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人 为法治乡村注入新动能!

日期:2023-03-27 16:51    来源:北京市司法局

分享:
字号:        

  近年来,北京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作为乡村振兴和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坚持加强顶层设计与激发基层活力相结合,坚持夯实基层基础与取得长效常态相结合,坚持首善标准,立足首都实际,围绕“顶层设计、责任体系、工作模式、作用发挥”四个维度,不断抓紧抓实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

  围绕“四个方面”完善顶层设计

  加强政策支持。先后将乡村“法律明白人”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转发的全市“八五”普法规划,作为基层依法治理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北京市加强法治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作为法治乡村建设的重点途径;纳入《北京市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作为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建设的重要指标,让工作开展有依据、推进有方向。

  出台方案指引。市司法局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六部门印发《北京市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实施方案》,从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基本条件和主要职责、遴选和培训、使用和管理、工作要求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从横向来看,理清司法行政部门、农业农村部门、民政部门的工作职责;从纵向来看,理顺村、乡镇、区、市级的工作流程,确保工作职责清晰、任务明确。

  强化示范指导。举办全市“八五”普法规划暨“乡村法律明白人”骨干培训班,邀请普法专家重点围绕《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 助力乡村振兴》进行专题授课,13个涉农区3000余名骨干参加。坚持“培养一个,带动一群”,先建好骨干队伍,再补充有生力量,以最快速度形成战斗力;坚持“市级带动区级”,鼓励各区结合实际进行差异化、特色化推进,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

  用好考核指挥。先后将乡村“法律明白人”工作纳入“平安北京”建设考核、市政府年度折子工程、全市“三农”领域重点任务,推动实现重点任务项目化、项目管理责任化、责任落实目标化;通过明确的目标任务、指标体系,以定期跟踪、年终考核的方式,发挥好考核“指挥棒”的作用,让乡村“法律明白人”工作落实落地。

  围绕“四级联动”构建责任体系

  市级主导。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负责牵头抓总,将乡村“法律明白人”纳入法治社会建设和乡村振兴总体规划,纳入全市普法工作大盘子。市司法局负责协调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等落实市守法普法协调小组部署,加强日常指导督促,推动各区有效开展、有序推进乡村“法律明白人”工作。

  区级主责。各区委依法治区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负责本区乡村“法律明白人”的部署推进、组织协调,从人财物等方面对人员遴选、培训组织、资料购买、标识配备等方面提供保障支持。各区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要将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作为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内容,纳入本部门工作计划,共同推动乡镇履行职责。

  乡镇主动。各乡镇是乡村“法律明白人”工作落地的关键一级。乡镇党委、政府要履行法治建设责任,推动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的具体组织实施。从对遴选人员的审核审查、公示组织、平时指导、工作监督,特别是台账制度的建立,都需要乡镇一级抓好落地落细。

  村级为主体。村是乡村“法律明白人”的使用终端。从村里产生、归村里使用、为村民服务,村对“法律明白人”的工作情况最有发言权。要立足好村级的主体地位,坚持从村级实际出发,为其搭建平台、提供机会、创造条件,通过列席“两委”会议等方式,让“法律明白人”更了解基层情况、更方便推动工作开展。

  围绕“四个环节”健全工作模式

  在遴选环节,坚持全面与严格的统一。第一步是抓全面动员,鼓励两委干部、党员、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等符合条件、具备意愿的人选积极参加、全员参与,力争应报尽报,鼓励愿报尽报。第二步是抓严格审查,落实联审联查制度,将不具备条件的人选“刷”下去;研究制定“法律明白人”岗位适任指标体系,认真开展适任程度比对,让最符合条件的人选“冒”出来,做到精益求精、优中选优。

  在培养环节,坚持多元与精简的统一。第一步是抓学习培训,利用普法讲师团、专家库参与讲课授课来实现师资多元化,利用录制视频课程、开展在线教学、组织线下学习等相结合等途径来实现方式多样化,提升学习培训质量。第二步是抓考查考试,将考试通过作为上岗的必经环节,尽量精简考试程序和题目,科学设计考试形式和内容,让考试实用化、实战化,实现以考促学、以学促用、学用结合的目标。

  在使用环节,坚持公示与公开的统一。第一步是抓社会公示,在区、乡镇、村三级通过公开栏、官网等媒体进行逐级公示,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社会监督,在增强工作透明度同时,增加社会关注度。第二步是抓配备标识,通过举办聘任仪式、发放证书徽章等形式,公开“法律明白人”身份,增强其身份认同感、荣誉感,提高履职自觉性和主动性。

  在管理环节,坚持常态与动态的统一。第一步是抓常态评价,严格落实工作考核机制和奖惩办法,根据日常工作、群众评议、法律知识测试等结果开展综合评价,为每位“法律明白人”建立工作台账,详细列明基本信息、培训情况、考试情况、履职情况,重点是作用发挥情况。第二步是抓动态调整,对在履职过程中表现优异、作用杰出的,通过通报表扬、交流发言等方式加强宣传报道;对不再符合条件的,按程序予以清退。

  围绕“四个角色”发挥基础作用

  在开展法治宣传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乡村“法律明白人”积极参与“迎接冬奥 法治同行”“迎接党的二十大 送法进万家”、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送法下乡”、疫情防控等全市性主题普法活动。2022年,参与开展主题普法活动1万余场,丰富了农村村民获取法治宣传的途径和渠道,有效提升了农村地区普法宣传的效果和水平。

  在推进基层依法治理方面,发挥“生力军”作用。乡村“法律明白人”模范遵守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积极宣传政策法规,不断提升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配合村居法律顾问,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深度参与“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2022年,全市命名了517个“北京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超额完成了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覆盖率达到30%的任务。

  在矛盾纠纷化解方面,发挥“常备军”作用。乡村“法律明白人”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利用自身掌握一定法律知识又熟悉“家长里短”的优势,在参与化解矛盾纠纷中冲锋在前,主动参与本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2022年,共参与开展矛盾纠纷排查394195次,调解案件207081件,预防纠纷8648件。

  在民主法治建设方面,发挥“后备军”作用。乡村“法律明白人”主动为村党支部、村委会等重大决策提供合理化建议,推动做好村党务、事务、财务公开,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发挥村民组织的自治功能,有力推动了村级民主法治建设工作开展,促进和保障了创建村的稳定和发展。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