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角空间”到“金角银边” 本市完成457处桥下空间治理 雍和宫等4个桥下空间提升试点项目9月30日完工

日期:2022-09-30 16:18    来源: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分享:
字号:        

  从市交通委获悉,自2021年开始,本市将桥下空间整治提升任务纳入了交通综合治理和“疏整促”专项行动范畴,并作为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重要举措,通过桥下空间治理和提升工程,持续改善首都人居环境、丰富完善城市功能。2022年7月底,本市提前完成了三环、四环、公路桥下457处桥下空间专项治理工作。同步推进桥下空间提升试点工程,东城区雍和宫桥下空间,顺义区的俸伯桥、顺平路高架桥、马坡桥桥下空间提升试点工程于9月30日完工。

  优化桥下空间管理机制 城市道路桥下空间移交属地管理

  为加强我市城市道路桥下空间使用管理,规范桥下空间使用行为,2022年3月,市交通委印发《北京市城市道路桥下空间管理办法》,明确城市道路桥下空间属于城市公共空间,其管理使用应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优先满足城市运行保障需求,兼顾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提出了城市道路桥下空间“行业指导、属地管理”、“谁使用、谁负责”的管理原则。桥下空间整体布局应符合“安全优先、交通优先、保障优先、公益优先”的要求,与城市功能定位相融合,与市容景观环境相融合。《办法》也明确了桥下空间管理职责和桥下设施标准,对防火安全、用电安全、养护作业等管理提出了规范要求。

  457处桥下空间完成整治工作 实现桥下空间安全、整洁、有序

  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7月底前,本市全面完成了三环、四环、公路桥下457处桥下空间专项治理工作,清理了融雪剂、事故车和桥下存放的杂物,实现桥下空间安全、整洁、有序。

  如京广桥下呼家楼公安交通执法站更换了屋顶材料,满足防火要求,消除了安全隐患;金沟河桥下空间清理了长年停放的“僵尸车”,并将封闭式围挡更换为通透护栏,保证桥下空间通透性;赵公口桥下对环卫站点的桩基进行了修缮;北太平桥下重新粉刷桥台、清除地面淤泥,解决了环境脏乱问题;紫竹桥下重新规划停车位、有序停放车辆、整齐码放物品、转移融雪剂;红寺桥下拆除了废弃铁路道闸。

  同时,对2021年完成治理的108处桥下空间和2022年的457处桥下空间环境秩序开展“回头看”抽查,巩固治理成果,防止环境问题新增、反弹。

  4个试点工程9月30日完工 桥下空间织补公共服务,亮点多多

  本市积极开展桥下空间功能提升试点工作,充分利用桥下边角空间,加强规划设计,丰富公共服务功能,努力将桥下空间打造成为城市的“金角银边”。

  2022年,本市将东城区雍和宫桥下空间、西城区天宁寺桥下空间、顺义区的俸伯桥、顺平路高架桥、马坡桥桥下空间提升列为试点工程,通过不同侧面,对不同类型的桥下空间功能提升起到示范作用。9月30日,东城区雍和宫桥下空间,顺义区的俸伯桥、顺平路高架桥、马坡桥桥下空间提升等4个试点工程同步完工。

  东城区雍和宫桥下空间提升工程:打造城市道路桥下空间提升样板

  东城区的雍和宫桥是二环路上重要的直通桥,连接着北二环以及崇雍大街至和平里西街的交通线路,桥下东西两侧可利用空间合计面积达3411平方米。本次提升优化了桥下空间环境和设施品质,扩充了桥下停车资源,改善了桥区交通环境,达到通透、整洁、有序的效果。

  据东城区介绍,本次提升工程搬迁了运行20余年的交通执法站,拆除了相关建筑,释放桥下空间面积600平方米,并有效降低交通流量。同时缩减桥下西侧箱式变压器设施,基座高台长度从7米缩短到4.6米。优化车辆停放布局,改造前东、西两侧停车场面积为2800平方米,有备案车位60个;改造后停车场面积增加至3400平方米,停车位增至103个,扩充了71.6%,可进一步缓解当地居民停车供需矛盾。

  改造设施,进一步提升品质。停车场内完成沥青路面铺设,并针对桥下东侧第1跨横梁下高度不足问题,采用地面下凹设计,形成了南北宽8.3米、东西长10.3米、深12cm的下沉路段,将上方净高增加到1.8米,从而确保最东侧的10个车位也能够正常进出小型SUV等车辆,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改造后,停车场出入口调整至桥体东西两端、邻近桥区左转调头通道位置,进场车辆沿标线单向行驶,并把原出入口改为人行进出口,直接与人行过街安全岛衔接,真正实现了人车分离,保障了车行和人行的安全。

  优化环境,衔接周边文旅特色。改造后的桥柱以“四季雍和”为主题,彩绘了银杏、海棠等北京代表性乡土植物纹饰,淡雅清新,且在设计上与桥体限高和桥柱荧光防撞警示条相结合,兼顾景观及功能。重新铺装的人行安全通道地面颜色,采用雍和宫内唐卡色彩,设计搭配了崇雍大街代表性建筑剪影图案。在箱式变压器周围,使用城墙青砖样式以及饰有和平鸽图案的格栅进行围挡。整个桥区新设的护栏统一减低了护栏,并嵌入了雍和宫等文化符号。通过以上改造,整个桥区展现出浓厚的文化气韵,衔接串联起周边的文旅景点。

  顺义俸伯桥、顺平路高架桥、马坡桥桥下空间提升工程:完善慢行系统,满足市民休憩、活动需要

  俸伯桥为减河公园及潮白河,有较大的遮阳庇荫、停留观景需求。本次提升工程在新俸伯桥桥下修建木制座椅、健身器材等设施,同步在旧俸伯桥桥上增设彩色环形步道、完善桥上基础照明,既方便市民慢行、休憩、活动的需要,又提升了整体风貌。

  顺平路高架桥位于顺义区仁和腹地,是顺义区的核心位置,桥下为新顺南大街、顺平辅线、顺白路,交通量大,同时桥侧居民区及商铺林立,餐饮业十分发达。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完善桥下过街设施及周边慢行系统,在桥两端墙壁增加“顺义八景”等文化墙,同时结合周边环境补种补植绿化,进一步提升市民通行安全性的同时,提升桥下景观风貌品质,彰显地域特色,使桥区环境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塑造沿路风景线。

  马坡桥位于马坡地区的“门户”位置,桥下是享有“奥运大道”美称的白马路。提升工程在桥上两侧护栏、桥身立面设置照明灯带,同时增加非机动车彩铺、过街等候区域等慢行设施,并在桥下设置花箱围墙,打造端庄靓丽的特色夜景照明,提升门户品质形象,同时进一步优化路口慢行空间、美化桥下闲置空间,提高行人通行的安全性,保持桥下空间的有效管理。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