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丨2020只争朝夕

日期:2020-01-13 09:02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原标题:2020只争朝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既是决胜期,也是攻坚期。

  做好各项工作,必须牢牢把握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始终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紧紧围绕“都”的功能谋划“城”的发展,以“城”的更高水平发展服务保障“都”的功能,更好地履行首都职责,奋力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

  必须牢牢把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全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安排,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不断完善首都治理体系,切实提高治理能力。

  必须牢牢把握新版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近期目标,全面对照各领域节点任务,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抓好规划实施,确保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取得重大进展。

  1.高质量推进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确保完成近期目标任务

  ●以首善标准深化规划编制实施

  坚持首都规划向党中央负责的体制机制,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做好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工作。推动修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制定历史建筑管理办法。持续抓好三条文化带建设。深入实施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专项规划,做好各项重大活动服务保障。抓好分区规划实施,压茬编制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构建国土空间全域管控体系。坚守建设用地规模底线,城乡建设用地减到2860平方公里。平原地区开发强度下降到45%以内。全员劳动生产率超过26.5万元/人。

  ●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规划自然资源领域问题整改

  构建面向实施、城乡统管的规划管理机制,建立市区两级规划权责清单,健全科学编制规划机制和公众参与社会监督制度。建立“村地区管”管理体系,以及区、乡镇、村三级管理责任制度,健全土地用途管控机制。进一步做好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工作。扎实有序推进浅山区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违建别墅等问题专项整治。

  2.紧抓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牛鼻子”不放松,推动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

  ●全面完成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阶段性任务

  建立健全整治类专项任务“计划管理+动态清零”机制,巩固治理成效。继续推进一般制造业企业、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疏解,推动核心区公交场站、旅游集散中心等合理布局。拆除违法建设腾退土地4000公顷以上。制定实施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打造200条示范背街小巷。腾退土地实现增绿1600公顷,建设城市森林13处、口袋公园及小微绿地50处。建设提升1000个便民商业网点。完成“回天地区”三年行动计划任务。

  ●更有力推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

  推动出台支持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行政办公区二期、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广渠路东延实现通车,推动北运河通州段全线游船通航,全面完成城市绿心绿化任务。优先推动试点政策、重大项目、优质企业、科技应用场景在副中心落地,完成环球影城主题公园一期建设。推进北京第一实验学校、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卫生职业学院新院区等项目建设。

  ●抓好协同发展重点领域任务落实

  启动轨道交通大兴机场线北延工程,加快丽泽城市航站楼建设,完善机场外围交通市政设施保障。主动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抓好“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推进京唐城际、轨道交通平谷线建设,京沈客专建成通车。

  ●精心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

  所有竞赛场馆全部完工,加快冬奥村等非竞赛场馆建设。办好高山滑雪世界杯等3场测试赛。深化底层技术开发和应用场景建设,推动新技术在冬奥筹办中示范应用。成立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进一步扩大冬奥影响力。

  3.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聚焦服务国家重大科技任务

  积极争取承建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围绕量子、光电、医疗健康等领域,超前谋划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国际前沿技术研究,推动设立科学研究基金、颠覆性技术创新基金。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5G、半导体、新能源、车联网、区块链等领域,支持新型研发机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开展战略协作和联合攻关。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

  ●更好发挥“三城一区”主平台支撑引领作用

  聚焦“科学”与“城”的功能,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分区域、分步骤推进审批权限赋权和下放,深化协调联动发展。中关村科学城要强化创新策源地能力建设,努力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创新型领军企业。怀柔科学城要重点抓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加快建设科教基础设施和第二批交叉研究平台。未来科学城要增强创新要素交流互动的活跃度和聚集度,营造“龙头企业+中小创新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高校”的创新生态。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加大开放力度,超前对接三大科学城科技成果,围绕四大主导产业细分产业链,制定关键核心领域技术路线图。中关村示范区要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各分园发展的专业化、市场化服务能力。

  ●以更大力度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

  出台本市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方案。实施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计划。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链创新生态系统。深入落实5G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稳步推进5G通信网络建设。加大医药健康产业支持力度,试点实施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开工建设北汽新能源高端智能生态工厂、京东方生命科技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狠抓资金、土地、人才等配套条件支撑。在中关村实施更大力度的国际人才创新改革政策。

  ●坚持以全球视野推动开放创新和国际合作

  加快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北京行动计划,支持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在国际人才密集区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离岸科技孵化基地,与海外机构建立多边、双边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向全球开放共享,支持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在京发展。高水平办好中关村论坛。

  4.深化改革开放,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高地

  ●实施更高水平全面开放

  发挥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与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叠加优势,聚焦高端专业服务业、数字贸易等重点领域,开展“产业+区域+制度”开放模式集成创新。加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吸引更多国际金融机构在京落地。完善续贷受理中心功能,建成运营首贷服务中心。高标准推进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三区”建设,力争年底前大兴机场综保区一期封关验收。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加强重点外资企业“一对一”服务。加快推进中德、中日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完成共建“一带一路”三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

  ●持续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落实优化营商环境3.0版改革政策,推动出台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行告知承诺审批制度改革,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试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制度。根据企业需求动态更新“服务包”,及时回应办理12345市民服务热线企业诉求。聚焦解决企业、群众办事创业全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痛点,再推出一批“一件事套餐服务”。统一全市各级政务服务事项标准,进一步压减办事申请材料、跑动次数和办理时限。建立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开展“秒批”“无感审批”等智能场景应用。

  ●深化消费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启动商务中心区等商圈改造,着力构建标志性全球知名商圈。促进商业、文化、体育、娱乐、教育、旅游、会展等多元业态有机结合,形成行业融合发展的消费生态系统。积极推进跨境电商进口医药产品试点,探索保税免税一体化运营,不断完善对新业态新模式的政策保障。

  ●切实增加有效投资

  加快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等领域投资,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市政管网、城市停车场等建设。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精准支持重点项目融资。健全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

  5.加强精治共治法治,不断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推动交通综合治理取得新成效

  深入实施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绿色出行比例提高到75%。积极推进停车位错时共享,利用人防地下空间提供停车位5000个。整治378公里自行车道,开展滨水、绿道与慢行系统的功能融合试点。建设交通综合决策支持和监测预警平台,实现交通大数据资源共享。试点开展地面公交跨线、跨区域调度,推出重点区域定制公交服务,优化调整80条公交线路。实施20项市级疏堵工程,开展第二轮火车站周边综合治理。加快16条在建轨道交通线路建设。

  ●继续打好蓝天保卫战

  实施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推进公交、环卫、物流、出租等重点行业车辆电动化。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专项行动,严格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持续扩大高品质绿色生态空间

  高质量推进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全市新增造林绿化17万亩。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海绵城市建设,建成区20%以上面积实现70%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实施城乡水环境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完成200公里污水管线建设,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详查。

  ●扎实推进垃圾分类

  实施新修订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推动垃圾源头减量。因地制宜完善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体系,在全市90%的街道乡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加快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着力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完善接诉即办工作机制,推动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实施街道办事处条例,抓好乡镇机构改革,建立街道乡镇职责清单制度。推动物业管理条例制定和实施,将物业服务管理纳入社区治理体系。完善群众参与机制,办好社区议事厅等多种平台,鼓励更多居民参与社区事务。

  6.以更大力度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完成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开展第三批村庄规划编制,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98%以上,污水处理设施村庄覆盖率达到50%以上,农村人居环境普遍达到“干净整洁有序”。依法依规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定宅基地管理办法。抓好7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试点工作。制定促进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

  ●提升重点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深入实施新一轮城市南部地区发展行动计划,有效提升大兴、房山等南部新城综合承载力。进一步完善新型城镇体系,在重点廊道和主要交通沿线试点规划建设新市镇。落实新首钢地区三年行动计划,狠抓轨道交通冬奥支线等十大攻坚工程建设。深化平原区与生态涵养区结对协作。办好2020年世界休闲大会。

  ●助力受援地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扎实开展产业、就业、教育、医疗精准帮扶,助力受援地区如期脱贫。深化南水北调对口协作、京沈对口合作和区域合作。

  7.紧扣“七有”“五性”,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以加强体育锻炼为重点,进一步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完成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新增学位3万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以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沙河、良乡高教园区建设。支持产教融合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网络教育和继续教育。

  ●深入推进健康北京建设

  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加强妇幼、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照护服务。试点推进健康联合体和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引导二级医院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参与家庭医生签约,实现每万名居民拥有3名全科医生。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出台电子病历互联互通互享等医疗服务改善新举措。推进药品阳光采购和京津冀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合理降低药品和耗材价格。持续提升院前急救服务能力,优化布局30个急救工作站,院前急救呼叫满足率保持在95%以上。

  ●扎实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针对高精尖产业、城市运行保障、生活性服务业等方面的用人需求,实施清单化、目录化、菜单式培训。加大稳企稳岗力度,大力支持灵活就业,释放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8万人。推进社会救助审批权限下放改革,建立困难群众动态管理机制。建设运营100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00个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

  ●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坚持“房住不炒”,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完成商品住宅土地入库600公顷,建设筹集各类政策性住房4.5万套。进一步规范非居住建筑改建租赁住房,稳定住房租赁市场秩序。大力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实现新开工80个项目,老楼加装电梯开工400部以上、竣工200部以上。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开展2万场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发放不少于5000万元的惠民文化消费电子券。加快南部地区文化场馆规划布局,积极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加强统筹引导和认定管理,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水平。推进文化与金融、科技、旅游等深度融合。

  ●促进首都体育事业发展

  创建20个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和体育特色乡镇。利用疏解腾退空间、城市公园、绿地等场所,因地制宜建设更多体育场地设施,建设300处足球、篮球等多功能运动场地和30公里社区健走步道。健全公共体育设施开放机制。

  ●进一步巩固首都和谐稳定良好局面

  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应急指挥救援能力、应急队伍专业化能力和灾害防治能力。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切实维护网络安全。全面支持军队现代化建设。

  8.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扎实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进一步加强政治建设

  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始终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作表率,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长效机制。

  ●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

  继续探索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进一步整合行政执法队伍,构建市、区、街道乡镇有效衔接的综合执法工作体系。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对一般性支出和非重点项目支出分别按照3%和10%的幅度压减,推动全成本预算绩效改革向公用事业、转移支付、行政运行等领域拓展。组织开展重大专题研究,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

  ●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

  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市委贯彻办法,紧盯“四风”新动向,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无会周”“无会日”等做法,规范各级各类督查考核,切实为基层减负。建立政务服务绩效由企业和群众评判的“好差评”制度,推动各级政府增强服务意识、夯实服务责任。

  ●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

  坚持以上率下,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健全政府系统管党治党责任层层传导机制。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制定扩大公众参与政务的工作办法,建设“阳光政府”。聚焦重点领域、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强化廉政风险防控,严肃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