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政策公开 > 政策解读

把握时代新机遇 谋划事业新发展——解读《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事业发展规划》

日期:2021-11-29 09:03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十四五”期间,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复杂变化、极端天气事件风险进一步加剧、安全生产传统与非传统问题交织并存,诸多风险挑战给首都应急管理治理方式和治理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党和人民对应急管理事业的高度关注和有力支持、城市功能布局的加速重组优化、新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提速升级等有利条件,为首都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发展动能。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前所未有。为充分利用好“十四五”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窗口期,加速推进首都应急管理事业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日前,《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与《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北京市消防事业发展规划》《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防震减灾规划》等7个配套分项规划共同构筑起“1+7”的发展架构,为“十四五”时期北京应急管理事业建设发展提供了科学、系统、具体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主线,以增强城市韧性为目标,积极构建应急管理风险防控体系、治理能力体系和责任制度体系,努力推进应急管理法治化、协同化、智能化、社会化进程,不断夯实应急管理基层基础,科学谋划了“十四五”时期首都应急管理事业发展蓝图。

  北京应急管理事业发展关系着首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着首都经济社会总体稳定,关系着“四个中心”功能定位的长远建设,是一项聚民心、惠企业的民生工程,是一项打基础、固根基的社会工程,是一项保稳定、促发展的政治工程。必须抓紧抓好《规划》所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实,显著提升风险隐患防控治理、社会运行精细治理、应急处置系统治理能力水平,努力构建起与首都功能定位相适应的应急管理体系,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安全环境,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筑牢铜墙铁壁。

  突出党的坚强领导,树牢红线思维、底线意识,为首都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安全保障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最重要的保证。在应急管理系统党组改设党委的时代大背景下,《规划》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切实加强党对应急管理工作各领域和全过程的领导,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

  强化党委政府领导责任。《规划》鲜明提出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应急管理责任制。要求在地方党委领导下,各级人民政府由担任本级党委常委的政府领导干部分管应急管理工作、履行综合应急管理领导责任,其他领导要切实履行分管行业领域应急管理领导责任。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年度“工作清单”,把安全生产纳入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

  织密应急管理责任体系。《规划》要求强化应急管理领域各部门、各层级之间的事权划分、分解融合、上下衔接,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构建职责清晰、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安全监管体系,以及“防抗救”结合、高度协同的应急管理职责体系。督促企业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将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同时列为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健全落实责任监督机制。《规划》确立了六项核心指标和四大类分项指标,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尽职履责和监督考核的重要依据。将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不断建立健全应急管理责任考评指标和奖惩机制。健全完善市、区两级党委和政府安全生产督察工作制度,探索将应急管理工作完成情况纳入督察范围,确保重点任务落地实施。开展事故目标控制评价工作,将评价结果纳入相关考核内容。

  突出北京发展定位,践行首善标准、表率作用,为应急管理事业注入强劲发展动能

  2017年9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正式发布,“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对首都应急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规划》紧跟时代发展要求,超前谋划、精心部署,抓住关键节点,制定了一系列影响深远、切实可行的措施办法。

  推进应急管理法治进程。《规划》坚决贯彻落实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强化法规制度顶层设计,有序推动《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等重要法规制度修订工作。积极推进自然灾害救助、工矿商贸、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标准建设。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和“放管服”改革,健全完善“四位一体”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法律十进”及“以案释法”等主题普法活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强化应急管理智能支撑。《规划》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对应急管理工作提出的紧迫要求,加快整合优化各相关行业监测数据,构建完善“应急一张图”。全面加强突发事件统筹协调、快速响应和辅助决策智能化能力,建设应急指挥“决策中枢”“指挥中枢”。探索推进高危行业领域智能视频监控和物联监测系统,形成“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的新型能力体系。加强应急科技创新中心和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强化现场救援装备、执法装备、智能视频监控分析装备配备,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补齐应急管理发展短板。《规划》紧紧立足于应急管理工作实际,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问题,研究确立了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应急装备能力提升、危险化学品物流枢纽基地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和管理等12个重大工程项目,内容覆盖应急管理各领域、全过程,着重提升风险管控、灾害应对等应急能力,全力补齐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短板弱项。创新重大活动安全监管模式,加快推进服务保障工作规范化进程。

  突出风险隐患防控,加强科学预防、精准治理,为社会稳定运行创新治理方法路径

  应急管理是要通过关口前移的预防工作,达到少应急、不应急,特别是不应大急的发展目标。《规划》始终围绕这一目标要求,将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放在第一位,细化量化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的目标指标,突出了责任落实、源头防控、科技防控等人防物防技防具体任务举措和工程项目内容。

  全力加强风险源头防控治理。《规划》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精准治理”的风险防控理念,要求全力推进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绘制自然灾害风险和防治区划图,制定针对性风险防控措施,压实相关责任落实。完善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标准体系,建立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动态更新机制。严格执行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实行重大安全风险“一票否决”。充分利用物联网、卫星遥感、视频识别等技术,优化自然灾害监测站网络。广泛部署城市运行感知终端,建强城市安全监测感知预警体系。

  努力提升安全生产治理能力。《规划》结合近几年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要求建立更加严格规范的安全准入体系,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和设备设施安全性能,强力推进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企业有序退出。持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健全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以推进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为契机,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切实整治一批影响首都安全的重大事故隐患。

  扎实推进风险隐患综合防治。《规划》秉持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目标,坚持标本兼治、统筹治理,扎实推进公共安全风险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专项指南,探索形成常态评估和动态更新工作机制,形成完备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自然灾害风险分级分类评估,建立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数据库和综合减灾能力数据库。继续推进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工程治理,加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综合管理和效益评估。聚焦城市安全治理重点难点,实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及时整改销号和整改效果评价工作机制。

  突出生命至上理念,强化全面准备、协同救援,为应对灾难事故储备充足力量资源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把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规划》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贯彻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首要目标,全方位、全领域做好应对各类突发灾难事故的准备工作。

  着力提高应急指挥处置效能。《规划》始终坚持实战化导向,要求持续修订完善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积极推进巨灾情景构建与巨灾应急预案编制,强化预案间的有机衔接,推动应急预案数字化建设。制订落实年度应急演练计划,开展实战化、常态化应急演练,着重加强“双盲”演练,实现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健全完善应急指挥调度机制,优化极端天气应对工作机制和突发事件分级响应机制,明确各类突发事件响应处置程序,不断增强指挥调度能力。

  全面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规划》以建设“布局合理、规模适度、专业高效”的应急保障体系为目标,结合首都发展实际,着重加强防汛、森林灭火、城市生命线等应急救援队伍力量建设,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构建与首都灾害特点相适应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加强京津冀应急物资协同保障,鼓励企事业单位储备基本应急自救物资、家庭储备必要的应急和生活必需品,实行政府和社会、实物和产能相结合的应急物资储备模式。探索建立应急绿色通道工作机制,全面构建城市地面应急道路网络。

  构建完善协同化治理新格局。《规划》立足“防大灾、抗大险”的具体要求,发挥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切实做好复杂灾害情境下协同化救援工作。协调中央部门建立完善并常态化运行首都地区应急指挥协同机制,健全军地联合指挥调度、救援力量调用、物资储运调配等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完善京津冀一体化应急协同联动机制,构建分级分类突发事件现场指挥部机构组建和升级机制,全面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准备能力。

  突出社会共享共治,提升安全素养、全民参与,为韧性城市建设筑牢社会发展基础

  社会公众安全素养是韧性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基础环节,《规划》紧紧围绕加强全民应急知识与技能储备、强化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等任务内容,着力夯实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努力构建起全社会共同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新格局。

  动员汇聚应急社会资源。《规划》立足于首都自身优势,积极引导社会力量资源参与应急管理社会化治理,健全应急社会动员机制,完善应急动员体系。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强化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完善应急管理专家资源库,充分发挥各领域专家在决策咨询、标准制定、安全诊断、应急会商等方面的作用。发挥吹哨报到、接诉即办等群防群治体系作用,优化完善应急管理领域群众诉求办理机制。

  培育扶持社会应急力量。《规划》将应急管理工作有机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培育引导专业能力强、社会信誉好的行业协会、行业领军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安全生产治理和应急管理工作。扎实抓好应急管理社会组织建设基础工作,开展理论和技能培训,构建完善的服务保障制度、规范和机制。完善风险分担机制,深入推进北京安责险制度,不断提升保险服务机构对企业的服务水平。加强应急管理领域综合保险制度研究,探索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灾害保险机制。

  夯实应急管理基层基础。《规划》重点突出基层应急能力、应急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以网格化管理为切入点,建立以居民(村民)自治为基础的防灾减灾救灾与应急组织,提高基层先期处置能力。加快推进公共防灾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房屋设施加固、农村危房改造和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加大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大力发展应对多种灾种、室内室外多种类型应急避难场所。统筹将应急管理知识纳入基础教育、企业教育、社会教育,实现科普教育全覆盖。


  中国工程院院士 范维澄

突出安全发展韧性 系统防治思维 社会共治共享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生动实践。《规划》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新时期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结合北京自身实际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北京方案”和“首都标准”。

  第一,聚焦城市安全发展韧性,全面强化应急“防火墙”。北京作为超大型城市,各组成要素高度关联、高度耦合,极端天气和人为事故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局部大面积瘫痪的风险在不断加剧,提高城市容灾抗灾能力十分必要,且势在必行。《规划》超前研判了城市发展规律和特点,对建设安全韧性城市进行了有力探索和大胆尝试,着重就加强巨灾、大灾致灾机理研究,构建精准监测预警能力体系,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效能,强化城市安全基础设施容灾抗灾能力,提升基层基础应急第一响应能力等内容进行了系统谋划和科学部署,这是北京城市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形势任务,必将对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产生深远影响。

  第二,聚焦风险隐患系统防治,全面构建应急“感知网”。《规划》充分结合北京发展实际,将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放在第一位,细化量化风险隐患防控治理的目标指标,健全完善防控制度机制,突出责任落实、源头防控、科技防控等人防物防技防具体举措,认真筹划重要设施目标和重点区域综合风险评估与风险防控能力评查、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重大安全隐患治理等工程项目。此外,还充分运用前沿信息科技手段,提出了“智慧应急”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精准治理和精细治理能力水平,构建起更加完善的风险隐患防控体系,为减少灾难事故发生奠定了扎实基础。

  第三,聚焦社会整体共治共享,全面打造应急“共同体”。首都应急管理工作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发展大局,关系着经济社会的安全稳定运行,关系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好首都应急管理工作必须动员起最广泛的社会力量,深度挖掘和培育社会蕴藏的应急资源。《规划》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着力健全完善社会共治共享的应急管理发展格局,重点阐述了健全完善应急社会动员机制,积极发挥首都人才聚集优势,提升全民应急知识与技能储备,系统整合优化社会应急资源,不断壮大规范社会化应急服务力量,探索建立社会力量深度参与应急管理工作机制等任务。相信通过五年的推动,必定能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新格局。


  中国工程院院士 彭苏萍

彰显大应急理念 全灾种应对 全过程管理

  关于《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本人认为《规划》系统谋划了未来五年、甚至十五年首都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的目标轨迹,科学构建起美好的发展蓝图和发展远景,是一部实践性、创新性、指导性都特别强的系统性规划,是应急管理体系特色和优势的具体体现。北京作为首善之区,《规划》既凸显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要求,又极具首都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贯彻大应急理念方面,有突破性创新。组建应急管理部门的初衷就是要有效破解“九龙治水”的困局。北京市构建以《规划》为统领,7个专项规划为支撑的“1+7”应急管理规划体系,形成一体化顶层设计。《规划》固化并压实市、区应急委及其办公室职责,对四大类突发事件统一领导、集中指挥,将各方应急力量和资源“五指并一拳”,形成有效合力。同时,《规划》不仅系统规范了突发事件应急领导指挥职责,还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硬”“软”结合的综合优化策略来提高防灾、抗灾、救灾效果,增强城市应对地上与地下空间各类事故灾害的抵御能力、恢复能力和适应能力。

  二是在贯彻全灾种应对方面,有系统性举措。为适应从“单一灾种”向“全灾种”应对全面转型的发展需要,《规划》在注重提升防汛、森林防灭火、地震、地质灾害等单灾种应对能力的同时,全面实施巨灾情景构建与风险分析工程,在情景模拟、应急任务和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制定针对性防御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特别是打破自然灾害与事故灾难单灾种应对的藩篱,把自然灾害与事故灾难风险的普查、调查加以关联、叠加和整合,实现对自然灾害-技术事故及其灾害链综合监测、综合预警、综合研判、综合施策的一体化管理。

  三是在贯彻全过程管理方面,有实质性进展。应急管理是一个包含减缓、准备、响应、恢复活动的全流程闭环。《规划》着眼织密应急管理风险防控、治理能力、责任制度“三体系”,积极推进应急管理法治化、协同化、智能化、社会化“四化”进程,进一步夯实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全面提升首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特别是在加强综合信息支撑方面,依托各行业部门现有监测感知系统,构建完善综合应急信息智能分析平台,强化数据汇聚共享,及时准确向基层“一线”推送相关信息,推进监测预警感知、智能应急指挥调度、智能救援实战工程建设,为应急全过程管理提供强有力的全链条科技赋能支撑。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