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决算公开大幕开启 93个中央部门公开3万亿元花法

日期:2019-07-20 14:15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原标题:2018年度决算公开大幕开启 93个中央部门公开3万亿元花法

  7月19日,93个中央部门拉开了2018年度的决算公开大幕,这是中央部门连续第9年向社会公开部门决算。这次中央部门决算公开的绩效自评公开项目也涨至265个,劲增46%。

  2018年中央决算报告显示,2018年中央本级支出约为3.27万亿元。从7月19日开始,一份份更完善的支出“成绩单”和更详尽的支出“体检表”呈现在公众面前,开始主动接受各界监督。

  决算公开单位增医保局等4个

  2019年有93个中央部门公开2018年度决算,相关部门将按照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的新部门进行公开。

  例如司法部公开原司法部和原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决算,水利部公开原水利部、原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和原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决算等。

  与2018年部门预算公开相比,2018年度中央部门决算公开的单位数量增加了4个,主要是退役军人事务部、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和中国老龄协会。

  重点绩效评价多采用第三方

  在这次公开中,重点绩效评价的公开情况成为一大亮点。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对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作出总体部署,提出力争3至5年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为此,财政部选择了20个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报告,随同2018年中央决算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这主要包括了农业技术试验示范与服务支持、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故宫博物院古建整体保护维修等,涵盖到农业农村、生态、科技、文化、信息化、教育、体育、医疗、社会救助等多个领域。

  整体来看,这次的重点绩效评价公开范围更广,力度更大,覆盖了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包括中央本级项目、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单位整体支出,公开数量较去年也有大幅增长。

  这次公开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央部门采用第三方机构开展绩效评价,提高了绩效评价质量,使得绩效评价结果更客观。

  从评价结果看,多数项目预期绩效目标基本实现,但一些项目也存在问题,如部分项目预算资源配置不高、部分资金管理水平有待加强、项目监管不到位、产出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等。

  支出绩效自评项目涨46%

  为了加强中央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自评管理,2019年1月,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度中央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要求所有中央部门对本部门及所属预算单位的所有批复项目、执行调整新增项目,全部都要开展绩效自评。

  不仅如此,财政部还会同审计署建立绩效自评结果抽查机制,在年终决算审计时对部门项目绩效自评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复核,全国人大预工委也会选取部分中央部门专门听取预算评价有关情况的汇报,提升了绩效自评的客观性和严肃性。

  眼下,一些中央部门在部分重点项目自评中,也引入专家、第三方机构参与数据的汇总和规范性审核。

  财政部方面介绍,从这次的绩效自评结果来看,各部门项目绩效自评得分分差明显扩大,分值分布更为客观。

  现在,绩效自评的公开范围不断扩大。2019年随同中央决算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送的项目绩效自评表的数量增长到265个,比上年增长46%。财政部方面表示,不容忽视的是,绩效自评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项目年初预算编制及绩效目标设置不合理、部分项目执行监控不力、部分项目产出效果不明显、个别项目绩效自评结果客观性不足、绩效自评结果公开比例较低、绩效自评结果运用不足等。

  公开案例

  财政部绩效自评有高分

  当日财政部在各部门中首家公开了部门决算,财政部也对自身的支出项目绩效进行了自评。

  对于“财税法规及政策研究项目”,其全年预算数为3225.53万元,执行数为1672.55万元,完成了预算的51.9%。财政部方面认为,项目实施提高了财政法制建设水平,但项目预算执行率偏低,下一步改进应提高预算编制精准度。该项目自评得分为95.2分。

  另外,财政部2018年度其“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为5697.52万元,支出决算为3837.28万元,仅有预算的67.4%。

  据介绍,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财政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厉行节约要求,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开支,全年实际支出比预算有所节约。

  财政部2018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显示,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3120.26万元,占81.3%;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616.03万元,占16.1%;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100.99万元,占2.6%。(赵鹏)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