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塔寺路景观提升 昔日背街小巷将变冬奥景观路——亲水绿道穿行 小桥流水人家

日期:2021-10-12 10:21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原标题:夹在首都体育馆和首都滑冰馆间的五塔寺路景观提升,昔日背街小巷将变冬奥景观路——亲水绿道穿行 小桥流水人家 

图为五塔寺路附近的居民在河边休憩

图为五塔寺路附近的居民在河边休憩。(张楠摄)

  有路,却人车混杂;有绿,却只可远观;临水,却无法亲水。被夹在首都体育馆和首都滑冰馆之间的背街小巷五塔寺路,多年来一直有着几大遗憾。2021年5月,紧邻冬奥场馆的五塔寺路启动环境整治和改造提升,添亲水码头、建林下绿道、增冬奥冰雪元素、进行人车分离改造。预计11月,一条以河为脉、以绿为带、古意盎然、冰雪元素点缀其间的景观路将“焕新”迎冬奥。

  两馆间现“小桥流水人家”景观

  五塔寺路,位于海淀区西直门外白石桥以东的南长河北岸,因明代五座小型石塔坐落于此而得名。

  从地铁国家图书馆站东南口出站,几步之遥,就到了五塔寺路。别看小路不起眼,全长只有870余米,路边流淌的大运河南长河却是京城水系游船的必经之路。长河游船经动物园、紫竹院,直达颐和园,在清乾隆年间被开辟为皇家避暑御用河道,慈禧太后曾多次乘船由此经过。“长河观柳”更是京城一大景观。如今,被夹在首都体育馆及首都滑冰馆这两处冬奥场馆之间的五塔寺路,又因2022年北京冬奥会而受关注。

  五塔寺路一直有着“临水”而不“亲水”的遗憾。原来,南长河两岸修建了河堤护坡,生硬的护栏将一湾清水与行人隔断。被拦在堤外的行人多年来只能望水兴叹。

  2021年5月,借冬奥之机,被夹在首都体育馆和首都滑冰馆之间的背街小巷五塔寺路正式启动环境整治。“亲水”成了重要改造目标之一。

  改造后,三座小桥将上跨南长河,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别样景致展现在市民眼前。两岸修建10个景观码头,其中4处码头探出河岸,形成河上凌波的观景平台。昔日将行人与河水分隔的河道护坡,则被改为分级台阶,游人可从五塔寺路沿阶而下,到河边与水景“亲密接触”。

  故宫、太庙的“龙吐水”奇观,如今也在南长河被复制。海淀区城管委环境建设科副科长焦庆辉介绍说,过去一下雨,五塔寺路面上的雨水,往往会直排入河。而在此次环境整治过程中,每隔一段距离,就在路边设置了一处雨水净化系统。路面上的雨水汇集流入沉淀池后,经过生态净化才会被重新排入河道内。杨柳拂堤的岸边,排水口被特别设计成龙头的样子,雨量大时,过滤净化后的雨水就会通过隐藏在龙头内的排水管涌出,展现“龙吐水”景观。

  开放式绿道供人树下憩林中游

  站在南长河边眺望,五塔寺路两侧绿树成荫。但长久以来,一道半人高的护栏,将路边松柏、杨柳和草坪绿地与行人隔开。对于过去这种街边“圈地”种树种草的老式绿化模式,附近居民大多觉得有点落伍。

  很快,曾经只可远观的老式绿地就要变成四季有景、奥运元素点缀其间的开放式林下绿道了。过去的成材树木将被原样保留,同时补种冬季耐寒、常绿植物,沿路打造一条宽度5到7米的开放式林下绿道,让行人既可树下憩,又可林中游。

  清代《帝京岁时纪胜》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寒冬冰冻,以木作床,镶钢条,一人在前引绳,可坐三四人,行冰如飞”。下一步,历史上北方冬季常见的游乐及交通工具“冰床”有望现身南长河畔。为了体现冬奥元素,五塔寺路绿道中的小径将被铺装成白色“冰面”图案,而一个个“冰床”造型的座椅就点缀在洁白的“冰面”之上,与不远处的冬奥场馆相呼应。

  道路拓宽告别“人车混行”

  五塔寺路是前往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和北京动物园西北门的主要通道,一条不宽的小路,常常因人车混杂而“堵得慌”。

  “五塔寺路西段为双车道,宽16米。但越往东越窄,东段的路宽只有7米,就像道路的瓶颈。”焦庆辉介绍说,此次改造,不光将东段道路拓宽,增加了专门的非机动车道,还在路边的开放式绿道中,增加了一条人行步道,人车混杂以后就是“老黄历”了。

  从海淀区城管委了解到,五塔寺路的环境整治及改造升级预计将于2021年11月全部完成。届时,冬奥场馆周边将再添一条“亲水亲绿”冬奥元素景观路。(张楠)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