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政策公开 > 政府文件 > 1986-2014政府文件 > 市政府办公厅文件
  1. [发文字号] 京政办发〔1989〕7号
  2. [发布日期] 1989-01-26
  3. [有效性]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黄超副市长在北京市商业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的通知

京政办发[1989]7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总公司:

  现将黄超副市长1989年1月9日在北京市商业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摘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情况贯彻执行。

  1989年1月26日    


黄超副市长在北京市商业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摘要)

(1989年1月9日)


  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贯彻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六届四次会议精神,安排好1989年商业工作。会议开得很好。大家在讨论中全面地分析了1989年的市场形势,明确了商业工作任务,提高了信心,振奋了精神,为搞好全年工作打下了很好的思想基础。

  1988年,北京市场总的形势是好的,在需求过旺、商品供求不平衡的情况下,能够做到基本稳定,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得到基本保证,这与商业服务业各级干部和广大职工的努力和各行各业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在这里,我代表市政府向商业服务业各级干部和广大职工,向热情支持亲人工作的职工家属,向大力支持商业服务业工作的各行各业的同志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1989年的商业服务业工作,市商委已经作了具体安排,现在,我就几个问题讲一些意见。

  一、一定要高度重视市场问题,千方百计地克服困难,力争把商品供应搞得更好一些。对市场问题要从贯彻落实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高度和商业服务业在首都整个工作的地位来认识。十三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是针对1988年经济生活中遇到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幅度过大等问题制定的,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市场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问题是政治经济形势的集中反映,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影响全局的政治问题。尤其是我们北京市场,在国内、国际都有重大影响,北京市场稳定不稳定,是关系全局性的大事。如果不高度重视和关心市场,不服从稳定市场这个全局,就不可能真正地贯彻和落实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因此,各经济部门都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来对待市场问题,主动地、积极地从繁荣和稳定北京市场的全局出发安排工作,承担责任,分担困难。首先是商业部门要全力围绕搞好市场积极开展工作,大力支持本市工农业生产,加强外埠采购,增加商品货源,安排好商品供应。这是商业部门的中心任务。但是,搞好市场决不是商业部门一个部门的事情,也不是商业部门一个部门所能搞好的事情,而是各个经济部门和计划、财政、税收、物价、金融、工商管理等有关部门共同的事情,齐心协力,才能搞好。希望各经济部门和各综合部门都要以搞好首都市场为己任,在考虑和安排自己工作的时候,在制定政策、措施的时候,一定要从安排好北京市场的全局出发,把增加本市商品生产,吸引大量商品到市场上来,使市场商品丰富、繁荣稳定,作为一个根本出发点,作为对各部门政策、措施是否正确的检验,为争取1989年首都市场的繁荣稳定做出贡献。

  搞好市场还要解决好对当前困难的认识问题。安排1989年市场确有很多困难,怎么办?要靠大家共同承担。这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所在。依靠这个优势,在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市政府为了保证人民生活必需品的基本供应,保证今年物价上涨幅度明显低于去年,决定对本市郊区生产的肉、蛋等商品采取收购与饲料供应挂钩的办法,严格实行合同制;对人民生活必需的26种日用工业品采取“八落实”的办法。商业部门、生产部门都要克服困难,保证落实。既要保证收购计划的完成,又要控制物价的水平。各部门自己的困难,主要靠内部挖潜,把涨价因素尽可能在内部消化。工业、农业、商业都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不能光靠涨价,光靠财政补贴。从生产上讲,要用优化劳动组合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来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商业方面讲,要尽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费用。总之,克服困难的办法总是有的。同时,应当看到,克服困难对我们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是一个机遇。有些商品的原材料涨价了,但销价不能相应提高,这就可以逼着企业走提高效率、提高管理水平的路,不然就会被淘汰。只要我们以正确地、积极的态度对待当前的困难,就不仅能够战胜困难,而且能够使我们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水平提高一步。在困难面前悲观是没有道理,也没有用处的。只有振奋精神,迎着困难上,自觉地从内部挖潜和消化上想办法,共同努力把1989年的北京市场安排得更好一些。

  二、要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在全面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上下功夫。1989年的商业改革工作,也有几个认识问题需要解决好。

  一是要不要坚持改革。改革进行到第十个年头,经济上遇到了前所未遇的严重问题,对要不要坚持改革有人发生了怀疑。《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说得好:“要实现四化,振兴中华,唯有改革一途”。在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来解决,对改革发生怀疑,是不对的。十年改革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是国际国内都承认的。如果不坚持改革而后退到封闭僵化的旧体制中去,只能使中国经济继续落后,使人民重新贫穷。这是大家都不会赞成的。因此,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唯一正确的选择只能是认真总结经验,继续深化改革。

  二是在治理、整顿中能不能改革?有些同志觉得这也管起来,那也统起来了,改革没法搞。这种想法是不全面的。三中全会确定的“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是把治理、整顿同深化改革统一结合起来的。许多治理和整顿的措施本身就是深化改革的内容。因此,我们在认识上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要在治理、整顿的同时积极地推进改革。当前,主要任务是通过完善配套措施来深化企业改革。前几年,我们在企业内部的改革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去年开始抓优化劳动组合,在内部竞争机制、人事劳动制度上打开了突破口。但是,有待于配套和完善。今年,要很好地抓好内部改革的配套、完善措施,以全面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为中心,以优化劳动组合为重点,进一步改善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机制。在这方面,有许多工作要做。希望大家认真地解决好这个认识问题,积极地推进企业内部,尤其是劳动制度的改革,认真学习和推广前门商业大厦等企业的先进经验,争取在1989年取得更大的成效。

  三、各级商委要很好地履行商业行政管理的职能,加强对全市商业服务业的统一管理和宏观调控。

  几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总政策指引下,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商业服务业的具体方针、政策,我市各部门、社会各方面积极进行工作,现在全民、集体、个体等各种经济形式的商业服务业网点已超过11万个。这样空前的大发展,对于繁荣北京市场、方便人民生活,促进生产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由于管理工作没有跟上,流通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除改革措施完善、配套不够以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统一的商业行政管理。市、区政府虽早已成立了商业委员会,但实际上只管了原来那一部分全民所有制和供销社的商业服务业。其它如个体商业和集贸市场是工商局管;新发展的集体商业是“三产办”管;工业、农业等各部门办的一些全民、集体商业服务业是各部门自己管。从所有制和经营管理上说,他们自己管是对的。我这里讲的是全行业的管理不够。这种政出多门的情况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混乱,如果不加以解决,整顿商品流通秩序就不可能真正见效。商业服务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部门,必须有一些不同于工业、农业以及其它经济文化部门的管理办法,必须有一些统一的管理规则,才能保证整个市场活而有序。因此,现在必须认真加强商业行政的统一管理。首先是市商委必须转变职能,负起全市各种经济形式商业服务业统一行政管理的职责。市商委是市政府管理全市商业服务业的综合行政部门。全市所有的商业服务业,不论是全民、集体、个体、联营、股份等哪种经济形式;也不论是工业、农业、机关、团体、街道或其它哪个部门办的,只要是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商业办的工业和仓储运输业等,只要是在北京市的行政区划以内,都必须服从市商委的统一行政管理。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配合。市商委要努力发挥统筹、协调、服务、监督的作用,切实加强对全市商业服务业的统一行政管理。这种管理不是要改变企业的隶属关系,也不是去干预企业的正当经营活动,而是行业性的综合行政管理。管理的内容主要是:

  第一,关于商业服务业政策、法规性的管理。包括贯彻执行中央、国务院和主管部门的有关商业服务业的法令、政策、规定;提出或拟定北京市有关商业服务业政策、规定;检查、监督有关法令、政策、规定的执行等。对违反有关商业政策的单位,特别是违反物价改革、购销政策以及网点和市场管理法规的单位,有权会同有关部门给予必要的行政处罚。

  第二,关于行业发展的管理、协调工作,包括商业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发展规划、结构比例、政策调整、技术等级和质量标准以及行业规范等。

  第三,关于商业服务业网点的规划管理工作,包括全市商业服务业网点的发展规划、布局安排和关停并转的政策及管理等。

  第四,研究提出稳定市场和宏观调控的措施,掌握必要的调控手段。在目前情况下,要对影响市场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商品进行必要的安排和统筹协调。

  这里我只概括地讲这几条,目的是为了大家都明确商委的职能,以便于上下左右共同配合,加强商业行政管理,整顿好流通领域的秩序。会后,市商委要认真研究具体职责和履行职责的工作计划安排,向市政府报告;同时在内部机构设置、工作方法等方面也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转变职能的需要。各区、县商委、财办的职能范围等,也要参照对市商委的要求,由区、县政府确定。

  四、各区、县政府要加强对商业服务业的领导。这里,我所以强调各区、县政府要加强领导,并不是说市里不要加强,市各主管部门不要加强,而是因为大部分零售商业服务业企业都在区、县和街、乡。同时,也是总结了去年的经验。去年,北京市场两次物价改革措施顺利出台;两次抢购商品风波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各区、县党委和政府加强了对商业工作的统一领导。因此,只要各区县加强了对商业工作的领导,把本区县的商业工作抓好,全市的商业工作、全市的市场就一定能够搞好。为此,对各区、县提几点要求:

  第一,各区、县长要抓市场、抓商业工作。除了分工一名副区、县长主管商业日常工作外,有关本区县市场和商业服务业工作的重要问题,区、县长一定要亲自抓。因为有些重要问题需要多方面协同合作才能搞好,单靠主管副区、县长去解决有时是有困难的。为了保证各区、县市场不出问题,各区、县政府,首先是区、县长要对市场负责,要重视商业服务业工作。哪个区县的市场供应、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物价等出了问题;哪个县的农副产品收购完不成合同,都要由区、县政府负责,由区、县长负责。

  第二,认真总结几年来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去年两次物价改革措施出台、两次战胜抢购商品风的经验教训,制定深化改革的措施和解决今年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有效办法。

  第三,要加强本区、县的商业行政管理工作。要明确本区、县商业综合行政部门的职能,具体讲就是商委、财办的职能,要健全必要的机构,支持其工作,使其能担负起本区、县所有商业、服务业实行行政管理的责任。同时,要督促他们改进工作方法,勤请示,勤汇报,勤跑腿。有些事情很急,应直接找有关部门或打电话联系,不要老是写报告,误时误事。

  第四,对全市性有关市场及商业服务业工作的统一规定、办法等,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不能各自为政,使应该统一的统一不起来;另一方面,除全市统一规定的以外,也要根据各区、县具体情况,研究制定一些本区县的统一规定,以消除混乱现象,整顿好流通领域秩序,搞好市场。

  第五,要把文明服务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这几年,各区、县抓提高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态度,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今年要突出地抓抓这项工作。明后年,一些国际会议和亚运会将陆续在北京召开,如果不提高文明服务水平,将直接影响国家、影响北京的形象。陈市长在元旦献辞中讲的首都人民的道德风尚问题,我们商业服务业尤其要抓好,做到文明服务,优质服务。各区、县领导一定要认真研究,组织力量,把这个问题持之以恒地抓下去。要抓基础建设,抓提高人的素质,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业务、技术、服务规范的培训,从根本上解决文明服务的基础和条件。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要把严格要求同形式主义区别开来,严格要求不等于形式主义。还要特别指出,各区县抓商业文明服务,要抓所有的商业服务业,不管是哪种经济形式的,也不管是哪个单位办的,区县都要抓,出了问题区县都要负责。


分享: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