生态型商务服务区和五棵松文化休闲集聚区,支持国际会议展示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吸引一批世界一流的商业消费、文化消费品牌,建设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高端商务服务区。加快建设西山文化创意大道,大力发展精品演艺、艺术品创作展示交易、酒店会展等产业,建设文化内涵深、科技水平高、创意思维新的特色文化产业功能区。

图3 四大功能区示意图.png


第四篇 统筹城乡发展格局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城乡融合的发展原则,在公共资源配置、体制机制改革、产业发展等方面,根据海淀城市、乡村不同发展特点,切实推进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北部农村地区城镇化,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第一章 构建新型城市形态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是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是重大的民生问题。

  一、加大城乡建设统筹力度

  树立北部地区新形象。按照“区域统筹、镇村主体、农民参与、两级平衡、两个阶段”的开发模式,统筹推进产业发展、旧村腾退、土地整理、资金平衡、市政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等各项任务落实,三年完成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五年基本完成规划建设任务,将北部地区建设成为“生态良好、用地集约、设施配套、产业集群、城乡统筹”的世界领先的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

  推进城乡结合部城市化。明确功能定位,加强规划引导,整体提升城乡结合部地区环境面貌。按照“坚持农民主体、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利益”的原则,加快城乡结合部地区城市化改造,确保两年内完成重点村改造建设任务。按照“一村一策”模式,制定和落实实施方案,力争“十二五”末全面完成城乡结合部城市化改造任务。按照城市公共设施配置标准,加快城乡结合部公共产品供给,并逐步纳入城市运行管理体系。

  创新土地集约利用新机制。实施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充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逐步整合村镇建设用地,加大对闲置土地查处力度。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产业升级替换,切实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经济、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优化城乡产业布局。抓住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契机,加快北部专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推动乡镇产业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园区经济和镇域经济良性互动发展机制。推进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改善城乡产业服务。搭建园区企业与集体经济互动发展平台,实现资源融合共享,促进优势互补。健全农业组织服务体系,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等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发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作用,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健全农产品销售服务体系,建立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市场、农民与销售商之间的对接机制。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探索创新保单抵押、农户互保等多种形式的担保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需要抵押担保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三、提高城乡就业保障均等水平

  根据海淀城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阶段分区域实施农转居,逐步消除城乡二元人口结构。加快形成就业政策和就业服务城乡一体的就业格局,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的就业机会。加快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社会保险制度的相互衔接,缩小城乡居民保险待遇差别。

第二章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

  盘活农村土地资源,繁荣农村集体经济,规范农村管理体制,释放农村发展活力,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保障。

  一、创新农村土地开发利用模式

  探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和支持农村居民以转包、出租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快集体土地和宅基地确权发证工作,妥善解决土地权属的历史遗留问题,积极有序地推进农村集体产业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促进符合规划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创新集体土地开发模式,探索实物补偿、留地安置、合作分成、土地补偿费入股等多元化征地补偿和开发建设机制,在土地收益分配、产业用地投资促进、农林用地补偿等各个环节建立起公平的利益分享机制,持续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二、加快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

  按照“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的思路,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处置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接轨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化改制,引导农村集体经济实体自主参与开发建设,发展服务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相关配套产业。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分类制定集体资源、资产、资金管理办法,严格执行民主决策制度,实现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切实维护好集体和农村居民利益。

  三、推进城乡行政管理一元化

  逐步打破城乡分割的机构设置,强化乡镇政府的居民管理、公共服务等城市管理职能,对条件成熟地区加快推进乡镇管理体制向街道管理体制转变,强化村委会承担社区服务职能和公共管理职能,推进村委会向居委会转变,逐步实施村庄社区化管理。以建立乡镇社区服务中心为抓手,将优质便民的城市社区服务引向农村。


第五篇 城市环境绿色宜居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围绕“绿色北京”战略,通过不断优化能源结构,倡导低碳发展模式,大力解决垃圾、污水、大气治理等问题,加强绿化建设和生态修复,提升生态文明水平,营造优美宜居环境。

第一章 践行低碳运行模式

  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深入开展节能减排,推进能源计量,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保障区域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积极应对能源资源紧缺、人口压力加大等问题,切实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

  一、完善清洁能源体系

  强化多元化能源保障体系。完善电力输配网络,探索智能电网试点建设,提高电力在能源终端消费中的比重。升级改造建成区天然气、供热等能源基础设施,完成供热计量改革工作。新(扩)建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4座、110千伏变电站20座及配套线路,规划建设燃气调压站、储气站及配套管线,采用天然气综合利用技术及多种模式提高热力保障能力。制定北部地区能源解决方案,因地制宜提供节能环保的供冷供热基础设施,有效实施分布式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余热利用技术。健全多元化能源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地热、水热、蓄冰、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技术,开展光伏发电、光能热水等示范项目建设,重点推进大型公共建筑光伏屋顶发电。北部地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20%。

  二、引导绿色环保生活

  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公众选择低碳生活方式,努力营造共同关心和支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良好氛围。在全区普及节能、节水、节电、垃圾分类、汽车节油等生活常识,鼓励居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厉行节约,引导公众选购低碳绿色环保产品,鼓励减少一次性餐具和日用品使用。推行绿色政务,全面落实政府绿色采购制度,优先采购自主创新的节能环保产品和设备,强化节水节电,提倡无纸化办公,严控公车使用,实施能源定额管理,开展绿色机关创建活动。倡导绿色商务,积极发展网上交易、虚拟购物中心等新兴服务业态,支持第三方物流发展,鼓励企业参与环境标志认证和绿色产品认证。鼓励绿色消费,加大对节能家电、经济型及小排量家用轿车等节能产品宣传力度,开展低碳社区、低碳商店、低碳校园、低碳企业、低碳单位创建活动。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引导公众参与碳补偿活动。加强重点路段噪声污染源治理,减少光污染对居民生活影响,加强辐射源、危险化学品监管,增强公众防治意识。

  三、深入推进节能减排

  全面推进北京市循环经济试点区建设,实施资源循环利用工程,落实一批以可再生能源利用、热能综合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零排放为重点的集成示范项目。加强财政、金融、价格、标准、产业等政策的互动组合,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大力推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施能源在线监测,推动重点用能单位节能改造。加大对重点环保节能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建立全过程绿色管理体系,深入实施清洁生产。推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能源审计试点,全面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达标率。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公共机构、建筑、工业、交通等领域落实一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积极探索节能量和节水量指标交易。探索建立碳交易机制,鼓励与减排潜力较大的城市或区域开展项目合作,通过技术、人才和资金输出,共享合作收益。探索开展林业碳汇生产、计量、认证和交易,促进林业良性发展。

第二章 营造优美生态环境

  妥善处理垃圾、污水、大气污染等问题,营造清新生态环境,不仅是海淀人民对生活环境的现实需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高端城区的必然选择。

  一、完善垃圾处理体系

  实现垃圾分类社区全覆盖。提高垃圾分类专业化水平,加强源头分类投放,配套分类收运设施,实现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过程衔接。在居民社区、企事业单位、公园、街道等人口密集地建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它垃圾的粗分类投放点。加大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和宣传,形成资源节约、垃圾减量、自觉投放的良好氛围,提高全区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改革生活垃圾收集作业机制,改造提升垃圾收集运输系统,实现垃圾压缩、密闭式转运,显著提升垃圾分类运输率。

  推动垃圾终端处理多元化。采用多元化措施解决垃圾问题,建设综合处理、焚烧发电、卫生填埋“三位一体”、完整配套的垃圾处理终端设施系统。进一步提升垃圾处理能力,完成固废综合处理基地建设,推进再生能源发电厂工程,做好建筑垃圾处理工作。加强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排放监测,防止生活垃圾集中处置设施二次污染。鼓励餐厨垃圾就地处理和资源化再生,完成上地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站等终端设施建设,2015年基本实现全区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建设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基地,培育和规范电子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产业,完善电子废弃物综合回收和循环利用系统。加大自主创新技术支持力度,开展等离子体、固体废弃物衍生燃料技术试点示范项目建设。

  推进城市环卫体制改革。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原则,积极推进环卫事业领域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探索实施环卫事业单位企业化改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清扫保洁、垃圾运输、分捡回收、垃圾处理、大型环卫设施建设与营运等领域,实现环卫事业投资和经营主体多元化。

  二、打造清新环境

  持续优化水环境。推进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充足的水源保障。加强污染源头控制治理,加大对污水排放企业监管力度,合理调整北部地区养殖规模,探索种养循环模式,发展生态型有机农业,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严格推进雨污分排,实施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对南沙河等骨干河道和主要沟渠进行综合治理。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积极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科学划定水源地保护范围,制定水源地管理措施。建立城乡统筹、设施齐全、运行高效的供排水体系,全面提升供水保障率,新建再生水厂2座,扩建1座,再生水利用率达75%。加大雨洪水利用,年增加雨洪水利用量不低于10万m³,建设南北旱河、圆明园湖等蓄滞洪区工程。倡导水资源节约,建设节水、高效、智能化的园林绿化自动灌溉控制系统,推广先进节水技术,强化水资源精细化管理,居民家庭节水器具普及率达95%以上,创建一批市级节水型单位和小区,推动海淀区用水效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有效改善空气质量。严格执行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保持空气质量与北京市同步改善。淘汰“三高”企业,实现工业废气达标排放,加快推进20吨以上燃煤锅炉改造工作,现有燃煤设施基本完成清洁能源改造。强化扬尘污染治理,减少施工、道路扬尘等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加强机动车尾气防治,严格落实北京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继续推进高污染排放车辆淘汰,鼓励支持组建绿色车队。

  三、建设绿色屏障

  提升城区绿色景观。按照“绿色北京”建设要求,实施“增绿添彩”工程,构建点线、组团结合的立体景观体系,打造林木葱茏、绿草如荫、景观宜人的城市环境。围绕四大功能区功能定位,在重点片区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绿色景观大道,建设京密引水渠、永定河引水渠、清河、小月河滨河绿化带。深入挖掘海淀历史、文化底蕴及产业特色,打造代表海淀历史文化形象的主题公园。推进城市立体绿化,实施屋顶绿化、建筑墙体垂直绿化、林荫停车场等示范工程。

  加强北部地区生态修复和保护。建设生态绿心,采用生态设计、自然化改造途径,保持、恢复海淀北部自然水面和乡土树种,保障生态系统稳定性。在保障农业生产所需绿色空间的前提下,确保湿地、耕地和绿化用地的原生态。健全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机制,完成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继续完善西北部山区山体绿化和彩叶工程,完善平原区农田林网建设。


第六篇 城市运行智能高效

  区域人口规模快速增长对城市建设和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采取设施建设和功能建设并举、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并重的方针,切实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将科技创新优势和城市发展进程结合起来,加大城市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水平,为全体居民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祥和的城市生活环境。

第一章 促进人口协调发展

  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水平,不断完善人口管理服务机制,合理调控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一、引导人口优化布局

  加强人口管理与服务。把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则,提高行业技术标准,规范行业准入机制,降低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科学规划教育、医疗等功能资源,推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北部地区转移,促进重大功能性项目向北部地区配置,增强北部地区人口承载力和吸引力。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保持适度低生育水平。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优化区域人口结构。落实“以业控人、以房管人、以证管人”的各项政策措施。依法拆除违章建筑,强化地下空间管理。加强出租房屋管理,规范升级租赁经济。落实文明村庄创建活动。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逐步拓展面向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为流动人口提供市民化服务。力争“十二五”末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380万人左右。

  推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发展原则。消除在参政、就业等方面的性别歧视,完善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分性别统计,重点帮扶女性中的弱势群体,大力培育和支持女性人才发展,为妇女平等享有发展改革成果创造条件。切实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权利。依法打击侵害妇女和儿童权益行为,促进妇女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压力。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满足不同收入群体养老服务需求。进一步落实养老政策,加快推进四季青国家级养老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院、清河敬老院等项目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设施。增强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扶持社会组织参与养老事业发展,丰富为老服务内容,满足老年人晚年生活多样化需求。

  做好助残保障工作。全面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支持福利企业发展,促进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为残障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康复环境。加强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

  二、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区居民科学文化素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网络相结合的思想道德体系。大力宣传、普及优生优育知识,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第二章 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未来五年,依托信息技术优势,加快推进前沿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构建便捷、高效、安全的绿色交通体系,促进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提高城市运行保障和防灾应急水平,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精细化、智能化。

  一、实现便捷高效出行

  建成轨道交通新格局。完成地铁6号线、8号线、9号线、10号线二期、西郊线、海淀山后线、S1线、16号线、15号线二期海淀段等工程,“十二五”末形成“七横八纵”总长度为135公里的区域轨道交通网络。加强公交系统与轨道交通系统的接驳,随轨道交通新线同步建设驻车换乘停车场(P+R)。科学规划轨道交通出入站口周边路网,优化提升周边环境,逐步引导群众提高乘坐轨道交通出行比例。

图4 “十二五”末轨道交通规划示意图.png

  完善路网框架结构。搭建南北贯通、东西畅达的主干路网体系,完成上庄路、滨河路(肖家河至六环路)、京包路(海淀段)、西五环北辅路等工程,着力破解海淀南北交通瓶颈问题,建成沙阳路、西三旗南路、翠湖南路等东西向城市主干道。实施城市路网加密工程,加强沟通联络线建设,强化不同等级路网之间的衔接,完成友谊渠路、清河北路、双清路、学院西路等道路工程。大力改善道路微循环系统,逐步消除断头路,疏通拥堵节点。

图5 “十二五”末路网规划示意图.png

  提高通行效率。在主要客流走廊建设公交专用车道,提高通勤高峰期公交出行效率,建成阜石路、中关村至永丰等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路。构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及时发布路况信息,提高路面通行效率。完善自行车专用道和行人步道网络,增设一批人行过街天桥、人车分离等设施,保障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道路通行权益,提高绿色出行比例。鼓励和支持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和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建成无障碍交通设施网络。进一步加强静态交通管理,合理挖掘地面停车资源,在商业区、居民区和交通聚集区增设停车场、停车楼,提高现有停车位的使用率和周转率,拓展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库,缓解停车难问题。加强停车科学管理水平,建设智能停车引导系统,动态公布车位信息,缩短车辆路面滞留时间。

  二、实现城市精细智能管理

  创新城市管理方式。将网格化城市管理与城市综合运行信息管理平台有机结合,实现城市管理的快捷、精确和高效。推动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新技术在市政管理、应急管理、能源环境管理、特种设备监控、消防远程监控等方面应用。建立地下市政管线信息化监控体系,实现地下管网信息数据互联共享,提高智能化监控水平。在北部地区试点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扩展市政基础设施空间。

  提升市容市貌整体形象。充分利用卫星拍照、视频监控等手段,实现市容市貌信息动态化管理。坚持疏堵结合方针,分期分批拆除既有违法建设,防控新生违法建设。积极开展危旧房屋排险解危工作。规范户外广告牌匾设置,清理整顿违法小广告,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实施五环路内主次干路以上道路架空线路入地工程,新开发建设地区线路在建设过程中实现一次性入地。积极推进“城中村”、“边角地”项目综合环境整治,全面完成“城中村”项目拆迁整治工作。

  三、提高防灾应急水平

  健全城市应急管理机制。健全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方面的预防预警和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快速反应、紧急处置、善后协调、检查评估和物资保障机制,实现应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加强民防、消防、森防、防震等设施和应急队伍建设和管理。加强群众应急知识普及教育,提高群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增强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全区统一的信息指挥系统,形成部门联动的快速反应和协调机制,提高应急处置的针对性和及时性。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建立信息化指示引导标志,为民众提供安全的应急避难空间。加强新闻发布与舆论引导机制建设,把握舆论主动权,保障民众知情权。

  四、享受智能化城市生活

  整合部门政务信息资源,实现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建成全覆盖、高效率的“数字海淀”电子政务体系。加强社会资源整合,推进区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图书馆等科教信息资源开放和共享。大力普及数字化服务,推广“数字北京”缴费服务平台应用,建设集安防监控、健康管理、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社区管理系统,实现智能终端广泛进入家庭,居民办事基本不出社区,让社会公众享受到方便快捷、多样化的信息服务。


第七篇 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十二五”时期,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注重服务和管理创新,健全社会运行调控机制,引导积极健康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使发展成果更好的惠及人民。

第一章 享受均等公共服务

  提供公平均等的公共服务,是增强全区居民幸福感的首要任务。未来五年,将不断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加速区域公共服务资源整合利用,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全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供求平衡、内容丰富、公众满意的公共服务格局。

  一、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教育质量、教育基础设施、师资待遇方面保持全国一流。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加快公立幼儿园建设,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健全社区早期教育服务网络,全面普及婴幼儿教育,3至6岁儿童入园率达到97%以上。

  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进一步缩小城乡、校际间教育差距,有效缓解择校问题。充分发挥学区的统筹协调功能,促进教育发展相对均衡。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减少校际之间教师收入差距。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引导优质教育资源向北部发展,力争“十二五”末北部地区教育质量达到南部城区平均水平。建立校长和教师交流制度,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强校园安保工作。保障来京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制定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建设评估标准,构建有利于高中学生特色发展的课程体系,支持普通高中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培养创新人才。

  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促进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加快职业教育精品化进程。支持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精品化、集团化发展。深入开展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等创建活动,完善海淀终身学习网络平台建设,全面提高居民整体素质,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加快发展特殊教育。进一步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加快发展残障少年儿童教育。将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纳入全区教师继续教育体系,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支持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巩固和发挥驻区高等教育资源在全国的领先优势,通过“985”工程和“211”工程,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做好服务工作。加强服务工作机制建设,完善区级领导走访驻区高等院校长效机制。支持和加强高校科研基地和科技园建设,为高校承接国家和北京市重大科技专项做好服务。

  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推进育人模式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统筹海淀丰富的教育资源,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营造全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环境。推进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实验区建设,深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课程教材改革、办学体制改革、高中特色发展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大力发展国际化教育,进一步扩大国际化学校规模和外籍教师数量。

  二、建设高品质健康城区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按照“保障健康、便利群众、量力而行、适度创新”的原则,围绕“调整结构、整合资源、提升服务、保证质量”的工作思路,力争率先完成北京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任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健康需求。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建立以区域医疗中心、专科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门诊部、诊所等为补充的新型两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进优质医疗资源进入北部地区,抓好一批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建设。整合区域医疗资源,建立央地、军地医疗卫生资源共享机制,形成多层次双向转诊制度。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提高医疗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优化医疗机构内部工作流程,大幅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大力发展中医中药,形成覆盖全区的中医药服务网络。鼓励民间和社会力量开办医疗机构,促进多元化办医,发展高端医疗服务。

  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医疗救治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与防治,有效处置各类卫生应急事件。强化精神卫生工作管理,建立社区精神卫生康复机构。提高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以物联网等技术手段统筹区域医疗服务资源,建设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全面改善居民就医效率。强化健康理念,普及健康知识,实施健康促进和干预,引导居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强化社区卫生机构建设。统筹规划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站)标准化建设,实现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全覆盖。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社区健康服务团队建设,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推进区属综合医院与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技术支撑综合体,开辟会诊、转诊快速通道,引导综合医院部分门诊服务下沉到社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水平。

  推进体育事业繁荣发展。统筹区域体育设施资源,鼓励各级各类体育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加大体育设施供给,配合北部地区规划,加快温泉体育中心等公益体育设施建设,推进社区体育设施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改善群众体育活动条件。以学校、村镇、社区为重点,充分发挥群众体育组织作用,深入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提升体育运动后备人才培养水平。

  三、提升科技服务水平

  促进科技服务民生。发挥海淀科技优势,促进科技服务于民,科技造福于民,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多地惠及百姓生活。加强民生科技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提高民生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加大民生科技投入力度,重点实施一批民生科技示范工程。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加快公共服务网络设施和信息终端建设,打造社区信息化平台。推进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和远程咨询等公共服务。

  推进科普惠及民众。加大科普事业投入力度,健全科普管理与服务体系,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科普资源开发共享。推进社区服务科技应用示范社区、创新型科普社区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普活动,提高全区居民科学文化素质。

  四、大力促进充分就业

  努力扩大就业。加强政策创新,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通过扩大产业规模提高吸纳就业能力,多层次、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充分就业。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力度,促进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拓展就业指导、就业见习和就业推荐服务,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基层岗位就业,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实施就业援助,大力开发面向就业困难群体的公益性岗位。努力拓宽就业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加强就业服务。整合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职能,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完善基层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就业服务精细化水平。健全职业能力建设体系,完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通过加强培训、沟通需求、提供岗位等方式,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失地农民的就业服务。加强就业援助,帮助有就业能力和愿望的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人员实现就业。严格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五、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城乡一体、可持续可衔接和基本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人群全覆盖。建立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机制,健全社会保障待遇标准正常增长机制。提高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完善社保大厅、社保所多层次服务体系。大力推行企业年金,提倡和引导职工参加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农民人人参保,确保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继续居于全市领先水平。推进社会保障卡工程建设,加强信息集成和信息共享,实现住院持卡就医实时结算。全面推广使用“市民卡”,逐步实现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一卡多用。进一步完善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制度。以基本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应急救助、法律援助、社会互助为补充,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建立低保水平与经济发展、物价水平的联动机制,最低生活保障继续保持全市最高水平。不断推进优抚安置、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

  六、大力实施安居工程

  切实履行政府对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职责,增加土地供给,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政策性住房体系。大力发展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逐步扩大保障人群的覆盖范围,推动住房保障供应结构向租售并举、以租为主转变,探索建立分层次的租金补贴体系。支持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单位利用自用国有土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建设租赁房。做好高端人才公租房试点工作。基本完成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加大定向安置房建设力度,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全面实施保障性住房阳光工程,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健全准入、退出和后期管理机制。

第二章 打造平安和谐海淀

  社会和谐安定是民心所系、发展之基。未来五年,结合社会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坚持以民主政治建设集民智、汇民意,以法治环境改善护民权、保民益,以社会矛盾疏解表民情、顺民心,着力打造平安海淀,创新社会服务与管理,全面推进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建设。

  一、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坚决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认真办好人民代表大会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建议案和委员提案。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侨务、对台政策,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侨联、残联、文联等群众团体在推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各项民主权利。

  创造良好法治环境。积极配合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加强司法队伍建设,维护司法权威和公正,确保司法队伍整体能力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宣传教育,不断完善法律服务工作体制,做好法律援助工作。

  提高维护社会稳定能力。按照抓源头、清积案、建机制、强基层的要求,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完善落实重大决策信访风险评估机制,健全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和社会力量调解相互衔接的大调解机制,推进信访积案化解,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增强群众安全感。推进科技创安工程,扩大科技防控覆盖面,实现部门、社会单位的技防设施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完善以扁平化勤务指挥为牵动、警情监测分析为依托、分类管理和精确指导相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模式,构建虚拟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形成广泛有效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格局。继续防范和打击各类邪教和恐怖破坏活动。健全安全生产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监管措施,加大对生产安全、消防、交通、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针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治安重点地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合规范巡防队、治安志愿者等基层安全稳定工作力量,健全群防群控工作机制。加强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监督管理和帮困扶助,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建立社区、校园、企业工会等广覆盖的心理健康疏导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创新社会服务与管理

  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社区服务运行机制,积极发展社区家政、养老、托幼、维修等便民利民服务业,满足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推进城乡社区规范化建设,改善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搭建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供给平台。持续推进和谐社区、特色社区创建工作。

  加强社区自治建设。强化社区民主自治,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积极性,提升社区居民责任感和归属感。扩大居委会直接选举覆盖面,进一步规范民主选举程序。深化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实现对居民全员管理和“无缝”管理。完善基层组织财政投入机制,保障社区居委会工作经费。加强对小区业委会成立和运行的引导监督,充分发挥业委会自治作用。将物业管理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完善物业管理第三方监管机制。

  推动社会组织发展。加大志愿服务类、慈善公益类、社区事务类、文体活动类、社工类等社会组织扶持力度,强化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功能。完善“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服务及政策资金支持。加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推进社会组织自身建设,指导社会组织依法、依章程开展活动,履行应有的社会责任。加强专业化社工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第三章 满足多样文化需求

  坚持继承与发展并重,加快科技与文化融合,努力形成与海淀发展定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不断扩大海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为提升首都文化软实力做出更大贡献。

  一、大力丰富文化服务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优化区域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向北部地区、城乡结合部地区和大型社区辐射。加强区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美术馆等区级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区域性文化活动中心、街乡文化服务场所,形成市民15分钟文化服务圈。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面向基层的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高基层文化工作队伍素质,积极开展文化艺术创作、文化艺术表演、文化艺术交流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探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放宽市场准入等措施,促进政府与市场共同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推进文化创作创新。整合区内中央、军队、地方的各类文化资源,打造一批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载体。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工程,组织区域内文化领军人物、文化名人参与海淀文化建设,推进戏剧现代艺术基地、主题文化广场、青年艺术电影中心等一批原创性、标志性、示范性的文化合作项目。

  打造特色文化街区。通过积极引导、合理规划、环境提升等方式,全力打造五道口地区异域文化特色街区、以中央民族大学为轴心的民族文化特色街区、颐和园和圆明园周边的传统文化特色街区、中关村广场周边的时尚文化特色街区等四大主题性精品文化街区,为集聚国际化人才、展现区域文化特色、传承历史文化内涵提供平台。

  二、巩固文化产业优势

  建设文化经济服务功能区。通过政策引导、产业指导等方式,加快建设北太平庄地区影视制作产业聚集区、学院路沿线动漫游戏设计产业聚集区、魏公村和白石桥地区表演艺术产业聚集区、甘家口地区工业与城市设计产业聚集区,提升海淀城市文化服务功能。发挥重大产业项目带动作用,依托海淀在数字出版、工业设计等领域优势,支持国家版权交易基地、动漫游戏产业园区、中国城市与工业规划设计中心等项目建设。依托海淀在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区域文化等领域优势,全力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交易和展示中心,推进西山文化创意大道等项目建设。积极支持文化与科技、旅游、体育、会展、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的文化业态。

  繁荣文化市场。鼓励民营企业进入文化创作、制作和市场交易,支持文化企业和集团走品牌化道路,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骨干文化企业。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鼓励金融和保险机构开发面向文化产业的金融产品,促进文化与资本对接。

  三、优化文化发展环境

  提升文化软实力。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特征的时代精神和具有鲜明海淀特色的中关村创新文化。加大对以海淀为主题的原创精品扶持力度,创造一批展现海淀文化内涵和发展历程的作品,塑造一批体现海淀精神的人物和故事,在创建海淀文化品牌过程中勾勒出智慧、活力的海淀。发挥文化名人的引领作用,推动文学、美术、影视、戏剧创作,展现融合、创意的海淀。鼓励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产业发展论坛、展示博览会,搭建多元文化传播载体,打造文化交流品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展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展现开放、包容的海淀。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做好历史文化古迹修缮和维护工作。利用海淀高科技资源优势,加快建设海淀文化全景式数字展示平台,支持数字圆明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制定和落实保护方案,科学合理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花样空竹、曹氏风筝等适合产业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产业化试点。开发利用方志资源,繁荣地方史志文化。

  加强文明城区建设。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宣传和教育。深入开展“爱首都、讲文明、树新风,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主题活动,推进公共文明引导行动,提升人民群众文明素质,健全群众关注、群众参与、群众受益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长效机制。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充分发挥社工、义工和志愿者队伍在城市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第八篇 提升区域国际影响

  适应首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新要求,大力实施国际化、差异化战略,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努力将海淀建设成为世界高端企业总部、国际活动、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地,全面提升海淀国际影响力,使海淀成为首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主要窗口和重要平台。

第一章 主动参与全球分工

  着力优化投资环境,持续增强服务功能,更好地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创造竞争新优势,提升在全球市场中的资源配置能力和参与产业分工能力,是扩大区域国际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一、大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充分利用全球资源,优化引进外资结构,鼓励和引导外资投向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大力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职能总部,加快集聚国内著名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努力建设面向全球的总部经济和高端产业集聚地。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大力发展软件外包等服务贸易,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积极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开展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研发基地、承包海外工程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化经营,促进企业提高利用国际创新资源的能力。建立健全适应企业“走出去”便捷高效的政策服务体系,搭建企业国际化发展支撑服务平台。支持企业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向全球产业价值链高端挺进。维护企业在海外的正当权益,建立应对风险的预警防范机制。

  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品牌

  完善政府统筹、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品牌建设工作机制,加快培育和聚集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通过中国北京科技产业博览会、中关村论坛等重大活动,组织、策划高端国际性会议、前沿论坛,塑造有影响力的国际交流品牌。加大在我国媒体海外版、海外频道及国际性媒体等方面的宣传推介力度,塑造中关村全球高端创新品牌形象。

第二章 积极推动合作共赢

  致力于营造国际一流的服务环境和条件,进一步强化我区在首都国际交往中心的主体功能,不断扩大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在服务中提高我区的影响力。

  一、提升国际交往服务水平

  广泛开展多渠道、高层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推进高校院所、科技园区与国外相应机构的交往,积极举办或承办各种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议、展览、赛事、论坛等活动。吸引集聚国际组织和机构在海淀设立总部、分支机构,提高国际交往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大对国际交流的服务和指导,提供多语言、无障碍、便捷化、高效率的设施和服务。不断改善国际人士集聚区域的环境,积极推进国际化社区规划建设,构建适宜海内外人士居住生活的环境。积极营造现代开放、包容多元、充满活力的人文环境,提升海淀城区文化品位,吸引全球的人才、智力、科技汇集海淀。

  二、深化国际友城交往

  制定友好城市发展战略,不断扩大友好城市(区)范围,扩展合作领域。完善高层互访和对话机制,推进城市间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体育、环境、城市管理等全方位交流合作。

  三、推动区域融合发展

  积极参与京津冀、环渤海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地区优势充分发挥、科技辐射作用大的协调发展新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推动与省会城市宽领域、全方位、多层面交流合作。建立健全与友城地区的交流合作机制,推动与友城地区合作协议落实。探索建立兄弟区县间的协调合作机制,实现资源优势互补。认真做好对口支援工作。


第九篇 建设服务型政府

  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要求,健全政府职责体系,着力强化服务功能,切实提高行政效能,打造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海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服务型政府。

第一章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积极适应中关村核心区建设的需要,通过深化改革与体制创新,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更好的履行政府职责。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降低行政成本,扩大街道、乡镇的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推动服务管理重心下移、位置前移,积极推行城乡交叉地区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做好市级权限下放承接工作。加强“一站式”服务大厅建设,提高服务企业满意度。继续推进以“政事分开,管办分离”为原则的事业单位改革,健全公共服务管理运行机制。

  二、推进规范透明公共财政

  加强财源建设力度,完善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机制,提高财政保障发展能力。全面落实国家和北京市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区与街道、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加大对街道、乡镇服务经济发展的财政支持。以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为目标,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等领域的财政投入。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提高预算完整性和透明度。进一步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政府采购、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等领域改革,完善资金支付和使用的全过程监管,健全绩效考核体系,提升预算管理绩效。

  三、健全投融资管理机制

  严格把握投资方向,健全投资审批决策机制,积极引导投资向高新技术产业、公共服务和民生等领域调整。强化政府投资管理,加快推进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完善工程项目稽查、评价等制度,积极探索监理制度改革,强化招投标规范化管理,提升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水平。推进区级投融资平台改革和建设,探索利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市政公用事业项目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健全政府债务预警机制,有效防控政府债务风险。

  四、落实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落实好各项改革任务,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同步。进一步规范区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合理调节企业负责人收入与职工工资比例。探索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第二章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不断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要求,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构建公开透明、廉洁高效、人本法治的服务型政府。

  一、建设公开透明政府

  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认真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决策评估等制度,建立健全决策反馈纠偏机制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大力推进决策信息技术建设。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鼓励支持社会各界、人民群众、新闻媒体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

  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公共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升政府公信力。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明确公开范围,健全发布机制,丰富公开载体,严格执行重大事项“事前听证,事中公示,事后公开”。加快政府网站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信息公开网上受理,搭建政府与群众网上沟通平台。

  健全政府与公众互动机制。强化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做好政策解说工作,主动回应社会关切问题。提高政府快速回应能力,创新回应手段。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充分利用网络、听证、调研、咨询委员会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公众参与水平。

  二、打造廉洁高效政府

  深入推进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健全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强化对重要领域、关键岗位的监察和审计,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加强政风建设,努力降低行政成本,从严控制“三公”消费。深化反腐倡廉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强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强化行政效能建设。强化效能监察,拓宽监察领域,创新监察载体,建成电子监察政务平台,全面提升行政监察效能和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完善政府绩效考核的内容和指标体系,推行政府内部考核与公众评议、专家评价相结合的评估办法,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深入推进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建设责任政府。

  全面推动行政提速。优化部门组织结构,明确职责权限,完善工作流程。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衔接,建立政府内部服务联动和综合协调机制。深化部门内部审批改革,进一步精简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建立更加全面、便捷的行政审批模式。

  三、构建人本法治政府

  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切实提升主动服务意识,拓宽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模式。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推进企业服务一卡通、企业申报网上登记等信息化系统建设,大力提升服务企业的水平。深入推进全程办事代理制。建立民意调查和分析机制,了解群众需求,推进民意分析常态化。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严格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实施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决策,健全决策程序,强化决策责任,建立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评估机制。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程序,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

  四、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

  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选人用人机制。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通过完善机制,确保监督实效。建立健全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和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全方位加强公务员培训,按照按需施教、分层分类、灵活多样的培训原则,深化岗位轮换、挂职锻炼、交流任职等培养方式。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国家关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策,完善相关激励保障制度。

第三章 提高四个服务能力

  做好“四个服务”工作是中央对首都的重大要求。驻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央企业、高科技企业和部队集聚了一大批科技智力资源、发展资源,这既是海淀经济多年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海淀发展质量和水平得天独厚的优势。推动海淀“十二五”时期发展,更加迫切地需要驻区单位和部队的支持。

  一、完善服务工作机制

  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坚持区四套班子领导联系驻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央企业、高科技企业和部队的工作机制,建立有效的服务事项跟踪和监督机制,落实好联系人、联络员制度和服务满意度绩效考核等制度。进一步完善驻区高校院所、企业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重大项目在海淀落地的机制,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整合资金、技术、土地、人才等要素,做好项目的跟踪、筛选、对接,通过合作发展,切实把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为驻区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做好服务工作。各委办局、街道、乡镇要落实服务责任,积极主动做好与辖区重点单位的联络服务工作,形成推动海淀新一轮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为全市落实“四个服务”要求当好表率。

  二、大力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关系,继续争创“双拥模范城”,在全市做好表率。紧紧围绕科技强军和质量建军,积极为驻区部队建设提供必要保障。认真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做好军人家属就业、子女上学、军休等工作。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提高参与经济建设和维护地区稳定的能力。


第十篇 为规划实施保驾护航

  实现“十二五”规划各项重点任务目标,应建立健全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贴近海淀实际的规划实施保障体系,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规划实施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政府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完善规划的评估和监督机制,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第一章 强化规划实施管理

  本规划纲要经区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将成为指导海淀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由区人民政府组织实施。针对规划纲要主要内容,结合海淀区发展现状,应从机制引领、政策支撑、资金支持、项目带动、资源保障等方面,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实现。

  一、健全工作机制

  成立实施规划纲要领导小组,统筹推进规划纲要的相关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监督检查重大事项进展。区属各相关单位要建立各司其职、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明确任务分工,制定规划纲要各项任务的实施细则,切实抓好工作落实。

  二、完善政策体系

  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依据本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战略任务,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各级各项政策间的衔接协调,发挥政策合力效应,保障政策实施效果。

  三、加强资金保障

  根据本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统筹做好年度财政预算。争取国家和北京市的资金支持,发挥区级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积极引导社会投资参与规划项目建设。明确资金管理关键环节的工作程序和标准,完善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监控和评价机制,提高资金集约化利用效率。

  四、强化项目支撑

  按照“储备一批、规划一批、建设一批”的滚动发展原则,围绕规划目标筹划、论证、筛选、确定好各类重点项目。建立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对重大项目实行特事特办,甚至“一事一策”。定期召开区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协调解决推进重大项目中的困难和问题。

  五、统筹资源保障

  以提升区域综合承载力为目标,合理调配使用资源。超前规划电网建设,科学配置水利资源,满足未来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落实严格、科学、有效的土地管理制度,引入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对土地利用集约度进行评价。

第二章 建立动态评估体系

  未来五年,要加强计划管理,注重任务执行效率,从规划体系、评估机制、监督推进等方面建立各方联动、务实高效的动态评估体系。

  一、做好规划评估

  “十二五”规划包括总体规划纲要和若干专项规划。规划纲要所涉及的各项主要任务和发展目标由各专项规划细化和充实,区政府有关部门要依据本规划纲要编制实施好专项规划。在本规划实施的中期,由区政府组织对规划执行情况全面评估,中期评估结果向区人大常委会汇报、向区政协通报。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划重要指标的完成情况、主要任务的实施情况、重大项目的进展情况、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等。根据中期评估情况需要对纲要修订时,报请区人大常委会批准。

  二、把握实施进度

  根据“十二五”时期海淀区发展的特点,合理把握规划实施的阶段重点和建设节奏。围绕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各单位要制定好年度发展计划和阶段性目标,明确实施进度要求和具体政策导向,年度政府工作报告要依据落实规划的要求制定,确保规划目标任务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

  三、加强监督检查

  区政府有关部门应自觉接受区人大、区政协对本规划纲要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区政府将规划纲要的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纳入折子工程,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与督办。各部门对照规划纲要任务,依照自身职能和区政府统一部署,细化任务分工,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第三章 提高公众参与程度

  本规划纲要是汇集各界智慧、凝聚全区民众美好愿景的纲领性指导文件。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规划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和参与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完善规划纲要公众参与机制,充分调动新闻媒体、群众社团、民主党派、专家学者、广大民众参与规划的积极性,让更多的社会公众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有效参与规划实施的决策和监督。

分享:
相关解读
相关政策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