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庄镇:用绣花功夫推进垃圾分类

日期:2020-06-10 08:58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原标题:亦庄镇:用绣花功夫推进垃圾分类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已有月余。一些居民还存在怕费时费事的畏难情绪时,大兴区亦庄镇居民邬淑平却轻松地说:“不难,养成习惯就好了!”

  截至目前,亦庄镇垃圾分类居民知晓率已达90%以上,先期试点的5个小区8000余户居民参与率达80%,日均垃圾减量5吨。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参与率达100%。

  “垃圾分类看似围着垃圾转,实质是居民思想认同、形成自觉的过程。”镇党委书记李燕说,亦庄镇垃圾分类从“独角戏”变成“大合唱”,秘诀就在于巧用绣花功夫,精细化推进。

  早晨7点,邬淑平拎着一袋分拣好的厨余垃圾下了楼,正确投放后,指导员白师傅扫描垃圾袋上的二维码,给邬淑平积了50分。

  亦庄镇的垃圾分类工作,已经实现了线下线上结合。居民不仅能在线上积分兑奖,还能在手机APP上接受在线指导。镇里为试点社区的8000余户居民定制可以贴到垃圾袋上的二维码,每家每户都不一样。指导员扫码后打开袋子检查投放情况,分类正确才能积上分,不正确的则提供在线指导。拥有1171户居民的富源里,经过一年半的试点,正确率93%;拥有288户居民的晓康社区,正确率94%。

  投放点设置和指导员配备上也下了很大功夫。以富源里为例,总共有30处投放点,经测算,大多数居民走出单元门后,步行两分钟内即可抵达。整个社区共有5名指导员,平均每人负责200多户,他们还同时负责投放点的环境卫生并每天消毒三次。此外,社区还通过招募党员、志愿者、楼门长等群体,在投放点进行督导和现场宣教,很快形成了“党员带动骨干、骨干带动楼组、楼组带动家庭”的连锁示范效应。

  源头分好的垃圾,末端是否又混运了?这是以往居民质疑最多的问题。亦庄镇已搭建起“互联网+垃圾分类”智能管理平台,不仅把垃圾日产量、居民参与率、分类成功率进行数字化管理,还实时监控不同品类垃圾清运车的行驶轨迹,全镇54个小区厨余垃圾实现专车清运,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园林垃圾、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则全部采取“社会化+物业对接”的模式,统一在暂存点进行分解、挤压、清运。

  李燕说,亦庄镇19个社区以及767家企业已全面推广垃圾分类,接下来要将垃圾分类与创城工作、精细化治理紧密结合,强化前端源头参与、中端规范清运、后端“无废城市”建设,打造垃圾分类减量亦庄样本。(陈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