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政发[1992]20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总公司:
市政府同意市计委、市经委、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统计局《关于改革工业经济评价考核指标,建立工业经济效益考核制度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改革工业经济评价考核指标,建立工业经济效益考核制度,是促进经济工作的重点转移到调整结构、提高效益轨道上来的配套措施,是实现向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过渡的重要步骤。这项重大改革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操作难度高。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总公司要加强组织领导,对统计部门的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各有关部门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保证这项工作圆满完成。
1992年3月31日
关于改革工业经济评价考核指标
建立工业经济效益考核制度的意见
市政府: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国务院生产办、国家统计局关于改进工业生产评价考核指标报告的通知(国发[1992]10号)精神,我们在广泛听取有关部门意见和在一些企业试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市改革工业经济评价考核指标,建立工业经济效益考核制度的意见,现报告如下:
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1、建立“工业增加值”和“工业销售产值”月度统计制度
(1)为了更科学、全面地反映工业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克服工业总产值存在的重复计算的缺陷,今后工业发展速度,改用“工业增加值”指标为主进行评价考核。工业增加值在现价工业净产值指标的基础上计算,为了反映工业增加值发展速度,拟采用同期不变价格工业总产值与现行价格工业总产值的价比系数,将现价工业增加值调整为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工业增加值计算速度。
(2)为了全面反映工业生产已实现产品销售的规模、速度和产销衔接状况,在现行《工业总产值及主要产品产量》月报中增加“工业销售产值”指标。工业销售产值同时采用现价和不变价两种价格计算,用现价工业销售产值与现价工业总产值相比计算“工业产品销售率”,用不变价销售产值计算工业销售发展速度。
今后工业总产值指标不再作为评价考核工业规模和发展速度的主要指标,只作为一般的统计和分析指标。
2、建立工业经济效益考核制度
(1)考核内容:为从各种生产要素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上综合反映工业经济效益,按照全国考核指标体系,我市考核工业经济效益的六项指标为:
①工业产品销售率
②工业资金利税率
③工业成本利润率
④工业净产值率
⑤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按工业净产值计算)
⑥全部流动资金周转次数
(六项工业经济效益考核指标计算方法见附件一)
(2)考核办法:参照全国统一规定的方法,按六项考核指标加权计算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以此评价考核各区县、各工业局(总公司)和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指数值越高说明经济效益越好。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计算方法见附件二)
(3)考核方式:对各区县和各工业局(总公司)实行按月考核、按季内部通报制度。市统计局按月以统计资料形式反映各区县和各工业局(总公司)工业经济效益情况;按季经市领导批准予以内部通报。
3、建立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月度统计制度
为了按月全面反映和分析评价工业经济效益,满足计算考核指标和工业增加值的需要,设置了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税金、利润总额、上交利税、企业留利、固定资产净值、流动资金占用、三项资金(产成品资金、发出商品、应收预付货款)、工业净产值等48项主要经济指标,由全市乡及乡以上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按月统计上报。(主要经济指标目录见附件三)
4、建立县及县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销、存月度统计制度
为了从生产、销售、库存配套反映工业产品适应社会需求的状况,为调整工业结构、限产压库提供依据,对县及县以上工业企业按月重点监控177种主要工业产品(目录见附件四)生产、销售与库存情况。
二、组织实施工作分工和步骤
1、根据改革工业经济评价考核指标的要求,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密切配合,有步骤地实施。
市统计局负责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统计报表制度,并培训各区县和各局(总公司)统计部门的有关人员,从4月报送一季度资料起开始执行。
市计委要在建立健全有关统计制度的基础上,于年内研究提出相应改革计划指标体系的方案,争取从编制1993年计划起逐步实施。
市经委要以改革后的工业经济评价考核指标作为指导调度工交生产的重要依据,把改革后的评价考核指标,运用到完善企业承包合同、转换经营机制和工效挂钩的办法中去。
市财政局要积极支持统计部门,相应改进会计报表制度。为保证国家和市政府规定的上报时间,从4月份报送一季度资料起,市、区、县以及乡镇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财务结算时间每月统一提前到25日。企业月份应纳税款计算期也相应变动(即从上月的26日到本月的25日)。纳税申报期限、税款入库期限仍按现行税法执行不变。各级财务部门要按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及时向同级综合统计部门提供有关的财务资料,建立必要的资料报送制度。有关改进会计制度,提供财务资料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市财政局会同市统计局制定。
税务、银行、外经外贸、工商行政管理、劳动等部门也要及时向统计部门提供有关的财务资料和业务资料。市统计局要会同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农办、市城市生产服务合作总社、市经贸委研究建立健全乡办、街道、外商投资和其他非预算内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和会计报表制度。
2、各企业要加强统计、会计、业务核算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各种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满足工业经济评价考核指标改革的要求。各企业领导要充分重视这项工作,组织统计、销售、财务等有关部门制定措施,建立资料提供制度,明确责任,并与责任制挂钩,实行奖惩,切实保证统计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的报表格式、指标含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和报送时间及时上报统计报表。对统计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要想办法加以解决。
3、工业经济评价考核工作改革后,各级统计部门的工作量有较大增加,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总公司应为统计部门增加必要的人力,配备专用微机和远程联网传输设备;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同级财政每年给统计部门必要的专项经费补助,以保证工作的开展。
4、各单位要坚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各级领导要带头认真执行《统计法》,确保统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任何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干扰统计数据的如实上报。
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单位执行。
附件一:六项工业经济效益考核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附件二: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计算方法
附件三:主要经济指标目录
附件四:主要工业产品销售与库存目录
市计划委员会
市经济委员会
市财政局
市税务局
市统计局
1992年3月
附件一:
六项工业经济效益考核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1、工业产品销售率:主要反映工业产品符合社会需要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工业产品销售率(%)=工业销售产值(按现价计算)÷工业总产值(按现价计算)×100%
2、工业资金利税率:主要反映工业的全部资金投入所实现效益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工业资金利税率(%)=(实现利税总额÷全部资金)×(12÷累计月数)×100%
(注:1、实现利税总额是指产品销售税金、教育费附加、资源税和利润总额之和。
2、全部资金是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和全部流动资金平均余额之和)
3、工业成本利润率:主要反映工业降低成本的经济效益。计算公式为:
工业成本利润率(%)=实现利润总额÷产品销售工厂成本×100%
4、工业净产值率:主要反映工业降低物化劳动消耗的经济效益。计算公式为:
工业净产值率(%)=工业净产值(按现价计算)÷工业总产值(按现价计算)×100%
5、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主要反映工业企业平均每个职工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生产成果,说明活劳动的经济效益。计算公式为:
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工业净产值(按现价计算)÷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6、全部流动资金周转次数:主要反映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状况,以表明流动资金运用的经济效益。计算公式为:
全部流动资金周转次数(次)=(产品销售收入÷全部流动资金平均余额)×(12÷累计月数)
附件二: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计算方法
1、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按照全国统一规定的方法计算。计算公式为: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Σ(某项经济效益指标报告期数值÷该项指标全国标准值×权数)÷总权数
2、各区县、各工业局(总公司)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计算公式为: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Σ(某项经济效益指标报告期数值÷该项指标全市标准值×权数)÷总权数
为使评价结果更为符合实际,对各工业局(总公司)以全国同行业标准值为基准再计算一个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配套进行评价考核。计算公式为: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Σ(某项经济效益指标报告期数值÷该项指标全国同行业标准值×权数)÷总权数
(注:全国标准值、全市标准值、全国同行业标准值分别为“七五”时期平均水平)
3、六项工业经济效益考核指标的权数如下:
指标名称 权数
(1)工业产品销售率 15
(2)工业资金利税率 30
(3)工业成本利润率 15
(4)工业净产值率 10
(5)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10
(6)全部流动资金周转次数 20
总 计 100
附件三:
主要经济指标目录
1、产品销售收入
2、其中:新产品销售收入
3、其中:产品销售税金
4、产品销售工厂成本
5、产品销售及其他费用
6、其中:教育费附加
7、资源税
8、利润总额(亏损以“-”表示)
9、应交利税费
10、企业留利
11、已交利税费
12、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
13、折旧费
14、提取的大修理基金
15、流动资金来源合计
16、其中:国家流动基金
17、 企业流动基金
18、应付及预收货款
19、借入资金合计
20、其中:流动资金借款
21、全部流动资金期末占用数
22、定额流动资金期末占用数
23、其中:储备资金
24、生产资金
25、成品资金
26、发出商品
27、应收及预付货款
28、全部职工工资总额
29、工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格)
30、工业总产值(现行价格)
31、其中:新产品产值
32、工业净产值(现行价格)
33、应得产品销售利润和应纳产品销售税金
34、其中:应纳产品销售税金
35、工资
36、职工福利基金
37、利息支出
38、其他
39、其中: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的费用
40、 支付给个人的费用
41、技术开发经费筹集额
42、其中:企业自筹
43、技术开发经费支出总额
44、技术开发机构数
45、技术开发项目数
46、技术开发人员数
47、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48、新产品品种数
附件四:
主要工业产品销售与库存目录
1、钢
2、生铁
3、钢材(成品钢材)
4、其中:普通中型钢材
5、普通小型钢材
6、优质钢型材
7、线材
8、中厚钢板
9、薄钢板
10、矽(硅)钢片
11、钢带
12、无缝钢管
13、焊接钢管
14、铁矿石(原矿量)
15、铁精矿粉
16、铁合金(电炉)
17、焦炭
18、十种有色金属
19、其中:铜(电解铜)
20、铝
21、铅
22、铜材
23、铝材
24、黄金
25、原煤
26、洗精煤
27、原油加工量
28、汽煤柴润总计
29、其中:汽油
30、煤油
31、柴油
32、润滑油
33、燃料油(重油)
34、液化石油气(商品量)
35、合成纤维聚合体
36、化学纤维单体
37、硫酸(折合100%)
38、浓硝酸(折合100%)
39、烧碱(折合100%)
40、纯碱
41、合成氨(实物量)
42、化肥(按有效成份100%折算)
43、其中:氮肥
44、磷肥
45、钾肥
46、电石(折合量)
47、精甲醇
48、乙烯
49、纯苯
50、合成橡胶
51、染料
52、油漆
53、塑料
54、其中:聚氯乙烯
55、轮胎(外胎)
56、化学医药(原药)
57、中成药总量
58、医疗器械总值
59、电梯
60、发电设备(500千瓦以上)
61、机车(内燃机车)
62、货车
63、工业锅炉
64、交流电动机
65、变压器
66、金属切削机床
67、其中:数控机床
68、高精度机床
69、大型机床
70、印刷机
71、汽车
72、其中:载重汽车
73、130型载货汽车
74、121型载货汽车
75、越野汽车
76、摩托车
77、改装汽车
78、其中:专用改装车
79、旅行车
80、内燃机(商品量)(万千瓦/万马力)
81、其中:柴油机(万马力)
82、汽油机(万马力)
83、汽车配件
84、联合收割机
85、小型拖拉机(20马力以下)
86、电子计算机
87、微型计算机
88、袖珍电子计算器
89、电影放映机
90、电视机
91、其中:彩色电视机
92、收音机
93、录音机
94、其中:双卡录音机
95、录像机
96、照相机
97、显像管
98、半导体器件(商品量)
99、无线电元件(商品量)
100、水泥
101、平板玻璃(重量箱/平方米)
102、砖
103、卫生陶瓷
104、人造板
105、锯材
106、粗砂
107、市场家具
108、水泥设备
109、化学纤维
110、其中:合成纤维
111、纱
112、布
113、其中:纯棉布
114、纯化纤布
115、涤纶混纺布
116、印染布
117、其中:涤纶棉布
118、针织衫裤
119、毛线
120、呢绒
121、其中:精纺毛织品
122、粗纺毛织品
123、毛毯
124、麻袋
125、丝
126、丝织品
127、机制纸及纸板
128、其中:凸板纸
129、自用课本纸
130、缝纫机
131、自行车
132、家用电冰箱
133、其中:双门电冰箱
134、家用冷藏、冷冻箱
135、家用洗衣机
136、其中:双桶洗衣机
137、民用电风扇
138、房间空调器
139、合成洗涤剂
140、肥皂(不包括香皂)
141、卷烟
142、灯泡
143、手表
144、日用玻璃制品
145、日用搪瓷制品
146、其中:搪瓷面盆
147、日用陶瓷制品
148、钢琴
149、塑料制品
150、其中:农用薄膜
151、日用精铝制品
152、皮革(折合牛皮)
153、其中:猪皮(自然张)
154、皮鞋
155、布鞋
156、服装
157、地毯
158、民用炉
159、烟筒
160、糖
161、罐头
162、糖果
163、汽水
164、饮料酒
165、其中:白酒
166、啤酒
167、葡萄酒
168、味精
169、乳制品
170、糕点
171、鲜奶加工
172、酱油
173、面粉
174、食用植物油
175、配、混合饲料
176、农药
177、冰醋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