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言 | 从特等射手到电视将军 刘效礼:用纪录片为国家留史

日期:2021-02-09 14:12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 誓言 | 从特等射手到电视将军 刘效礼:用纪录片为国家留史
  • 誓言 | 从特等射手到电视将军 刘效礼:用纪录片为国家留史

  原标题:从特等射手到电视将军 刘效礼:用纪录片为国家留史

寄语

  不论按什么标准界定,近80岁的人肯定已是老人,但100岁的党正年轻。因为深情地爱着我们这个党,所以我可以自豪地说:为党的事业我奋斗了一生。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永远不会辜负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个光荣的称号。

——刘效礼

  在中国电视行业,有一位编导的身份极为特殊,他就是凭借纪录片创作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刘效礼。在数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他用《说凤阳》《望长城》《毛泽东》等纪录片为国家留史,为伟人立传。

  1943年,刘效礼出生在山东寿光的一户普通农家。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响应国家号召,选择了当兵。在紧张的训练之余,每天坚持写一篇毛主席著作学习笔记,是他最大的爱好。

  入伍第三年,刘效礼在陆军原33师警卫连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说:“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军人嘛,就是要求进步。投弹、射击、刺杀,我都要争第一。”凭借刻苦训练,他接连荣获“五好战士”、济南军区“特等射手”等称号。1965年年底,他光荣地宣誓入党。

  当时的刘效礼并没有想到,就在第二年转正前,他的命运发生了转变。1966年秋天,中央广播事业局的两位同志根据周总理的指示,来部队选一批编辑记者。他们逐篇翻看了刘效礼的学习笔记后说:“你们师就一个名额,不一定去得成,作个准备吧。”

  一个多月后,指导员交给刘效礼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广播大厦干部处,10月31日前报到。”就这样,刘效礼办理了退伍手续。

  到北京后,他被分到中央电视台当编辑。虽然此前从未听说过何为电视,但凭借不服输的劲头,他很快胜任了新的岗位,经常承担党和国家重大活动的新闻解说词撰稿工作。

  1979年,根据叶剑英元帅关于军事报道应由现役军人承担的指示,刘效礼再次穿上军装。1987年,他带领团队摄制完成了12集电视系列片《让历史告诉未来》。从烽火硝烟的战争岁月,到建设祖国的和平年代,这部纪录片深情讲述了人民军队六十年的光辉历程。

  1988年底,中日计划合拍纪录片《望长城》,刘效礼的方案中标了。抱着“中国军人绝不能输给日本人”的想法,他率领摄制组40多名小伙子,从故宫的午门开拍,途经长城沿线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穿越罗布泊,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艰苦拍摄。1991年11月18日,中日同步播出《望长城》,双双创下纪录片的最高收视率,学术界更称其为“中国纪录片的里程碑”。当年,他获得首届范长江新闻奖。

  1992年,刘效礼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同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党和国家给予的荣誉让刘效礼深感重任在肩,他再次提出了酝酿已久的拍摄纪录片《毛泽东》的设想。“党的领袖,就得由党员来拍,责无旁贷。”他希望突破过去对领袖人物的神化,展现一个真实的毛泽东。1993年12月26日,12集纪录片《毛泽东》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后,海内外反响强烈,观众来信成箱成箱地堆满了他的办公室。

  这时,以《毛泽东》原班人马为主的《邓小平》摄制组成立了。刘效礼指挥摄制组兵分两路,历时三年,采访了近千名历史见证者。1997年初,邓小平在病床上一集不落地看完了这部纪录片。“小平同志的保健医告诉我,片子的解说词是她趴在小平同志耳朵边一句一句说的,老人家‘看全景的时候很着急’,看到近景,脸上则露出了‘儿童般的羞涩’。”就在播出后一个多月,邓小平逝世,观看纪录片成了人们缅怀伟人、寄托哀思的重要方式。那些天里,央视反复重播《邓小平》,播得录像带都发烫了。同年7月,刘效礼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

  2020年10月,77岁的刘效礼获得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视艺术家奖。他说:“我50多年就干了一件事——纪录片,但成就不是我一个人的,是整个团队的。见红旗就扛,有第一就拿,是军人永远的使命。”(李俐)

  照片由刘效礼将军提供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